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是個剛滿三歲的小朋友,是全家人的心頭肉。為了給孩子選一所好的幼兒園,樂樂媽媽從半年前就開始幫孩子物色好的幼兒園,經過了幾輪的篩選最後選中了一家國際雙語幼兒園。
剛上幼兒園時,樂樂媽媽還擔心孩子不適應,偷偷的緊張了很長時間,沒想到寶寶在幼兒園適應良好,也沒有出現其他孩子那樣特別排斥、哭鬧的現象,做了媽媽覺得很安慰,認為自己選的這家幼兒園真的非常不錯,對孩子照顧的很周到,孩子才排斥上幼兒園。
老師給樂樂媽媽的反饋也是孩子比較懂事,這個挺讓老師省心的孩子。為了讓家長們能夠及時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幼兒園的老師會不定期將孩子在園活動的小視頻發送到家長群中。
這天樂樂媽媽剛剛忙完自己的工作坐下來休息,就收到了老師發往班級群中的視頻。
樂樂媽媽趕快點開來看一看,是孩子們午睡的照片,剛開始還被孩子們各種各樣奇怪的睡姿所逗笑,看著看著樂樂媽媽就笑不出來了,她發現樂樂已經將小被子踢到了腳下,室內開著冷氣,這樣不蓋被子的睡午覺孩子很容易生病。
樂樂媽媽越想越急,馬上抓起電話給老師打過去,因為著急說話的語氣也不太好,好在老師並沒有計較,只是很耐心的跟樂樂媽媽解釋:睡前孩子們都是蓋好被子的,老師也會儘量照顧到每個孩子,但畢竟一個班裡三十幾個小朋友,老師真的很難做到面面俱到,還希望家長理解。
孩子開始加入集體生活後,家長一方面擔心孩子會不會喜歡、能不能適應這種集體生活,另一方面也擔心老師忽略了孩子,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關愛。
作為孩子家長,我們應該怎樣與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1.家長要給老師足夠的尊重
教師能夠上崗,就說明他們都是經過專業考核通過的,所以我們要相信老師的專業性。在教育問題上當與老師發生分歧時,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態度,但也要注意尊重老師的看法。
2.換位思考,理解老師的處境
孩子上學後就加入到了集體生活中去,與在家中幾個大人照顧一個孩子不同,學校和幼兒園通常是一個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孩子。即使再細的老師也有照顧不到的時候。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家長可以跟老師提出意見並,但不要埋怨老師甚至對老師惡語相向,最好的辦法是教會孩子可以照顧自己的生活。
3.配合老師工作的同時教育好孩子
作為學生家長,我們除了應該配合老師開展學校或幼兒園的各項工作以外,還應該做好對孩子的教育工作,讓孩子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集體生活中孩子也可以幫助老師分擔一些工作,成為老師的好幫手。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老師和家長雙方的努力,老師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的心家長其實是一樣的,所以我們作為家長在與老師交流時只要多溝通,從為孩子好的角度出發,問題都可以很好的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