當孩子被欺凌時,你的反應是什麼?父母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的欺凌?

2020-07-30 重慶臺都市700

孩子是一張潔白無瑕的白紙,既有善良和純真,也容易產生沒有由來的厭惡和恨意。人都有兩面,一面是天使,一面就是魔鬼。我們從小接受著「人之初性本善」的理念,孩子在我們心目中都是天使般的存在,他們的心靈也是純潔美好的。

當孩子被欺凌時,你的反應是什麼?父母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的欺凌?

但是社會新聞上仍頻繁出現校園霸凌事件,而問題的產生,就是因為社會學校和家庭這些主體對學生個體產生的影響。當然,最重要的肯定是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因為父母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如果孩子的家庭教育從小就做好了,就算以後會受到學校和社會的影響,只要價值觀正確,孩子就不容易走彎路。所以在發現孩子受到欺凌或者孩子欺凌別人的現象的時候,家長的反應和行為真的很重要。

當孩子被欺凌時,你的反應是什麼?父母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的欺凌?

受害者有罪論

電影《悲傷逆流成河》裡,易遙染上了性病,因此成為全校欺凌辱罵的對象,而她最好的朋友齊銘卻說:大家為什麼都針對你?你自己本身就沒有問題嗎?這種上帝視角的詰問,讓易遙一時無言以對。

當孩子被欺凌時,你的反應是什麼?父母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的欺凌?

你是受害者,但自己當時並不知道,你受到傷害,去尋求幫助,結果被二次傷害——「他們為什麼只針對你」,這句話等於在說:既然他那麼壞,為什麼只針對你不針對別人?是不是你和他一樣的壞?

在你眼裡十惡不赦的混蛋,在你尊敬的師長、原本和自己同一戰線的人眼裡,你和他們是一樣的人。於是你內心開始自我譴責,比起他人的排斥、打壓,自己對自己的不認可,才是最可怕的。

當孩子被欺凌時,你的反應是什麼?父母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的欺凌?

父母的愛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

《悲傷逆流成河》裡,易遙的媽媽最終醒悟。她牽起女兒的手,一路昂首挺胸無視旁人的眼光保護女兒。這一幕我看了無數次,每次看都哭得不能自己。對易遙來說,那一刻她的全世界都被點亮了,縱使面對再多的磨難,再多的霸凌,只要想起媽媽的愛,自己就可以奮起反抗,向暴力say「NO!」

當孩子被欺凌時,你的反應是什麼?父母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的欺凌?

無論何時,父母的愛,才是孩子在面對霸凌時能夠舉起拳頭反擊的最大勇氣來源。才是孩子能夠昂首挺胸站在天地之間,無懼風雲變幻的力量源泉。

遭到欺凌的孩子大多都缺乏自信。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充滿自信的孩子能夠更好的應對霸凌,也不容易被同學欺凌。父母可以經常和孩子聊天,多帶孩子出去運動,培養孩子的興趣,鍛鍊他們的能力。多引導孩子出去接觸新夥伴,多交朋友,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及時疏導,一定要給他們輸入正確的對錯觀。

相關焦點

  • 面對校園欺凌,十招告訴孩子如何正確應對!
    緬懷逝者之際,校園欺凌事件值得每一個家長重視和深思。那麼如何避免孩子在校園被欺凌?如果孩子遭遇欺凌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教導孩子正確應對呢?如果家長能夠提早進行正確疏導,防患於未然,孩子不僅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而且還會藉此學會以同理心更好地處理和解決同學關係問題,從而擁有更主動、更積極的人生。
  • 面對校園欺凌,你該如何做?
    當一個學生受到了欺凌,父母會說:「你不會還手嗎?怎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或者「你不要和人家發生衝突,躲遠點不就好了嗎?」告訴老師後,有的老師會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你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吧!」遇到校園欺凌,走得出去的孩子還好,如果走不出去,這將會是伴隨孩子一生的陰影。那我們在面對校園欺凌時,應該怎麼做呢?
  • 心理:孩子被欺凌了,什麼是最好的應對方法?父母怎么正確幹預?
    經常關注孩子班級微信群的父母可能都會遇到——「艾特 XXX,你家孩子打了我家孩子,XXX你家孩子總是搶我女兒的鉛筆盒,XXX,我兒子的臉被你家孩子打成這樣了,怎麼辦吧?「然後,家長要麼出來道歉,要麼說等他了解情況,要麼再解釋一通「我家孩子很乖的,他可能只是想交朋友,想和你們家孩子玩兒,小孩子打鬧,沒什麼的!」
  • 金堂校園欺凌 如何才能讓孩子不被欺凌
    一段時長22秒的視頻顯示,一名女生被口罩蒙眼,被數名女生圍住,狠扇耳光!看到這樣的視頻,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要去給自己家的女兒報拳擊散打!自己的孩子堅決不能被人如此欺負,那麼我們想想,真的就是報拳擊就能避免嗎?愛因斯坦說&34;接下來我們現在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欺凌行為是如何發生的?
  • 面對校園欺凌,我們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校園裡能安安心心、快快樂樂的學習和生活,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辱傷害。可現實是,雖然在各部門及學校和老師的努力下,這些現象有所減少,但畢竟還是有管理的盲區,還是有極個別家長的教育問題,校園欺凌或多或少還是存在。那麼,面對有可能發生的校園欺凌現象,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 面對校園欺凌,家長如何教給孩子正確反擊?打回去不是最好的辦法
    面對校園欺凌,我們除了在教育過程中,去引導小學生健康發展,更要去教會他們怎麼保護自己,面對欺凌正確的反擊。在電影《少年的你》中,受到欺凌的學生,幾乎都沒有得到家長的保護。「就是孩子的玩笑」、「別人怎麼專打你呢」、「小打小鬧,你去告訴老師就好了」,於是本該我們重視的校園欺凌,在家長眼裡都變成了理所應當。
  • 校園欺凌屢見不鮮,從小該如何教育孩子面對衝突?
    所以從小出去帶他玩,碰到別的小朋友搶玩具什麼的就會笑笑說讓小朋友玩一會兒。所以他不會去搶回來,不會自己解決。以後有什麼問題自己解決,老師有時候管不過來。有人打了你或者推了你,當時就很認真告訴他,如果再有第二次直接還回去。不要等第二天或者後面翻舊帳,當時就解決了。這就是後來我又給他灌輸的思想。
  • 當面對欺凌,孩子是該忍還是還手打回去呢?相信你會找到答案
    相信在生活中,這種狀況並不陌生,小孩子之間前一秒還是好朋友模式,下一秒便進入了仇恨者模式,開始你爭我搶,嚴重的時候甚至會打起來。當發生矛盾的時候,處於弱勢的那一方,作為家長該如何處理?又該如何面對來自孩子們口中的打架與「欺凌」呢?
  • 面對校園欺凌 我們該做什麼?
    面對校園欺凌 我們該做什麼?日前,天津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天津市中醫藥大學的心理學專家,對天津市中小學校園欺凌情況,做了一次調查和研究。據了解,此次調查隨機抽取了天津市2390名中小學生。其中,包括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那麼,中小學校園欺凌情況如何?孩子被欺凌後,學校、老師和家長又該如何應對?
  • 面對校園欺凌,父母該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自從去年《少年的你》上映,大家終於明白「校園欺凌」並不只是大家口中的小打小鬧那麼簡單。校園霸凌在我國已經十分普遍,揪頭髮、扇耳光、下跪已經是家常便飯;拳打腳踢,語言侮辱,頭浸髒水是基本手段;老師家長眼中的「孩子之間的鬧著玩」,卻有可能讓孩子深陷自卑、恐懼、絕望、不安、焦慮、抑鬱的泥沼中難以自拔。
  • 孩子欺凌他人的根源是什麼?試試心理學家解決孩子欺凌問題的方法
    剛開始時,嬰幼兒在生氣或恐懼時就開始做擊打和咬人之類的事情,並且沒有其他任何方式來表達自己或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口頭交流,並能在悲傷或沮喪時變得更好地控制自己。 當孩子開始能夠對他人的思想進行推理時(研究人員稱之為心理理論),他們就能更好地預測他們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到其他人,這就是關係攻擊可能形成的時候。
  • 讓孩子從小樹立對學校、對老師的正確觀念,才能讓孩子遠離欺凌
    所以,我們要從一開始就去重視,教會孩子怎樣去面對別人不恰當的行為。為什麼孩子被打了,回家卻不肯告訴父母甚至被欺凌幾次回家都不肯告訴父母?是因為他認為是自己做錯了,所以老師才會那樣對他,他怕如果父母知道了會再罵他。
  • 如何讓孩子避免被「校園欺凌」
    開學之際,如何讓孩子避免被「校園欺凌」?越來越多的人已開始重視 「校園欺凌」事件,我們都有孩子,都會擔心!當孩子被欺凌,不可能只有一次就結束了,有過第一次,便會有第二次,形成多次欺凌,往往都是一群欺凌一個,對受害者故意進行欺負、侮辱,給受害者造成身心上的傷害。
  • 校園欺凌發生時 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11月1日,中國教育報家庭教育公開課「今天,我們怎樣做父母」邀請到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安全教育與安全管理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北京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和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嶽坤,討論如何預防和應對校園欺凌。兩位嘉賓尤其關注到校園欺凌中的隱性欺凌和改變旁觀者態度的關鍵性作用。
  • 如何應對校園欺凌,保證孩子安全?兒童發展心理學家自有妙招
    校園欺凌普遍嗎?會發生在孩子身邊嗎?或者,我們的孩子會遭受校園欺凌嗎?近年來,各種形式的校園欺凌時有報導,讓父母們憂心忡忡。歐美暢銷書作者理察·泰普勒在《極簡父母法則》一書中寫道: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受到欺負嗎?因為他們有異於別人之處。
  • 如何與孩子討論欺凌——給家長的建議
    孩子了解了欺凌,就能更容易地識別是否有欺凌發生在自己或別人身上。經常和孩子坦誠溝通。和孩子討論欺凌的次數越多,他們看到或遭受欺凌時就越容易告訴你。每天都和孩子交流,詢問他們在學校的情況和在網上的活動,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和活動情況,還要了解他們的感受。
  • 如何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李玫瑾的方法很實用,預防是關鍵
    每次看到這類事件,我們除了對兇手的譴責,對逝者的哀悼,對家屬的同情,還給我們做父母的敲了個警鐘,我們做父母的不得不反思,該怎麼預防自己的孩子遠離校園欺凌?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怎麼做,孩子該怎麼做?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家長最關心的關心的問題。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要普遍得多。
  • 面對校園欺凌,班主任應該怎麼做
    影片中受欺凌的女孩叫陳念,高三畢業班的學霸,面對這樣受欺凌的處境,她找了一個名叫小北的混混來保護自己。 我們平時都會告訴孩子,受人欺負一定要告訴父母、老師,甚至要報警。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很多像陳念一樣受了欺凌的孩子,寧可找小混混來保護,也不告訴父母、老師和警察呢?讓我們先來共同分析其中的原因。
  • 告訴孩子遇到欺凌,要如何學會保護自己
    在群體中,確實會有這樣的人存在,控制欲比較強,喜歡通過壓制別人顯示自己,遇到這種人,要毫不客氣的還擊,如果他遭受到你的還擊,他就會轉移目標,尋找其他弱小的對象欺凌。 (二)讓孩子有正確的認知 孩子進入中高年級以後,漸漸會有自己的小夥伴,這個時候要告訴孩子,什麼是真正的友誼。
  • 面對校園欺凌,學生和家長怎麼辦?
    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若解釋,老師和家長說你強嘴,每次被欺凌,無處訴說,只有忍氣吞聲,也不敢告訴老師和父母。被欺凌的感覺痛苦極了,好象全世界都和你作對,很絕望,幾次想一死了之。父母潛意識裡,或怕溺愛孩子,或懶得走進孩子的心裡,或嫌麻煩,或不明白如何解決這樣的事情。老師和稀泥、怕擔責任。所以當孩子被欺凌的時候,因為無助,就會產生精神壓力,這是校園欺凌的副作用。孩子可能自我譴責、自我否認,直至自我毀滅,那是很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