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正是踏青的時候,在河南省偃師,有一個村子叫五佛山,因為遠處的山有五個斷截面,每一個斷截面就像一尊坐佛一樣,所以這這個村子因此而得名。
在村子的下方,有一片小樹林,樹林下有一個養蜂的老人,姓李,今年66歲,他忙碌在他的蜂箱之間,無數的蜜蜂圍繞著他飛來飛去。
正是百花齊放的時候,馬上洋槐花也要開放了,老人正在蜂箱旁邊,擺弄自己的蜜蜂,看到有人走近他的蜂箱,這位老人便和我們聊了起來。
老人養了30多箱蜜蜂,就在他的門前石頭沿下,因為他的蜂養得比較好,在附近比較出名,所以曾經有人就沒有吭聲拿走了他的一套養蜂工具和兩箱蜜蜂,說起來他也不生氣,老人說,既然不打招呼拿走,那說明家庭條件也不是很好,再者也說明他喜歡養蜂,就當給人家免費扶持一把,只可惜的是這個人只拿走了一些東西,可是沒有學到養蜂的技術,遺憾的是卻不知道這人是誰。
老人說養蜜蜂要很大的技巧,勤奮了是一個樣,懶惰了又是一個樣,蜜蜂的產蜜量和繁殖量都是與每一個養蜂的人有關。他說有些養蜂人每年每一箱的產蜜量才80斤左右,而他家的產蜜量卻是每箱100斤以上。
為使蜜蜂喝到優質的水,老人從五佛山上引下來礦泉水,還把把破舊的輪胎經過改造,裡面倒上水,再放上吸水石,這樣蜜蜂在喝水的時候,就能喝到優質甘甜的礦泉水,而且蜜蜂在上水石上也不至於被淹死。
通過近距離觀察蜜蜂,蜜蜂的腿上粘結有黃色的東西,老人告訴我們這是花粉,現在還沒有到洋槐花開的時節,所以蜜蜂現在採集的花粉只用來自己「吃飯」。
在老人的旁邊,放著一個筆記本,每一頁上都有記錄的內容,主要記錄了每一批蜜蜂和每一批蜜蜂的狀態,所以哪箱子蜂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他做了什麼樣的工作都清清楚楚地「記錄在案」,早晚翻起來就不會出錯。
為了讓我們這些外行人看一下蜂蜜是什麼狀態,他就取出一個蜂批,他說黑洞洞的窟窿裡面,明晃晃的「水」就是蜂蜜,現在蜜蜂不是很多,所以也沒有進行取蜜,要等到能夠顧住蜜蜂自己吃的時候並且有大量盈餘才可以搖機取蜜。
一箱蜜蜂只有一個「母親」,這個「母親」就是蜂王,蜂王與眾不同,它的顏色呈紅色,比一般的蜜蜂稍長了一點,大家沒有見過蜂王,對蜂王也產生了好奇,都拿著手機要拍。不知道在這張圖片裡大家能不能認出來哪一隻是蜂王?
老人說,他每年通過賣蜂蜜,可以收入兩萬多塊錢,在五佛山村自己種地、自己種菜,因為現在老年人都是高血壓,所以也不吃肉,水是免費的,電費一年用不了多少,所以每年這點收入,顧住兩口花銷還是綽綽有餘的,在山裡空氣好,噪音也小,所以兒子讓他去城裡,說實話,不是看孫子,真的不想去。
參觀了老人的蜜蜂,又買了些蜂蜜,感受到了一些東西是生活在城市裡所無法比擬的,比如老人一年收入兩萬元卻花不完,生活在城市裡的人特別是一線城市的人,恐怕兩萬塊錢也不夠花,都很讓人羨慕。另外,老人的田園生活是那麼地愜意,難道大家不羨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