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漿月餅、自來紅、自來白、翻毛月餅,大美工藝,覓京味中秋文化

2020-12-22 糕餅工匠杜德春

京式四味月餅:文|月餅資深工匠杜德春

京式四味月餅代表京式月餅流派,乃是提漿月餅、自來紅月餅、自來白月餅、翻月餅。提漿月餅關鍵在熬製糖漿與提糖漿:檸檬酸與果酸轉化糖漿後,即可蛋清提取糖漿雜質過濾出來;轉化糖漿發酵一周後即可應用。磕模技巧請參照杜老師原創文章。

自來紅月餅主要關鍵點在水溫與擇小麥麵粉,其次是卷卷而餳面。水溫溫度為65度適宜;小麥麵粉擇溼性蛋白在32%適宜;餳面是卷卷後必須餳面20分鐘、如此餅烤熟後麥香酥味。

自來白月餅亦控制水溫、麵粉、卷卷手法,亦與自來紅月餅相差無幾。

翻毛月餅核心在皮酥皮酥比例與手法-1:1,小包酥手法要恰到好處,酥不宜破漏。對於起酥油的應用亦核心關鍵,是否酥?是否白?與油有很大關係;其次是配方中的糖比例要恰到好處;再其次為烘烤方式—多為下火開、上火關。餡料方面:熟面:炒之慢火出香為佳。五仁:擇當年五仁為佳。乾果:芝麻、瓜子當炒;花生、腰果、核桃當油炸。豆沙山楂:當自行炒制,味佳。水果:擇特等品類為佳。玫瑰醬:擇特等品類。桂花醬:擇特等品類。提漿月餅配料:麵粉:10斤糖漿:4斤蜂蜜:1斤酥油:3斤鹼面:0.1斤。

自來紅月餅配料:麵粉100斤,紅糖8斤,酥油40斤,蜂蜜1斤碳酸氫銨20克,雞蛋黃200克。自來白月餅配料:麵粉100斤,白糖6斤,白油40斤,碳酸氫銨40克,雞蛋白200克。

翻毛月餅配方:皮料:麵粉500克、白油150克、白飴糖10克、乳化劑10克鹽5克水200克;酥料:麵粉300克、白油150克。餡料工藝與製作工藝敬請關注、糕餅工匠杜德春月餅餡料與工藝流程。

相關焦點

  • 中秋稻香村生產月餅近4700噸 慈禧愛吃的翻毛月餅再現京城
    中國青年網9月23日電(記者 劉尚君)記者從北京稻香村獲悉,為滿足市場需求,今年中秋共計劃生產月餅近4700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8.35%。早在8月7日,北京稻香村各大門店內,憨態可掬的兔爺和口味豐富的中秋月餅已擺上了櫃檯。
  • 北方月餅大閱兵,哪個是真愛?
    原標題:自來紅、賴皮月餅、翻毛月餅,北方月餅大閱兵,哪個是真愛?即便物產不如南方豐富,中秋節之於北國大地,也是一年中稻黍米麵、瓜果梨桃全面豐收的季節。更何況,多種兄弟民族的大雜居、小聚居,又給北方帶來了貌似大同、實則小異無數的飲食特色。
  • 趙縣有一種傳承過百年的自來紅月餅,與京城的自來紅僅僅同名嗎?
    月餅是傳統的節日特色食品,它的品種花樣繁多,什麼提漿月餅、翻毛月餅、酒皮月餅、賴皮月餅、廣東月餅五花八門,而且南北風味殊異。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各行其道。距農曆八月十五還有兩個月時間,河北趙縣的百年老字號「自來紅」月餅就已經上市了。這種產自趙州地界的月餅「自來紅」,一斤稱四個,號稱四兩砣。它用傳統工藝製作,在趙州至少傳承了100多年。「自來紅」月餅在烤制前是白皮的,但出爐之後神奇的變成棕紅色,這也正是「自來紅」名字的來歷。
  • 月餅界的「大混戰」,你是哪一派?
    臨近中秋,關於月餅的「大混戰」就開始了: 吃甜口、鹹口還是甜鹹口,蘇式、廣式還是京式,網紅內餡還是黑暗料理,有月餅的地方就有戰場。跟隨著學妹的腳步一起走遍全國,來看看中國最好吃、最獵奇的月餅到底在哪裡?你家鄉的月餅上榜了嗎?上古時代,相傳就已經開始有中秋節了,當時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 老北京的「翻毛月餅」
    北京現在賣的月餅花樣翻新,但南風北漸,大多是廣式或蘇式,以前老北京人專門買的京式月餅中,只剩下了自來紅、自來白,冷落在櫃檯的角落裡,有一種叫作翻毛月餅的,更是已經多年不見蹤影。翻毛月餅類似現在的蘇式酥皮月餅,但那只是形似而並非神似。
  • 中秋節的意義是什麼,中秋月餅種類大全,你喜歡吃哪一種
    挖掘和弘揚中秋節中的團圓文化,發揚敬老孝親、感恩父母的美德,也應該是中秋文化的範疇。中秋節俗有久遠源頭,中秋節俗貼近了民眾生活的需要,民眾將秋季的節俗都集中到中秋,使中秋成為四季慶賞的大節之一。明清以來民間社會中秋節饋送月餅習俗流行,人們在相互饋送月餅等節物的過程中,融洽了親友、鄰裡等家族關係與社會關係。
  • 清宮的月餅品種繁多,為何慈禧獨愛「翻毛月餅」?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為「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唐太宗貞觀年間已出現「中秋節」一詞,《唐書·太宗記》中有「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的記載。
  • 傳統口味"老月餅"回歸中秋 散裝比禮盒更暢銷
    傳統口味「老月餅」回歸中秋節部分老字號散裝月餅比禮盒更暢銷;以月餅搭售名酒等禮品的「奢華禮盒」多現身五星級酒店新京報記者 周依 攝中秋將至,月餅作為節令食品再次掀起消費熱潮。近日,記者探訪京城月餅市場發現,今年市面在售月餅中,消費者偏愛傳統口味的經典款,包裝樸素的「老月餅」熱銷。而在星級酒店,則出現了以月餅搭售酒類等高價禮品的「奢華禮盒」。今年8月23日,「2018中國月餅文化節」開幕式上,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發布了2018年中國月餅行業發展趨勢報告。
  • 皇宮裡如何過中秋?關於月夕古詩乾隆留下百餘首,皇帝也吃自來紅
    璧月圓時瞻月相,壺天深處是天台……」這首描寫中秋的古詩,作者是清代的乾隆皇帝。古詩記錄了公元1740年的中秋節,乾隆陪著皇太后先到西苑萬善殿禮佛,後遊南海瀛臺景色。一生寫詩4萬首的乾隆皇帝,據說關於中秋的古詩就留下100多首。
  • 新五仁自來紅,中秋獻禮家庭烘焙,為今年中秋備戰
    月餅在我國有這悠久的歷史,經過長期發展和演變,變化出了各種新奇的月餅,也代表著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月餅現在按照地域分著京式、廣式、蘇式、臺式、等幾十種。各式各樣的外表,也有著各式各樣的口味,到了中秋時節月餅必然成為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食物,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低糖月餅,無糖月餅相繼現世,月餅也隨著時代的潮流而變化著。
  • 中秋節只會唐詩宋詞?其實賈平凹老舍余光中也寫過,句句耐人尋味
    讀完是不是覺得和《廢都》的文字感覺大不相同呢?有一種靜虛之感。帶著這樣的語言去寫兒時的中秋,讓人從文字裡就能感覺到一種單純的快樂,也能體會到作者中秋賞月的樂趣所在。《北平的秋》老舍老舍先生是京味作家,其散文率真,情緒飽滿,平實中見性情。
  • 今年中秋 哪一款月餅讓你怦然心動
    中秋佳節,自然少不了月餅為伴。自古以來,月餅就承載了很多美好意境與文化內涵,今年的月餅又有什麼新特色?哪一款月餅最受歡迎?有沒有顏值和美味雙雙在線的文創月餅?來來來,快隨著我們去月餅市場逛一逛,在「秀色可餐」中大飽口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