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老人養了30箱蜜蜂,每年收入花不完,看看人家怎樣生活

2020-12-14 三眼兒視點

清明時節,正是踏青的時候,在河南省偃師,有一個村子叫五佛山,因為遠處的山有五個斷截面,每一個斷截面就像一尊坐佛一樣,所以這這個村子因此而得名。

在村子的下方,有一片小樹林,樹林下有一個養蜂的老人,姓李,今年66歲,他忙碌在他的蜂箱之間,無數的蜜蜂圍繞著他飛來飛去。

正是百花齊放的時候,馬上洋槐花也要開放了,老人正在蜂箱旁邊,擺弄自己的蜜蜂,看到有人走近他的蜂箱,這位老人便和我們聊了起來。

老人養了30多箱蜜蜂,就在他的門前石頭沿下,因為他的蜂養得比較好,在附近比較出名,所以曾經有人就沒有吭聲拿走了他的一套養蜂工具和兩箱蜜蜂,說起來他也不生氣,老人說,既然不打招呼拿走,那說明家庭條件也不是很好,再者也說明他喜歡養蜂,就當給人家免費扶持一把,只可惜的是這個人只拿走了一些東西,可是沒有學到養蜂的技術,遺憾的是卻不知道這人是誰。

老人說養蜜蜂要很大的技巧,勤奮了是一個樣,懶惰了又是一個樣,蜜蜂的產蜜量和繁殖量都是與每一個養蜂的人有關。他說有些養蜂人每年每一箱的產蜜量才80斤左右,而他家的產蜜量卻是每箱100斤以上。

為使蜜蜂喝到優質的水,老人從五佛山上引下來礦泉水,還把把破舊的輪胎經過改造,裡面倒上水,再放上吸水石,這樣蜜蜂在喝水的時候,就能喝到優質甘甜的礦泉水,而且蜜蜂在上水石上也不至於被淹死。

通過近距離觀察蜜蜂,蜜蜂的腿上粘結有黃色的東西,老人告訴我們這是花粉,現在還沒有到洋槐花開的時節,所以蜜蜂現在採集的花粉只用來自己「吃飯」。

在老人的旁邊,放著一個筆記本,每一頁上都有記錄的內容,主要記錄了每一批蜜蜂和每一批蜜蜂的狀態,所以哪箱子蜂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他做了什麼樣的工作都清清楚楚地「記錄在案」,早晚翻起來就不會出錯。

為了讓我們這些外行人看一下蜂蜜是什麼狀態,他就取出一個蜂批,他說黑洞洞的窟窿裡面,明晃晃的「水」就是蜂蜜,現在蜜蜂不是很多,所以也沒有進行取蜜,要等到能夠顧住蜜蜂自己吃的時候並且有大量盈餘才可以搖機取蜜。

一箱蜜蜂只有一個「母親」,這個「母親」就是蜂王,蜂王與眾不同,它的顏色呈紅色,比一般的蜜蜂稍長了一點,大家沒有見過蜂王,對蜂王也產生了好奇,都拿著手機要拍。不知道在這張圖片裡大家能不能認出來哪一隻是蜂王?

老人說,他每年通過賣蜂蜜,可以收入兩萬多塊錢,在五佛山村自己種地、自己種菜,因為現在老年人都是高血壓,所以也不吃肉,水是免費的,電費一年用不了多少,所以每年這點收入,顧住兩口花銷還是綽綽有餘的,在山裡空氣好,噪音也小,所以兒子讓他去城裡,說實話,不是看孫子,真的不想去。

參觀了老人的蜜蜂,又買了些蜂蜜,感受到了一些東西是生活在城市裡所無法比擬的,比如老人一年收入兩萬元卻花不完,生活在城市裡的人特別是一線城市的人,恐怕兩萬塊錢也不夠花,都很讓人羨慕。另外,老人的田園生活是那麼地愜意,難道大家不羨慕嗎?

相關焦點

  • 農民養30箱瘋狂的蜜蜂 叮著隔壁水果店不放
    店主王正連提起一串紫葡萄,10來只蜜蜂一下從葡萄串裡飛了出來。  「葡萄都被蜜蜂啃爛了,賣不了好價錢。」王正連邊說,邊摘掉一個被蜜蜂咬成空心的葡萄。  53歲的王正連是城廂鎮人,今年7月10日,秀川農貿市場開張,她和其他10多個商戶搬到這裡開水果店。  剛開始,店主們發現有少量的蜜蜂,但大家都沒在意。
  • 22歲小夥子為養父親,棄城回鄉創業,把200箱蜜蜂養在了懸崖
    四月的季節,滿山開遍了鮮花,小編跟著一個騎摩託帶著一段樹幹的小夥子,花了一個半小時的路程,走上了該山的半山腰。小夥子非常熱情,走走停停,不時地回頭看看後邊的小編是否跟上了他的摩託車。在他等待的時候,發現有不少土石堆,更讓人感到奇怪的就是土石堆上還有個「鍋蓋」蓋著,這是幹什麼呢?
  • 60歲大叔深山養30箱蜜蜂,年收穫200斤,種3畝地只收21袋玉米
    村口第一家是養蜂人韓大叔,將近60歲,還有一個26歲未婚的兒子。韓大叔多年以前從鎮上放蜂的外地人手裡,買了兩箱義大利蜂,發展到現在,已經擁有30多箱蜜蜂。
  • 一頂帳篷,100多箱蜜蜂,以四海為家——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一頂帳篷,100多箱蜜蜂,以四海為家。吳劍平和妻子是來自江西撫州的養蜂人。見到吳劍平時,他在泰安大汶口一處村頭安營紮寨,夫妻倆剛剛收完蜂王漿,正把一個個蜜蜂幼蟲小心翼翼放入成排的塑料容器裡,以便蜜蜂向裡面分泌蜂王漿。吳劍平45歲,22年前開始養蜂。
  • 七旬老人放著四室一廳不住,和老伴回農村住窯洞,養80箱蜜蜂玩
    在山西芮城七裡村,今年75歲的翟大爺擁有令村民羨慕的幸福晚年。他之前在企業上班,65歲才退休。退休後,他回到了幼年生活過的老家,和老伴住在窯洞內一起養起了蜜蜂。
  • 婁底7旬癌症老人四處遊牧養蜂 釀造「甜蜜」生活
    (今年73歲的婁底老人劉劍陽正在查看蜜蜂的採蜜情況)今年73歲的婁底老人劉劍陽就樂在其中,他總說自己幹的是一份最甜蜜的工作,每年追逐花季,收穫瓊漿。在湘鄉壺天鎮雄輝村的人和蜂場,近百個養蜂箱一字排開,忙碌的劉劍陽正在查看每箱蜜蜂的採蜜情況。他告訴記者,自己的家其實在離這裡不遠的婁底經開區大埠橋辦事處新石村,這裡只是他轉場過來的一個臨時落著點。
  • 沒有幫手,一個人最多能養多少箱蜜蜂?
    在沒有幫手的情況下,一個人最多能養多少箱蜜蜂?對於這個問題,聽蜂之語認為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蜂群的管理問題;其中涉及到資金、時間,體力等多方面的投入,另外就是需要考慮蜜源的狀況以及蜜蜂種類的選擇問題。所以答案是沒有定數的,我們不妨來看看下面這三點描述來作為參考。
  • 城牆根 有人養了60箱蜜蜂
    養蜂人正在蜂箱旁邊提取蜂蜜 記者 張雷 攝說起養蜂,人們不禁會聯想到鄉間野外,田園花叢的優美畫面。也有人憂心忡忡,擔心蜜蜂蜇傷人。擔心蜜蜂溜進房順城東巷居民不敢開窗李先生家住順城東巷一小區,平日裡有個愛好就是喜歡花花草草,他家陽臺上擺放著各種花卉。但是近三年以來,只要不是冬季,他在家都不敢開窗透氣,這倒不是因為天氣不好,而是因為有一群蜜蜂總是在他家窗戶外徘徊。只要他打開窗戶,蜜蜂就會溜進房間,圍在陽臺的花盆旁翩翩起舞。
  • 14歲就有自己的蜂場!高三男生把老師發展成客戶,每年收入三萬元
    養蜂三年,如今他每年收入有三萬元,生活費學費完全自給自足。"我從小就喜歡做生意,也喜歡和小動物打交道,畢業後,我要將蜜蜂事業繼續做大做強。"王宇浩說。村裡大多數是破敗的房子和在村頭曬太陽的老人。"我就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我在這裡長大,現在村裡的人越來越少了。"蜂場裡有幾十箱蜂,成群的蜜蜂在飛舞。年近半百的吳獻榮柴小芳夫婦是王宇浩的師傅,平時幫王宇浩看護著蜂場。
  • 養蜂人家:辛苦釀出百家甜
    無線睢寧ID: WXSNGF (←長按複製搜索)✎回憶如墓,淡薄如素,我們是否該相忘於江湖。  4月底,53歲的李正蘭和丈夫王春帶著80多箱蜜蜂回到了睢寧,來趕5月上旬槐花的花期。每年這個時候,夫妻倆能在家裡和老人、孩子團圓上一段時間,到了麥黃夏收時節,丈夫又要帶著蜜蜂去山東,趕荊條花的花期。李正蘭忙完地裡的農活兒後,再去給丈夫幫忙。「30多年了,養蜂人的生活就是這樣一年四季漂泊,我早已經習慣了。」李正蘭說。
  • 疫情下的湖北養蜂人:和180箱蜜蜂一起追趕春天
    這種無助的感覺,讓她想起了2016年的慘痛遭遇,那一年,她從北方烏蘭察布的蕎麥花田裡滿載而歸,卻不想遇到家鄉林業局用飛機給森林打藥除蟲,195箱蜜蜂因此全都死光了,虧損了二十多萬,至今都沒完全緩過來。那兩天,一則信息出現在王翠娥的朋友圈裡。一個四川的養蜂人,240箱蜜蜂絕大部分被毒死,只剩下30幾箱,絕望自殺。
  • 小蜜蜂「改行」授粉 青島一老蜂農靠往外租蜜蜂掙11萬
    任秀英說,如果一直有客戶來選購草莓,大棚能持續生產到6月份,但眼前的兩箱蜂數量並不太多了——蜜蜂放進大棚裡後,由於蜜蜂壽命較短,加上自然損耗等原因,蜜蜂數量會越來越少;因此,這個大棚曾更換過2箱蜂。任秀英介紹,今年草莓的產量和品相都不錯,不過由於疫情影響,前一段時間草莓的售價較往年偏低。幸好隨著疫情控制住,銷售、收入情況轉好,總體算下來收入也說得過去。
  • 釀造甜蜜的生活(遇見)
    葉深林茂,百花蕊香,我仿佛聽見那「嗡嗡」的聲音,從林間花中傳出。  那是蜜蜂的聲音。我正是循著這聲音來到這裡。同事極力向我推薦這裡一位養蜂老人的蜂蜜,生動的介紹引我心生好奇。我問得地址慕名前往。  路邊,綠樹掩映著幾間連排修葺的磚房,房四周擺著一箱箱蜂桶,不時有小蜜蜂飛進飛出。推門而出的任光文精神矍鑠,全然不像八十二歲的老人。
  • 人行道上養30多箱蜜蜂賣蜂蜜 過往路人嚇得直尖叫
    鄭州晚報記者 徐富盈 文/圖 8月29日上午,市民徐女士向本報來電稱:啟福大道與南水北調渠北側路邊人行道上,有人擺放了30多箱蜜蜂,不僅佔道經營,而且影響行人通行安全,「他們目的就是賣蜂蜜的,不該佔道。」
  • 七旬老人種地養蜂一年收入七萬元,20年沒有出過大山
    有一位老人姓王,今年73歲了,一米八的個頭,洪亮的嗓音,挺直的腰板,看上去不像是長年累月下苦幹活的人。老王住在大山裡,常年種十幾畝地,還養八十箱蜜蜂,今年蘋果和蜂蜜賣了70000元。老人將近20年沒有出過大山,為的就是幹活養家,因為他感到一家十口人在一起非常的幸福。
  • 魯山縣磙子營鄉:六旬老人養蜂「釀」出幸福蜜
    「30多箱。」「一箱能賣多少錢?」「一箱能賺800多元,每箱還享受獎補200元呢。」11月28日,在魯山縣磙子營鄉高莊村脫貧戶範大現的院子裡,他正掰著指頭給村黨支部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仔細盤算著收入。一說起自己靠養蜜蜂脫貧致富的事,60歲的範大現臉上便掛滿笑容,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範大現一家6口人,以前靠著夫婦倆勤勞能幹,四處趕花期養蜂,日子過得還算可以。
  • 7旬老人把小牛當孩子養,奶瓶餵奶輪流值班,看看啥情況
    說完話大叔把我們帶進了他家養牛的土窯洞內去查看,大叔說自己在農村養牛已經有30多年的時間了,牛能耕地幹活,還能繁殖小牛賣錢,對自己的家庭來說每年是一項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自家的孩子們都外出打工去了,他和老伴每年養牛的錢就夠零花了,所以他對牛非常上心,就和養寵物一樣悉心照顧著。
  • 男子小區外養幾十箱蜜蜂 居民被蜂蜇常受騷擾
    說起來,這一煩惱已經持續了三四年時間,有人在小區圍牆外養了幾十箱蜜蜂,小區裡長期有蜜蜂四處亂飛,不但時常蜇傷人,還老躲進陽臺上曬著的被子和衣物中「搗亂」。對於這一群鄰居,居民們時常覺得頭皮發麻。求助小區圍牆外的蜜蜂蜇傷人三四年前,友聯二村旁來了一位養蜂人,將蜂箱放在圍牆外的空地上,從此蜜蜂與小區居民做了「鄰居」,讓大家叫苦不迭。
  • 【臨朐 · 風情】柳宅村的養蜂人家(布衣閒人)
    布衣閒人柳宅村的養蜂人家,首先應該是我從我爺爺開始說起,我爺爺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會養蜜蜂了,他養的蜜蜂是當地的土蜜蜂,俗稱笨蜜蜂子,蜂蜜每年春天是割一次蜂巢蜂蜜。他們精心飼養蜜蜂,勤勞的蜜蜂為他們帶來了巨大財富,我們村是山區,山花多,春天最多的是洋槐蜜,每年陽曆五六月份槐花盛開,槐花蜜產量很高,質量好,蜂蜜曾經出口創收;然後是棗花蜜,山楂蜜,柿子蜜,荊花蜜,在大山深處養蜂人家的蜜蜂採的多是百花蜜,營養豐富,天然無汙染,自然清香,甘甜味美。
  • 一個人能養多少箱蜜蜂?
    定點養蜂一個人能管理多少箱蜜蜂?定點養蜂是相對於流動式養蜂而論的,受地理位置所限,定點養蜂適合離退休人員、養蜂愛好者等人群,一般作為副業發展,而流動式養蜂則多為蜂農、專業養蜂人,一般作為主業發展,對蜂蜜產量有較高要求,會全年追逐花期,並無定所,那麼定點養蜂一個人能管理多少箱蜜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