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境臺清雅醬香酒:婚嫁習俗與酒儀㈢。黎平和從江一帶的侗家,婚禮酒俗非常淳厚古樸。婚姻大事一般由父母包辦。男方家長一旦相中某家為聯姻對象時,就請一位兒女雙全的婦女攜4斤酒、4斤肉,去女方家說媒。
女方家則向說媒人打探男方的家庭情況,如家長及小夥子本人的品行、作風和經濟狀況等等。女方父母基本認可後,就將媒人帶來的酒肉煮來招待媒人,俗稱「吃酒飯」。否則就婉言謝絕並當場將媒人帶來的酒禮退回去。
若女方家長初步認定後,隔一段時間男方就再請原來的說媒人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攜6斤肉、4斤酒、2斤糖去女方家提親,俗稱「送小籃」。女方家一旦接受則兩家婚姻關係即告確立。然後由男方再擇吉日去通知女方婚期。
這時男方還須選派六位青壯年挑上幾十斤酒、幾十斤肉和衣物等至女方家,俗謂「送大籃」。女方家則以男方家送來的酒肉招待前來道賀的親友鄰裡。至結婚之日,雙方更是大辦酒席宴請各方賓客。但侗家辦喜事既不抬花轎,也不鬧新房,而是用「打歌仗」來顯示歡樂。
新郎在一群挑著花糯米飯、豬腿、米酒等禮品的男女青年的相伴下,去新娘家迎親。半路上,將被新娘的女伴們用芳草攔住。姑娘們唱起《攔路歌》
標緻夥伴哪方來?是鷹遠飛或來玩?
請問哥們哪裡走?未進侗寨先歌盤。
這時,小夥子們必須對姑娘們答唱:
後生有緣來做伴,雙燕遠飛有家還。
屋簷樓下把窩做,早出晚歸要團圓。
新郎與小夥子們要被姑娘們盤唱許多首歌才準進寨。在宴席上.姑娘們又把盞唱道:
我家梯田在高山,泉水不流溝也斷。
郎家壩子寬又廣,挑水來灌怎不幹。
面對姑娘們唱出語意雙關的《酒令歌》,新郎聽到「挑水來灌怎不幹」後,只得乾杯。然後回敬道:
小小瘦田長野草,魚兒不肥稻兒少。
妹家河深急流湧,捲走田魚捲走苗。
這樣,姑娘們也得一飲而盡。每飲一杯酒,相對一首歌。新郎和作陪的客人,如果對不上,就會被罰喝「啞杯」酒。在賓客的喝彩聲中,被灌得酩酊大醉。
侗家婚宴一般要擺三天,而以第二天的酒宴最為隆重,俗稱「正席酒」。入座者不僅都要用酒令、禮詞來表達賓主間的情誼,而且酒至半酣時賓主還要行一種「打馬遊街,解糧討賞」的酒禮。席中由一人充當「解糧官」,他手託茶盤,盤中置酒四盅、扣肉一碗,由一名手持酒壺的副手作陪,雙雙前來「解糧」以(酒)酬敬「皇客」(即女方來送親的客人)。雙方在一場你盤我詰的辭令戰中敬酒與回酒,把婚宴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