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自定義」貧困名單:別為「效率」無視程序正義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評「自定義」貧困名單:別為「效率」無視程序正義
2014-08-25 14:10:28來源:海南日報作者:責任編輯:高辰

  依法行政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按照行政程序來處理行政事務,只有程序正義,才能實現完整的正義。如果為了應付工作,為了追求所謂的「效率」,就無視程序正義,公眾的正當權利將得不到合理保護,法律的尊嚴也將蕩然無存

  8月23日,儋州市東成鎮高榮村委會的村民反映,鎮裡制定的一份村裡貧困人員名單,窮的不在上面,家境相對好的卻在上面。該鎮一黨委副書記表示,上報上級部門的期限緊,過了期限就沒指標,村裡討論不下,鎮裡先制定一份名單上報上去。(詳見8月24日《南國都市報》A09版)

  「過了期限就沒有指標」,東成鎮以此為由而炮製「自定義」貧困人員名單。為幫助高榮村得到貧困指標,不惜「欺上瞞下」,頂風違規,這樣做看似有苦衷,是為民著想,是「做大事者不拘泥於細節」,實則是佔位思維導向,「公家」便宜不佔白不佔,生怕小集體吃一丁點虧。這種只顧局部利益,而無視集體利益的想法和行為,在任何時候都要不得。

  無論東成鎮為趕期限而上報虛假名單的目的多么正當、初衷多麼單純,都不能洗白其弄虛作假的事實。這種行為往小了說,是工作態度不端正,工作作風不嚴謹;往大了說就是公然行騙,與盜竊國家財產者無異。這種「蠶食」國家財產的行為雖不比「鯨吞」胃口大,但其危害絲毫不亞於「鯨吞」。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東成鎮的幹部犯下的是毫釐必究的原則問題。東成鎮為保住貧困名額而煞費苦心炮製「自定義」名單,這種做法違反了工作原則,破壞了公平正義。為了守住「小利」,而引發民眾的強烈質疑和憤慨,進而失去了民心、民信,更損害了政府公信力,可謂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因為患不均而讓村幹部為難,因為患寡而讓鎮領導犯錯,二者的根源都在於沒有以事實為準繩。貧困人員名單的統計工作就應該實事求是,不應弄虛作假,有則登記,無則空置,更不能不顧實際情況,大搞名額分配。如果實際工作中能夠處處以事實為準繩,就不會因為人情關係而讓村幹部犯難,更不會因為工作期限而讓鎮領導犯錯。

  東成鎮制定貧困人員名單,除了有違公平正義,更不符合行政程序,其將法定程序當成了擺設,讓程序走了過場,不符合法律規定。依法行政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按照行政程序來處理行政事務,只有程序正義,才能實現完整的正義。如果為了應付工作,為了追求所謂的「效率」,就無視程序正義,公眾的正當權利將得不到合理保護,法律的尊嚴也將蕩然無存。

  在基層工作實踐中,一些工作人員很容易「結果導向」,動輒以上級命令、領導意圖為決策依據,而忽視程序細節,放棄工作原則,甚至不惜鋌而走險,跌入違紀違規甚至違法的深淵。如果這些細節問題得不到重視,人人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得過且過,最終只會「踩線」演變「踩雷」,釀成悲劇。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涉及民生的工作中,讓程序無懈可擊,讓細節臻至完美,才能真正讓群眾滿意,才不會「為山九仞,功虧一簣」。(饒思銳)

相關焦點

  • 程序正義的價值初探——以訴訟程序為中心
    程序法一般是指保證權利和義務得以實施的程序的法律,如民事、刑事訴訟法。」 直到1993年,季衛東教授的文章對法律程序給出了較為清晰的定義,他認為「程序,從法律學的角度看,主要體現為按照一定的順序、方式和手續來做出決定的相互關係。其普遍形態是:按照某種標準和條件整理爭論點,公平地聽取各方意見,在使當事人可以理解或認可的情況下作出決定。」 季衛東教授的這一定義被許多學者所贊同,被稱為一經典定義。
  • 淺議刑事訴訟中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的價值均衡
    、自由、秩序、甚至效率,逐漸沉澱為法的基本價值屬性。另一方面,出於發現案件真相、追求打擊犯罪效率的考慮,立法者賦予了偵查機關一定的優勢地位。  首先,對犯罪嫌疑人在第一次被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獲得專業援助方面給予了一定的限制,比如,規定公訴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只能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才有權委託辯護人。
  • 程序正義的價值(上篇)
    不完善的程序正義的基本標誌是:當有一種判斷正確結果的獨立標準時,卻沒有可以保證達到它的程序。羅爾斯將刑事審判作為不完善的程序正義的例子。他認為刑事審判期望的結果是只要被告犯有被控告的罪行,他就應當被宣判為有罪。但即便法律為仔細地遵循,過程被公正地引導,還是有可能達到錯誤的結果:一個無罪的人可能被判作有罪,一個有罪的人卻可能逍遙法外。
  • 實現程序正義的基本標準
    如何認定一個社會的法律或者司法符合了程序正義,應該有一些基本的標準。筆者從程序正義的起源及發展出發,結合我國的法治實踐,簡要地將程序合理、民眾認同、法官權威歸結為我國實現程序正義的基本標準或者說基本標誌,以期明確奮鬥的方向。
  • 法學匯|「案-件比」:實現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有機統一
    「案-件比」更關注「比」,注重辦案與程序之間的動態關係。辦案很重要,環節很關鍵,但這都只是內部視角。或者說,適用法律、遵照程序,是檢察官的事。然而,案件的辦理結果卻必須面對案件當事人、面對人民群眾,這就要求「跳出檢察看檢察」,以人民群眾、案件當事人的視角為著眼點,以人民群眾、案件當事人的感受為基礎,從質量、效率、效果上綜合考量檢察辦案成效。
  • 司法的程序正義是司改的重中之重
    2014年10月23日,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起草過程向大會作說明時指出: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他說,「我曾經引用英國哲學家培根的一句話: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汙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了法律——好比汙染了水源。」這其中的道理是深刻的。
  • 辛普森:躲在「程序正義」背後
    辛普森 躲在「程序正義」背後  憲政法治的核心,絕非罔顧程序、從重從快打擊觸犯刑律的小民百姓,而是注重對政府權力予以程序性約束和制衡,防止執法者和當權者凌駕於法律之上  於英紅  持槍進入拉斯維加斯一家賓館聲稱取回本屬於自己的體育紀念品的辛普森,被美國檢察機關以綁架罪和持槍搶劫罪指控。
  • 程序正義的哲學基礎
    狹義的在司法意義上的「程序法」被定義為「使法律權利得以強制執行的程序形式,而不同於授予和規定權利的法律;它是法院通過程序來管理訴訟的法律;它是機器而不是產品。」程序正義的觀念濫觴於英國,在英國,人們稱程序正義為「自然正義」(natural justice)。「自然正義」原則的具體內容是:1、任何人不得自己審理自己或與自己有利害關係的人的案件;2、任何一方的訴詞都要被聽取。
  • 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
    如果你也是,你就會發現,「司法」的英文翻譯用的便是「Justice」,而英文「Justice」就有「正義」、「公正」的意思。所以,「司法正義」也叫作「司法公正」,相應地,「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也叫「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   要說明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得先說下實體法和程序法。
  • 淺論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
    程序成了以固定的和不可逾越的遊戲規則為限的、特殊類型的和平競爭」。程序正義是法律程序在具體運作過程中所要實現的價值目標。人權保障和真實發現都僅屬於需要程序來進行規制和平衡的、可能存在衝突的利益,它們之間的衝突不應該膚淺的被理解為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之間的衝突,它們之間何者優先的問題恰恰也只是程序所涉及到的利益何者優先的問題,所以也不應簡單的被理解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何者優先的問題。
  • 法律概念科普第九彈: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
    程序正義是指裁判過程的公平和法律程序的正義。即「看得見的正義」,是英美法系國家的一種法律文化傳統和觀念。程序正義更強調的是執法、司法過程中行為的合法性,而不能單獨追求所謂「政治正確」的正義結果而犧牲過程,英美傳統法律理論認為不具有程序正義的「正義」結果是「毒樹之果」,是不會被法庭採信的。相反,實體正義又稱「實質正義」,它是刑事訴訟法的專有名詞,它是指通過刑事訴訟過程而實現的結果上的實體公正和結果正義。
  • Read一周丨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張玉環之後,程序正義應該深入人心
    27年後冤案昭雪,遲到的正義,還是正義嗎?張玉環案讓我們又重提一個詞:程序正義。北京大學教授、訴訟法專家陳瑞華2000年寫的《看得見的正義》一書,對民眾普及法律理念。這本書中,他說所謂看得見的正義,實質上就是指裁判過程的公平,法律程序的正義。程序正義這樣的常識,還有人不知道嘛?程序正義是西方司法長久以來的傳統。
  • 追求實質正義,但也要對程序正義給予必須尊重和寬容
    ——評南京女大學生遇害案因犯罪嫌疑人精神疾病司法鑑定而退回補充偵查近日,備受關注的南京女大學生李倩月遇害案犯罪嫌疑人辯護律師提出精神疾病司法鑑定,案件因此被退回補充偵查,因為從嫌疑人案發後的實際表現來看,很難想像其存在精神疾病,所以這次的退補決定受到普遍質疑
  • 詳解微信小程序自定義組件(一)
    好吧,突然發現學不完了,一下子,那就分開吧,由於時間太久,直接重新大致複習了一下微信小程序自定義組件微信小程序支持自定義組件下方的目錄其中,components為組件目錄,nodemodules為模塊目錄,pages為小程序的頁面目錄,utils為一些基礎功能的封裝。好比安裝的第三方百度統計功能在此。
  • 小程序自定義標題欄從入門到放棄(總結)
    由於最近的開發需求需要自定義標題欄,開始研究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在網上查詢了一下資料,發現自定義標題欄還是挺簡單的。那麼如何自定義頭部呢?通過在app.js中設置navigationStyle屬性,默認值為『default』,自定義為『custom』。
  • 翁鳴江:中國法治的程序正義如何為實質正義護航?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翁鳴江】 二、正當的程序 如果說法治以權利為本位,主張的是實質正義;那麼,法治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則是程序正義。社會主義的法治中具體的權利本位的要求,都需要正當的程序(due process of law)來實現。 更進一步說,法治注重「程序先於權利」。
  • 如果沒有程序正義,口口聲聲高喊「正義」也可能褻瀆了司法
    法律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正義」。然而,什麼是正義呢?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按照法律的常用劃分,正義有「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之分。前者是追求的目標,「為了正義」,而後者是審判的過程,「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我們在日常觀念中,實體正義往往優先於程序正義,而法律思維則明確主張程序優先於實體。
  • 程序正義是可感受的正義
    《看得見的正義》(第二版)是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瑞華所著的一本有關法律格言的評述,共評述23個常見的法律格言。該書緊密結合我國刑事司法現狀和突出問題,側重於從刑事訴訟程序角度進行解讀,從多個維度強調程序正義的重要性和實踐價值。  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是程序正義的最大功能體現。
  • 微信小程序又出新功能:可自定義分享卡片配圖
    【TechWeb報導】8月18日消息,據微信官方帳號微信公眾平臺消息,小程序又出新功能。小程序分享支持自定義封面圖,公眾號及小程序客服可發送小程序卡片。同時,還開放了獲取發票抬頭,指紋識別等更多能力。
  • 微信小程序開發button組件如何自定義樣式
    微信小程序開發一上線就受到了各界的喜愛,它不僅能快速的為用戶匹配到適合自己的小程序,還能幫企業、商家及其他組織進行文化宣傳。據統計,未來將會有90%的用戶被APP分割,而目前已經慢慢出現分化,有問題百度一下,找服務小程序搜索一下,這也是為什麼小程序目前如此之火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