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廳·書記校長訪談錄|戚萬學:堅持「以文化人」,構建傳統文化育人特色體系

2020-12-26 大眾日報

高質量發展是時代最強音。2020年,山東高等教育在2019年全面起勢基礎上,乘勢而上,緊緊圍繞八大發展戰略和「十強」產業,高歌猛進,湧現出一大批「高質量發展」的典型高校。為更好服務我省高質量發展,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經驗,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主題活動,同時重磅推出「會客廳·書記校長訪談錄」系列專訪欄目。本期節目,記者對曲阜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戚萬學進行了專訪。

戚萬學在受訪時表示,在非中心城市辦高水平大學,是一項開拓性的事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堅持「以文化人」,構建傳統文化育人的特色體系。突出強化辦學的底色和特色,堅定不移地堅守師範教育的本分,擦亮傳統文化的特色名片。

記者:我們知道曲阜師範大學紮根孔子故裡,主張「以文化人」,那麼請問戚書記,學校為何如此重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呢?

戚萬學:簡單說呢,曲阜師範大學是設學孔孟之地孔子的故裡、儒學的發源地。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既是使命使然,也是我們責無旁貸。具體說來,我想主要是基於這樣三點——

首先,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是我們必須世代傳承的文化根脈,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際上也是我們中國共產黨始終不變的文化立場。

實際上文化的傳承發展是大學的固有屬性和根本的使命。你不論把大學看成什麼,是一個事業單位,是一個學術的機構等等,但是大學首先或根本上是一種文化的存在。所以這個文化的傳承、創新、研究、應用是大學固有的屬性,失去了這個肯定不是大學。而且正是這一點,也就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大學區別於其他的任何機構、任何組織的這樣一個身份性的、或者是一種組織性的特性。

第三個層面,對於曲阜師範大學來說,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天然的使命。因為曲阜師範大學是一所因孔子而生的大學,國家在這個地方設學建校,其實很重要的一個使命和任務就是要傳承文化和教育的這樣一個根脈。所以這是它的一個初衷,就是傳承文化和教育的薪火,辦具有中國風格、中國精神的大學。

記者:那麼在擔當「為國弘文」使命方面,學校黨委又是如何發揮引領作用的呢?

戚萬學:好的,謝謝。學校黨委在辦學治校當中,它的主要作用就在於把方向、謀全局、謀大局。當然,在「為國弘文」這樣一件事情上,實際上黨委的作用也是如此。在這裡面我覺得,首先我們當時解決的主要是個辦學理念的問題。對曲阜師範大學來說,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不像一般的學校。我們過去講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然後是文化傳承,所以對一般的學校來說,可能文化傳承是個軟的指標,是一個隱形的指標。對我們來說是個顯性的,而且是有「體」的這樣一種意味,它不是「用」而是「體」,是本不是末。

所以從辦學理念,我們首先解決這樣一個問題,在這樣一種理念的指導下,學校黨委非常明確地提出,文化要從學校的辦學手段、強校手段上升為立校根基。所以學校第八次黨代會就明確地提出「建設具有卓越文化追求、獨特文化標籤和鮮明文化特色的突出文化優勢的大學」的這樣一個目標。

實際上在學校的大學章程裡面,也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傳統文化的研究、傳播、交流,作為我們學校重要的使命擔當。在我們的「十三五」規劃裡面,就更是把「文化立校」作為學校的一個非常重大的工程來實施的。這裡面提出了以「學術、學生、學者」為中心來打造五大工程,主要的目的也是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這裡面也體現了我們學校黨委在整個的把方向、謀全局、謀大局上所做的努力。

記者:曲阜師範大學在推進文化「兩創」方面有哪些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戚萬學:總結我們這幾年在推進傳統文化「兩創」工作,這個可能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我們做了一些深入的探索,同時也取得了系列的一些成果。

有這麼幾個方面,一個是在人才培養方面,堅持「以文化人」來構建傳統文化育人的特色體系。這裡面我們又做了這樣幾項工作,一個就是堅持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進課程。第二個就是堅持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教育,這裡面我們開發了「馬克思主義指導+儒家優秀文化滋養」這樣一個思政課程的教學體系。第三就是堅持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第二課堂」,通過打造精品的校園文化活動和學生社團,來潛移默化對學生進行影響。第四就是打造以文化人的「隱性課程」。

第二方面,在科學研究方面,堅持守正開新,著力打造具有儒學特色、曲師風格的哲學社會科學。這裡面一個就是在學科方面我們進行交叉融合。在儒學的學科方面,我們現在基本上跨文史哲教等七個博士一級學科,有六個博士後流動站。在這些學科裡面,每一個學科我們都要求要單獨地設立儒學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領域。第二個,就是在這個學者方面,我們注重了引培並舉,彰顯一個集群的優勢。學校這幾年實行的人才強校、引培一體的這樣一個高端人才的聚集工程,就在所有的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學科來布局儒學和傳統文化的研究人才,也專門出臺了儒學人才的引培的方案。

第三就是在傳播交流方面,我們堅持內外並重,既擴大「話語圈」又增強「話語權」。這裡面首先我們要寫好儒學的文章,打造智庫平臺。第二個就是擦亮「孔子名片」,促進交流互鑑。我們學校在海外的孔子學院有兩所,實際上從整個的數量來看並不是很多,但實際上這兩所孔子學院辦得都是非常的好。其中一個加拿大的孔子學院,是山東省第一所在海外設立的孔子學院,而且這所學院也獲得了「全球先進孔子學院」的稱號。

第四個,在文化的普及方面,我們堅持成風化俗,構建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樣板。包括像建設中國教師博物館、聚力傳統文化師資隊伍的培訓、助力山東省援疆工程等等,這些都體現了學校在文化的普及傳播方面應有的擔當和我們的一些做法。

記者: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顧五年來的事業發展,咱們學校主要的發展經驗有哪些?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

戚萬學:好,謝謝。「十三五」時期對曲阜師範大學來說,是開啟一個新的甲子徵程、建設孔子家鄉百年學府、向高水平大學跨越攀升的一個關鍵時期。現在看來,經過五年的持續發力,「十三五」規劃的目標任務圓滿完成,事業的發展是持續向上向好,綜合實力、社會聲譽也是不斷攀升的。總結「十三五」以來的發展,我覺得經驗談不上,但是有幾點體會和心得吧。

一個就是讓我們強化了目標的引領,這個學校把全體曲師人的共同願景作為引領發展的旗幟。我們在「十三五」規劃當中提出、第八次黨代會也明確地確立 「建設孔子家鄉一流大學、復興曲園榮光」這樣一個願景,實際上是清晰地回答了我們要建什麼樣的曲師和怎麼樣建曲師的這樣一個核心問題。

第二,就是堅持以人為核心的要素,在匯聚人才、凝聚人心、激發人力上做文章,這是我們學校近五年來事業快速發展的根本和動力源泉。

第三,就是堅持以創新促發展,如何在事關學校發展的重點領域搶先半步、搶先布局、爭得先機,對我們這樣一個在非中心城市辦學的大學來說是要思考的問題。其實我們這幾年像首創建設中國教師博物館、在國內高校中率先謀劃教育大數據研究、實施學科分層、科學研究的PI制等等,這些我們都是走在前面的,這個也是我們體會的比較深的。

第四就是堅持以強特色為固本的法寶。對強特色來說,我們感覺現在是兩大塊,一個就是要堅守教師教育的本分和底色,另外一個就是要強化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特色。

第五就是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作為統攬全局、把舵定向的有力保障,充分發揮黨委在把方向、管大局、抓大事、作決策、保落實上的作用,來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淨化政治生態,來確保各項事業改革發展行穩致遠。

記者:面對即將到來的「十四五」,科學制定事業發展規劃,事關開好局起好步。那麼咱們學校如何繪好「十四五」發展藍圖呢,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

戚萬學:「十四五」時期,也是我們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一個關鍵時期。對我們學校而言,「十四五」時期是我們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創建高水平大學的爬坡攻堅的階段。

具體來說,可能我們重點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就是突出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主線。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實際上高等教育也進入了一個高質量發展、內涵發展的一個新的時代。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謀劃「十四五」規劃時,要緊扣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和我省的科教強省的這樣一個戰略,在目標設計上要對標高質量,在發展理念上要體現高質量,在發展的方式上要轉向高質量,真正通過質量更優、特色更強、水平更高的內涵式發展,來推動學校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臺階。

第二就是要突出強化辦學的底色和特色。實際上具體來講呢,就是兩個堅定不移,一個就是堅定不移地堅守師範教育的本分,突出師範教育的底色,不能有名無實,言師不師,從理念、目標、培養的模式等方面來系統地實施「新師範」的這樣一個建設計劃;第二個就是要堅定不移地擦亮傳統文化的特色名片,來進一步完善以孔子儒學為特色的教育、學科、科研、學術體系和交流傳播體系,來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的一個成功範例。就是在高校裡面怎麼樣把傳統文化來引入校園、引入課堂、進入學生的思想和行動。

第三就是突出人本導向,這是我們五年來一個成功的依靠。而未來五年的發展,我們仍然要依賴堅持人本導向,推進「四個回歸」,人才培養中心地位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的質量實現新的提升。堅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作為事業發展的根本所在,健全人才的「引育用留」這樣一個機制,完善人才的評價辦法,形成各類人才的職業發展和全面成長的一種制度環境,來匯聚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第四點,就是突出改革創新驅動。新時期我們感覺在非中心城市辦高水平大學,是一項開拓性的事業。必須解放思想,以綜合改革來驅動創新發展,打破限制思想、制約發展的條條框框,來聚焦難點、痛點、堵點,統籌推進學科建設、教育教學、科學研究、開放辦學、資源配置、支撐條件等方面的綜合改革,來激活新階段發展的制度生機和活力,同時要加快我們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構建形成新的發展格局。

當然,還有涉及辦學治校的方方面面,我們也會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發展的新的趨勢、新的變化和新的要求,做出一個辯證的系統的全面分析研判,切實把引領未來五年發展的戰略思路提煉出來,來細化為具體的工程、項目、措施,編制形成高質量的規劃藍圖,推動關鍵性、引領性的改革發展任務率先起步,為「十四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策劃:蘭傳斌 王桂利

統籌:單青

拍攝/剪輯:張召興 劉斐

記者:單青 李揚

設計:張召興 於海員

大眾日報客戶端出品

相關焦點

  • 文化育人:構建 「質量·創新·融合」特色文化育人體系
    作為徐州地區唯一一所以工業命名、工科為主的高職院校,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認識到培養製造業緊需的大國工匠和創新型技術人才,應具有精益求精的質量意識、追求卓越的創新思維和兼收並蓄的融合能力,為此,學校凝練出了「崇德尚技、守正出新」的核心文化理念,構建起了從樹立質量意識、激發創新思維到發展融合能力一體化的工業文化特色育人體系,形成了以「質量立本、創新樹魂、融合賦能」的育人模式,貫穿價值觀培育、思維方式培養到行為能力養成全過程
  • 樹高鐵特色文化品牌,構立體文化育人體系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文化育人工作,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價值觀融入文化育人,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文化支撐。聚焦這一主題,學院以鐵路文化為主線,以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為兩翼,樹立高鐵特色文化品牌,構建全方位立體文化育人體系。
  • 讓校園文化成為育人的無言之師 上海交通大學構建文化引領育人的...
    上海交通大學在124年發展中,始終秉承「國強催生名校,名校服務強國」的理念,堅持「文化引領」,不斷豐潤「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和「求真務實、努力拼搏、敢為人先、與日俱進」的精神品格,建設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和載體,積極發揮文化的凝聚、引領、輻射作用,為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動力和思想保證。
  • 讓校園文化成為育人的無言之師,上海交通大學構建文化引領育人的...
    上海交通大學在124年發展中,始終秉承「國強催生名校,名校服務強國」的理念,堅持「文化引領」,不斷豐潤「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和「求真務實、努力拼搏、敢為人先、與日俱進」的精神品格,建設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和載體,積極發揮文化的凝聚、引領、輻射作用,為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動力和思想保證。
  • 構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網絡思政育人體系,開創「1233」工職特色...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的十九大、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緊跟時代步伐,在深入分析新形勢下三全育人工作內涵,充分了解學生網絡生活的狀態的基礎上,嘗試利用網絡空間構建起「1233」具有工職院特色的網絡思想政治育人體系,「1」即圍繞塑造學生的理想信念為核心;「2」即形成「成工職·易班」、「工職青年」兩大網絡思政教育推手;「
  • 長徵精神內涵心得體會 遵義構建紅色文化育人體系有感
    長徵精神內涵心得體會 遵義構建紅色文化育人體系有感  遵義會議會址、四渡赤水紀念館、婁山關戰鬥遺址……走進貴州遵義,一個個熟悉的紅色文化場館,時刻提醒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這是一座革命之城、轉折之城。  每逢節假日,這些場館裡隨處可見一群戴紅領巾的講解員,他們用稚嫩的童音,聲情並茂地向遊客們講述紅軍長徵的故事。
  • 汕頭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姜虹:打造中國特色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姜 虹(汕頭大學黨委書記、校長)今天,我們正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交匯期。進入新時代,高校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繼續堅持辦好社會主義大學的原則,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承載起新時代黨和國家賦予高校的新使命,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強調「立德」是教育的首要任務,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先導。
  • 業內暢談構建慈善文化體系:傳統文化+國際理念
    業內暢談構建慈善文化體系:傳統文化+國際理念 2016-09-24  24日由中國慈善聯合會、國際深圳公益學院以及敦和基金會主辦的中國慈善文化論壇,就是本次慈善會的一項重要內容,來自中國慈善業內的多位相關方面負責人、專家、學者與會,共同暢談中國慈善文化體系的構建。
  • 2019年「雙高」建設文化育人研討會在渝舉行
    新華網發(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高職院校如何聚焦文化育人?重慶市教委高教處副處長吳嵐認為,要高度重視文化育人,從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四個層面系統構建文化育人體系,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培育學校的核心理念文化,著力打造環境文化,構建良好的育人氛圍,打造文化育人特色品牌。
  • 曲阜師大:探索傳統文化教育的大學之「道」
    如果去刷一下曲阜師範大學師生的朋友圈,你會發現「為國弘文」「文化立校」是大家近幾年常說的高頻詞,而熱詞背後是曲阜師大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度融入辦學育人事業的生動實踐與特色成果
  • 【校園文化】嶗山區實驗小學:和美育人,提升校園文化育人價值
    「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推進陽光校園建設」現場觀摩推進會,提出建設校園文化要堅持政治性與引領性相統一、共性與個性相統一和針對性與實效性相統一的「六性三統一」原則。多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將「六性三統一」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以「規範+特色」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實施路徑,對照《全市中小學文化校園建設實施細則》,全力打造和美教育特色學校,提升校園文化育人價值。育人之本,在於立德鑄魂。良好的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
  • 高校育人:構建優良教育生態
    構建「知行合一」為特質的育人生態圍繞「培養什麼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高校要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的要求,認真總結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與學生成長成才規律,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以「知行合一」的精神堅持教學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
  • 以文化的力量鑄魂育人
    近年來,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大力實施「文化鑄校」工程,將文化的種子播進育人沃土,精心培育,構建了獨具特色的核心文化體系,為實現偉大夢想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力量,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高職育人典範。
  • ...校長高峰論壇在崇文實驗學校舉行 數十位校長聚焦特色校園文化...
    特色校園文化暢分享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硬核」,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更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在以「我們的特色校園文化」為主題的論壇上,崇文教育集團黨委書記、俞國娣校長,江蘇省如皋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朱愛華校長,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洛陽分校張勝輝校長紛紛圍繞主題,暢所欲言。
  • 以文化的力量鑄魂育人——寧夏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育人創新典型案例...
    近年來,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大力實施「文化鑄校」工程,將文化的種子播進育人沃土,精心培育,構建了獨具特色的核心文化體系,為實現偉大夢想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力量,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高職育人典範。
  • 「三色文化」育人 「四賽體系」育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奮力打造特色校園文化結碩果
    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學校以「三色文化育人、四賽體系育才」為核心文化理念進行的探索與實踐——以紅色文化鑄魂、綠色文化培根、藍色文化強技,構建「校省國世」四級技能競賽體系,提升整體育人水平。由此,從制度層面上保障了「三色文化育人、四賽體系育才」核心文化樹人理念的貫徹落實。       美化校園環境,提供基礎平臺。堅持「環境塑造心靈、綠色孕育希望」理念,持續在綠化美化校園自然環境和營造向上向善的人文環境上發力。
  • 構建以「育人」為核心的課程體系
    面向未來,課程需要更好地體現時代精神和文化內涵,從根本上解決「為誰培養人」和「怎樣培養人」的核心問題。因此,在區域推進課程改革,需要通過「四個突出」聚焦課程育人價值,讓課程改革走向更為綜合、更為廣泛、更為靈活的發展道路。一是突出課程的「學科育人」價值。目前,我國高中課程標準已經完成了修訂工作,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將啟動新一輪修訂工作。學科課程標準更加突出「立德樹人」。
  • 建設文化強國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就更加需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師生,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共同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而奮鬥。建設文化強國,高校必須牢牢把握文化育人的正確方向。要堅持立德樹人,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正確方向。
  • [迎黨代會]舉旗幟、聚民心、展形象,文化引領助力育人格局新風尚...
    ——堅持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在全國高校「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中3次獲得全國示範項目;堅持以高雅藝術、文博育人等形式彰顯傳統文化。——推進融媒體中心建設,構建「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端發布」的全媒體傳播新格局,獲批全國首批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與新華社等合作推出多項融媒體作品,堅持講好「交大故事」。
  • 江南水鄉文化特色學校的形成與構建
    經過長期的積澱與追求,崑山中學基本完成「江南水鄉文化特色學校」的建設構想,從校園環境到精神文化全面融入江南水鄉文化的優秀特質,並以課程建設與實施為載體,走出一條「文化強校、特色立校」的內涵發展之路。特色定位:學校傳統文化與地域先進文化的融合與發展一方水土養一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