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符水治病來傳教,最終發動黃巾軍起義,加速了東漢的滅亡!

2021-02-08 我選擇愛你

起義,通常來說都是因為下面的人不服從統治者的管理從而發起的一場戰爭,目的是為了推翻統治者的統治。那麼我們所知道的那些起義,實際上都會引起社會局面的一些變革。現在我們來談談黃巾起義這一事件,而這個起義的主角就是張角、張梁以及張寶這三個人。

張角他這個人十分地信奉黃帝以及老子的道法,他甚至還培養出了自己弟子。他把那些已經寫好的符咒用火點起來,並且放到水裡面,用這樣的水就可以來治病,他甚至還讓病人保存磕頭的那種姿勢來悔過,更神奇的是也有很多病人甚至被治好了,所以老百姓都開始去信任他,如果說有些人他的疾病沒有被治癒好,那也只能說明這個人他的信念是不夠的,沒有強烈的信仰。而治病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的聲望會慢慢的才體現出來,或許來說張角一開始他的目的並不在於如何去救治病人,而是為了去傳教。

而實際上,他用符水去治病,最終來傳教的方式也是很特殊的,在那個時候也有不小的一些影響力,如果說放到了今天來說,可以說沒有什麼人會相信這種治病的方式,這也說明我們的文明觀念進步了不少。而在那個時候人們還是比較愚昧的,這個傳教活動也是受到了當時很多人的認可,從這一個角度來說,這一場的起義實際上已然成功了大半,因為你得到了民心就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天下。而張角他的這一場傳教是什麼趨勢呢?他一開始的時候就派遣他自己的弟子去往各個地方,首先就用善良那些教義來教化大家,再之後,在全國各地之間他們不停的流傳著,到了最後數十年的時間裡,教徒就有十幾萬之多。

一開始之際,張角三人他們並不是為了傳教,在3月5日的時候,他們終於暴露出他們的目的了,在那一天他們提出了一個口號,裡面要表達的意義就是漢朝即將要滅亡了,而黃巾軍很快就會取而代之。於是這一場起義就正式的展開了,他還派人在官府的門口寫上甲子兩個字來作為標記,另一方面還派遣了一些大將去荊州以及揚州召集了上萬人的人,來做準備。這個計謀可以說是比較周全的了,可是計劃的實施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起義之前的前一個月,出現了一件事情。在這場起義部隊裡面有了一個叛徒,叫做馬元義,被舉報了之後,張角等人十分慌亂,想了半天,最後還是要決定提前進行起義,而且他們那些起義者們都在腦袋上綁著黃巾。在開始之際,他們在冀州那一帶進行了起義,而在短短的1月之內,戰鬥就發生了很多次,而在全國幾個州之內也展開了鬥爭,而這也說明張角三年他們的布局是比較完善的,於是黃巾軍的進展非常的快,朝廷不得不派出許多兵力去鎮壓,而這個時候。劉備他走了出來,主動去投靠,希望能夠去討伐這些賊人。

到了後面黃巾軍的敵人越來越多,不僅有劉備等人,而且還有那時的黨人以及曹操等人,於是到了最後漢軍成功地把黃巾軍給鎮壓得下去。雖然之後黃巾軍並不死心,又發動了幾個起義,但是規模並不大。到了最後,漢朝的權力也開始下放了,這也為後面三國時期的一個群雄混戰埋下了伏筆,也讓東漢的滅亡加速了。所以,其實張角等人的起義並不是沒有作用的,它成為了壓倒漢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相關焦點

  • 黃巾軍起義之前的東漢政府,究竟陷入了怎樣的困境?
    但是到了東漢末年的時候,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富有宗教色彩的農民起義,黃巾軍起義卻徹底地摧毀了漢朝的統治根基。在經歷了諸侯割據的混亂局面之後,漢獻帝終於禪位於魏文帝曹丕,東漢的東芝也終於走向滅亡。  而黃巾軍之所以起義的規模如此浩大,與東漢末年時百姓糟糕的生活環境是分不開的。當時由於土地兼併的盛行,導致大量農民失去自己的土地成為流民,而且政府在宦官專政的局面下也無動於衷。
  • 黃巾起義
    熹平中年:漢靈帝劉宏所用的第二個年號。妖賊:代表流民暴動.妖字指的是宗教信仰,凡農民暴動中有宗教信仰的就被稱為妖賊. 有宗教,必定會有教義,否則如何宣傳?太平道的教義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行醫治病。 《後漢書》和《資治通鑑》都記載了張角用「符水以療病.」效果則是「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
  • 歷史上以傳教方式發動的起義
    也正是這樣的局面,導演一幕幕以宗教形勢起義的戰爭,如有東漢末年張角帶領的黃巾起義;東晉末年孫恩領導的五鬥米教;唐朝前期陳碩貞領導的道教;元朝末年的明教;宋朝末年方臘領導的明教;清朝末年的天平天國和白蓮教等等。
  • 黃巾起義:謀劃十多年,聚眾三十萬餘,為何不到一年就失敗了?
    這場起義張角謀劃了十多年,好不容易聚眾三十萬餘,為何不到一年就失敗了?而且東漢為何在這一次民變之後再也無力回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場農民起義。黃巾起義前八十年間,僅有史可靠的農民起義就有上百次。只不過東漢實力強硬,百姓們的起義就如同以卵擊石。失敗n次後,百姓完全看不到活路,只能寄望於救世主來解救他們。也正是因此給宗教提供了土壤,大量宗教向百姓傳播教義,通過各色各樣的手段聚眾造反。東漢時期宗教組織的暴動具體時期為:漢安帝時期1次、漢順帝2次、漢衝帝1次,漢桓帝7次。從形式上看是愈發嚴峻,暴動規模越來越大、暴動數量越來越多。
  • 黃巾起義為什麼會輕而易舉就被鎮壓下去?
    農民起義失敗是正常的,不失敗才不正常。不光黃巾軍如此,所有的農民起義都如此。
  • 從莊園經濟的形成上看東漢為什麼會滅亡?
    公元220年,這一年曹丕篡漢,東漢正式宣布滅亡。後世不斷總結東漢滅亡的原因,有人說是因為皇帝無能導致國家走向滅亡、也有人說是黃巾起義動搖了國家統治、還有人說是因為董卓霍亂朝綱導致的。眾說紛紜,一時間不知道該相信哪一個說法。
  • 同是農民起義,為什麼它的歷史評價那麼低?
    黃巾起義可以說是東漢末年最大一次規模的人民起義,它是導致漢王朝直接滅亡的導火索。然而起義規模遠遠大於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的黃巾起義,為何在歷史上卻得不到公正的評價,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更是蔑稱他們為黃巾賊。
  • 為何說東漢桓帝扶持宦官勢力,造成知識分子被禁錮?
    這是第一次黨錮之禍,第二年,在社會輿論和竇武等的請求下,漢桓帝下令將那些緝拿的黨人赦歸田裡,但是規定他們終身禁錮不得做官。但是這次的迫害並沒有讓這些知識分子們退縮,他們的鬥爭激情反而更加高昂。當李膺赦免放逐到鄉裡的時候,天下的士大夫們都歌頌他的高尚,貶低朝廷的汙穢。
  • 「符咒水」治病,真的靠譜嗎?為你揭秘道教法術!
    「瘟疫救療」與早期道教「以醫傳教」早期的一些道派如東漢順、桓之時張陵所創的五鬥米道,靈帝時張角的太平道,在初創時都是將傳教與治病結合起來,採用了帶有濃厚巫醫色彩的治病方法諸如「符水咒說」「跪拜首過」為下層貧民醫治疾患,並以此作為重要的傳教手段。
  •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張角的起義口號究竟蘊含了什麼秘密?
    東漢末年,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休,同時邊疆戰事不斷,內憂外患下,東漢王朝的國勢日漸衰弱。公元184年,壓死東漢這頭「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終於出現。自稱太平道人的張角率領貧苦民眾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 中國古代民族起義,白骨相望於野,羌族與東漢
    大家好,我是曹麗,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了解一下歷史上西北民族羌族與東漢的關係。公元139年,東漢政府任命來機為并州刺史,劉秉為涼州刺史,這兩位刺史都是「天性虐刻」,十分橫暴的武夫。他們到州任職之後,對羌族部落「多所擾發」。
  • 黃巾軍何以敬仰鄭康成竟至「見玄皆拜」境地
    而以早期道教太平道形式組織的黃巾起義,歷時多年,起兵之始便勢如破竹,沉重打擊了東漢政權,為三國鼎立創造了條件。可起義軍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在起義過程中當然也不乏燒殺搶掠之事。    鄭玄與黃巾軍,一個是經師、學者,一方是亂賊、暴民,這兩者因緣際會於途路,可謂「秀才遇上兵」。難怪顧炎武《不其山》詩中後兩句云:「為問黃巾軍滿天下,可能容得鄭康成?」詩句中流露出了極大憤慨與不解。
  • 東漢末年的漢王朝為什麼沒機會像西漢末年一樣重生?
    同樣的,到了東漢末年,漢室再一次到了崩潰的邊緣,同樣的奸佞與戰亂威脅,漢王朝的氣運卻似乎到達了盡頭,四百年的大漢天下最終覆滅。為什麼兩次相同的歷史場景會出現不同的結局呢?圖/荒淫的漢靈帝02 德運信仰的坍塌漢代的德運經歷了多次變化,漢初為水德,後又改土德,東漢後又改火德,尚紅。
  •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首先發動起義,為何到最後卻是項羽劉邦稱王?
    這段描寫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的課文,相信大家到現在還記得。由於秦朝當時調兵去守漁陽,陳勝吳廣作為小隊長帶隊前往。然而到了半路,下起了大雨,行進道路被切斷,無法按時到達漁陽,而按照秦朝法律,未按軍令規定到達者,是要被處罰的。因此,陳勝吳廣便帶隊起義。可是,明明是陳勝吳廣首先發動的起義,為何到最後卻成為了項羽、劉邦的天下?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 消失的阿拉伯帝國,伍麥葉王朝在起義中滅亡,阿拔斯王朝建立
    消失的阿拉伯帝國,伍麥葉王朝在起義中滅亡,阿拔斯王朝建立   哈瓦利吉派,遍布帝國的各個階層、各個角落,他們沒有統一的組織和政權,但不斷地製造武裝暴動,不斷地發動起義
  • 東漢莊園經濟:本意為抑制地主,卻促成莊園主掠奪財富、瘋狂奪權
    漢朝的建立,無論是東漢還是西漢,都與莊園經濟有關。 秦漢時代土地私有和土地買賣,使得土地逐步被地主階級掌握,在當時,手中握有幾百甚至幾千的地主有很多,最終在社會上出現一種新的生產組織,就是莊園經濟組織,本文將從莊園經濟的形成上看東漢為什麼會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