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凡氏症候群奪多位巨人生命 平均壽命僅30歲

2020-12-16 騰訊體育

本報記者 樓棟

明顯比隊友要高一個頭,打比賽時總戴一副酷酷的運動眼鏡,儘管只能在比賽的「垃圾時間」短暫亮個相,總也是表現得特別認真——一直關注浙江廣廈隊CBA比賽的球迷,應該能把張佳迪的名字和這個身高2米18的大男孩對上號。2008-09賽季在王非(微博)帶隊的廣廈隊打了一個賽季後,張佳迪返回母隊遼寧,浙江球迷應該很久沒聽說他的消息了。誰料昨天傍晚噩耗傳來,張佳迪因為心臟病突發去世,年僅24歲,而奪去他年輕生命的,又是這個有點讓人耳熟的名詞「馬凡氏症候群」。

效力廣廈期間,訓練一上量就吃不消

「真的很遺憾,他還那麼年輕。」浙江廣廈隊總經理葉湘玉回憶起這個在球隊短暫停留的小夥子時說。2008年,年輕的廣廈隊在全國廣招人才,當時在遼寧先看上了還打不上球的韓德君,人家不放人,但告訴葉湘玉,還有個大個子,要不要看看?這樣,當年才20歲的張佳迪就到了杭州。

即使在CBA新軍廣廈隊,張佳迪也是個菜鳥,球隊工作人員回憶說,這個小孩當時經常被老隊員開玩笑「欺負」,和大家關係都挺不錯的,但並沒發現他有健康隱患。

葉湘玉說:「他在我們這裡體檢,沒有發現心臟病。」但球隊也發現,只要訓練一上量,張佳迪就有些吃不消,不過很難說這是否和患有心臟病有必然聯繫。他離開廣廈隊的原因也與健康無關,葉湘玉介紹說,「他是打排球出身,籃球意識相對比較弱。」

出場13次,總共得了10分,這就是張佳迪效力廣廈整個08-09賽季的數據。

馬凡氏症候群曾奪去多位巨人的生命

今年1月29日,張佳迪在自己的微博中寫道:「難受,胃疼。」

2月27日,他動了手術,手術前還被當成胃病治了20多天,後來才發覺是心臟的問題。當時手術比較成功,張佳迪還在微博上發了「重生」二字,但不久病情出現反覆,再度入院。

據知情者透露,昨天下午張佳迪突然感覺心口疼,雖經緊急搶救,還是沒能挽回他年輕的生命。

曾經擔任遼寧男籃助理教練的嶽鵬飛昨天也證實,張佳迪在遼寧隊時就被查出患有馬凡氏症候群。

「馬凡氏綜合症屬於先天性因素所致,這個病很難確診,但一旦確診就必須手術解決,張佳迪的病說白了就是主動脈夾層瘤,和前美國女排明星海曼的死因一樣。」

當年的「小姚明」從未放棄過籃球夢想

噩耗傳出後,曾帶張佳迪去美國訓練的北京男籃主帥閔鹿蕾在微博上寫道:「很善良很單純的孩子,聽到這個消息心裡真的很難受。」

本報記者通過張佳迪微博粉絲聯繫到他的一位名叫趙欣的球友兼好友,趙欣說:「我聽到這個消息,眼淚一下就下來了。」

「這一兩年,是他籃球生涯最低潮的時候。」趙欣說。當年張佳迪在美國籃球訓練營少年成名,號稱「小姚明」,一度入選國青隊。但是因為先天身體原因,從遼寧到廣廈,再去北京、江蘇試訓,都沒有成功,之後甚至還去過甲B,也沒有打上球。「即使如此,他回到家,自己一個人也在練球,從來沒有放棄過。」趙欣說。

「去年11月,他打電話問我,還要不要打球。」曾是廣東宏遠青年隊球員,後來受傷回到雲南的趙欣回答說自己準備做別的事情了,「但他跟我說,他還要去打大學生聯賽,他要從那裡重新開始籃球生涯,重新打回CBA。」

這句話讓趙欣感動了很久,相信也會讓所有屢敗屢戰卻仍然有夢的籃球少年感動,只可惜,從未放棄的張佳迪,只能在天堂繼續追夢了。

名詞解釋>>>

馬凡氏症候群屬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其特徵為患者體格細高,四肢及指(趾)細長,稱為蜘蛛指(趾)。95%的患者死於心血管併發症,常見為動脈瘤破裂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未經治癒的患者平均壽命為男性30歲左右,女性40歲左右。

●1984年,身高2米17的中國男籃運動員韓朋山猝死。

●1988年,身高1米96的原美國女排主攻手海曼球場猝死,死因為主動脈瘤破裂出血。

●2001年,身高2米04的四川排球運動員朱剛猝死。

●2009年,身高2米12的瀋陽東進隊中鋒武強突發心臟病去世。

相關焦點

  • 前中國男排主力38歲早逝,馬凡氏症候群奪走了多少體壇巨人
    這就是馬凡氏症候群。12月8日,據多家媒體報導,原中國男排主力接應、九運會江蘇代表團男子排球冠軍成員陸飛因病去世,年僅38歲。而奪走陸飛年輕生命的原因之一,就有「馬凡氏症候群」。在陸飛之前,體育圈內被這一病症奪去生命的運動員還有許多,由於患者中很多人都會出現身高明顯超出常人的「症狀」,因此這一疾病也被稱作是「巨人殺手」。陸飛。
  • 揭秘巨人殺手馬凡氏症候群 體育圈悲劇頻上演
    12月8日,據多家媒體報導,原中國男排主力接應、九運會江蘇代表團男子排球冠軍成員陸飛因病去世,年僅38歲。奪走陸飛年輕生命的原因是腹部主動脈夾層病情惡化,雖未完全確認「馬凡氏症候群」,但這卻是該疾病的表現之一。在陸飛之前,體育圈內被這一病症奪去生命的運動員還有許多,由於患者中很多人都會出現身高明顯超出常人的「症狀」,因此這一疾病也被稱作是「巨人殺手」。
  • 馬凡氏症候群到底是什麼
    被稱「巨人殺手」「馬凡氏」已奪走多名運動員生命身高1.9米的霍萱曾是河南女排隊長,2009年,曾入選過當時的女排國家隊集訓名單。但因身體不好,她不到25歲便退役。據《北京晚報》稱,霍萱是因罹患了馬凡氏症候群而不幸去世的。
  • 25歲即墨小夥身高1.94米 患上"馬凡氏症候群"
    半島都市報3月17日訊(記者 郭玉華 實習生 劉梅香) 25歲的即墨小夥張元(化名)身高1米94,今年春節期間老是感覺胸悶,到醫院一查竟是主動脈瘤合併夾層,這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疾病,這種病也是導致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死亡的主因。齊魯醫院醫生用了4種手術並行的方式,耗時14個小時救了他一命。
  • 傳聞稱馬凡氏症候群幫菲爾普斯稱霸泳壇(圖)
    在1996年修訂的「馬凡氏症候群」的診斷標準中,在骨骼、眼睛、心血管、肺、皮膚及體包膜、硬腦(脊)膜、家族遺傳史等方面,分別列出了幾項主要標準和次要標準。而目前所有聲稱菲爾普斯是「馬凡氏症候群」患者的人,只提到他骨骼的異常。事實上,僅就這些異常而言,也未達到診斷標準。
  • ...張佳迪曾被查出和美國前女排明星海曼一樣,患有馬凡氏症候群
    河南商報記者 王銀萍 通訊員 榮文瀚  5月7日,有「小姚明」之稱的遼寧男籃前中鋒張佳迪因心臟病突發去世,而奪去他年僅24歲生命的就是「馬凡氏症候群  身材細高四肢長的人需警惕  雖然馬凡氏症候群不多見,但對於有經驗的醫生來說,通過外形就能進行初步診斷。  郭應先表示,因為該病對骨骼會造成影響,因此從身體外形上就可初步進行判定。因為患有馬凡氏症候群的人一般都表現有四肢細長,雙手下垂過膝,上半身比下半身長,並且存在頭長、面窄等現象。
  • 25歲女孩患罕見「蜘蛛指病」生命垂危 這種病叫「馬凡氏症候群」可...
    國慶期間熱播的電影《攀登者》中登山運動員楊光,在體檢後被告知不能繼續攀登珠峰,原因是他的父親死於一種叫「馬凡氏症候群」的疾病,十分罕見。而在我們紹興,就有一名25歲女孩正在被這種極為罕見的疾病折磨著。女孩患上「馬凡氏症候群」 10多年後突然發病性命垂危今年的國慶節小長假,家住越城區富盛鎮董溪村的顏幼良一家過得非常艱難。小女兒顏銘燕今年25歲,10月5日,突然肚子疼,第二天,還出現了嘔吐、渾身乏力的症狀。7日上午,因出現呼吸不暢,顏幼良便將女兒送至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
  • 家族6人同患「馬凡氏症候群」,以下症狀要警惕
    10月31日,中國女排前國手霍萱因心梗去世,年僅28歲,讓人唏噓不已。媒體報導,霍萱患有「馬凡氏症候群」。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傳出消息,該院連續收治3例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其中一例患者的家族中有6人同患上「馬凡氏症候群」。
  • 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 原來是馬凡氏症候群惹的禍
    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 原來是馬凡氏症候群惹的禍時間:2020-11-15 16:11   來源: 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 原來是馬凡氏症候群惹的禍 深圳2歲半男童確診馬凡症候群 近日,深圳兩歲多的強仔經基因檢測確診為馬凡症候群。
  • 母子同患罕見天才病 馬凡氏症候群無法根治
    世界上有很多的罕見病,馬凡氏症候群就是其中的一種。那麼你了解馬凡氏症候群嗎?  母子同患天才病  今年35歲的高唐人張恆芝與10歲的兒子牛牛(化名)同時被診斷出「天才病」———馬凡氏症候群。這種相對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已經導致張恆芝體內的主動脈瘤有六七釐米大,如果不及時手術,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
  • 全家人都是「蜘蛛手」 原為馬凡氏症候群
    一家人的手指比一般人長約30%,三個哥哥都是在突發胸痛之後陸續無故猝死,「難道下一個就是我?」最小的弟弟最近突然胸痛,他忐忑不安地來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檢查。一看他的「蜘蛛手」,醫生便告訴他,他患的是馬凡氏症候群。
  • 相當可怕-天才病,馬凡氏症候群,醫學,科普...
    因身體一直不好,霍萱不到25歲就退役。但是,她還是沒能抗爭過病魔,因心梗不幸去世。據悉,霍萱的疾病與以前去世的四川男排國手朱剛一樣,是被稱為「天才病」的馬凡氏症候群。85%患者屬遺傳,患這種病的人自然生存壽命平均僅為32歲,在發病後3個月內的死亡率在70%以上。此病於1896 年由法國兒科醫生Antoine Marfan 首次報導,故以其名字命名。
  • 那個2米高一人睡兩張床的武漢新生,會是馬凡氏症候群嗎?
    據醫家推測,他也可能患有馬凡氏症候群。馬凡氏症候群臨床特點馬凡(Marfan)氏症候群屬於一種先天性、遺傳性結締組織病,致病原因在FBN1基因突變,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發病率約0.04%至0.1%。病變主要累及骨骼、肌肉、心臟、眼睛等。骨骼肌肉系統中骨骼畸形最常見。
  • 可能是馬凡氏症候群,嚴重者會導致動脈瘤
    導語:很多人都對馬凡綜合症沒有相應的了解,實際上馬凡症候群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疾病,患者很有可能會出現身體發育異常等發育問題,包括心臟骨骼肌肉等多個系統和器官產生相應的問題,可以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 家族遺傳病馬凡氏症候群,影響全身組織結構,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這個時候病變男性比較多,男性會患有高度近視,有的患者眼角房會發生改變。4、馬凡氏症候群能治癒嗎?就目前而言馬凡氏症候群症候群症候群還無法治癒,只能通過藥物治療的方式治療延緩病情進展。常規治療方案包括服用降壓藥物,減少主動脈承受的血流壓力,降低嚴重併發症風險。
  • 潛力新秀患馬凡氏症候群 籃球生涯徹底報銷
    原本有望參加選秀進入NBA的新秀伊賽亞-奧斯汀被診斷出馬凡氏症候群,再也無法參與激烈比賽,籃球生涯徹底終結。 網易體育6月23日報導:據報導,曾在貝勒大學打球的伊賽亞-奧斯汀被診斷出馬凡氏症候群,籃球生涯徹底報銷
  • 「馬凡氏症候群」基因可阻斷避免遺傳下一代
    □記者李曉敏    本報訊患者張先生一家三代都在青年時期猝死,而罪魁禍首均是「馬凡氏症候群」。昨天,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該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董建增說,通過基因檢測,這種病完全可以在孕前就篩查出來,並把遺傳基因阻隔,避免傳到下一代。
  • 手腳細長身形酷似蜘蛛,至今難以治癒,讓人苦惱的馬凡氏綜合症
    這人叫阿全,今年三十歲,自打出生就得了一種叫馬凡氏綜合症的病。自打阿全出生,母親不知帶著他去過多少家醫院,可是醫生們的答覆都出奇的一致:「這病無法治療,樣貌與四肢會隨著年齡增長變得越來越古怪,而且有一定的致死率。」
  • 臺灣女人比男人長壽 平均壽命近80歲
    原標題:臺灣女人比男人長壽 平均壽命近80歲圖:「中時電子報」   中新網9月5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內政部」4日公布第10次臺灣民眾生命表,臺灣人平均壽命79.12歲,男性75.96歲、女性82.47歲,女人整整比男人長壽6.51年。值得注意的是,10年前女性只比男性多活5.84年,男女壽命的差距持續擴大。   為什么女人比男人長壽?
  • 雙手過膝,手指細長——「天才病」——馬凡症候群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個新聞:原本有望參加選秀進入NBA的新秀伊賽亞-奧斯汀被診斷出馬凡氏症候群,再也無法參與激烈比賽,籃球生涯徹底終結。那麼什麼是馬凡症候群呢?為什麼馬凡症候群奪去了他的籃球生涯?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天才病」——馬凡症候群。馬凡症候群又稱為馬方症候群,為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患病特徵為四肢、手指、腳趾細長不勻稱,身高明顯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該病同時可能影響其他器官,包括肺、眼、硬脊膜、硬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