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書店如何應對疫情:滑板配送、作家出資送福袋

2020-12-22 澎湃新聞

英國書店如何應對疫情:滑板配送、作家出資送福袋

崔瑩/編譯

2020-03-19 10:47 來源:澎湃新聞

 此前因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實體書店的經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經營者採用了各種營銷方法以減少損失。

目前疫情在歐洲蔓延,英國的書店也因此關門或是縮短營業時間,為減少客流,有的書店甚至專門在周內營業周末關門。他們如何在這種情況下能提高營業額?也各自有奇招。

據《衛報》報導,倫敦哈格斯頓區一家獨立書店最近在網絡上發出帖子,為在隔離期的讀者推薦他們最近剛讀過的喜歡的書,如果讀者對這些書感興趣,可以在線購買,特定區域內可以送書上門。

書店的負責人說人們在隔離期更喜歡看小說,喜歡宏大敘事,這類小說會把人們帶入更廣闊的世界,讓他們能離開現在身體無法離開的家。

這家書店很快要關門兩周,所以網店將會成為他們的生命線,因為亞馬遜等電商的競爭壓力,以及房租上漲等原因,大多數書店都面臨資金緊張的問題,在疫情期間被迫關門,對書店更是雪上加霜。

倫敦哈格斯頓區的書店自行車送書上門

另外一家獨立書店會關閉自己的實體店直到3月31日,但是他們還是提供自行車和滑板的本地配送業務,該書店還有一個「預付書櫃」,顧客在這裡可以買書送給之後來這個書店的陌生人。

該書店的負責人說,很多人想看能讓人放鬆的書,所以我們推薦了很多輕小說,如果讀者很難有可以集中閱讀的時間,那麼我們會推薦一些短篇小說集。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要保證供貨,如果快遞停了,我們就需要想其他辦法。

凱特·麥克洛斯基去年八月才開了一家名為「山茱萸與雀鳥」的書店,目前還沒有閉店,但預計會被要求關門。她計劃為低收入的當地人提供折扣,同時召集志願者到偏遠的村莊送書,並舉行一些兒童活動。

英格蘭東雷特福德書店是一家主營童書的書店,書店不僅會提供電話推薦圖書的服務,並且如果隔離的人感到孤單的話,還可以線上和店員聊天。該書店還計劃在臉書直播上提供朗讀故事的服務,最近他們舉行了一次募捐,籌集的錢用來為當地的食物賑濟處購書。

位於威爾斯克裡克豪厄爾的書呆子書店預測 「本周將遭受打擊」。該書店推薦希拉蕊·曼特爾的《鏡與光》(「克倫威爾三部曲」的第三部,前兩部分別是《狼廳》和《提堂》),這本書是大部頭,厚到可以看一周。店主還騎自行車為那些不能出門的人送書。

《鏡與光》有784頁

在愛丁堡的波多貝羅書店傑克·克拉克將顧客訂的書裝進棕色紙袋,本周會用自行車和汽車將它們遞送給當地人,還會給偏遠地區寄送一些書。他們取消了所有即將舉行的活動。

一些作家也行動起來了:懸疑小說作家斯圖爾特·內維爾組織了包括阿德裡安·麥金蒂和約翰·康諾利在內的作家,籌集資金在一書店購書,該書店再負責把書打包,送給那些給隔離的人。內維爾說「我的目標是資助10個價值25英鎊的包裹,但最後我們有足夠的錢資助價值50英鎊的書籍!」他還說:「我聯繫的作家們都欣然接受了這個請求,他們願意為書店和那些面臨隔離的讀者做些有益的事情,儘管其中許多作者自己也正在進入一個非常不確定的時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英國書店,愛爾蘭,亞馬遜,《鏡與光》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書業觀察|書店關門、亞馬遜不送書⋯⋯德國書業如何面對疫情
    今年3月,萊比錫書展——從2005年起就開闢「獨立出版社」專題的德國第二大書展——也因為疫情取消,對小型出版社來說無疑又是雪上加霜。「我們的出版社現在面臨嚴重的考驗,」沃爾特承認,「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我們的未來很悲觀。」書店不能死被迫關閉的小書店則必須開始自己的網上經營和配送服務。
  • 如何送微信福袋?新年如何送彩票福袋
    2015年新年送福袋活動搞得挺紅火,但由於受去年所有的網際網路彩票停止銷售的影響,目前網際網路彩票還處於關停狀態。沒想到新年送福袋的活動還是在持續的,還是有些辦法能進入的。在彩票公網號的頁面,選擇查看歷史消息,從歷史消息裡看到的應該是去年春節中發出的福袋消息,不用管時間,選擇新年送福袋信息的那一條,選擇進入到活動中。進入後看到那隻猴子了是吧,這就對了。後面就可以選擇送福袋了,可以選擇是送1人、10人等多人,或者是選擇其他中輸入特定的數字,下面會自動跳出金額,確定後就會進入到支付環節。
  • 最前線|72 家北京書店上美團賣書自救,線上點書配送到家
    由新冠疫情引發的隔離仍未解除,這給線下實體書店帶來很大壓力。一些線下書店已經上線尋求自救。據《北京青年報》3 月 6 日報導,72 家北京市實體書店進駐美團,線上賣書,配送到家。美團會對這首批書店給予免費入場、流量補貼等支持。
  • 山東首家作家書店「想書坊」概念書店 打造城市文化地標
    「想書坊」概念書店為山東首家作家書店,作為「濟南首個由作家牽頭、文化精英共同參與」的書店項目,旨在為泉城打造一處綜合型閱讀場所,在提供基本閱讀服務的基礎上,以更豐富的文化交流
  • 疫情之下 北京市新華書店如何保障課本發行?
    春節前夕,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全國人民的健康和工作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那麼疫情之下,北京市新華書店如何保障全市中小學2020年春節課本發行工作呢?對此,北京青年報記者2月10日從北京市新華書店連鎖有限責任公司獲悉:受疫情影響,參與每年課本發行的工作人員由原有的近60人減少至27人,大型貨運廂車不能如期運行,各學校可接收課本運送時間不能確定。在此情況下,該公司第一時間制定「三步」落實方案,確保中小學校「課前到書」。
  • 疫情下實體書店加速轉型突圍重生
    只有1/5的書店線上線下全部復工,基本正常運營。    疫情下新的消費結構和消費模式,給實體書店帶來新變化,推動了線上線下加速融合。例如,北京圖書大廈充分發揮網絡新媒體優勢,提供服務電話、自有網站、第三方平臺網站、微商城等多種選書購書方式,在讀者下單選購圖書後,採取非接觸式快遞送書上門服務和團體採購專人專車送書服務等,最大限度滿足讀者購書需求。
  • 但先鋒書店的「福袋」遇冷了
    第二個環節是讀者收到購書之後可以寫原創書評並且發微博@先鋒書店,書店會根據一定比例對較好的書評撰寫者進行一定的獎勵。       先鋒書店的相關負責人楊冬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盲選」這個活動的初衷來源於流行於日本的「福袋」,活動的契機是一些讀者在線向書店提出單獨推薦圖書的要求,而工作人員卻因不知道讀者閱讀的相關信息而無法薦書。
  • 疫情下,鄭州書店咋樣了?
    2020年春節,一場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也牽動著每一個愛書人的心。據行業對1000餘家實體書店的調查顯示,87.17%的書店沒有任何收入來源,37.02%的書店的資金儲備只能維持不到一個月,42.02%的書店撐不到三個月…疫情對於實體行業的衝擊顯而易見。根據鄭州發布的復工通告,書店成了負面清單的一員,沒有明確的開業通知。
  • 後疫情時代:實體書店破局 小微新勢力亮眼
    編者按  疫情給文化各行業帶來嚴峻的生存考驗——讀者習慣了宅家,如何讓他們重返書店?受到電影院上座率的限制,以及優質影片的缺席,電影院如何找回昔日票房?劇院重啟,憑什麼劇目吸引觀眾重新走進劇場?
  • 書業新探|登陸外賣平臺,對實體書店來說意味著什麼?
    不久前,英國倫敦的一家獨立書店在網上宣布提供圖書外賣,為疫情中隔離在家的人們提供自行車和滑板上門送書的服務,一度成為網紅。而在國內,藉助外賣平臺的成熟發展,目前已經有超過100個城市的書店開始送外賣,言幾又、新華書店、單向街、中版書房等書店品牌均已在外賣平臺上線。
  • 順豐同城急送青島區全員核檢 強化防控措施應對疫情
    10月13日下午四時三十分,青島市召開疫情防控情況新聞發布會。據介紹,截止當日下午,青島市發現6例確診病例中,重型3例、普通型3例。青島疫情牽動人心,全市各類疫情防控措施也在同步落實。對此,順豐同城急送也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在區域領導及站長指導下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同時,繼續落實防疫期間的關鍵措施,加強騎手安全防護,保障疫情期間大眾的生活工作安全有序進行。
  • 國內疫情下如何申請英國留學?英國華威大學疫情應對通知必看!
    華威大學作為英國工科、商科、醫學、法學等專業的領頭雁之一,在英國乃至世界教育和科研屆享有盛譽。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華威大學官方態度如何呢?今天立思辰留學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疫情下影響下如何申請英國留學?華威大學疫情應對通知必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樂活時尚|外賣送書、直播薦書,實體書店走出破局之路
    實體書店入駐線上平臺,送起圖書「外賣」;書店員工走到鏡頭前,直播薦書……2020年,新冠疫情對實體書店造成巨大衝擊,一些書店尋求自救之路,一些書店只能遺憾告別。隨著全國疫情形勢逐漸好轉,實體書店逐步有序開放,市民日常文化生活回歸正軌。
  • 疫情之下的貴陽書店:困境之下還能燃起一道閱讀的光
    世界讀書日之際,這些貴陽的書店生存現狀如何?都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以及,個人在疫情期間的閱讀狀態,各種讀書會的開展情況,又有哪些不同呢?圍繞這些問題,本報記者進行了相關採訪。都在採取應對措施,但意義不大為了能挽救書店,糜志強甚至打算,像很多人一樣進行網上直播。這是否可行呢?他仍在猶豫之中。
  • 疫情下的實體書店:抖音直播自救,線上社群帶貨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圖書店生存艱難這幾天,陸續有書店恢復營業的消息:2月10日,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新天地店復業;2月11日,上海光的空間·紹興路店復業;2月12日,上海書城長寧店復業……但在疫情衝擊下,實體書店的客流量不復往昔。上海三聯書店副總經理陳逸凌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客流只有以往的十分之一。我們不做外送,水吧沒有營業額,圖書只有少量銷售。」
  • 請作家連做七場直播的「書店守望計劃」,給了我們哪些啟發?
    疫情發生以來,書業內部發起了各種線上直播活動,有嘉賓對談、讀書分享、雲遊書店、帶貨賣書等等。在世界讀書日期間,各類線上直播更是「遍地開花」,叫人「眼花繚亂」。其中,由騰訊新聞華文好書於4月23日至29日發起的「書店守望計劃」邀請七位作家——李修文、沈奕斐、李敬澤、梁鴻、黃德海、路內、張執浩分別做客武漢物外書店、上海志達書店、北京小眾書坊、北京單向空間、上海鍾書閣、上海作家書店、武漢時見鹿書店,展開七場直播。在直播中,作家們也「李佳琦」附體,為書「吆喝」,為書店助力。
  • 感恩「疫線先鋒」,倉山志願者派發千份拗九「福袋」
    為落實疫情防控有關要求,避免人員聚集,今年拗九節取消了溫情熱鬧的線下活動,但隔離疫情不隔離愛,自2月18日起,市委文明辦聯合倉山區文明委依託福州微文明微信公眾號開展了「網聚溫情 福『粥』送暖」 網絡文明傳播活動,為戰「疫」一線逆行者徵集千條祝福寄語。
  • 書業觀察|疫情中的俄羅斯圖書館和實體書店
    3月,隨同國家圖書館一起關門的還有各大、小實體書店。圖書館閉館、書店關門,疫情期間在俄羅斯該如何閱讀?本文以專業讀者和大眾讀者兩個視角略窺疫情下俄羅斯的書業(按:此處我們指的是一種廣義的書業。手稿、古籍流通於過去,或許我們可以把它們理解為一種「歷時性書業」)情況。
  • 服務周邊10公裡讀者剛需——實體書店也送外賣了
    付帥記得,有一位讀者一個人在家照看倆孩子,沒法出門,要給孩子買田字格本,打電話給書店後得知可以外賣下單,30分鐘就送上門。雖然初始需求是文具,但這位讀者也順帶買了書。「這種模式能滿足讀者的一些衝動購買和應急需求。讀者高興,我們自然也會覺得這件事兒本身有意義,值得我們更加努力做好」。
  • 實體書店也送外賣:服務周邊10公裡讀者剛需
    【來源:中國青年報】服務周邊10公裡讀者剛需—— 實體書店也送外賣了 實體書店外賣首單來自鍾書閣。 萬物皆可外賣,北京的實體書店最近也加入外賣中。「如何在有限的商品選擇中抓住讀者需求,精準上線,考驗的是策劃力和選品力,接下來就要考驗市場和運營能力了」。 疫情結束後還能繼續嗎美團閃購圖書業務負責人薄珊珊介紹,其實美團做非餐飲的外賣已經多年,涵蓋文具、鮮花、藥品等多個品類,「這與用戶需求相關,在點餐之外,用戶還會在平臺上搜別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