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後女孩從幼師轉行做這個,月入近10萬當老闆
那你可能一次次錯過創業發家的機會,鄭州的一個90後姑娘張亞萍,正是用這些看起來沒用的廢舊物做出了月入幾萬元的大生意。90年的張亞萍從師範學院幼教專業畢業,後來在鄭州一家幼兒園做了3年的幼師,主要教授手工課DIY製作、自然課、小實驗等,整天和孩子們待在一起,日子過的還算愜意快樂。
-
一個90後奶爸帶著老婆回農村養雞的這一年 圖文記錄
直到我的閨女盤點點快一歲的時候,我終於確定下來我要養雞。閨女不知道是不是遺傳她媽媽的優良傳統(我家老婆做菜特別有一手),嘴巴特別叼。自從有一次母親回了趟老家帶了點土雞蛋來煮給她吃之後,她竟然就再也不肯吃從超市裡買的雞蛋了。看來小朋友也是知道好壞的,她們的嘴巴不會騙人。她知道從嘴巴裡感受什麼產品才是好的。
-
初中文化的他,從10平米雞舍起步,20年憑自學AI養雞年入7000多萬
他幹過殺豬,賣過水果,也搬過磚,最後憑藉10平米的小雞舍,卻在養殖業上一幹就是20年。把10平米小雞舍,發展成為500多畝的養殖基地,如今還用上了AI養雞,帶領著423家貧困戶,一起致富,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養雞的雷爺爺」。雷金榮養的雞,是一種叫做貴妃雞的品種。開始時候,雷金榮對於養雞完全是門外漢,因為他原本是養豬出身,也正因為這一點,走了不少彎路。
-
11年沒回老家過年「餃子哥」可敬不可學-回老家,水餃,鄧慶鵬,闔家...
今年30歲的鄧慶鵬在江西新餘賣水餃11年,每天凌晨3點起床,一直忙到晚上九點才打烊。現在鄧慶鵬的餃子店每天要賣上萬個手工水餃,一年下來純收入有十來萬元。他說,春節前後是最忙碌的時間段,為了讓顧客吃上餃子,自己來新餘11年了,從來沒有回過老家過年。(1月22日《新京報》)。 19歲就離家外出創業,雖然說只是在城市賣水餃,每天要包上萬個手工水餃出售,純收入也達10多萬元。固然辛苦,但也算事業有成。其創業的精神值得點讚和弘揚。也足以見證,市場青睞有心人。邁出一步天地寬。
-
白領夫妻月入萬元仍是蟻族 不堪城市蝸居回老家
不堪在大城市蝸居 白領紛紛回老家 今報記者 趙媛 31歲的常笑蕾(化名)是上海一家公司的白領,2004年從老家鄭州到上海打拼。雖然結婚已3年,但她和老公仍然與別人合租在上海的一套76平方米的房子裡。
-
現在回農村養雞怎麼樣,有3點要準備好,養雞「老司機」來告訴你
現在回農村養雞怎麼樣?有3點要準備好,養雞老師傅來告訴你現在回農村養雞當然可以啊,一些大型的養雞場都是在農村裡一點一滴的做起來的。不過回鄉創業是很艱難的,養雞更是如此。所以說要想回農村養雞要把握住幾個點,搞好了你就離成功近了一步!
-
52歲,沒有工作,20萬存款全部拿來養雞,我為他捏了一把汗
周叔本來是貴州山區裡的一個農民,因為老家都是石山,幾乎沒有什麼耕地。所以,十三年前周叔就帶著愛人和村裡的年輕人一起到深圳打工了。十幾年的時間裡,他幾乎每年只有春節的時候才回家一次,因為周叔說他捨不得請假一天,請一天就少兩百塊的收入了。但是十幾年的打工生活今年突然發生了變故。 周叔本來是在深圳的一家電子廠上班的,這家電子廠生產的產品都以出口為主。但是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出口業務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所以廠裡大規模停工,周叔說他一個月都上不到一個星期的班。
-
螞蟻金服&CBNData:2016年春節近50%打工族未回老家過年
報告顯示,夫妻春節期間選擇回婆家是回娘家的近兩倍。而年輕人更少遵循傳統,近一半打工族未回老家過年。在今年春運購票高峰期,通過支付寶購買的火車票數量比去年的購票高峰增長了40%。今年首次上線的春節保險針對春節期間的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鞭炮安全、家庭財產安全四類問題進行保障,目前累計投保人數超過1000萬。
-
2020年養雞行情怎樣?養雞老人看得清清楚楚
養雞我也是入行時間不長,但對養雞行業有些新的發現。養雞賺錢的方法是,必須科學養雞,合理安排茬次,縮短每茬的養殖周期,減少投入,增加效益。養雞賺錢,不在賣雞上,是在賣雞蛋上。雞蛋是我養雞賺錢的主要途徑,養一年的雞,雞蛋的收益是雞本身收益的3~4倍。
-
三國中鳳雛龐統落難的綿竹在哪裡?
《三國志·諸葛瞻傳》記載「六年冬,魏徵西將軍鄧艾伐蜀,自陰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諸軍至涪停住,前鋒破,退還,住綿竹。」在綿竹關,諸葛瞻父子戰敗,鄧艾佔據綿竹進逼雒城(今廣漢),成都無險可守,後主劉禪請降,蜀漢滅亡!《三國志·姜維傳》記載:「鄧艾自陰平由景谷道傍入,遂破諸葛瞻於綿竹。後主請降於艾,艾前據成都。」
-
小兩口在北京年入60萬,每月開支4萬4,列出明細後網友:回老家吧
最近在職場論壇流傳一篇特別火的帖子:年薪60萬卻被老婆逼著回老家。可當大家看了這家子每月的帳單後,紛紛感慨:北京,居大不易。這對夫婦收入著實不低,男的每月到手3.4萬元,女的每月到手1.7萬元,一年這個小家庭收入60萬冒個頭。當然,公積金還有一部分,但不能提出來,因為兩人還在北京買了房子。
-
做生意賠了欠債50萬,現在想回農村老家創業還債,做什麼好呢?
做生意賠了欠債50萬,現在想回農村老家創業還債,做什麼好呢?我做三農自媒體已經10個月了,我拍過許多農村致富項目例如養雞、養羊、養孔雀等等,前提是不管那種項目都需要投資,按你的想法規模肯定要大點,多掙點錢好還債,而且你現在的心情就是想用最少的投資掙最多的錢實話實說有點難度。
-
重慶小夥國企辭職,回農村老家創辦田園風光農家樂,年賺800萬
一幹就是兩年多,前年老家農村開發了旅遊行業,樊富貴感受到了商機。經過一系列的調查和經驗積累,他毅然決然的辭去了國企的200萬年薪工作,回到家鄉,把自己家的農田以及房屋改造成了家庭農場和農家樂,樊富貴還是重慶邦樂家電清洗公司創始人。
-
有車有房月薪過萬,外企白領辭職返鄉養雞,虧損數十萬擬回城找工作
生於1980年的他1.75米,白淨斯文。2004年,畢業於四川一所石油大學化工專業的唐冬順利進入中石油烏魯木齊分公司工作。4年後,28歲的唐冬離職回到四川,原因很簡單,在外總有一種孤獨的漂泊感。經歷過工作變動,2011年,唐冬在一家外資企業的四川分公司入職,開始了月薪過萬的生活。
-
75年前,綿竹兒女用血性捍衛民族大義……
回望那段浴血奮戰、救亡圖存的不屈歲月, 綿竹兒女同仇敵愾,奮勇反抗: 近2萬名熱血青年參軍御倭,他們在槍林彈雨間拋頭顱
-
27歲程式設計師被炒:感覺不轉行會30歲中年危機,猶豫是否回家做幼師
近日,一名27歲的程式設計師被老闆炒了,如今老家裡有一份幼師的工作,在猶豫要不要回老家做幼師,因為感覺不轉行繼續做程式設計師的話,到了30歲還會有中年危機,如果現在回老家做幼師的話說不定還能開家幼兒園呢。對於這位程式設計師面對的轉行抉擇,如果真要轉行,也沒必要非得去做幼師吧,一些同行給出了建議。轉行不是壞事,但是幼師這個行業也不是那麼好幹,我親戚家有個妹妹做幼師,好幾年了,工資低,還各種謹小慎微。有錢開幼兒園可以,自己當幼師還是算了,身累心累薪水低的職業,還不如程式設計師。做幼師那工資還沒你現在的公積金高,你能受得了麼?
-
商業女強人回鄉養雞,打造新模式開農家樂年賺60萬
2013年,劉果利和朋友們去一家名為「全雞宴」的農家樂玩耍、吃飯,她看到農家樂後面的竹林中放養了幾百隻土雞,用於餐桌上的雞都是農家自己放養的。商業眼光敏銳的劉果利對此很感興趣,便不斷讚美農家樂老闆,和老闆拉近距離,老闆也邊幹活邊邊和她擺養雞「農門陣」。這次交談,讓她萌生了回鄉搞養殖的初步想法。
-
四川:12幅綿竹年畫叫響24個字 讓核心價值觀入眼入心入腦
王平 攝 2013年8月,德陽、綿竹等地的街頭出現了一批「很有新意」的公益廣告,兩個綿竹年畫中時常出現的年畫娃娃以四種形象分別在市區各個地方同時出現。 據德陽市民尹先生回憶,彼時,在公交站臺上、在道路燈箱廣告上、在行駛的公交車和三輪車上、在小區的牆上,誇張活潑的卡通形象讓人過目難忘,「我印象最深的一張是兩個男孩扛著鐵鍬鐮刀準備勞動,另外還有張是兩個女孩在天安門城樓前撫摸國旗。」
-
「90後」幼師三年時間寫近十萬字「寶貝觀察日記」
「90後」幼師三年時間寫近十萬字「寶貝觀察日記」教育資訊|躍彥 2018-07-31 12:41:14 原標題:暖心!「90後」幼師三年時間寫近十萬字觀察日記 在帶班三年間,這位「90後」老師寫下近十萬字的觀察日記,記錄孩子們幼兒園中的點滴,也記錄著自己的教育感悟。
-
新化縣上梅鎮星月村:月照山上好養雞
1月11日,農曆臘月過去近半,冒著毛毛冷雨,走在新化縣上梅鎮星月村的公路上,隔老遠就聽到了月照山上傳來的公雞打鳴聲、母雞下蛋後的歡叫聲。 走到村口,月照山養雞場場長劉偉新正在為一個外來購雞的客戶稱雞。忙完活,記者跟他聊起了養雞的故事。 劉偉新今年36歲,15歲那年隻身南下深圳,在朋友開的店裡幫忙。兩年後,他自立門戶開店子,生意越做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