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留下42字詩,令人醍醐灌頂,晚清名臣曾國藩奉之為經典

2020-12-09 老沙侃文化

人生在世,誰沒有失誤過錯;滾滾紅塵,有多少無奈落寞。年幼時的無知,年少時的輕狂,青年時的浮躁,中年時的高傲,都會給人留下無限的遺憾,釀成晚年時的一杯苦酒,獨自品嘗。所以,在你還未完全成熟的時候,在你人生的上升階段,多看看過來人所走過的路,多聽聽老人的勸告,多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你會少走很多彎路,少留許多遺憾。

古人總結成文的經驗教訓很多,其中北宋名相寇準的一首詩作,在浩如煙海名篇名作中,藝術上並沒有獨到之處,但在教化勸誡育人方面,卻猶如當頭棒喝,令人警醒,醍醐灌頂。令後人少留多少遺憾,少生多少後悔。那就是流傳千年的《六悔銘》。

六悔銘

宋 寇準

官行私曲,失時悔;

富不儉用,貧時悔。

藝不少學,過時悔;

見事不學,用時悔。

醉發狂言,醒時悔;

安不將息,病時悔。

自古以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我們不否認,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大量如包拯、海瑞一樣公正無私、一心為民的好官、清官,但也不排除有秦檜、嚴嵩、和珅等只為一己之私的奸臣、貪官。但是,他們的下場我們都看到了,他們終有後悔的那一天。所以:官行私曲,失時悔。做官的,心要如秤,不能為誰而任意輕重。所謂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要一心為民,不因個人的利益或喜怒而有所偏失、曲護,至於受賄、包庇、冤獄,否則,東窗事發時,後悔就晚了。

孟子說過: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現代也有諺語:富不過三代。自古以來,成由勤儉敗由奢。歷代統治者能夠被推翻,也不能排除奢侈浪費,國庫虧空的原因。富不儉用,貧時悔。作為個人來說,裝門面、講排場、驕縱揮霍,遲早避免不了匱乏貧困。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到了那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但是,我們年輕的時候,又有誰能夠真正體會到這句話的內涵,又有多少人在不知不覺中讓大好年華付之東流。只能到頭來換得「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就是:藝不少學,過時悔。

俗話說,技多不壓身。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雖然說,世事並非需要每個人親力親為,但是,很多時候,急需用到的一項技術、一門手藝,我們卻不會。而之前卻有許多機會學到這個知識。見事不學,用時悔,說的就是這種情況。經一事,長一智,社會是活到老學到老的終生大學,逢事就留心,隨時學習。儲備實際經驗,會使人更成熟。人只有在拒絕學習的時候,才是真的老朽了。臨到用時懂得少的人,難事就多,沒有不後悔的。

酒逢知己千杯少,今朝有酒今朝醉,飲酒故是千年傳統,也有李白鬥酒詩百篇的佳話,但是,酒醉誤事的例子自古有之。三國時張飛醉酒把命丟,五胡十六國時劉曜醉酒失江山,這樣的代價未免太大了。雖說這樣的例子有點極端,但是,醉時胡言亂語,嘔吐遍地,無理冒犯,失態獻醜,僅僅這樣,就不後悔嗎?

擁有的時候,不去珍惜,一旦失去,後悔莫及。對於健康,尤其如此。人在生病之時,都有很好的悔悟,只可惜病一好轉,就全忘了。名利的計較,瑣屑的操勞,不加節制,不稍安息,必須等到生病,才開始後悔。此所謂:安不將息,病時悔。

但是,人生沒有後悔藥。失掉的,就再也回不來了。寇準這首詩,短短42個字,雖無華麗辭藻,精美語言,卻堪比醒世恆言,令人警醒,幡然悔悟。據說晚清第一名陳曾國藩,對這42個字也推崇備至,並把它奉為經典,時刻用於自省。所以,作為平凡人的我們,在還年輕的時候,為了將來不後悔,記住這首詩吧,它是一劑能夠治療後悔的良藥。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的實力更厲害?四大名臣簡介
    晚清,已經到了清朝統治的末期了,沒有了鼎盛時期的繁榮,也逐漸走向了衰弱,但依然有很多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賢臣出現,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對於晚清都有很大的貢獻,平定太平天國、收復新疆、洋務運動等,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更厲害呢?
  • 瀏陽人賀祥麟、賀宏勳因瀏陽古樂結識晚清中興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
    晚清中興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 「四大名臣」的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湘軍統帥湘鄉人曾國藩跟瀏陽頗有淵源。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 「四大名臣」的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湘軍統帥湘鄉人曾國藩跟瀏陽頗有淵源。他曾為道光十四年同科舉人瀏陽鄒焌傑(道光二十年進士)的母親劉氏六十、七十、八十三次大壽贈作壽序。他提拔重用的瀏陽人李興銳,後官至閩浙總督、兩江總督。
  • 從諡號看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為何功勳蓋世的左宗棠最差
    晚晴四大臣通常是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胡林翼(也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的說法)。四位諡號分別是文正、文忠、文襄、文忠。在晚清歷史上,曾國藩、李鴻章、胡林翼、左宗棠四人可謂赫赫有名,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 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這3位晚清名臣,誰的官職最高
    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是晚清的3位名臣,他們在晚清的舞臺上,都扮演了重要作用,他們3人在一生中,皆擔任過很多重要的官職,那麼他們3人,誰擔任過的官職最高?
  •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當如此
    而我看來,這副對聯用來形容晚清「四大名臣」中的曾國藩再好不過,一個人能夠做到知行合一,這對一般人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大多數人在面臨困難時,通常會有兩種表現,其一是知難而退,其二是迎難而上。但曾國藩屬於後者,因為人生中沒有跨不過去的坎,只有膽怯在心中作亂,當你能夠做到心如止水時,便會發現一切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
  •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做過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不僅如此,曾國藩還身體力行地啟動了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化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曾國藩被視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於1838年第三次參加會試後,成功登第,並在殿試中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隨後,曾國藩進入翰林院,選為庶吉士。
  • 老照片:鏡頭下的晚清權臣威風凜凜,圖七是曾國藩唯一存世照片
    先後出任晚清兩江總督和兩廣總督,晚年曾和張之洞聯合請求變法,向西方學習,對革新思想傳播產生很大影響。 【張之洞】他和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並稱中興四大名臣。張之洞27歲中探花,從翰林學士做到山西巡撫、兩廣總督、兩江總督和軍機大臣,還是洋務派代表人物。
  • 晚清四大名臣中,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到1912年清朝宣告滅亡,被稱為晚清七十年。晚清七十年,出現了不少力挽狂瀾的中興名臣。其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這4人,被稱為「中興四大名臣」。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中,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曾國藩的教子方法!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教育方法和格局,今天我們來看被譽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曾國藩在教育子女的方法。(腦補:私塾裡的朗朗讀書聲,學生一個個搖頭晃腦的在背誦《四書五經》)而曾國藩是怎麼做的呢?曾國藩要求老師每文必須詳細講解,孩子理解了文章內容再要求孩子進行背誦。
  • 婁底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楊昌濬:楊昌濬,字石泉,號鏡涵,別號壺天老人,晚清軍事將領,湘鄉縣神童鄉豐樂三十八都(今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西陽鎮)人。他自幼聰慧,身材魁梧,臂力過人,二十歲跟隨道員羅澤南讀書,二十五歲補縣附學生員。其家鄉在清時稱神童鄉,民國初年稱神童鎮,至今猶留下神童灣的地名,舊《湘鄉縣誌》有傳,《中國人名大辭典》有記載。1985年市區建「神童」塑像。遺作詩三首,收入《沅湘耆舊集》。羅盛教:羅盛教,原名羅雨成,1931年出生於湖南省新化縣圳上鎮(原松山鄉)桐子村。
  • 曾國藩的3句警世名言,耐人尋味,句句經典,受益終身!
    文/玉濁清曾國藩的3句警世名言,耐人尋味,句句經典,受益終身!曾國藩,字伯涵,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稱為「中華千古第一人」,作為千古第一人的曾國藩,他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更重要的是曾國潘能夠很好的約束自己,並且通過他的努力,讓自己的家族興久不衰,這樣的曾國藩腦海中自然會隱藏著很多的智慧和哲理。
  • 曹德旺:曾國藩這12個字,掛在我辦公室50年,讓我一生戰無不勝
    曹德旺:曾國藩這12個字讓我戰無不勝在曹德旺的辦公室裡,有一副對聯掛了50年之久,這幅對臉上寫著曾國藩的經典名句: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這12個字一直警醒著曹德旺,曹德旺性格剛毅,做事遵守著自己的原則,處世不圓滑又遊刃有餘,無論在社會還是競爭激烈的商界都有著很好的名聲,沒上過幾年學的曹德旺把曾國藩為人處世的哲學發揮的淋漓盡致。
  • 晚清名臣曾國藩: 結交這八種人, 就是收穫人生的聚寶盆
    現實中雖然沒有這種神奇的道具,但晚清名臣曾國藩卻在家書中列出了八種不遜於聚寶盆的良知益友。1、勝己者這裡的勝己者指的並不是在所有方面都遠遠強過自己的人,而是那些在部分領域比自己強的人。以人之長補己之短,以己之長補人之短。論語裡的無友不如己者,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 曾國藩座右銘:若是性格猶豫,做事糾結,這16字你定要讀懂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晚清名臣曾國藩,有「千古第一完人」的美譽!後人稱之為繼孔子和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也是人們口口相傳的「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是不折不扣的奇人,奇在哪裡呢?他七次科考,七次落榜,十年七遷,官升十級,至二品。
  • 晚清名臣曾國藩:人生兩大兇德,務必要戒掉!太多人敗在這2點上
    曾國藩,晚清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至關重要的重心名臣,也是一位讓人敬佩的鴻儒之士,後世稱他為「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晚年飽經滄桑,領悟出導致人生失敗的兩大兇德:「曰長傲,曰多言」。曾國藩在進入翰林院不久,正春風滿意;一次給父親過壽時,在好友面前誇誇其談,太過自我陶醉,忘乎所以,結果引起好友的反感和怒氣,最後拂袖而去。事後曾國藩思考了很久,十分後悔。
  • 晚清四大名臣,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從鴉片戰爭開始的晚清七十年間,清王朝出現了很多能力突出,力挽狂瀾之輩。在清朝晚期的七十年間,這四人因為貢獻巨大,被廣泛成為中興四大名臣,他們分別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中興四大名臣都為清朝做出過突出的貢獻,那這四位的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 曾國藩做了一輩子明白人,臨終前留下4句遺言,警誡後世
    曾國藩作為晚清重臣,軍事上創辦湘軍,學識上實現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他的歷史影響力可謂是相當重要的。從一個耕讀之家的孩子到晚清名臣,曾國藩所經歷過的一切可以說是非常具有代表性了。明明白白活了一輩子,曾國藩在臨終前為後世留下4句遺言,用來告誡後人。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官職和貢獻誰更勝一籌
    關於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有說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和張之洞的,也有說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胡林翼。呼聲較高的還是張之洞同志,恭喜他,挺進四強。那就毫無疑問啦,張之洞可能在後面的排名就顯而易見了。Round 1」官職比拼」: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在1868年4月授予武英殿大學士,同年8月兼任直隸總督。
  • 中國古代的十大名相,你感覺誰最厲害
    NO.1 文膽武略官場楷模——清代名相曾國藩 曾國藩,清代名相,也是個清官。他步入仕途後,曾十年七遷,37歲當上二品京官。他奉行「立言、立功、立德」。立言,他著述、家書、日記,廣為流;立功,他挽救了大清朝;立德,他事事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