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行粵食鮮逛南澳吃了酸梅蒸泥蜢,酸甜嫩滑好好味。今天本來準備依葫蘆畫瓢再做一遍,找了半天冰箱發現酸梅醬沒有了。還好六廚還有一道更加香口的做法,下普寧豆醬用砂鍋焗,滋味鮮鹹嫩香,要不來一起試試?
食材準備:泥蜢8條,近海的人都知道吃鮮吃小的道理。
另準備香芹、蔥、姜、蒜若干,普寧豆醬、初湯潮汕魚露、肥豬肉少許。
泥蜢清洗乾淨,瀝乾水分,注意不要被泥蜢身上的小刺扎傷了,這刺不僅鋒利而且有毒,類似蜜蜂蜇到的痛感,要是不慎被刺到,要趕緊用熱水泡下,可以緩解減輕疼痛。
肥豬肉切條,香芹、蔥切段,姜蒜切片,收拾妥當備用。
砂鍋燒熱下寬油,先放肥豬肉條炸香,然後下姜蒜片、香芹段等,再放普寧豆醬下去爆香。有人說,普寧豆醬就是潮汕的味噌。淺淺的金黃色,豆瓣顆顆飽滿,鮮鹹香滑。說它像味噌,可能因為同是大豆發酵而成,也因為在潮菜中,普寧豆醬幾乎是不可缺少的佐料,譬如「魚飯」,在碟子裡蘸上一點豆醬再吃,那味道真箇叫絕,這種醬香味道和甘香回味,要用潮汕人常說的「醇香」和「鮮甜」來形容比較恰當。
很早以前,普寧縣民各家各戶就有自行釀製豆醬的傳統,作為做菜調味佳品或作每日三餐雜鹹等,尤以洪陽一帶生產技藝最好,味道最可口,遠近聞名。明代中期,普寧置縣。之後,人們便把豆醬加上「普寧」兩字,稱「普寧豆醬」,慢慢約定俗成。《潮汕特產歌》中就有:「普寧出名好豆醬,新亨出名老菜脯。」的唱詞。
下泥蜢,又要做又要拍,火又不能停,所以這魚就沒有擺出花樣來。不過問題不大,只要受熱均勻,口味是一樣鮮美。
加蓋之前可以再灑些胡椒粉,沿砂鍋邊緣倒些料酒和初湯潮汕魚露混合汁水進去,馬上蓋蓋。這樣讓砂鍋內的水分蒸騰,可以迅速將泥蜢焗熟,兩三分鐘即可。
開蓋放入香芹葉和蔥段兒,喜歡的可以再灑點麻油增香,準備上桌。
菜成,泥蜢肉質緊實鮮美,油爆普寧豆醬焗出的醇香鮮甜之味和魚肉結合的剛剛好……和酸梅蒸的酸甜可口相比,這種做法就更加香口,更加肥美。怎麼樣?夠簡單夠快手吧?焗香鍋底後隨便放什麼海魚下去都好吃,用砂鍋夠厚壁,控制火候也更容易更均勻。大家有空可以多試試,絕對是美味可口人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