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烹飪顛覆之作「分子料理」是什麼?別想太多,中餐也很擅長

2021-01-08 飲食部落

分子料理也稱分子烹飪,聽起來是一種很高大上的烹飪方式,因為它將食物的烹飪已經研究到物體分子上。在西方烹飪中有人認為這是一個顛覆之作。

那麼什麼是分子料理呢?分子料理最早是由兩個西方人,一個物理學學者Nicholas Kurti和一個化學學者Herve This在1988年提出的。

在概念上,分子料理是:用科學的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或化學變化和原理,然後運用所得的經驗和數據,把食物進行再創造。這裡有兩個重要的詞彙「理解和再創造」。分子料理可以通過將食物分子解構、重組,可以使馬鈴薯以泡沫的形式出現;雞蛋黃,呈現芒果醬、醬油、奶油的口味;魚子醬呈現荔枝味等等。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烹飪上,分子料理其中一個對應了低溫烹飪。現在一些西餐食物就經過分子烹飪,比如一些高檔西餐廳烹飪的三文魚。看起來就像沒有經過烹飪一樣,是生的,依然保留了生三文魚的樣子,其實它經過了低溫烹飪。

低溫烹飪就很符合分子烹飪,因為這種烹飪是理解了三文魚的性質,經過科學精準的控溫加熱,按照嚴格恆定的較低溫度和時間對食物進行加熱的方法,雖然三文魚魚肉看起來沒有什麼變化,其實魚肉已經熟透了,有一種像果凍的味道。

當西方人將分子料理這一理論推出並實踐後這的確顛覆了傳統烹飪。所以有很多人認為分子料理是烹飪的顛覆之作也有一些道理,它將食物烹飪變得更科學更合理。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對傳統中餐烹飪最大衝擊,在烹飪方式上我們已經落後了,因為中餐烹飪全憑廚師經驗和習慣沒有藉助科學理論,包括科學儀器。

其實這是很令人捧腹的一種言論,我們也不用想太多。之前我們說道老外在烹飪上的確喜歡藉助科學儀器,比如天平、溫度計等等科學設備。在生活中的體現就是:西方人可能27減9都需要藉助計算器這種科學儀器。

而中餐呢?是經過千百年時間總結、並流傳、改進的烹飪方式。實際上科學也需要時間來驗證,在這點上中餐烹飪早就做過了。

其實外國人認為食物烹飪顛覆之作的「分子料理」在中餐裡也有很多,而且中餐也很擅長。舉幾個例子,比如我們吃的豆腐(豆腐在中餐裡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分子料理西方人在1988年才提出)黃豆打碎製漿、凝固成形、獲得豆腐,其實也借鑑了分子重組這一現象。

還比如中餐棉花糖、松花蛋、皮凍等等食物,都是分子料理在中餐的表現,只不過我們沒有最早提出這一理論罷了。

事實上分子料理理論的推出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因為食物原來的味道和它們的形狀是深入人心的,比如玉米就應該有玉米的味道,如果一條魚是玉米的味道,肯定也有人接受不了。就像有網友說道的那樣:把做菜弄得像搞化學實驗一樣,本身就是對食物的曲解。

相關焦點

  • 70KG廚藝美食烹飪 | 中西融合分子料理 7月(高級)課堂!
    烹飪是一門藝術』追求起來需要永不止盡,例如故鄉那句俗話:原來柴米油鹽也是一種成長與修行。體會食物之美,成為製作藝術的人。北京7月課堂現場精彩瞬間加之其料理的有趣性一定的溫度升降或者烹調時間長短都會影響食物變化再加入不同物質然後看食物產生各種神奇的物理與化學變化解構和重組最終做出顛覆傳統廚藝與食物外貌的高級料理
  • 莫斯利安攜手分子料理教父郭紅曉共同打造分子料理靈感手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巧手神探分子料理巧手—郭紅曉顛覆想像,重塑食材創意無限,為你而來所食非所見,所想即可造。莫斯利安攜手分子料理郭紅曉先生,郭老師用莫斯利安星廚甜品系列,研發無限創意,2款產品突出酸奶極致體驗的完美呈現,為你創造更多星廚系列美味,體驗酸奶與甜品結合的無限可能。靈感製造局,靈感手作。
  • 〈用心烹飪每一道菜〉2018 . 4月份(高級)分子料理報名開啟 ...
    只有背對著光,才能夠看清這個世界,才能把得失成敗看透,才能看懂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就像cooking一樣、很多人一開始選擇的專業並不是烹飪,只是做著做著就喜歡上了,也將自己的天賦和潛能都激發了出來,2018一起繼續烹飪。
  • 〈用心烹飪每一道菜〉2018 . 5月份(高級)分子料理報名開啟 ...
    只有背對著光,才能夠看清這個世界,才能把得失成敗看透,才能看懂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就像cooking一樣、很多人一開始選擇的專業並不是烹飪,只是做著做著就喜歡上了,也將自己的天賦和潛能都激發了出來,2018一起繼續烹飪。
  • 〈用心烹飪每一道菜〉2018 . 3月份(高級)分子料理報名開啟 ...
    烹飪的道路還很長,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一起努力將更新鮮、營養、具有特色的食材運用到的每一道作品之中。70KG廚藝美食烹飪——分子料理12月份(高級)課堂 視頻回顧☟(70kg高級班往期合照☟)、重組及運用,做出顛覆傳統廚藝與食物外貌的烹調方式;
  • 什麼是:分子料理 【上】
    Hervé This 作為這個學派的在世傳人,繼續發光發熱,他頂著多個研究吃的院士頭銜,擅長用淺顯的文字闡明烹飪製作中的科學道理(在中文亞馬遜上可買到他的著作《廚室探險:揭示烹飪的科學秘密》);為人熟悉的「65度糖心蛋」就是他實驗成果之一,而他現在更廣為人知的身份可能是 「Note by Note Cuisine」 的領軍人物。
  • 美味,源自科學|殿堂級烹飪寶典《料理實驗室》新年發布
    《料理實驗室》這本書其實是一個範式轉移的革命。科學的進入把烹飪從原來依靠經驗積累、熟能生巧的操作方式,轉換到通過科學實驗、雙盲實驗來進行,解決了烹飪中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問題,這將對中餐烹飪產生革命性的影響,並為中餐廚師表達中國味道,使其國際化提供更多助力。
  • 對話素食:素食與分子料理的新世界
    其次這種技法會讓食材在科學的方法下從宏觀到微觀烹飪看的更加明白,用科學的數據做的更加精準,比如說低溫慢煮一塊牛肉,不同牛的部分有不同的溫度,我們用這種溫度去烹飪牛肉的初加工,會讓這塊牛肉產生非常嫩的口感,比傳統中餐的醃製和加了嫩肉粉醃製的口感還要好很多,這種新型的方法也就是分子料理各個技法中的其中的表達之一。
  • 中餐烹飪的這些食物,在老外眼裡是黑暗料理,誰對食材一無所知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各種各樣美食令人眼花繚亂,但是我們中餐烹飪的一些食物在外國人眼裡竟然成了黑暗料理,好吧!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們可沒有忘掉醃海雀,青蛙汁,仰望星空,蝙蝠湯等等令我們這些吃貨望而生畏的西餐食物。
  • 屢獲世界級高含金量大獎||殿堂級烹飪寶典《料理實驗室》新年發布
    《料理實驗室》這本書其實是一個範式轉移的革命。科學的進入把烹飪從原來依靠經驗積累、熟能生巧的操作方式,轉換到通過科學實驗、雙盲實驗來進行,解決了烹飪中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問題,這將對中餐烹飪產生革命性的影響,並為中餐廚師表達中國味道,使其國際化提供更多助力。
  • 傻瓜式操作的舒味智能烹飪棒,想將分子料理帶入家庭
    2014年12道鋒味的播出,讓分子料理這個詞被大多數人熟知。分子料理的理論就是研究食物在烹調過程中觀察、認識溫度升降與烹調時間長短的關係,再加入不同物質,要製作分子料理必須依靠現代化的儀器才能完成,所以一般人鮮有機會品嘗分子料理,但奈思膳品(下稱奈思)推出的智能烹飪設備「舒味」試圖將分子料理普及開來。 在奈思的智能廚房的解決方案分為「硬」和「軟」兩部分。
  • 他用分子料理,讓美食變得詩情畫意
    鮮味達人——周會濤 高級廚師,喜歡看書、聽音樂, 作為分子料理的「高級玩家」, 他擅長在視覺和味覺上花式造「鮮」!
  • 什麼是「分子料理」,你知道嗎?
    分子料理和分子美食學是一樣的嗎?        翻譯裡經常混用,但嚴格來說不是一個概念。(分子料理)既用於指分子烹飪法,也用於指應用分子烹飪法做出來的菜式,總之,它偏重於 「know-how」;而(分子美食學)更多強調 「know-why」。換句話說,分子美食學是一門科學研究,而應用這些研究理論做出來的料理則是(分子料理)。
  • 分子料理與傳統烹飪,你會如何選擇?
    但這一理念卻在近年來受到分子料理的衝擊。可能大家有疑問,何為分子料理。以定義來說,是指把葡萄糖、維生素C、檸檬酸、麥芽糖醇等等可食用的化學物質進行組合或改變食材分子結構,再重新組合。也就是從分子的角度製造出無限多的食物,不再受地理、氣候、產量等因素的局限。比如它可以讓土豆以泡沫的形狀出現,荔枝變成魚子醬,擁有魚子醬的口感,卻具備荔枝的味道。
  • 看似高大上的「分子料理」,其實就是你小時候吃的棉花糖
    在吃膩了中華日本法國美國德國印度義大利料理(以下省略)……後似乎再難有什麼美食能讓人們眼前一亮圖片來自網絡究竟什麼是分子料理?又是如何製作出來的?是不是只能在高級餐廳裡大快朵頤?現在,就讓小編帶你品味分子料理背後的科學。
  • 原來,這些中國烹飪方式讓西方人如此驚訝!有趣又奇妙!
    中餐,可以說是舉世聞名,以其萬千變化,贏得了世界上大多數人的喜愛,而中餐的美味,離不開我們豐富的中式烹飪技巧。《舌尖上的中國》提到寧波水磨年糕,用晚粳米製作,經過浸泡、磨粉、蒸粉,搡搗的過程,分子進行重新組合,口感也得以改善;《風味人間》裡的禿黃油,蟹殼經低溫熬製後,放生薑去腥提鮮,蟹油浸潤膏黃,只添加鹽與少量魚露輔佐略硬的雌黃,綿潤的雄膏,雙劍合璧。可以說,正是這些對食材和處理方法的琢磨與頓悟,成就了中餐如今的世界地位。
  • 棉花糖、果凍……「分子料理」,其實並不「高大上」
    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吃膩了中華料理、日本料理、印度料理和各種西餐之後,如果期待今年中秋和「十一」長假還有什麼美食能讓我們眼前一亮,不妨試試「分子料理」吧。是不是光聽這個名字,就很「高大上」。曾獲法國美食總統獎的郭紅曉被稱為「中國分子廚藝教父」,作為餐飲業國家級評委的他介紹說,分子美食學就是用科學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學特性,然後創出「精確」的美食。「分子料理」是將科學家研發的科學方式、烹飪理論用於做菜的一種方式。郭紅曉說,「分子料理」就是把食物看成一個一個分子的綜合體,改變食物本身的味道,製造驚奇。
  • 中國烹飪藝術家 重慶名廚何先寶:勇往前行 視烹飪為終身事業
    2017年第三屆全國分子廚藝烹飪大賽榮獲金獎2017年第二十七屆中國廚師節第七屆全國中餐技能創新大賽榮獲創新獎2018年重慶第二屆廚師節星廚中式烹飪技能大賽榮獲銀獎2018年萬弗名廚精英爭霸賽榮獲大匠名廚獎2018年第三屆全國川菜創新廚藝烹飪大賽榮獲銀獎
  • 分子料理揭秘——其實它並沒有那麼神秘!
    眼下,一家餐廳但凡以「料理」為名,就會瞬間變得高大上起來。如果,「料理」之前還有「分子」二字,那就更加了不得啦。對於「分子料理」,都不能用好吃不好吃來形容,因為這吃的是科學、是藝術,相當神秘。所以,究竟什麼是分子料理,它為什麼這麼厲害呢?神秘而高端的分子料理 是如何誕生的?
  • WIKI 分子料理的十八般武藝
    咳咳,那麼今天就來查查「分子料理」這位仁兄的戶口本。什麼是分子料理「分子料理」說穿了其實就是運用化學(或物理)理論於煮食之上,將食物的分子結構重組。有點蒙圈?別以為「分子料理」是一種料理形式或者說料理革命,nonono,「分子料理」只是用於描述食物在烹飪過程中是怎樣變化的,在2006 年的時候,來自 elBulli (米其林三星,西班牙)的 Ferran Adrià和The Fat Duck (米其林三星,英格蘭)的 Heston Blumenthal曾經說過「分子料理」只是一時的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