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就相當於孩子的第二個家,不僅要吃,還要住。
幼兒園每天有2-2.5個小時的午睡時間,睡醒後孩子去吃水果,老師則是趁著這段時間給小女生梳頭髮,但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卻讓不少家長對於老師有意見。
妞妞幼兒園老師分上午班和下午班,上午班老師負責上午的活動,下午班老師負責下午的,最近妞妞班級新換了一個下午班老師,午睡過後孩子的梳頭任務正是由這位新老師負責。
對於這位新老師,妞妞媽媽十分有意見,每天看著幼兒園老師給女兒扎的小辮心疼極了,多次與老師進行溝通,終於有一次老師急眼了,對妞妞媽媽說「這麼矯情建議剪短髮」。
對於老師的這話,妞妞媽媽簡直要氣死了,真不是矯情,而是自己每天給女兒帶去的皮套回來都會變成幾塊錢一盒的小皮筋,十分揪頭髮。
本來孩子頭髮就少還細,每次拆頭髮都要薅下來不少,女兒也總說老師梳的頭髮太緊太疼,妞妞媽媽不過也是想和老師溝通一下,但卻被老師給出這樣的回覆十分心寒。
關於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梳頭這件事,由於實際情況不同,家長的反應也不同
有些家長非常支持,這些家長多半都是不會梳頭,或老師梳的極好的,看著女兒梳著美美的髮型,不僅孩子開心,就連父母都很高興,恨不得能讓老師天天給女兒梳頭。
而有些家長則是有意見了,這些家長要麼是因為自己早上給孩子梳了個美美的髮型,孩子放學後卻變成一個普通的低馬尾,要麼就是孩子皮套總是被換,一問老師,老師就說睡午覺起來後就丟了。
關於孩子丟皮套這件事其實很常見,但一次兩次還能理解,可次數要是多了就是老師的態度和責任心問題了,閨蜜家女兒的幼兒園老師,每天在午睡前就將孩子的皮套收到一起,起來後再給紮上,一次沒丟過。
1)剪成短髮
如果孩子沒有特殊喜歡長發的話,父母可以一勞永逸的剪短髮,不用太短,不扎脖子就可以,短髮不僅清洗方便,也可以免去孩子在幼兒園需要扎頭髮的問題。
2)鼓勵孩子去表達
有些老師並不是故意的,畢竟不是當事人感受不到孩子到底痛不痛,當孩子回家說老師梳的頭髮太痛時,家長要鼓勵孩子勇於表達,和老師說出自己的訴求,一般情況下老師都會輕一點的,除非是那種不負責任的老師。
3)家長與老師溝通
老師梳辮疼這件事並非是什麼大事,父母在與老師溝通時建議態度好一些,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語音或當面溝通,讓老師明白家長的態度,並非是訓斥而是合理溝通。
家長要適當理解老師一下,班級孩子那麼多,時間卻並沒有多少,老師不可能在一個孩子身上浪費太多時間,老師也不是故意使壞,如果家長態度太強硬,容易讓老師寒心,再也不給你家孩子梳頭了。
與老師溝通要講究方式,既要讓老師明白家長的態度,對於這件事很上心,又不要讓老師感覺自己不被尊重,這種溝通的藝術需要家長去好好學一學。
不僅是老師,家長在給女孩梳頭髮上也要多注意,有許多手巧的寶媽經常給女兒梳好看的髮型,精緻是精緻,但卻感覺被勒的緊緊的。
有專家表示,頭髮扎的太緊,對頭髮以及毛囊發育有影響,再者還會導致髮際線後移,提前受頭禿困擾。
現如今有多少女孩都因為小時候馬尾扎的太緊而髮際線後移,寶媽在給女兒梳頭這件事情上還是要謹慎一些。
能披頭髮就不扎馬尾,能扎馬尾就不編發,編發雖然好看,但確實太勒頭皮了,在孩子發育期間,父母最好能保護好毛囊,這樣以後才能長出好頭髮。
育兒寄語
老師和家長應該是相互配合,共同合作教育好孩子的,當雙方有分歧時應該耐心溝通,尤其是父母態度要擺正,畢竟孩子是自家的,與老師溝通不好最後傷害的還是自家孩子。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去幼兒園皮套總丟麼?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