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宇宙有邊緣嗎?如果有,那邊緣外又是什麼?

2021-02-25 宇宙探索

(加微信:yzts111111,拉你進微信群,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經常看到類似的問題,說宇宙多大多大、說宇宙外邊是什麼、說宇宙是平的、說平行宇宙.他們就是不說宇宙的定義是什麼。

宇宙是萬物的總稱。

也就是說我們能看見的和看不見的一切,包括空間,都是宇宙的一部分。如果你一定要說宇宙某個地方是邊緣,邊緣外是什麼?還是宇宙啊!哪怕那邊緣的外邊啥都沒有,它也是宇宙空間的一一部分。

更何況,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沒到看到宇宙中存在這樣的空無一物的「宇宙邊緣」,也沒有摸到一堵隔開宇宙的高牆。為什麼就一定要把宇宙想像成一個有限的、不斷膨脹的氣球呢?

(大爆炸假說的模型)

你也許會說,科學家都說了宇宙是從一顆小到極點的東西炸出來的啊!「大爆炸」理論是大多數科學家認可的啊!

不知道大家對下面這張圖是否有印象:

(這不是宇宙,這是知識範圍)

這個大圈代表人類整個的知識範圍,當你觸摸到圓周的邊界時,說明你已經在攻讀博士學位了。而你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博士,你需要持續不斷地頂這個圈,在經過數年的努力後,你終於將這個圈向外邊頂出了一點點:

(這不是宇宙邊緣,這是知識的邊界)

你將人類的知識邊界向外頂出了一點點,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博士。人類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知識就是由一個個像你這樣的博士積累而成的。

為什麼要把這樣一張圖貼出來?因為與宇宙相比,人類所掌握的知識實在是非常有限,還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博士們繼續努力,一點一點地向外拓展,將更多的不可知變為可知。但無論到什麼時候,人類的知識總是有限的,這個圈再大,它不可能無限大。

如果我們以有限的知識去描述無限的宇宙,說宇宙也是有限有邊界的,是不是有點可笑?

人類最早的博士們以為地是平的,他們說天是一個蓋子,星星是鑲嵌在蓋子裡的寶石;後來的博士發現大地是球形的,他們說地球是這個宇宙的中心,連太陽都圍著地球在轉;再後來的博士發現並不如此,他們說太陽才是這個宇宙的中心,地球其實是繞著太陽轉的。前邊的博士不認可這種說法,他們說太陽中心論是歪理邪說,他們燒死了幾個新博士,但最後還是新博士們贏了。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博士發現太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它不過是銀河係數億恆星的其中之一,而銀河系在我們可觀測宇宙中也不過像一粒微塵。

人類目前可觀測宇宙在整個宇宙中佔據多大範圍?沒有人能夠知道。

既然不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就根據「紅移」、「微波背景輻射」等觀測到的現象臆斷整個宇宙是有限的、是有起點的、是由一粒「奇點」爆炸而來,這是科學的精神嗎?

當然,我不是博士,也無力去質疑一眾科學家提出的「宇宙大爆炸」,他們還說宇宙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暴脹。我只想提醒大家的是:人類觀測宇宙的時間相對於宇宙來說只是一瞬、人類觀測宇宙的範圍相對於宇宙來說有可能僅如微塵、並且科學家們至今還稱「宇宙大爆炸」為一個假說。

「宇宙的邊緣」之外是什麼?依然還是這個宇宙。

無邊的宇宙。

相關焦點

  • 宇宙邊緣是什麼 宇宙外面是什麼
    宇宙邊緣是什麼?如果把人類觀測到的130多億光年當成宇宙邊緣,那似乎有點看不清宇宙了! 望遠鏡改變了人類認識自己和認識自然的方式。
  • 從地球射出的直線,有多大機會到達宇宙邊緣?
    首先,在宇宙中不存在一束「絕對直的射線」;其次,射線到達「宇宙邊緣」的概率為0;第三,射線百分之百會被阻斷。有許多我們覺得天經地義的東西,其實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比如說一維的點、絕對平的平面,還有絕對直的直線。
  • 0372/1826 旅行到宇宙邊緣
    解讀者的說法是李白的《靜夜思》和這首《秋歌》「各有勝場」。        子夜四時歌·秋歌                    吳聲歌曲秋風入窗裡,羅帳起飄颺。仰頭看明月,寄情千裡光。我被曹植詩句那細膩的表達驚嚇到。不是說不能,而是沒想到男子的感情細膩如此。對了,這西南風在現代,是指由深圳吹向上海的方向的風嗎?西南風能翻山越嶺到達目的地嗎?我在德國又該託什麼風把思念之情寄往國內、寄往桂林呢?
  • 太陽系邊緣有一個巨大「保護罩」,將太陽系包圍,它是什麼?
    宇宙浩瀚廣闊,太陽系只是銀河係數千億個星系中的一員。而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唯一有智慧文明的星球。人類從誕生之後,一直向望著星空,想弄明白天上的星星是什麼,太陽是什麼?這個夢想隨著人類走進科技時代,很快就實現了。
  • 如果到達宇宙邊緣的太空人伸出手,他會摸到什麼?
    筆者:三體-小遙每當抬頭仰望星空,人們總會有無盡的遐想,宇宙有多遼闊,我們的思緒就能夠到達多遠的地方。然而,其實有關宇宙的存在問題,至今人類都沒有得到準確的答案,無論是哲學理論還是科學探索方面,我們只取得了小小的進步而已。
  • 太陽發出的光如此耀眼,它能到達宇宙的邊緣嗎
    我們知道,夜空中的星星離我們地球非常遙遠,有的甚至有幾百萬光年。這就意味著,光從恆星發出之後到達我們地球已經經過了幾百萬年的時間了。我們的太陽也是一樣,它是靠核聚變產生能量而發出耀眼的光芒。因此如果太陽發出的光沒有遇到障礙物,那麼光子就能一直傳播下去。不過,能不能到達宇宙的邊緣,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宇宙的膨脹。光能到達宇宙邊緣嗎在哈勃之前,人們認為宇宙就只有銀河系那麼大。
  • 如果有一天人類到達宇宙邊界,把手伸出宇宙外,會摸到什麼事物?
    這讓大家對宇宙更為好奇,對此有一位網友提出了一個理論,他表示如果有一天人類能夠成功到達宇宙邊緣,自己手是否能伸出去呢?手伸出宇宙邊界會發生什麼?關於這一問題,網絡上引起了很多網友們熱議,網友們認為如果能夠把手伸出去,很有可能會進入另一個宇宙,有可能會觸碰到自己的手,部分網友們認為在宇宙中並沒有邊界可言,目前已經發現它一直不斷向外膨脹,所以說人類很有可能到達不了宇宙邊界,這一個問題似乎有一點浪費大家時間。
  • 手電筒朝著天空照射1秒後關閉,這束光能飛到宇宙邊緣嗎?
    小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用手電筒照向夜空,可以清晰地看到手電光柱,但是這個光柱並不是無限延伸的,而是有一段距離,如果換成是光源更強的指示燈,這條光柱就會越長,當時就在想這束光在手電關閉後就消失了嗎?還是會繼續向遠處飛行,如果在遙遠的天體上有地外文明,那麼它們是否能在幾千年後看到這束手電光?甚至如果宇宙有邊緣的話,那麼它們是否會飛到宇宙的盡頭?當然了小的時候是沒有人來告訴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是隨著求學以及讀書學習,也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宇宙究竟有多大?
    你想過宇宙有多大,外面有什麼嗎?如果要描述宇宙的樣子,我覺得「廣闊無垠」「無邊無際」之類的形容詞是最好的。其實這些形容宇宙的話也很貼切。 俗話說「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對於沒見過世面的人來說,他們永遠不知道外面藏著什麼驚天動地的東西。
  • 人類如果有能力到達宇宙邊緣,會看到什麼?科學家給出三種猜想
    為了形容宇宙的浩瀚,我們都喜歡說宇宙浩瀚,無邊無際,但是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有邊界的,宇宙應該也不例外,那麼宇宙的邊際是什麼樣子的,要是人類能夠有能力到達宇宙的邊界,人能看到什麼呢?宇宙如此之大,有無數的星系和無數的天體,本來我們以為地球很大,結果知道地球處於太陽系,不僅木星金星比地球大,對於太陽地球更是渺小的像一粒塵埃,那太陽夠大了嗎?依然不大,目前已知的最大天體是盾牌座UY,它比地球大45億倍。
  • 宇宙到底有沒有盡頭?如果朝一個方向一直走下去,會看到什麼?
    這個範圍相對於整個宇宙範圍來說,到底是什麼樣的程度,目前還不清楚,有可能它只是整個宇宙的一粒塵埃。宇宙到底有沒有盡頭,我們不知道,或許我們可以嘗試朝著一個方向一直前進,那麼會遇到什麼?如果宇宙是有限的,是有邊界存在的,那麼我們朝著一個方向不斷前進,終有一天我們會走到宇宙的盡頭。
  • 人類距離宇宙邊緣多遠?465億光年?其實我們連1釐米也夠不著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大約137億年之前,奇點大爆炸導致宇宙誕生,一直到今天,宇宙也在不斷地膨脹之中,沒有人知道宇宙有多大,也沒有人知道宇宙之外是什麼樣子的,一切都只能在研究中尋找答案。我們目前對於宇宙的觀測範圍,是930億光年,簡單來說,我們最大可以觀測到半徑465億光年的宇宙範圍。
  • 能到宇宙邊緣嗎?
    這時我們心裡就會想:光還跑的真是快!要是一直拿著手電筒照,這些光會跑向哪裡?地球以外假如有人的話,他們會不會被我的手電晃到眼?如果我把手電關閉,剛才發射的光子能飛到宇宙邊緣嗎?例如,你將手放在陽光下,如果光是像牛頓說的微粒,那麼你的手會形成明暗分明的樣子,但是真實的情況是手的影子邊緣是模糊的,因此惠更斯認為這是波的一種衍射現象。
  • 打開手電筒1秒後立即關閉,發出的光能照射到宇宙邊緣嗎?
    我們知道,哈勃望遠鏡可以觀測到的目標最遠是距離地球130億光年的原始星系,也就是說,來自130億光年的光子都能夠照射到地球上。 既然如此,如果我們用一個手電筒,打開1秒之後立即關閉,那麼這束光是消失了還是會繼續飛行,如果能夠繼續飛行的話,那麼這束光是否能夠飛到宇宙邊緣?
  • 永恆邊緣Edge of Eternity什麼時候出 永恆邊緣發售時間
    永恆邊緣Edge of Eternity什麼時候出?永恆邊緣是一款混合了西方元素的JRPG遊戲,官方承諾將提供給廣大玩家一個獨特幻想宇宙與科幻元素,史詩般的旅程即將開啟,並且具有較深的分支任務。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永恆邊緣發售時間一覽吧。
  • 什麼是邊緣計算,與雲計算有什麼本質區別?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雲計算,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絡「雲」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後,通過多部伺服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序得到結果並返回給用戶。
  • 什麼是邊緣人工智慧和邊緣計算?
    雖然這是邊緣人工智慧的一個快速定義,但是需要更好地理解和探索邊緣人工智慧技術,並了解邊緣人工智慧的一些用例。為了真正理解邊緣人工智慧,首先需要了解邊緣計算,而理解邊緣計算的最佳方法就是將其與雲計算進行對比。雲計算是通過公共網際網路提供計算服務,相比之下,邊緣計算系統並不連接到雲計算平臺,而是在內部部署設備上運行。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邊緣的溫度達到了30000度,這是怎麼回事?
    太陽和其它的恆星一樣,由於內部不斷發生的核聚變,產生的光子帶來了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以熱輻射的形式向外傳播,最近的地方可以影響到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雖然宇宙中大量的恆星存在,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宇宙的背景溫度是非常低的,達到了零下270攝氏度,已經接近於絕對零度。
  • 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之外有什麼?相比宇宙之外,宇宙只像個原子
    不管是科學家還是普通人,幾乎每個人都會思考這樣的問題,但是科學家和普通人所思考的宇宙又是不一樣的,天文物理學中的宇宙指的是我們所在的這個時空,它是有限的,它甚至都是有起點的,它源自於宇宙大爆炸,從一個奇點開始膨脹,邊緣以超過光速的速度向外擴張,至今已經擴張了138億年,可觀測的宇宙邊緣已經擴張到了465億光年之外,也就是說,目前的可觀測宇宙的規模為直徑930億光年左右,這也是目前所認為的宇宙的大小範圍
  • 你知道一光年有多遠?人類現在的飛行速度到達宇宙邊緣需要多久呢
    其實光年是衡量宇宙中間體與天體之間的長度單位。一光年也就是光在真空中傳播一年的距離,那麼一光年到底有多長呢?我們知道宇宙浩瀚無垠,有著無數的恆星,這些恆星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而我們地球上所用的距離單位無法衡量。因此就衍生出了「光年」來衡量這些天體的距離。目前光速是已知物質運動的極限速度,每秒以大約30萬千米的速度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