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境臺清雅醬香酒: 苗族節日與酒㈠。苗年是苗族同胞的重要節日,不僅規模大,而且十分隆重。節日前每家除要準備好豐富的甜酒、燒酒、粑粑、粉面、糖果等食品外,還要殺豬宰羊。
除夕,要派人抱一隻大公雞到村邊路口去迎接祖先的靈魂回家過年。過年時,先用好酒好菜供奉祖先,然後全家才同客人舉盞交杯,歡度佳節。入夜,大家圍在一起通宵守夜,唱《古歌》。
第二天清早,家家戶戶放鞭炮迎接新年。節日期間,老人們輪流宴請親朋好友。青年們則參加「遊方」,「跳花」(跳蘆笙)談情說愛,擇配偶。如《續文獻通考》所云:「苗人仲春刻木為馬,祭以牛酒。未婚男女吹蘆笙以和歌,渭之跳月。」人們相互拜訪,祝賀吉祥平安。
九境臺清雅醬香酒:貴陽高坡等地的苗族,每年都要「敲巴朗」(即宰殺大牯牛過節日)。這是一個以家族為單位的祭祀活動。祭祀由主人家請來本族中的一位鬼師和兩位鼓師主持。
鬼師身著紅袍,在堂屋中吟誦著禱詞,一手捧著裝有自米的升子,一手向空中撒米,鼓師則身著黃袍,按一定的節奏擊鼓,請列祖列宗到位受祭。隨即舉行「敲巴朗」儀式,人們先「敲」一條「枕頭牛」(即小牛犢)以祭祀父輩以上的列祖列宗;然後再「敲」一條大「巴朗」,以祭祀父輩先人。
敲完「巴朗」後,把牛頭置於拴牛的木樁上,以祭天地。並將牛皮、牛腿等置於長鼓之上或鼓房;將牛排放在沸水中略略煮過後,抬進牛圈。寨老、鬼師、鼓師等隨即到牛圈房赴宴。宴席上除有牛肝、牛排和酒等食物外,還擺著12個碗、12個大飯糰,表示一年之中的12個月和本族的12個支系。地上放著許多一尺來長的細竹子,以表示一個個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