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深愛愛斯梅拉達的副主教,為何非要置她於死地?

2020-12-22 六石映像

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名著《巴黎聖母院》,講述了一個悲劇的愛情故事。

在原著中,有一個靈魂人物,那就是大反派克洛德·弗羅洛。

他是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出身於法國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

從小生活在巴黎聖母院中,接受著一個傳教者該有的屬於「上帝」的教育。

在遇見吉普賽女子愛斯梅拉達之前,他就是一個中規中矩的、普普通通的副主教。

但是最後卻淪為一個陰險毒辣、道貌岸然的悲劇人物。

他深愛愛斯梅拉達,為什麼最後卻親手將她送上了絞刑臺?

一切都要從他的個人經歷說起。

在《巴黎聖母院》中,身為副主教的克洛德,在童年時,就被父母送進託爾希學院,開始了自己漫長一生的修教生活。

從此一輩子與經書、上帝為伴。

小說中詳細描寫到克洛德在學院上學時,不像其他小孩子一樣吵鬧,也從不與其他學生嘲笑他人。

他只會一個人認真地學習,對每一門功課的知識求知若渴。

到了十八歲時,他已經成為了全能型的人才。

他先後獲得了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學會了拉丁文、希臘文、希伯萊文。

在十八歲的年紀,他就已經獲得了人生的「大滿貫」。

最開始,克洛德不僅是一個正常的人。

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責任心和同情心的人。

他在父母死後承擔起照顧年幼弟弟的責任,還收養了被人視為怪胎的「醜八怪」加西莫多。

但是後來一切都變了。

偶然邂逅了愛斯梅拉達,讓他不僅瘋狂地愛上了她。

更是為了她違背自己作為一個神父該遵守的戒律。

他甚至派出加西莫多去綁架愛斯梅拉達。

還行兇刺傷了愛斯梅拉達的情人,皇家護衛隊的隊長菲比斯。

他的內心是充滿矛盾的。

一方面,他有身為副主教應負的職責。

為了上帝奉獻了自己一切,包括自己的七情六慾。

但一方面他卻不可收拾地愛上了美麗的吉普賽女子愛斯梅拉達。

面對美若天仙、心地善良的愛斯梅拉達。

連加西莫多這樣的鐘樓怪人都喜歡得忘乎所以,更別提是一個正常人的克洛德了。

或許從事副主教這樣一個」神聖「的職業多年,人們早已經忘卻克洛德是一個正常的人類了。

同樣也有感情,同樣也有愛美之心。

或許在克洛德的內心深處,他也是有愛的。

只是一直以來被身為神父的使命感死死壓制。

當愛斯梅拉達出現時,他的愛如火山爆發般噴湧而出。

無疑,他是愛愛斯梅拉達的,甚至是不亞於加西莫多的愛。

但是克洛德的愛是不純粹的,是變態的。

他熱愛愛斯梅拉達,但愛斯梅拉達卻喜歡皇家護衛隊隊長菲比斯。

他內心已經扭曲到「如果我得不到這個美麗的姑娘,那我就要毀了她,你們誰也得不到」的地步。

對於這個促使自己在違反戒律的女子,克洛德的內心愛恨交加:

是你讓我有了身為一個神父不該有的想法,但你卻不愛我。

你讓我這麼痛苦,又不願把心交給我,那你就永遠的離開這個世界吧!

多麼可悲的愛情!

克洛德生在中世紀的西歐,天主教會就是最神聖的封建主集團。

為了維護封建統治,天主教會給封建制度披上了上帝的「光環」。

教會中上至主教、法官,下至審判長,每個人都包裹著虛偽的面具。

在這種環境下的克洛德,內心已經不能一如既往地純粹、乾淨了。

克洛德這個人物是複雜的。

雨果沒有將他刻畫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反派。

相反,他的邪惡背後,有被教會提倡的禁欲主義壓制的悲哀,也有被上帝神學洗腦的無奈。

克洛德只是一個小人物。

但是這個小人物的背後,折射出的是時代背景下歐洲政治的複雜。

克洛德必然是一個可恨的人。

可他也是一個可憐的人,他是歐洲腐朽教會統治的犧牲品。

或許最後他被加西莫多從高樓推下,反而成全了他生命的解脫。

相關焦點

  • 深度解讀《巴黎聖母院》中的四個愛情悲劇
    女主角愛絲梅拉達不僅擁有豔麗無雙的外表,且內心純摯善良,在愛情觀上抱有超出現實的美好期望:「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女人都愛你,可是我希望你全都看不上。」現實卻總是十分殘酷,大作家雨果在《巴黎聖母院》中憑藉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構建以及細膩同時又不缺乏深度的藝術創作方式,譜寫出了愛絲梅拉達短暫人生中的愛情悲歌。
  • 《巴黎聖母院》:克洛德副主教——一個可恨又可憐的人
    《巴黎聖母院》是雨果的浪漫主義經典作品,其中的克洛德副主教是一個性格複雜的人物,他知識淵博,卻性格怪異,他既是可恨的,又是可憐的。1副主教對愛情的追求表現出令人可恨的一面。在副主教的愛情觀裡,那就是得不到的就要毀掉。
  • 《巴黎聖母院》醜陋的皮囊,善良的內心註定是個悲劇(1)?
    趣讀君整理讀書筆記時候,突然翻到《巴黎聖母院》的觀後感,今天我們就先來聊聊《巴黎聖母院》這本偉大的文學作品!應該說是眾所周知,耳熟能詳,《巴黎聖母院》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長篇小說代表作!故事簡介:4個男人同時愛上一個賣藝的美麗女人,好刺激的劇情!
  • 揭秘《巴黎聖母院》:愛情如何讓精英青年變成冷血魔鬼?
    命運讓克洛德遇見了愛絲梅拉達,克洛德突然有了心動的感覺。禁慾35年的克洛德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像是被雷擊中般的刺激,他的心臟無法控制的在砰砰亂跳,他是那麼渴望擁這個美麗熱情的少女入懷,哪怕是偷偷的遠遠的望著她,哪怕毀了這麼多年的修行,也要得到她的芳心。愛絲梅拉達的出現,喚醒了克洛德曾經的青春美好和狂熱深情。
  • 揭秘:《巴黎聖母院》這部離奇的愛情小說究竟有哪些看點?
    現如今維克多·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就這樣在人們眼前湮沒在熊熊大火中。人們紛紛嘆息:卡西莫多的家沒了。每天讀寫繪,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她的美豔和才藝不僅吸引了浪漫詩人格蘭古瓦,吸引了花心貴族公子騎士護衛隊長孚比斯,吸引了禁慾苦修的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還吸引了駝背醜陋的敲鐘人卡西莫多。人們看到四個不同階層的男人愛一個女人的方式各不相同:跟蹤暗戀、體貼照顧、英雄救美、綁架強佔、威脅甚至得不到就毀滅的瘋狂。善良與邪惡是人類躲不開勢不兩立對抗。
  • 《巴黎聖母院》面貌醜陋內心善良的卡西莫多
    最近法國巴黎聖母院大火讓世人心痛,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吧》,這本書最值得分析的就是卡西莫多了。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是法國作家浪漫主義作家雨果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長篇小說。離奇的劇情、誇張的寫作手法,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作者藉助敘述一個發生在15 世紀法國的故事。
  • 有課│餘中先:巴黎聖母院與《巴黎聖母院》
    這是雨果畫的《悲慘世界》的人物加夫羅什,小流浪者,最後參加遊行莫名其妙地死了。他也是散文家,比如政論、理論、隨筆、遊記等等。大家知道巴黎聖母院是教會聖地,任何人進到裡頭以後,法院方面、司法機構、警察方面無權進入到裡面抓人,所以少女就被卡西莫多安置在聖母院鐘樓邊上避難,並得以精心照顧。教會和狂熱的宗教分子要反對這個避難權,開會決定要破除原來的法,把那個女孩給搶出來,還是要判她死刑。為什麼判她死刑?因為他們認為這個人是女巫,因為她有一隻在他們看來似乎就是魔鬼的羊,有種種在他們看來很大的魔力,要把她弄死。
  • 《巴黎聖母院》首次在成都開嗓
    (左起:飾演副主教的Robert MARIEN、飾演愛絲梅拉達的Romina PALMERI、飾演詩人的Richard CHAREST)   千呼萬喚!2019年末,成都即將迎來創下吉尼斯「最賣座音樂劇」紀錄的法語第一音樂劇——《巴黎聖母院》。這部席捲全球的曠世巨作將於12月13日在四川大劇院首演,並連續演出5場,讓成都觀眾開啟一場音樂劇「朝聖」之旅。
  • 巴黎聖母院:哥德式的建築外觀,絕美的玫瑰花窗!
    巴黎聖母院(港譯鐘樓駝俠,臺譯鐘樓怪人)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所著,於1831年1月14日初版的小說。故事的場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內容環繞一名吉卜賽少女拉·愛絲梅拉達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羅養大的聖母院駝背敲鐘人卡西莫多。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及音樂劇。
  • 法語音樂劇《巴黎聖母院》20周年紀念版即將在哈爾濱上演
    東北網9月17日訊(記者 許諾)9月19至22日,法語原版音樂劇《巴黎聖母院》將在哈爾濱大劇院歌劇廳重磅亮相。這部被稱為「法語音樂劇裡程碑巨製」之美名的傳世佳作、年度最火爆音樂劇,創下哈爾濱大劇院開票首日即售出1500張的票房神話。
  • 一部被教科書誤解的小說——《巴黎聖母院》
    但,我卻愛死這道菜了,就像吃一道突然回家外婆臨時烹飪的家常菜一樣,歷史上大部分逝去的偉大作家在未被封神之前,都是最好的大排檔老闆,店面永遠是生意興隆.比起後期的其他傳世經典我更喜歡這部《巴黎聖母院》.不完美的深情勝於精雕細琢的佳餚.
  • 音樂劇裡程碑式巨著《巴黎聖母院》20周年紀念版將首次登陸成都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如果你是音樂劇圈愛好者,有一部堪稱圈中裡程碑式的劇目你一定知道——《巴黎聖母院》。被稱為「法語第一音樂劇」的《巴黎聖母院》獲得過無數殊榮,「最高票房音樂劇」、「最難搶票音樂劇」、「最出圈的音樂劇」,引得無數粉絲追隨朝聖。
  • 《巴黎聖母院》:雨果積極浪漫主義的反諷和啟迪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第一部引起轟動效應的積極浪漫主義小說,是浪漫主義文學的裡程碑式代表作,其瑰麗的想像,奔放的語言,對真善美的熱烈追求,將積極浪漫主義文學推向了文學史上的制高點。小說以十五世紀路易十一統治下的法國為背景,講述了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先愛後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絲美拉達。
  • 《巴黎聖母院》:善良的撞鐘人
    雨果用誇張的手法把一個世界文學中外貌最醜的人物但內心最美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巴黎聖母院》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小說以15世紀路易十一時代的巴黎為背景。描寫了面目醜陋但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愛斯梅拉達捨身的故事。
  • 淺談《巴黎聖母院》賞析,網友們:你們看懂了嗎
    《巴黎聖母院》的故事情節始終圍繞著三個人展開:美麗純潔,天真善良的吉普賽少女——艾絲美拉達,表面道貌岸然,內心殘忍虛偽的聖母院副主教——唐·克洛德·弗羅洛·德·蒂爾夏普以及外表畸形醜陋,內心善良崇高的聖母院敲鐘人——卡西莫多。艾絲美拉達是乞丐的寵兒,與她聰明的小山羊——波利在街頭賣藝為生。聖母院副主教指使他的養子卡西莫多對她進行劫持。
  • 世界四大傳奇音樂劇《巴黎聖母院》 內容介紹
    天生畸形、被巴黎聖母院收容而擔任敲鐘人的加西莫多(Quasimodo),以及聖母院的副主教弗羅洛(Frollo)與侍衛隊的隊長腓比斯(Phoebus),都情不自禁地愛上了美麗的艾斯梅拉達。一生侍奉天主的弗羅洛,明知男女之愛是神職人員的禁忌,仍然難以自拔。而腓比斯雖然已有嬌美的未婚妻百合(Fleur-de-Lys)為伴,卻因為生性風流而意圖染指艾斯梅拉達。
  • 克洛德與愛思梅拉達:雨果《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中譯本,陳敬容譯副主教克洛德在雨果的名著《巴黎聖母院》中,副主教無疑是個大反派。當他們二人單獨相處時,必須要承認,克洛德並不乏真誠,他並非一開始就想傷害她,而且不妨說他對她投入了真正的愛情,幻想著能夠和她一起生活,一起逃走。當一切幻想都破滅時,克洛德的心理和行為也最終走向了極端,要將愛思梅拉達徹底的毀滅。
  • 世界四大音樂劇之一《巴黎聖母院》將再蒞廣州
    陣容  原版主力演出英文版  歌劇《巴黎聖母院》由曾創作了《悲慘世界》、《西貢小姐》等多部音樂劇的鮑伯利和勳伯格聯手創作,該劇取材自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三個男主角———天生畸形的巴黎聖母院敲鐘人加西莫多、副主教弗羅洛與侍衛隊隊長腓比斯與女主角、吉卜賽女郎艾斯梅拉達之間的一段愛恨交織的故事
  • 非要抵達歐洲不可
    中世紀時期,瘟疫和女巫審判一直沒有離開過歐洲,而這些吉普賽人也被牽扯其中,他們被認為是瘟疫的攜帶者,但實際上流浪的吉普賽人可比當時居住在城中的歐洲人要乾淨多了,到是吉普賽人佔卜算命的謀生手段,經常讓他們被誤解成使用巫術的魔鬼。各種因素加在一起,吉普賽人在歐洲的日子並不好過。
  • 巴黎聖母院大火:這座教堂因何而珍貴?可不只是雨果那本小說
    人們熟知巴黎聖母院是因為雨果的小說,不過除此之外,這座大教堂也有著豐富的歷史,見證了法國歷史的滄桑。作為革命的產物,拿破崙對宗教沒什麼情節,在他看來宗教不過是服務於其新秩序的,正如他的名言「可以沒有上帝但是要有宗教」。因此,他把教皇請到巴黎來為他主持加冕禮,而能夠配得上他的身份的場所也就是巴黎聖母院了,為此他也必須重建聖母大教堂。自此之後,大教堂再度恢復了其法蘭西榮耀的身份和地位。1944年,當盟軍從納粹手中解放了巴黎之後,就在聖母院舉行了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