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NO.77對話同性戀媽媽

2020-12-27 網易新聞

此前一直以為同性戀只在國外有

 

:小濤是什麼時候向您出櫃的?

小濤媽媽2010年的9月底。

:當時他多大?

小濤媽媽28歲。

:他是怎麼和您說的呢?

小濤媽媽:其實他是被我逼出來的。

您是怎麼逼他的?

小濤媽媽那會兒小濤在北京工作,我身邊很多親戚朋友都給小濤介紹女孩子認識,他都會找很多很多理由拒絕。後來有兩個女孩子條件很好,跟他介紹後,他還是推了。這就引起了我的重視。而且有一個是他爸爸戰友的女兒,條件挺好,平常也認識。我說你去接觸一下,然後他一直都不肯去接觸,最後我逼他去了一次,之後再沒下文。

不再接觸的理由是什麼?

小濤媽媽他說沒感覺。後來老家有一個女孩子,家庭條件非常好,他也說女孩子人不錯,我還鼓勵他去追,結果他不去追,反而那個女孩子向他說喜歡他,他也拒絕了。

為什麼拒絕?

小濤媽媽:他說我給不了她什麼你要給她什麼?她家庭條件非常好,她不需要給什麼,再說家條件也不錯,我給你已經準備好了一套房子,你還要什麼,你要給她什麼呢?他就一直告訴我他給不了她什麼,我就一直追

我說你的年紀也不小了,人家給你介紹了這麼多,到底想要什麼樣的女孩子,你現在是不正常,你一定要告訴媽媽,如果你不告訴我,媽媽哪一天死了,我的眼睛都閉不上我就這樣逼他,後來他講,媽媽,那您什麼時候到北京來,這件事情我不能通過電話告訴,我一定要當面跟您講這件事所以我就在2010年的9月底去了一趟北京

到北京後,他怎麼跟您說的?

小濤媽媽:因為著急,到北京的當天晚上我就問他有沒有喜歡的人之前一直懷疑他是不是暗戀哪個女孩子。他回答說有。那一瞬間我就感覺到這個女孩子不一般,不然他也不會大老遠把我請到北京。我又很著急問他,這個女孩子是哪裡的,是幹什麼的結果他反問了我一句,媽媽,你為什麼一定認為女孩子?

他這麼一反問倒把我給問蒙了,我當時還沒有往同性戀上面去想,我呆了一下說,什麼意思啊?他說,是男孩子

真的,當時我聽到男孩子這個詞的時候,感覺天都要塌掉了,當時真的傻了,我說我怎麼會養同性戀兒子呢?就在那一瞬間,我覺得就我一個人養了一個同性戀兒子。

在我的世界裡完全沒有同性戀這個概念,我總覺得這是國外的事,那是趕時髦

:您以為只有您的兒子是這樣?

小濤媽媽:對對對。

:您之前對同性戀群體了解嗎?

小濤媽媽:沒有,一點都不知道,我只是知道同性戀這個詞。我認為這是國外的事,我不知道我們中國有,而且我的兒子還是,這方面的知識,我一點兒都沒有。

 

 

最初沒法理解他為什麼對女孩子沒感覺

 

他向您出櫃後,您當時是什麼反應

小濤媽媽:當時我就受不了。明擺著他不能跟女孩子結婚,將來都沒有後代。我擔心他沒有後代將來老了沒人照顧,他是獨生子,我也不可能陪一輩子,等我死了,他一個人孤孤單單怎麼辦這是我當時顧慮擔心

還有,說實在的,他這樣在社會上怎麼辦?又不能跟家裡其他人講,身邊親朋好友問起他為什麼不結婚,我也沒法去交代

:您的這些顧慮他說了嗎?

小濤媽媽:說了。他問我希望他幸福嗎,我說當然希望。他便說他真沒有辦法,真的不能結婚,如果硬要跟一個女孩子結婚,不但不幸福,會痛苦一輩子,還會傷害到一個無辜的女孩

:您當時能立刻接受這些嗎?

小濤媽媽:一下子接受不了。那天晚上我就一直哭,邊哭邊問兒子為什麼因為我理解不了,為什麼兒子會這樣?哪怕家裡養了一隻貓一直狗,養它幾年都會有感情,為什麼兒子和一個女孩子在一起生活會沒有感情呢?這一點我理解不了。

問:他是怎麼向您解釋這點的呢?

小濤媽媽:當時我問了很多為什麼。問到這兒的時候,小濤打了個比方,他說哪怕現在一個美女站在面前,脫光都沒有感覺完這句話,我腦袋瓜嗡了一下,感覺這個兒子完了,廢了。

看來他很堅定,應該是做了一些功課讓你接受。

小濤媽媽對,兒子的準備工作做得非常好。他下載了一些視頻給我看,包括央視柴靜做的一個關於同性戀的新聞調查採訪張北川教授。還下載了一個臺灣的視頻,反映一個軍官知道兒子是同性戀後,不但不能接受拔槍把兒子給打死了看了這些以後,心裡特別難受又特別心疼。除了視頻,還給我看了一本吳幼堅寫的書,吳幼堅是最早支持兒子出櫃的媽媽,書名叫《愛是最美的彩虹一位母親眼中的同志世界》

小濤還說張北川教授有個熱線,我可以打熱線試試。

問:那您打了這個熱線了嗎?

小濤媽媽:了,當時打不進去,後來也沒再打

 

 

曾想過帶他看心理醫生

 

問:當時有沒有想過帶他去看醫生呢?

小濤媽媽:當時我也認為他可能心理出了問題拉著他就要去看心理醫生告訴我,這不是心理問題,而且心理醫生也解釋不清楚

小濤非常自信,所以跟我說什麼,給我看什麼,我都相信。

後來我就一直看這些視頻和這些資料。

:看了這些視頻和資料後,您是不是一時半會還很難接受?

小濤媽媽:對,很難

小濤又和我聊了很多,從他對男孩子才有感覺說到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後,怎樣開始了解這個群體的。

剛開始知道自己是這個身份時,也害怕,也很難受,把這個秘密放在心裡,一就是十幾年。但他認為這不是病

上了大學之後,我才給他買了電腦,有了電腦後他立刻上網去查,然後知道同性戀不只他一個人,還有很多很多和他一樣的人,這個數字佔到人口的3%——5%

通過他的講解,我也知道了同性戀不只現在有,古代也有,不光人類有,動物界也有

:之前是不是想要跟您說這些,只是沒找到機會呢?

小濤媽媽之前我們聊過他為什麼一直不去談戀愛,他的回答是工作還不是很出色,等30歲以後再說,此前應該努力工作。當時聽了這些之後我也沒太在意。真正引起我重視就是因為他拒絕了兩個不錯的女孩子。其實後來想想,他是打算30歲以後再向我出櫃,結果我提前了。

:有的家長在得知孩子是同志之後,會覺得是不是和自己懷孕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有關,或者是不是自己什麼地方影響了孩子,您有想過這些嗎?

小濤媽媽:我倒沒有想這些

 

 

從不接受到接受經歷了一個很長的過程

 

您有想過試著去改變小濤的身份嗎?

小濤媽媽:說實在的,雖然兒子跟我講了這麼多,但我還是一下子很難接受。我接受他的身份,但他的身份解決不了。我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後來才知道有個詞叫「形婚」。

當時他已經有男友了,我也接受這一點對家人沒辦法交差我就跟他商量,拉拉肯定也有要向家人交差的需求,我們能不能找個出櫃的拉拉,兩家人完全知道,然後來個完全形式上的婚姻,我要對我的家人和我周圍的人有一個交代。

小濤同意了嗎?

小濤媽媽:他覺得不是不可以,但是他認為拉拉不那麼好找,他會努力去找,給兩年的時間吧

但是隨後的這兩年他不斷地發一些資料給我看,我現在看了很多資料自己都記不得那麼多了。

:您是不是潛移默化的從不接受到接受了呢?

小濤媽媽:對,開始我只是被動地接受,只是心疼他。很長時間裡想起來這個事真的很難受特別是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結婚,請我們去喝喜酒,喝喜酒回來後心裡特難受。就會想到要是我的孩子是異性戀,能夠娶女孩子,我現在也當奶奶了我今年五十六,像我這個年紀的人,基本上都當了奶奶、外婆,看到人家牽著小孫子、小孫女的手走出來,看得我心裏面特別難受。

包括他爸爸也是這樣,去喝人家的喜酒,喝人家的滿月酒,回來真的很難受。

小濤爸爸是怎麼知道他怎麼看待這件事?

小濤媽媽在北京的時候,我太難受了,那十天過的就像十年。白天小濤上班,我自己待在屋子裡,特別受不了。我就打電話告訴了他爸爸。他爸爸聽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小濤在外面學壞了。他也很難受

問:那您是不是又開始給小濤爸爸普及知識呢?

小濤媽媽:對,當時我就跟他說也不是小濤學壞了。

:您又開始給爸爸普及?

小濤媽媽:對他爸爸雖然說難受,但是他也沒有過激的語言行為,也是默默被動的接受。

想過讓其他親戚朋友知道小濤的身份嗎?

小濤媽媽:之前我跟他爸爸說,這一輩子只能我們家裡三個人知道。小濤在蘇州買了房子,當時想離開老家到蘇州定居,也就避開家裡的親朋好友。

去年我到蘇州待了半年,小濤看出我挺孤單,就幫我一個微博,還想帶我去認識上海的梅姐,她也是一個同志媽媽,他們經常有活動,蘇州離上海很近,只要半小時的動車就到了。當時,他並不知道梅姐在做公益,他只是想讓我有個地方去傾訴。

 

 

我帶著自己父母支持孩子出櫃

 

問:您就這樣加入了同性戀親友會?

小濤媽媽:對,開通微博後,梅姐又加我進了家長的QQ群,還有YY語音群到了群裡,我看到那麼多的媽媽,還有那麼多的同性戀孩子,感覺很親切、很溫暖

然後我就從蘇州回到了老家,每天把電腦打開,跟他們聊天,關於同性戀方面的知識我懂得更多了,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也在群裡問這些同性戀孩子媽媽們

您平時在這些群裡會做些什麼

小濤媽媽:我能做的也就是YY語音裡和一些特別糾結的孩子聊或者和剛出櫃的孩子媽媽聊聊。

後來有些媽媽就動員我和他們一起去廣州學習,我當時還沒想到要去學習,他們還說會認識很多媽媽,也是家裡離廣州比較近,我就抱著看看的心態去了,第一次參加了同性戀親友會組織的家長培訓。

問:這個培訓讓您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小濤媽媽:親友會的主任阿強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而且,之後參加了幾次培訓之後,我決定向我父母出櫃。

阿強講「同性戀要可見」。要讓社會更多的人了解認識同性戀,我們向國家呼籲才有用今年6月我還到北京參加了第三期培訓,我的心裡就更明白了,同性戀確實要可見,我老是不跟家裡人講也不行,所以今年6月份,從北京直接回到了老家福州。

問:您是怎樣向您的父母說的?他們知道後,又是什麼樣的反應?

小濤媽媽雖然說經過培訓,我心裡強大起來,感覺到同性戀也沒什麼,就是喜歡的人不一樣,而且我接觸到的同性戀的孩子都很優秀。但準備向我父母出櫃時,多少是會擔心他們一時接受不了,我爸爸八十多歲,我媽媽七十六歲

沒想到老人家想得更明白,他們說既然是這樣子,你為什麼不早一點說。我媽說你自己一個人承受了這麼多年,還好沒有憋出病,萬一憋出了病怎麼辦呀聽到這些話,我心裡真的特別的感動。然後我又給他們講了許多案例。

今年9月份,我帶著我爸爸媽媽參加了同性戀親友會組織的家長懇談會,他們還分別在會上發

問:您身邊的朋友呢,有知道小濤身份的嗎?

小濤媽媽:從福州回來後,我跟一些特別好的朋友也出櫃了。剛開始他們也很難接受,我又給他們普及,普及幾次後他們也都理解了。

:有沒有不理解的呢?

小濤媽媽和我關係好的沒有不理解的,關係不好的,我也不會和他們說。

 

 

我們和兒子男友家人就是親家

 

:您現在還會不會考慮小濤未來的人生,比如他不會結婚、不會有孩子,可能這會是長期存在的。

小濤媽媽:這個我有考慮。我想既然我接受了兒子,兒子不能跟女孩子結婚,那也沒問題,他找一個男孩子,我當成自己多了一個兒子他現在有朋友。

:您見過嗎?

小濤媽媽:見過,他來過家裡三次。今年國慶還來了。這個孩子也非常好,非常棒。現在他們倆都在上海工作和生活。

問:小濤男友也向父母出櫃了嗎?

小濤媽媽:去年10月份,這個男孩子向媽媽出櫃的,一年媽媽不提這個事今年9月,這個孩子的媽媽參加了福州的親友懇談會後,媽媽的心結打開了,打開後回去馬上向爸爸出櫃,向家裡的老人和其他親戚出櫃

所以我們現在兩家人就像異性戀家裡的孩子一樣,我們就是親家,將來我們希望他們能夠異性戀一樣的走下去。

至於孩子的問題我們兩個媽媽都建議他們最好能夠有孩子,哪怕領養一個我們也徵求過他們的意見,他們說目前先不考慮這個問題,三十五歲以後再說,我們也就尊重他們。

 

 

考慮出櫃會傷害家長 是自我認同有問題

 

:目前大部分同志都是選擇不出櫃,而且有的家長可能還會採取逃避,覺得寧可不知道這些,您怎麼看待出櫃?

小濤媽媽:我認為孩子還是出櫃比較好。他們如果和異性戀走進婚姻很痛苦我現在也接觸了很多在婚姻裡面的這部分同志,他們很痛苦,有的甚至為了完成任務,給父母、給親朋好友、給社會一個交代,就去結婚,結婚以後有的和妻子根本不過夫妻生活。有的結婚沒多久,半年、一年就離了,有的就是勉強生了孩子。有的結婚的男同志還到外面去找別的男人,我不支持這一部分的人走進婚姻。所以說我還是希望他們能夠向父母出櫃。

:有些人選擇不出櫃,是怕傷害家長,作為過來人,您覺得家長應該怎麼面對出櫃的孩子呢?

小濤媽媽如果說作為孩子考慮出櫃會傷害家長,我覺得是他的自我認同有問題

覺得這部分人是想得太多,父母不難受不可能,因為在我們的世界裡只有異性戀的存在,他從你出生就按照異性戀的模式去規劃你的生活,突然跟父母你是同性戀,你不能結婚,你要去跟一個男孩子或者一個女孩子在一起生活,父母一下子轉不過彎來其實很正常,只要你自己認同好,可以不斷地跟父母去普及這方面的知識

父母還是愛自己的孩子,他只是開始不懂他愛的方向不對而已,其實他了解了以後,經過一段時間後,還是能夠接受,並且還是會支持的。

:同性戀親友會是否還會定期舉辦懇談會?

小濤媽媽會的,去年在全國辦了十次區域性的懇談會,一次全國的懇談會,明年好像也有十來次,在沒辦過的區域繼續辦。

我非常希望多一點父母加入到我們這個群體,我們發出的聲音才夠大,這個力量才夠大。

 

 更多

 

   


同志小濤:出櫃前一定要堅信同性戀不是錯


  

剛確定身份 自己也挺難接受

 

:你今年多大多大的時候知道自己是喜歡男孩子的?

小濤:今年31歲了。我不知道怎麼界定喜歡男孩這個事情,大概四五年級時候,就已經朦朦朧朧地覺得好像對異性沒有太多的感覺,比較喜歡我們班上比較帥氣的一些男孩,大概是那個時候吧,有意識的。

那時你能接受自己嗎?

小濤:怎麼講呢?那時候很懵懂,沒有過多考慮這個問題,就是隱約覺得好像跟大家不太一樣,初中高中後,大家有時候會早戀,都是男孩追女孩,在一起交朋友,我好像對這個事情沒有什麼感覺,反而確實會對男生有那種好感,但是又不敢表達但也好像沒有特別具體的說我要跟誰去戀愛之類

:想過改變嗎,就是跟大多數人一樣?

小濤:改變的時候有,在大學的時候嘗試過改變,大學時已經可以上網了,在網上知道了很多消息,把自己的身份跟同性戀這三個字對應起來

有一段時間自己也挺難接受自己的,基於這個原因,也嘗試過去改變,剛好那時候也有一個女孩追我,所以也算是嘗試著交往了一段時間,但是後來覺得實在沒什麼感覺,所以後來還是很快就分手了。

:所以自己也就接受自己這樣了?

小濤:對,慢慢也就接受了

 

 

出櫃前一定要做足準備

 

:有沒有想過跟父母說呢?

小濤:大學時沒想過我覺得一個人在人格上、經濟上都沒有獨立的時候,還是不太想跟父母講這些事情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他們可能覺得我還是一個小孩子,所以我覺得那時候跟他們講可能效果不好

:沒跟父母講之前,有沒有搜集一些資料,準備跟他們說的時候拿出來?

小濤:應該說是在準備出櫃之前的一兩年有過準備

剛開始工作時比較忙、比較辛苦,也沒有想過這種事情,那時候更多是想找一個男朋友。等工作穩定下來後,家裡的壓力慢慢變大了後,我才考慮肯定要找個合適時間的跟家裡說,那個時候會去注意的搜集一些視頻、新聞,包括像張北川這樣比較著名學者的研究資料。

:有沒有已經出櫃的朋友取經

小濤:有的,那時候我有一個特別好的個年長我好多歲的朋友,他出櫃比我早一年,所以也算比較有經驗,我準備出櫃之前他也給了我很多意見。

:他分享的經驗是什麼?

小濤:他說一定要掌握父母的心理,父母會怎麼去想這個問題,要針對父母的這些疑慮做解答,然後慢慢把他們的心結打開

:你媽媽說其實你是被她逼的,因為按照你的計劃,你可能沒有想過要這麼早出櫃

小濤:其實也不一定,覺得這是一個雙刃劍,二十七八歲了,家裡肯定自然而然的會著急,我整個工作狀態也穩定了一些,其實我也有出櫃的想法,只不過在選擇時間點時,我會有很多考量當時我媽是逼了我很久又很緊,但我也沒有真正跟她提,所以我還是讓她到北京來,當面跟她講。

:講之前有沒想過,如果她不接受怎麼辦?

小濤:我覺得我媽媽跟我的關係從小到大屬於很親密的那種,我有把握能讓她接受

如果她一下子轉不過彎,很生氣,我想最壞的打算就是她頂多不理我,不理我一段時間,這個時間不好講,可能一年兩年,我想即使不理我,我也得回去看她,我也得盡孝心,我相信她是能夠通過自己的方法去接受的。

:剛開始知道你的身份時,你媽媽說她哭得很厲害,特別特別難受。那時,你有沒有動搖,說自己會改變之類的話?

小濤:我倒不會騙她改變,我只是跟她講,這個身份肯定改不了,但我們怎麼來處理這些事情,還是有方法的。比如說形婚等等。我覺得這麼說,她可能會覺得安慰一些。

對於我能不能改變的這件事情,我是非常堅定的,我是改不過去的,所以她後來也沒要求我改變。

 

 

我的狀況沒必要選擇形婚

 

:剛才提到形婚,你怎麼看真的會選擇

小濤:我現在不會去選擇形婚因為我的狀況沒有必要選擇形婚。

如果說父母比較頑固,或者說他們確實有很多很多來自家族的壓力,他們沒有辦法面對的話,我覺得在自願的情況下選擇形婚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本人不自願,逼他去的話我覺得也不行。

對於形婚,你媽媽還是持反對意見的,她覺得這樣不好,會傷害另一個家庭。

小濤:其實形婚還好吧如果我和男友都出櫃,一對拉拉也是出櫃的,等於我們演一個戲,完全是形式上的,問題就不大。

如果說兩家父母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去形婚,處理起來會很麻煩,會比較累,一直在演嘛,就是謊言包著謊言。但也不能說完全不可以,因為我身邊其實也有這種形婚很多年也還可以的

:你想過和男友去國外結婚嗎

小濤:目前沒有,但我和我朋友倒是考慮如果有條件的話,可能會選擇移民。結婚不結婚,我們沒有定論,即使現在國內承認了,我們也不見得馬上就會去領一個證。

:你們覺得國外的環境可能會寬容一些?

小濤:對,主要是生存環境。

之後你主動向其他的家人和朋友出櫃嗎?

小濤:有很多關係比較好的同學知道我的身份,關係不是很親密的,我覺得也必要說。

:他們支持你嗎?

小濤:都支持呀,幾十個同學、朋友,也沒有遇到過反對我,或者說遠離我的人

:在平時你的工作或者生活中,有沒有受到過歧視?

小濤:沒有,可能跟我本身的外貌還有性格有關。在生活中大家都覺得我還是比較正常男生,他們只是覺得我很奇怪,怎麼還不結婚,還不找女朋友,他們就會有這些疑問而已,但是對我的身份好像從來也沒懷疑過。

你媽媽說你擔心她在蘇州生活會很孤單,所以建議她去參加親友會。

小濤:對。我當時確實很單純的希望她在江浙這一帶有些朋友,有一些跟她相似的父母,我覺得他們可能會有共同語言吧,因為我看到那些爸爸媽媽們聚在一起很開心的玩,我就希望我媽也可以加入到他們其中,她也不會那麼無聊,我當時也就是這樣一個單純的想法。

:之後你媽媽積極的參與宣傳、普及這個群體中來你是什麼反應?

小濤:真的沒有想到她會參加到公益活動中。她當時決定要做的時候,我還叮囑她,讓她想清楚。因為如果站出來的話,可能會有很多質疑,也會有很多人反對她說已經做好準備了。

:今年9月,你媽媽帶著外公外婆參加親友懇談會,是不是也在你意料之外?

小濤:外公外婆能接受在我意料之中。因為我覺得我母親本身是一個可信的人,我外公外婆對我們一家人很信任,關係也很好,所以當我母親跟他們說一件事的話,這件事肯定是比較重要,他們基本上沒有經過什麼糾結過程就直接接受了。

他們一起去參加懇談會,還發言,這個我確實覺得有點意外。

 

 

同志媽媽的力量比我們要大

 

對於一些在出櫃還是不出櫃之間猶豫的同志,你有什麼想跟他們分享的嗎?

小濤: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看他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這個很重要

我不能你是同志,你必須得出櫃

如果他想出櫃的話,我還是建議先對自己有一個足夠的認識,自己將來會怎麼樣生活,對未來有沒有規劃,對自己要有足夠的認同

不要太急,因為我看到很多孩子特別著急,突然在家人逼婚的時候,或者在家人對他有很多壓力的時候,把這個問題拋出來,結果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我覺得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打算出櫃的同志,向父母說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小濤:最主要的要把同性戀不是錯的,它是一個自然的事情,要把這個觀念引導好

想辦法讓父母明白這不是錯的,他們明白了這點,最終可能也會覺得沒有那麼重要。

:在爭取同志權益方面你有做過什麼,或者你想做些什麼嗎?

小濤:我個人倒是沒有要去做跟公益相關的事情

我現在更多的關注是我的工作和事業的一些發展,我也會努力的去關注這個群體的需求可能我會從另一個角度來幫助他們,幫助同志朋友更多的認同自己,更多快樂生活

我在從一種文化的倡導上來做一些工作我現在自己出來創業,做跟同志相關的一些產品和內容,我是通過其他方面來幫助同志。

不像我母親一樣,她是站在公眾面前去倡導,我覺得作為母親來講,她這個力量其實比我們要大。

我覺得我們年輕人應該站在他們後面,給他們做一些更具體的、更有力的一些支持

 

 更多

相關焦點

  • 對話李銀河:同性戀會給教育帶來什麼?
    原標題:對話李銀河:同性戀會給教育帶來什麼?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鐘磬):最近,中國社會學家李銀河公開承認與變性者同居17年。12月19日,中國首例「同性戀矯正治療」案正式宣判,北京海澱區人民法院判決給原告實施電擊「治療」的「心語飄香心理諮詢中心」公開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判決書稱「同性戀並非精神疾病,心語中心承諾可以進行治療亦屬虛假宣傳。」事件再度引發對「同性戀」的關注。如今,社會的寬容度越來越高,但「同性」依然是個敏感話題。
  • 同性戀結婚遭拒起訴民政局當事人:不會輕易放棄(1)
    原標題:同性戀結婚遭拒起訴民政局當事人:我不會輕易放棄此舉被輿論稱為「同性戀婚姻維權第一案」。從說服父母到主動公開同性戀者的身份,再到提出與「男友」結婚,孫文林自嘆,「這一路走的很艱辛」。法院是否受理此案,仍充滿未知。不過,在孫文林看來,不管成功與否,他都不會輕易放棄。同性婚姻登記遭拒後起訴孫文林今年26歲。短髮、白淨、清秀,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
  • 「同性戀是病」教材案敗訴,同性戀需要矯正麼?
    》(2013版)中,將同性戀歸為性心理障礙,並把它描述為「性愛方面的一種紊亂或性愛對象的倒錯」。中國相信國際社會也應該尊重各國的歷史傳統和文化,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加強對話和合作,消除各種形式的歧視和暴力,以確保人權的保障和促進包容性。我們也希望獨立專家能在去病理化和去罪化的領域繼續努力。
  • 蔡英文挺同性戀婚姻被指有99%同性戀傾向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11月17日報導,臺「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17日討論婚姻平權法案,反對同性戀婚姻的民眾發起抗議,甚至衝進「立法院」抗議示威。臺「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表示,蔡英文支持婚姻平權,她指出「在愛之前,所有的人都應該平等,可以自由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
  • 同性戀是病?濟南這場300多人參與的同性戀親友懇談會上發生了什麼
    那之後,每天固定早五點、晚七點的兩次視頻通話改成了語音,小心翼翼的對話像是在試探彼此的邊界。沒聊幾次,侄子發來一個微信群,是親友會滄州分享會家長群。美麗姑姑進了群,但沒有說話,在心裡默默給群裡的發言點讚同或反對。1 個月後,她坐 17 個小時的火車去了滄州。阿強形容他們初次見面的情形,「怒氣衝衝,像是要跟誰幹架一樣」。
  • 泰國同性婚姻合法化草案通過,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戀怎麼辦?
    文/小希媽媽在泰國這個相對落後,變性人和同性戀者較多的國家,昨天在人權和文明的發展上取得了歷史性的一步。7月8日泰國通過《民事伴侶法》草案,允許同性伴侶進行婚姻登記,並同意修訂相關法律,確保他們與異性夫妻享有大部分相同的權利。
  • 稱同性戀屬心理障礙,同性戀為何不被社會接受?
    2017年,大二學生西西看到教材中將同性戀歸類於「常見的性心理障礙」的內容,以教材內容存在錯誤、誤導等質量問題為由,起訴暨南大學出版社和網絡購書平臺。經過三年的判決,在2020年9月2日,「恐同教材案」原告的訴訟請求被駁回。判決書認定,教材中提及同性戀屬心理障礙並非「知識性差錯」,是「認識性分歧」。
  • 關於同性戀是否是心理疾病?請你跟上時代的腳步
    在小七寫的上一篇關於同性戀的文章中,有一個人一直在散布同性戀就是一種心理障礙,就是因為家庭因素導致對異性無感從而成為同性戀!小七在這裡告訴大家後天因素並不會影響性取向,同性戀是先天決定,後天的環境因素只是激發人認識自己性傾向的早晚問題。
  • 「同性戀不得不'包容'異性戀的冒犯與無知」 :對話出櫃高校教師崔樂
    譬如,一些教師通過同性社交軟體接觸到本校的同性戀學生,有的幫助他們接納自己的性傾向,有的向學生普及性健康知識,有的會解答同性戀學生關於性身份的困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支持同性戀學生。還有的教師從學生的性別表達上發現貌似是同性戀的學生,當發現他們的學業和心理遇到困難後,會給與特別的關心——儘管互相都不會公開性身份。
  • 如何看待同性戀的婚姻?
    圖畫:焯焯案例——我是同性戀,和異性結婚10年了,沒有幸福感,我的婚姻還要繼續麼?只不過,身邊好奇而疑惑的聲音太多,導致當事人本身開始自我否定和自我重塑,但最終還是繞不開情感歸宿的事實。既然認定自己是同性戀,與異性結婚可能是為了完成某個人或者某個世俗的要求而結合,雖然是形式的結合,但也要履行相關的責任和義務,因為是法律保護下的行為。
  • 「我是同性戀,但我不覺得很丟人」
    我在網上看到過幾段對話,真的很扎心:你知道同性戀嗎?「不知道但聽起來很惡xin」我是女同。「你怎麼這麼惡xin,喜歡同性」我想和她結婚。「你是不是腦子有病啊」同性戀快要合法了。要想改善我們對同性戀的看法,靠部分人呼籲是很難起到作用的,比較有用的是普及同性戀的知識,讓人們了解同性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同性戀」這個字眼,扎了多少人的心?同性戀絕非一種精神疾病
    認為同性戀正常的網友:同性戀是&34;,這個表述本身就有問題;單身、同性戀、異性戀是個人選擇,沒必要強加意識遏制反對;我是一位同性戀,我了解她的舉動,對於社會小小角落的我們,雖不需要得到大眾完全的支持鼓勵,但僅僅只是希望也作為對於在這人群中的我們少些歧視;
  • 趙何娟對話耿樂:全球第一大同性社區的苦與樂
    來源:鈦媒體APP不知不覺,鈦媒體重磅推出的「創業者對話創業者」視頻節目「何謂對話·中國創造者」第一季已經播出9期,迎來第一季最後一期的收官之作,為此,我們特別策劃了一次特殊的、與同性戀人群創造者代表觸及商業及其背後生理、心理、情感與倫理的深度對話。
  • 頭條|中國首例同性戀教育權訴訟案
    原來秋白是一名同性戀者,基於對自己性傾向的疑惑,她前往學校圖書館翻閱書籍以了解更多關於同性戀的知識。然而令她感到困惑的是,圖書館中很多心理健康類、心理學類的教科書都寫到「「性心理障礙類型有:同性戀、戀童癖、戀物癖、異裝癖、露陰癖、窺陰癖等」,直接將同性戀歸為性心理障礙。有些書籍還大談心理分析、電擊和嘔吐治療等國際各大專業機構證明無效的「扭轉治療」方法及其成效。
  • 關注|中國首例同性戀教育權訴訟案
    ▲ 法院提供的立案通知書究竟是怎樣的錯誤教材,讓一位學子為此苦苦奔波半年之久?原來秋白是一名同性戀者,基於對自己性傾向的疑惑,她前往學校圖書館翻閱書籍以了解更多關於同性戀的知識。有些書籍還大談心理分析、電擊和嘔吐治療等國際各大專業機構證明無效的「扭轉治療」方法及其成效。實際上,早在2001年中華精神科學會發布的《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簡稱CCMD-3),作為中國最新的國家科學標準早已認定同性戀作為一種性傾向本身不再視為病態。同性戀在中國不再屬於病,這在當時被視為中國相關科學與國際接軌的重要一步而廣受讚譽。
  • 「同性戀是病」,女大學生起訴出版社,知識差錯還是認知分歧?
    這本書出版於2002年,時值CCMD-3把同性戀從性指向障礙中去除的一年後,也許教材的編者沒有跟上時代吧。 然而到了2016年,在西西所舉證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仍舊將同性戀列為病態。 在一審的判決裡認為教材中將同性戀列為「認知分歧」而不是「知識差錯」,「認知分歧」屬於學術自由,因此出版社已經完成了既定的出版審查義務。
  • 資料:中國同性戀調查
    專家們指出:愛滋病在中國同性戀人群中的流行趨堪憂!  因為「愛滋病」「同性戀」開始受到社會的關注,但同性戀人群及同性戀與異性戀人群中所包含的問題卻不單純是愛滋病。  主流社會對同性之間的性愛現象和當事人,最普遍的稱謂是「同性戀」、「同性戀者」,或稱「Gay」(男同性戀)、Lesbian(女同性戀);還有「別棍兒」、「基佬」等歧視性稱呼。
  • 同性戀並不可怕,請正確認識同性戀
    最近,有一則熱點信息:女大學生起訴大學教材中將同性戀列入性心理障礙。這則新聞受到了重大的關注。該教材不僅將同性戀列入這個範疇,並且還用到了「性變態」這一詞,女大學生認為這樣描述不正確,希望出版社能夠給予修改。但是出版社拒絕了女大學生的請求,隨後這名大學生就將出版社告上了法庭。
  • 金希澈不澄清同性戀說的理由 否定會失禮於性少數群體
    4月14日,據韓國媒體報導,藝人金希澈近日出演綜藝節目《77億的愛情》中談及了自己沒有否認「同性戀」傳聞的理由,他表示如果自己否定的話會失禮於少數群體。昨日播出的JTBC綜藝節目《77億的愛情》中,提到性少數群體人權相關時,嘉賓金希澈也表示自己出道的時候也曾被誤會是「同性戀者」但是自己沒有否認,他表示如果否認的話會失禮於性少數群體。金希澈表示:「雖然知道的人應該都知道,但是從出道初期開始,就陷入了無休止的同性戀爭議。還與男藝人傳出緋聞。而且出道初期開始頭髮就很長,還戴著彩色隱形眼鏡,所以有很多誤會。
  • 同性戀=性變態?她為改教科書訴訟三年
    西西告訴《中國慈善家》,庭審中,在提到和與同性戀相關部分的證據時,法官就不停地打斷律師的發言,律師代為陳述的當事人意見也有被打斷的情況。同年5月,秋白起訴廣東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損害其名譽權,但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廣州市中級法院均認為「該出版行為與當事人沒有法律上的直接利益關係」,未予以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