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信遠齋的小夥計阿遠。今兒可真暖和,阿遠在路上都看到不少人穿著短袖。據說,下周北京最高氣溫,有望達到29度!這四捨五入一下,咱都要進入夏天了。
一說起夏天,大伙兒肯定會想到雪糕、冰淇淋。被太陽一曬,人都要熱化了,這時候,來支冰涼透心的冰淇淋,不要太舒坦!沒準兒,很多人邊吃還邊琢磨,以前沒有冰箱,到了夏天可怎麼辦?
這真用不著擔心,以前的老北京,可有不少誘人的冰食。不用奶油,自己在家也能做老北京冷食,好吃、新鮮又有趣!您要是不信,咱就往下瞧~
玻璃粉
將藕粉或瓊脂熬成濃湯,冷卻後凝固成塊,就成了玻璃粉。透明的叫作白玻璃粉,熬製時如果加了食用紅色素,就成了紅玻璃粉。
售賣時,用小瓷碗盛滿紅白玻璃粉,再用小鋼刀將其劃成條,澆上冰鎮的糖水。紅白相間,晶瑩透亮,看著就賞心悅目。吃起來則是涼甜滑潤,非常爽口。
以前都是小販打著冰盞,沿街叫賣:「玫瑰多,桂花多,玫瑰棗兒給的多,桃脯杏脯玻璃粉,鬍子糕咧酸梅湯。」現在嘛,您要是想吃,只能自己備齊材料在家做。
果子乾兒
果子乾兒由杏乾兒、柿餅、鮮藕和葡萄乾兒製成。柿餅軟糯,杏乾兒、葡萄乾兒香甜,藕片生脆,再澆上糖桂花汁,酸甜又開胃。
冰鎮過的果子乾兒,風味更佳,成為過去老北京常見的夏日美食。而現在,大概只有後海的爆肚張才能吃著吧。
杏仁豆腐
正宗的杏仁豆腐,需挑選飽滿的甜杏仁,磨漿後過濾,加水煮沸,經過冰鎮以後,凝結成塊。吃時,兌入冰鎮過的桂花糖汁,點綴以紅綠櫻桃、葡萄乾等紅綠果料。潔白細膩,香味濃鬱,入口爽滑,實在是消暑佳品。
在老北京小吃中,杏仁豆腐屬於高檔冷食,源自宮廷。不過現在倒是有很多地方,都能吃著。如果您想嘗嘗,德和齋、鼎泰豐、茶湯李這幾家都挺地道。
老北京奶酪
《紅樓夢》裡出現過的「糖蒸酥酪」,其實是老北京奶酪。和杏仁豆腐一樣,老北京奶酪也是源自宮廷的高檔冷食。
奶酪本是北方遊牧民族首創,和西方的奶酪並不一樣。傳入宮廷後,御廚將牛奶和醪糟結合,製成了嫩如豆腐、香甜醇厚的老北京奶酪。
冰鎮以後的老北京奶酪,風味更佳。您要是想嘗嘗正宗的老北京奶酪,得去東安市場老北京食街,或是牛街清真超市美食城的奶酪魏。
冰碗
說了那麼多冰鎮的冷食,這些冰塊到底從哪兒來的?原來,過去的老北京,修建了很多冰窖。冬季從什剎海或護城河裡,鑿出冰塊,存在冰窖裡,夏天取出來用。
民國時期,什剎海邊上的會賢堂,以「冰碗」聞名。取後海的大荷葉,從冰窖裡取出冰塊,鋪在荷葉上,接著放上鮮桃仁、鮮藕片、鮮荸薺、鮮芡實、鮮菱角肉、鮮甜杏仁等,最後撒上綿白糖和桂花。吃起來滿口清香,冰涼爽口,暑熱盡消。
不過,梁實秋對這種冰食很是嫌棄。因為天然河冰都帶著泥沙、草皮木屑,有些小攤販為了方便,直接把冰丟進冰食裡。「食客不嫌其髒,真是不可思議。」
雪花酪
每年農曆四月,城隍廟開廟門的時候,就有賣雪花酪的:「酸梅湯,玫瑰露,大碗的雪花酪咧……」據說,這是明朝就有的宮廷秘製冷食。
將冰塊打碎成末,澆上酸梅汁、蜂蜜、果脯,就成了酸甜冰涼的雪花酪。但是,舊時小攤販用的冰塊,還是冰窖裡的天然冰。要是梁實秋看到了,肯定又得嫌棄。
這會兒,北京雖然暖和,卻也不算炎熱,還不到吃冷飲的季節。不過,大伙兒可以喝香甜爽口的信遠齋桂花酸梅湯,甭管冰不冰鎮,都很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