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別用這種態度跟我說話!孩子頂嘴與父母的教育有關

2020-10-03 叮咚談育兒

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和孩子之間達成心連心、親密無間的溝通。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懂事、講道理。

然而回到現實中,卻發現這樣美好的願望實現起來似乎並不容易。

當我們嘗試跟那個我們最親密的人溝通時,總會遇到各種挑戰,比如不聽話、拒絕交流或者頂嘴。

其中最讓家長難以接受的往往就是孩子頂嘴了。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故事:

今天是放學回家比較早,叮叮一回家就開始玩昨天沒有完成的積木。

媽媽看到叮叮回到家一直在玩,沒有寫作業,催了幾次都沒反應。

第三次媽媽就嚴厲的說:「和你說過兩次了,作業最重要,回家要先寫作業就知道玩。」。

叮叮反駁:「作業這麼重要,你為什麼不做?」

媽媽一心為孩子好,卻得到這樣的回敬,感到非常震驚,就回應說:「別用這種態度跟我說話,我是你媽!」

叮叮馬上接話:「那你也別這樣跟我說話,我是你兒子!」

媽媽太生氣了,說:「回你房間好好反省一下,什麼時候學會尊重的說話了你再出來。」

叮叮不以為然,背著書包就往房間走去:「去就去,哼!」說完還狠狠的甩上了房門。


我們一定能夠想像媽媽現在的感受,又生氣又傷心,覺得孩子怎麼這麼沒禮貌,不尊重也不孝順沒大沒小的。

不知道類似的情景,你有沒有遇到過?面對孩子的挑戰,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今天我要帶領大家換一個角度,不是去聽孩子說了什麼,而是去剖析一下,是什麼導致了這場母子大戰?

當媽媽大聲訓斥著讓兒子學會尊重的時候,媽媽示範尊重了嗎? 沒有。

叮叮對媽媽不尊重,媽媽對叮叮也同樣不尊重,我們來辨別一下媽媽的言行背後傳遞出了怎樣的信息呢。

1、催促和嘮叨

因為媽媽會說我跟你說過好幾次了,孩子一聽到這話基本上就會選擇性的關上耳朵。

2、指責和批評


媽媽的本意是職責孩子作業沒有寫,到事情發展的最後卻在指責孩子不懂得尊重和理解,變成了針對人。這下子矛盾升級到「人身攻擊」了、

3、媽媽接管了孩子做作業的責任

媽媽不曾邀請叮叮去思考他想要的是什麼,思考自己應該如何做計劃和做安排,從而剝奪了叮叮學習責任感的機會。

而且在兩個人情緒爆發之後,媽媽命令孩子去反省,而不是自己去冷靜,顯然母子倆到最後是相互傷害的狀態了。

其實我們能夠理解孩子的作業問題,一直是父母很在意的大事。因為我們希望他們有好的學業,同時有責任感。

既然是這樣,我們就更有理由去教會孩子自律、獨立、設定目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試圖控制孩子,也更有理由去與孩子好好溝通,而不是向他們下達命令。

因此當我們和孩子之間爆發比較大的矛盾的時候,我們要做到以下3點。

1、不要回擊頂嘴。

這會造成權力之爭或者報復循環,這是需要我們大家重視的一種意識。

我們都知道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當我們不尊重的和孩子說話,孩子頂回去將會形成一個彼此傷害的惡性循環。既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那就要從我們父母這邊即時喊停,這就是我們的第2步。

2、認可孩子的感受



「聽上去你真的很生氣?」、「我知道你現在非常委屈。」、「看得出來你現在很難過。」

接納孩子的感受,用平緩的語氣表達出對孩子的感受的認同,才是與孩子建立連結的方式。

3、家長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如果媽媽發火了,媽媽可以說:「我意識到我對你說話時不尊重,聽上去像是命令或者批評

,這不是尊重人的一種方式,媽媽需要向你道歉。」

4、家長要主動提出積極暫停

讓我們花一點時間冷靜下來,直到我們相互尊重,這裡的積極暫停,是媽媽和孩子雙方都需要的,通過雙方的積極暫停,才能讓家長和孩子快速的從憤怒的情緒裡走出來,撫平毛躁的心態。

6、你知道我真的很愛你嗎?



這是表達愛的方式,我們很多人不擅長用語言表達愛,認為一切盡在不言中,殊不知這樣的方式很多時候讓孩子錯誤的以為家長根本不愛自己。

前幾天看新聞還看到一個13歲左右的孩子離家出走,要去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只因為她爸媽說她是撿來的,而她一直都覺得爸爸媽媽不愛自己,自己在這個家生活是寄人籬下。

你看其實還是有很多小孩感受不到父母無言的愛,所以把愛說出口非常重要。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關注我,用故事學會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我為什麼要跟爸爸媽媽頂嘴?這些孩子的心聲,家長卻不知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對於孩子的頂嘴現象,我們不可一味地埋怨孩子,以自己的父母權威壓制孩子,要了解孩子頂嘴背後的原因,積極引導孩子,並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其實孩子跟家長頂嘴一般都是有原因的。▊ 7、討厭被命令我只是想把後半集的連續劇看完就馬上睡覺,爸爸堅決說不行把我電視關了,而且他總是用命令的口氣跟我說話,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讓我很不爽。
  • 我為什麼要跟爸爸媽媽頂嘴?這些孩子的心聲,家長卻不知!
    一位媽媽的苦惱:我的女兒一直都挺懂事的,可是自從上初中後就變了。我讓她往東她偏往西,越來越不聽話,而且還學會了頂嘴,真是氣死我了。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對於孩子的頂嘴現象,我們不可一味地埋怨孩子,以自己的父母權威壓制孩子,要了解孩子頂嘴背後的原因,積極引導孩子,並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其實孩子跟家長頂嘴一般都是有原因的。
  • 為什麼孩子喜歡頂嘴?愛頂嘴的孩子該如何教育?
    媽媽:「你懂什麼啊?我這都是為了你好,倖幸苦苦把你拉扯大,我容易嗎?一天到晚就知道頂嘴,叫你多吃點飯怎麼了,要你命了嗎?」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氣呼呼地跑到房間去。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你說孩子有錯嗎?父母有錯嗎?
  • 孩子頂嘴氣死人?別慌,這樣教育才更有效
    孩子的這種行為,頓時讓父母覺得失去了權威,產生挫敗感。所以孩子出現頂嘴的現象不完全是孩子的問題,父母也應當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大多孩子都很「固執」,如果你的教育沒有真正地說服他,他是不會服氣的,頂嘴就產生了。
  • 孩子說出了真相!為什麼跟爸媽頂嘴?
    讓孩子往東她偏往西,越來越不聽話,而且還學會了頂嘴。其實,沒你想的那麼糟。頂嘴不一定就是孩子任性、調皮,故意跟你作對。看看這些孩子們對自己為什麼頂嘴是怎麼回答的吧,或許會對家長們有所啟發!有次我只是想幫她分擔一點家務,不讓她很辛苦,不小心摔壞了碗。媽媽就過來向我大吼:&34;感到很委屈,就向她頂嘴了。
  • 孩子頂嘴氣死人?別慌,這樣教育才更有效|精選
    孩子的這種行為,頓時讓父母覺得失去了權威,產生挫敗感。然而孩子頂嘴就意味著他是不對的嗎?02一般來說,頂嘴的孩子,藏著兩句潛臺詞。第一:「我長大了,我有我自己的想法。」頂嘴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反而是孩子成長的標誌。當你發現你的孩子會頂嘴了,多半是他們想告訴你:「我長大了」。
  • 孩子為啥愛頂嘴?爸爸媽媽如何輕鬆帶出好好說話的娃?
    我們兩個孩子長這麼大,都沒如此這般地跟爸爸媽媽說過話,在偶爾覺得爸爸媽媽有點羅嗦、嘮叨時,也只是稍不耐煩地說「不用說了」,這就是他們對爸爸媽媽使用的最嚴重的語氣了。他們在學校對老師說話,應該也不會太差,至少從沒有因此被老師投訴過。下面是我們家教孩子不頂嘴、不衝爸媽、不頂撞老師的經驗。
  • 孩子老愛頂嘴?恭喜,你是合格的父母!(深度好文)
    超過75%的父母選擇了「頂嘴」.你叫他往東,他偏往西;你苦口婆心語重心長,他一大堆理由等著你;你用長遠眼光替他規劃人生,但在他那裡,這是在侵犯他的人生。和一位媽媽聊天,她吐槽:「孩子越大,越是感覺養了一頭白眼狼。」為什麼呢?
  • 當孩子開始「頂嘴」,家長「這樣說話」,孩子將來才會感激你
    如果不及時解決,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就比如小朋友頂嘴這件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樂樂的媽媽發現這孩子變得越來越淘氣,而且頂嘴的毛病越來越嚴重。有一天,爸爸因為工作原因,臨出門之前突然告訴樂樂:「爸爸今天沒時間帶你去遊樂園玩了,你先跟媽媽去,爸爸下次帶你去別的地方玩。」
  • 「媽媽,你憑啥吼我?」,孩子的頂嘴是叛逆嗎?媽媽別把概念混淆
    而且頂嘴,並不是那麼「罪無可恕」。聽到孩子一次又一次頂嘴,家長與其不斷打壓,和孩子因為一次頂嘴而不斷爭執,倒不如去理解孩子,為什麼頂嘴。「媽媽,你憑啥吼我?」,孩子的頂嘴是叛逆嗎?媽媽別把概念混淆1、媽媽,你沒有尊重我,憑啥吼我在大人眼裡,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對待孩子的時候,似乎經常忘記,這個沒有長大的小人,也有著屬於他需要的尊重。
  • 孩子愛頂嘴,多半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這3句話讓孩子不再頂嘴
    孩子愛頂嘴,多半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這3句話讓孩子不再頂嘴阿權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因為孩子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帶的,二老對孩子有些過於寵溺了,這讓孩子養成了驕橫的脾氣。回到自己家之後,小孩子經常不聽管教,總是和父母頂嘴。阿權的脾氣也不好,只要孩子一不聽話,他就會對孩子發脾氣。
  • 孩子頂嘴氣死人?別慌,這樣做比你怒吼一千句都有用
    節目中,爸爸被孩子氣的七竅生煙的樣子,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曾有過。有調查數據顯示,孩子頂嘴並不是個別現象,約佔70%的孩子會頂嘴,而75%的家長認為頂嘴是孩子慢慢長大以後最令人討厭的行為。叫他往東,他偏往西;你用長遠目光幫他規劃人生,但在他眼裡,是侵犯人生。
  • 該怎樣應對孩子頂嘴
    相反,她會依樣畫葫蘆地統統反饋給我和她爸爸,不僅不尊敬我們,偶爾還會爆粗口。由此可見,頂嘴是最重要的教育難題之一。家庭教育及管理專家Katherine Lee表示,在美國也是如此。頂嘴不分年齡段,但頂嘴的原型大概要追溯到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Trouble TWO」,這個階段孩子會對你經常說」NO」。
  • 不會頂嘴才麻煩,李玫瑾:用這3句話應對孩子頂嘴,比講道理有用
    跟家長頂嘴,是許多孩子都存在的現象,即使是最乖最聽話的孩子,也免不了要跟爸媽拌兩句嘴,有的孩子更是頂嘴成性,小小年紀就把父母懟得無言以對。爸媽普遍認為,只要孩子頂嘴,就是學壞了,就是忤逆的行為,其實這真是有點冤枉孩子了。在心理學家看來,從來不會頂嘴的孩子才是真正麻煩。
  • 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跟你頂嘴?真相在這裡
    你家的孩子也這樣嗎?讓Ta往東偏往西,讓Ta吃飯偏睡覺,越來越不聽話,而且還特別喜歡跟你頂嘴。是孩子太任性調皮,故意跟你作對,還是叛逆期到了?我們不如來看看下面幾個孩子的真實想法吧!或許,你會明白些什麼。
  • 女兒頂嘴被父親抽打,沒有愛頂嘴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家長
    我們乍一看是這個小女孩和媽媽頂嘴了,但是之所以吸引網友的注意,是看到這個小女孩跟媽媽頂嘴的話並非是壞情緒無理由的宣洩,反而還有理有據,讓人不禁思考:「頂嘴?真的是不好的嗎?兒子哈利當時這樣說,「你用你知道的告訴我,你怎麼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而我知道你不知道的。」
  • 孩子愛頂嘴,多半是父母不合格,李玫瑾:這3句話讓孩子不再頂嘴
    阿權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因為孩子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帶的,二老對孩子有些過於寵溺了,這讓孩子養成了驕橫的脾氣。回到自己家之後,小孩子經常不聽管教,總是和父母頂嘴。阿權的脾氣也不好,只要孩子一不聽話,他就會對孩子發脾氣。
  • 孩子頂嘴,制服他就好了?我真正的心聲,你卻不知道
    我為什麼要跟爸爸媽媽頂嘴言而無信上個星期,和爸爸約定好如果我作業完成了就帶我去迪斯尼玩。可等我完成了他卻改口說,等你考上班級前十名,考不上就別想了。討厭被命令我只是想把後半集的連續劇看完就馬上睡覺,爸爸堅決說不行把我電視關了,而且他總是用命令的口氣跟我說話,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讓我很不爽。「一個巴掌拍不響」,從以上幾個孩子的回答可以看出,孩子和父母頂嘴並非無緣無故的,父母也應當反思一下自己,認真分析原因,多與孩子談心,了解孩子。
  • 批評孩子,孩子頂嘴怎麼辦?
    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說:孩子任性、發脾氣是因為他們的生理和情感的發育,超過了自身的溝通能力。就拿知乎上這個孩子來說,她「懟」媽媽的這句——「你有本事你來啊!」這只是孩子對媽媽那句「彈得不好」的下意識反駁,並不是真的要媽媽去做。她內心真正想表達的可能是:媽媽這麼說我,我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怎麼努力也練不好,我對自己也很失望。
  • 孩子愛頂嘴是好事,暗示長大後前途無量,父母可別瞎糾正
    對於孩子的這種變化,有的家長默認孩子長大了,不跟自己一條心了;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脾氣大了,變得犟了。但是這些說法都不準確。孩子愛頂嘴,其實是成長進步的標誌。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增加,對待事物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對父母的做法不認同,就會試圖糾正父母的做法,表達自己的觀點,爭取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