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來說,幼兒園就好像他們的第二個家,而照顧他們的人就是老師。
每天午睡過後,幼兒園老師會給小女孩們梳漂亮的髮型,等爸爸媽媽接回家,不過對於扎頭髮這件事,有一位家長卻遇到了困擾...
看到孩子被幼師扎的頭髮,寶媽心疼極了,老師:那你剪短髮
寶媽曉琳的女兒今年5歲,正在上幼兒園,不過因為這學期換了個新老師,午睡過後,孩子的梳頭任務是由這位老師負責。
這位老師扎的頭髮花樣很多很好看,卻有些繁瑣,不過深受孩子們的歡迎。
但最近寶媽卻發現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後就說頭疼,曉琳剛開始還以為是孩子矯情,後來卻發現原來是幼兒園老師的原因。
寶媽一連觀察了好幾天,都發現早上她給女兒帶的頭繩,晚上放回時就變了一個模樣,而導致孩子頭疼的原因就是這個頭疼,非常容易纏頭髮。
特別是前幾天曉琳在睡前給女兒拆辮子時,發現頭髮打結纏得死死的,當時寶媽心疼極了。
第二天就去了幼兒園找老師爭論,結果老師回了一句:「接受不了,那你剪短髮。」
曉琳火氣當時就上來了,還是其他老師過來勸解,這事才過去。
幼兒園老師扎頭髮,家長們對此褒貶不一
其實對於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扎頭髮這件事,很多家長對此都褒貶不一,有的說很好,有的說並不好。
一些家長認為老師每天給孩子梳頭,扎的髮型很好看,女兒非常喜歡,還是不錯噠;
而一些父母認為每天給孩子扎頭髮,對頭皮不好,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
不過對於幼兒園老師扎頭髮這件事,還是與老師的手法有關,如果老師頭髮梳的很好,並不會梳的太緊或太疼,孩子能夠美美噠,是很好的。
專家表示:頭髮扎的過於緊,對孩子的頭髮以及毛囊的發育都會有影響。
但如果老師的手法真的很重,或者梳完娃真的感覺很疼,那還是不梳為好哦,不過該如何與老師溝通呢?
遇到這種事,家長該怎麼辦呢?
1)讓孩子跟老師去說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下次老師梳頭髮時很疼,就要很明確的告訴老師,而不是忍著回來再說。
當老師聽到孩子說疼的話,自然手法就會輕很多了哦~
2)給孩子頭髮剪短
最後一招就是將孩子的頭髮剪短,可以剪成可愛的花童頭,這樣就很方便,也不需要梳頭啦。
3)家長委婉的去說
家長去跟老師溝通這件事的時候,還是要委婉一些,這樣老師也比較容易接受。
比如寶媽可以先誇一誇老師頭髮扎的漂亮,然後再說孩子最近的頭皮有些疼,暗示一下老師,或者跟老師開玩笑的說一說,要給老師留面子~
家長如何與老師相處呢?
1. 互相理解為主
一位幼師曾說:作為幼師我們用熱愛抗住了誤解、詆毀和待遇,卻扛不住家長一句不信任的話,和一個不理解的眼神。
絕大多數的幼兒園老師還是很負責任很好的,所以作為家長還是要對老師有著充分的信任和理解,只有這樣,老師才能將工作更好的進行下去哦~
2. 溝通十分必要
作為家長也要勤跟老師去溝通,而不是平時不溝通,有事了才去找老師一頓說。
而且在溝通的時候,家長也要學會挑重點去說,而不是抓到老師就不放,每天說好久,家長可以每天談及一個小問題,這樣既給其他家長留時間,又不會耽誤老師太久的時間。
3. 尊重老師留面子
尊重是相互的,老師並不是孩子的「私人保姆」,所以家長還是要打心眼裡去尊重老師的。
當然如果老師沒有師德的話,建議換幼兒園,而不是讓這類老師繼續教壞孩子。
歡迎討論
如果自己家孩子因為老師扎頭髮疼,你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