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廣州 | 莊臣食單之『蒜頭普寧豆醬焗蟹』

2021-02-17 百味廣州GZBN

美食家莊臣走遍大江南北、世界各地,尋找、記錄,與無數美食愛好者、飲食人、專業廚師交流美食,將自己的美食心得書寫成食單。人在做天在看,十年筆耕,每天在《廣州日報》撰寫《莊臣食單》專欄,迄今為止書寫了3000個菜譜。

蟹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吃法,

說到吃肉蟹,

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吃薑蔥蟹、咖哩蟹。

今天莊臣老師就教大家搞搞新意思,

用潮式做法來做肉蟹!

這道菜主要會用到蒜子和豆醬來焗。

蒜子和豆醬,

都是味道比較強烈的佐料,

可以很好地將蟹的鮮味提取出來,

還會有獨特的鹹鮮味!

肉蟹、普寧豆醬、芫茜梗、蒜頭

普寧豆醬在潮汕地區很出名,它是黃豆煮熟後發酵而成的,和海鮮搭配起來能產生十分吸引人的鹹鮮味。豆醬除了味道比較鮮美之外,亦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能夠抗氧化、降血壓等。

肉蟹切開後,將水吸乾。其中蟹蓋一定要吸乾,但不要將膏擦掉

將水吸乾後,蟹焗起來會香點

- 2 -

把芫茜梗一開二,蒜頭同樣吸乾水

- 3 -

普寧豆醬剁到融為止

- 4 -

將醬塗在蟹上面攪拌均勻,攪拌好了就讓它慢慢入味

- 5 -

放油將蒜子爆香,注意油要放多一點

- 6 -

把蟹放上去了,讓它和油混合

蟹蓋有膏的一面要向上,不能讓它的膏和油直接接觸到

- 7 -

圍著鍋邊淋一些水,蓋上蓋子焗了八分鐘

- 8 -

開蓋後關火,把蟹的兩面翻一翻,讓它的味更能入味

- 9 -

最後把蟹的形狀擺好,撒上芫茜,就大功告成啦!

(更多詳情請點擊上方視頻了解)

相關焦點

  • 潮菜大師的蟹之豆醬焗蟹
    他死前所運營的汕頭市與深圳市倆家大林苑,也被稱作當代潮菜的「黃埔軍官學校」,而他自己所作的這種菜品,被視作傳統式潮菜與當代潮菜的分界點,因此 他也被稱作當代潮菜鼻祖,由此可見其在細緻潮菜裡的影響力之高。而今日談的這道豆醬焗蟹,便是林當然大師的經典的細緻潮菜菜品之一,因此 稱之為大師的蟹,一點都不算過。
  • 趕海食小鮮,砂鍋普寧豆醬焗泥蜢,鮮鹹嫩香的口味老少皆宜
    初湯|普寧豆醬焗泥蜢昨天的行粵食鮮逛南澳吃了酸梅蒸泥蜢,酸甜嫩滑好好味。今天本來準備依葫蘆畫瓢再做一遍,找了半天冰箱發現酸梅醬沒有了。初湯|普寧豆醬焗泥蜢食材準備:泥蜢8條,近海的人都知道吃鮮吃小的道理。另準備香芹、蔥、姜、蒜若干,普寧豆醬、初湯潮汕魚露、肥豬肉少許。
  • 家常粵菜:普寧豆醬炒空心菜,家庭爐灶勝任有餘
    通菜有股特別的青味,火小悶熟顏色發黑時最明顯。但如果加入一些鹹葷食材,就能夠殺青提鮮。如:蝦醬、蟹汁、椒絲腐乳,蝦醬,蒜頭+豬油,魚露、普寧豆醬。此外,這些鹹葷料頭,還可以加快青菜的軟化和熟成,在火力略遜的家庭爐灶條件下,也能得到較好的效果。
  • 又到「蟹」逅季 秋季螃蟹要這麼吃
    越南青蟹    做法:黑椒煮、豆醬燜      越南青蟹都是凍品多,但在番禺大道萬博中心斜對面的「四桂堡」裡卻可以找到遊水新鮮貨。這裡的越南青蟹是和黑胡椒、普寧豆醬搭檔的。    至於普寧豆醬煮,那可是下重本的菜式,除了普寧進貨的豆醬外,還加入了足足半斤蒜子,上菜時香味四溢。    雌蟹篇    肉蟹清一色雄蟹上陣,那麼雌蟹跑哪裡去了?別慌,雌蟹就是老饕們最愛的膏蟹了。    膏蟹也有高下之分,最甘香的要數「頂角膏蟹」,也就是把膏蟹拿起來對著光一看,能看到膏滿到蟹殼邊緣的角位。
  • 著名美食家莊臣出任廣東省食文化研究會會長
    12月15日,廣東省食文化研究會第三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於廣州陽光酒店隆重召開。莊臣會長在拍攝即將播出的央視紀錄片《海上絲綢之路》多年來,莊臣先生以美食作為核心傳播本土粵文化,擔任廣州市旅遊美食形象大使,出版書籍十一本,包括《舌尖上的中國——莊臣味道》《尋味廣州
  • 秋意盎然的姑蘇,「悅食東方」的潮菜秋宴吸引了這些嘉賓名流!
    悅食東方搜羅各地珍貴食材打造精緻潮菜 寓傳統於現代,將傳統食材與東方意境融合,以蘇之湖鮮、潮之珍味、食之藝術 珍味蟹籽蟹汁幹煎花膠公搭雞頭米
  • 有一種潮汕鄉味,叫普寧豆乾
    味之有餘美,五食勿與傳」,也讚美豆腐的色、香、味、美,並譽其為「五鼎食」。明代詩人蘇秉衡寫的《豆腐詩》「一輪磨上流瓊液,百沸湯中滾雪花」,極辦讚揚了豆腐的美味。宋代蘇東坡極喜食豆腐,在杭州做官時,經常親自動手製作美味豆腐菜,有詩曰「煮豆作乳脂為酥,高燒油燭斟蜜酒」,也得了「東坡豆腐」雅號。
  • 教你做草菇淮山爆牛肉 食味鮮美
    莊臣食單  「草菇淮山爆牛肉」為一道簡單的家常小菜,以幾種簡單的食材組成這款美味佳餚。每100克草菇含有2.6克粗蛋白、2.6克糖分以及眾多胺基酸和維生素,有促進新陳代謝和加強肝腎活力的食效。草菇在烹飪中多作為配菜出現,其做法以炒制和燜煮居多。
  • 一本書讓你從食鮮,到識鮮! 食鮮最高
    價貴至松露、魚子,價廉至嫩筍、蝦米,各有各味,都是味蕾的驚豔之旅。我們嘗到的大多數「鮮」,其實都是對食材「本味」的提煉與升華。這當中包含考究的烹飪工藝、節制的調味技巧,以及對食材的珍惜與尊重。酸甜鹹苦皆可述,唯「鮮」一言難蔽,這種複雜的曖昧,便是它的高妙所在。
  • 釀蟹蓋蟹鉗——《香港經濟日報》名食
    早前在這裡提過,流行至今的經典粵菜焗釀蟹蓋乃由家父徐福全所創,卻沒有說起原由。
  • 吃貨們,應該看看這本《食鮮最高》
    人們徹底了解鮮味的歷史不過百年,食物中穀氨酸鈉、肌苷酸鈉、鳥苷酸鈉等胺基酸成分發揮出的綜合味道,可以被理解成「鮮」的本質。「鮮」有百種。海鮮、河鮮、山珍、時蔬、豆類、發酵食物等,都有鮮味蘊藏其中。價貴至松露、魚子,價廉至嫩筍、蝦米,各有各味,都是味蕾的驚豔之旅。我們嘗到的大多數「鮮」,其實都是對食材「本味」的提煉與升華。
  • 一蟹上桌百味淡——潮菜打冷凍紅蟹做法
    也正是因為青蟹與紅蟹本身肉質與味道不盡相同,因此在烹飪方式上也大不相同,除了都能清蒸之外,青蟹多用於姜蔥炒或者猛火焗,而紅蟹卻是用於打冷、煮粥、煮湯,取其肉質的清鮮與膏黃的鮮美為主。閆濤寫過一篇食評《凍蟹之美勝於偷情》,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來形容凍紅蟹清與鮮,而且提到了凍紅蟹在香港的地位:「我認識的許多人,只要是愛吃螃蟹的——包括蔡瀾在內,都是愛吃凍蟹的。」
  • 廣東普寧各具特色的美食
    南糖為普寧大長隴陳廣泰店創製,該號現衍傳5戶。制時精選花生仁,先用油炸,熟後加白豬肉丁於平盤上,後用麥芽糖、白糖加豬油熬「苷」,澆在花生仁和肉丁上。產品膠軟不粘牙,香甜嫩滑且鬆脆,油而不膩,為潮汕餅食名產之一。
  • 秘制重殼蟹、豉油皇焗白鴿魚、瀨餈水…
    本土美食、百味海鮮。 20多年來,益利大酒樓先後獲得「全國放心餐飲十佳企業」等眾多稱號,成就享譽遠近的餐飲名店。 1 秘制重殼蟹 益利大酒樓的出品,第一是秘制重殼蟹,曾經獲得2002年首屆珠海市「十大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