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TPPA試驗:陰性對照孔陽性,實驗孔強陽性凝集!到底哪做錯了?

2020-12-15 瀟湘名醫

來源:廣元市中心醫院檢驗科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一種幾乎可以侵犯全身所有器官而產生多種症狀和體徵的慢性傳染性疾病。

梅毒血清學試驗包括非特異性梅毒螺旋體試驗和特異性梅毒螺旋體試驗。

非特異性梅毒螺旋體試驗如梅毒血漿反應素快速試驗 (RPR TRUST),不加熱血清反應素試驗 (USR),和性病研究實驗室試驗 (VDRL),其抗原成分屬於類脂抗原,抗類脂抗原抗體即是反應素,機體感染梅毒後產生反應素能與非特異性梅毒螺旋體試劑發生反應凝集,該類方法可用作梅毒螺旋體感染後治療的效果評估。

特異性梅毒螺旋體試驗有梅毒螺旋體血球凝集試驗如 TPPA 試驗,是以梅毒螺旋體精製菌體包被在人工載體明膠粒子上作為抗原,去和梅毒患者血液中特異性抗體產生凝集反應,可避免血清樣本鈍化和溶血帶來的影響。在臨床實驗室 TPPA 試驗由於其敏感性和特異性都非常高受到廣泛應用,並且可作為梅毒確證的依據。

最近我遇到了一例 TPPA 試驗陰性對照孔為陽性凝集(+),而實驗孔為強陽性凝集(++)的 「奇怪」 梅毒病例~

一、案例經過

在值班時我收到一例門診患者的血標本,其檢驗項目為梅毒螺旋體抗體(TPPA+TRUST) 試驗,TRUST (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

在實驗中發現該患者 TPPA 試驗陰性對照孔為陽性凝集(+),而實驗孔為強陽性凝集(++),如下圖所示:

T1 為該患者的試驗結果

二、案例分析

1. 首先,排除實驗操作錯誤

我看到實驗結果後很是詫異,馬上進行回顧分析,難道是操作失誤導致實驗失敗?於是我又重做了一遍,我認真核對每一步,確保操作沒有問題,然而兩個小時後實驗結果與第一次結果無異,我很納悶,哪裡出問題了呢?

2. 多種檢測方法結果對比

為了進一步明確實驗結果,我又做了北京萬泰的 TRUST 試驗、羅氏 Cobas601 化學發光試驗,廈門英科的膠體金試驗,如下圖所示。

患者 TRUST 試驗的結果

患者化學發光試驗的結果

患者膠體金試驗的結果

結果 TRUST 試驗呈陰性,化學發光試驗、膠體金試驗都呈陽性。鑑於化學發光法的高靈敏度與膠體金法的高特異性,於是我心想這可能是一個繼往梅毒感染或極早期梅毒感染患者(不同檢測方法對比可參考往期推文:我又被臨床投訴梅毒檢測結果,對不起,這個鍋我們檢驗科不背!),但是不能就憑這樣出我們的檢驗報告結果。

3. 吸收實驗驗證 TPPA 檢測結果

陰性對照孔加入的試劑是未致敏粒子,若出現陽性反應,一方面可能是未致敏粒子被致敏粒子汙染,另一方面可能是血清中存在某種不明抗體,該抗體恰好能夠匹配未致敏粒子的抗原決定簇,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出現了假陽性結果。

首先,驗證未致敏粒子是否被致敏粒子汙染

介質對照實驗步驟:孔 1 中加入 25μL 血清稀釋液後加 25μL 未致敏粒子 ;孔 2 中加入 25μL 血清稀釋液再加 25μL 致敏粒子,置室溫 2 小時。

未致敏粒子 VS 致敏粒子

兩孔都正常凝集,證明未致敏粒子與致敏粒子自身沒有問題。

陽性對照實驗步驟:在孔 1 中加入 100μL 血清稀釋液和 25μL 陽性對照血清,孔 2、3、4 分別加入血清稀釋液 25μL,然後從孔 1 吸 25μL 混合液以 2n方式依次稀釋到孔 4 後 25μL 吸棄,孔 3、孔 4 分別加入未致敏粒子、致敏粒子,置室溫兩小時。結果如下圖:

孔 3 陰性,孔 4 陽性結果,說明未致敏粒子未被致敏粒子汙染。

其次,驗證血清中是否是存在幹擾實驗的不明抗體

患者樣本對照實驗步驟:在孔 1 加入 100μL 血清稀釋液和 25μL 患者血清,孔 2、3、4 分別加入血清稀釋液 25μL,然後從孔 1 吸 25μL 混合液以 2 n方式依次稀釋到孔 4 後 25μL 吸棄,孔 3、孔 4 分別加入未致敏粒子、致敏粒子,置室溫兩小時。結果如下:

結果依然是陰性對照孔呈陽性凝集,孔 4 的實驗孔呈現強陽性凝集。

吸收實驗操作步驟:取用溶解液調製好的未致敏粒子 0.95ml 至小試管中,加入患者血清樣本 50μL 充分混勻後在室溫 25℃放置 30min , 充分吸收患者血清樣本中不明抗體。然後 2000rpm 5min 離心 , 取上清液 25μL 至孔 1 中,作為陰性對照;再取上清液 25μL 至孔 2 中並加入 25μL 血清稀釋液,混勻後吸棄 25μL 混合液作為實驗孔;最後分別在孔 1、2 中加入25μL 未致敏粒子、致敏粒子,置混合器震蕩 30s,室溫靜置 2 小時。結果如下:

通過吸收試驗,在血清樣品中加入大量未致敏粒子,為血清不明抗體提供了大量的不明抗體結合位點。抗原抗體充分反應後,通過離心,極大程度降低或消除了血清中不明抗體含量,從而避免血清不明抗體結合到明膠粒子上出現假陽性反性。吸收實驗後,對照孔 1 陰性,試驗孔 2 依然出現了陽性凝集結果,故最後判斷該患者為梅毒螺旋體抗體陽性。

三、案列總結

確認結果後詢問患者病史,有大量用藥史且具體不詳,其他無特殊。我們推測陰性對照孔中出現陽性凝集可能是之前的不明用藥產生了不明抗體。在 TPPA 試驗中所用的未致敏粒子是經過單寧酸處理的明膠粒子,我們推測可能是抗明膠粒子或抗單寧酸抗體,通過吸收試驗用大量的未致敏粒子結合掉血清中非特異性不明抗體再通過離心很大程度降低或者消除了血清中非特異性不明抗體含量,使我們在吸收試驗後的梅毒螺旋體明膠顆粒凝集試驗得到了準確的結果。

在工作中如遇到這類罕見的 TPPA 模式,即陰性對照孔出現陽性反應,並且用對照試驗排除人為、試劑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血清中出現了非特異性的不明抗體。這時如果是一位非梅毒螺旋體感染者的血清中恰巧出現了非特異性不明抗體,為避免發出錯誤的檢驗結果,我們可以通過吸收試驗吸收這些不明抗體來排除幹擾,使檢驗結果更加準確可靠。

本文來源:檢驗時間

編輯:徐少卿 審校:陳雪禮

【來源:檢驗醫學官方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專業科普】梅毒的診斷及檢測結果解讀
    2、血清治癒:抗梅治療後 2 年內梅毒血清學反應(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試驗,如 VDRL、RPR、UsR 試驗)由陽性轉變為陰性,腦脊液檢查陰性。一期梅毒(硬下疳初期)血清反應為陰性時,已接受充足抗梅治療,可以不出現陽性反應,這種情況不存在血清治癒的問題。
  • ELISA設置陰性、陽性、空白對照實驗結果有效性
    要獲得準確的檢測結果「有效性」評價,就會關係到:為什麼要設置「陰性、陽性和空白」等不可缺少的三項對照?要用什麼樣的物質擔當「陰性、陽性和空白對照(品)」?這「三項對照」如何設置、需要設置幾個孔位?獲得的測定值如何「認可、取捨與計算」?隨後,又如何依照陽性對照均值(PCx)與陰性對照均值(NCx)的差值(P-N,或N-P)大小做出「試驗結果有效性」的最終裁決呢?
  • 醫生說我的梅毒已愈,為啥我的寶寶梅毒抗體陽性
    吳女士今年30歲,一年裡經歷兩件人生大事,結婚生子,結婚後一個月就懷孕,樂壞兩家老人,忙著給吳女士增加營養,不讓她做任何家務,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建卡產檢,確保寶寶萬無一失,吳女士的揪心的事情來了,吳女士的梅毒抗體TPPA陽性,快速血清反應素試驗(RPR)陰性,這個結果表示吳女士感染過梅毒,梅毒已愈,吳女士夫妻蒙圈了,怎麼會呢,老公趕緊抽血檢測梅毒抗體,結果陰性
  • 梅毒篩查
    梅毒危害很大,不僅會出現皮膚症狀,還會侵犯各組織、器官,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死亡,而且還能經胎盤傳染胎兒引起死產、流產、早產和胎傳梅毒。 早期治療可避免形成嚴重危害並減少傳播,必要的檢查及對結果的正確解讀至關重要。有哪些情況需要篩查梅毒?1、有疑似梅毒症狀或體徵者。
  • 流感病毒的血凝與血凝抑制試驗——萬融實驗
    把一定濃度的雞紅細胞加到待檢的雞胚尿囊液或羊水中,如出現血細胞凝聚現象,即表示有病毒存在,這種試驗稱血紅細胞凝集試驗,簡稱為血凝試驗。【實驗材料與儀器】1.已接種流感病毒的雞胚。2.0.5%雞紅細胞懸液、生理鹽水、吸管、小試管、小鑷子等。
  • 如何評估梅毒的傳染性?
    對於這種情況,接下來是否需要治療、是否具有傳染性、是否需要與家人隔離、育齡期女性是否可以妊娠、孕檢時發現梅毒血清學陽性是否可以繼續妊娠以及對胎兒的危害、新生兒發現梅毒血清學陽性是否要診斷先天梅毒以及是否需要治療等感到非常困惑。梅毒診斷需要兩個指標,1.特異性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TPPA/TPHA),2.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TRUST/RPR)。
  • 矇騙黑人做梅毒實驗,美國種族問題背後的恐怖歷史
    實驗過程中大量身患梅毒的黑人被迫遠離正常的醫療環境,成為自己都不知道的「醫學實驗」的犧牲品。患者本該是醫學的受益者,卻成了犧牲者,那麼醫學發展造福於誰呢?當時美國醫學界對梅毒也有過不少研究,其中一個結論是梅毒對人的影響取決於人的種族,對黑人的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更大,而對白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更大。於是,美國以挪威的實驗為靈感,也打算進行實驗,以了解黑人患梅毒而未經治療狀況下,會發展出什麼症狀。
  • 梅毒防控重在檢測策略電化學發光法成主流—新聞—科學網
    ■薛坤 日前,在「2017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年會暨第十二屆全國檢驗與臨床學術會議」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實驗醫學科陶傳敏教授分享了國際權威梅毒管理指南及國內外大型研究對於梅毒實驗室檢測方法和標準檢測流程的臨床應用評估及推薦
  • 正確看待真假梅毒之謎_石家莊普濟醫院徐紅亮講解
    時許,門診來一檢測梅毒滴度的患者,抽完血向採血人員講述:2019年3月底在本院檢測,梅毒篩查結果為陰性,但前幾天在當地婦幼保健院檢測胃鏡前四項梅毒結果為陽性。2019年3月26日術前八項檢測用的是化學發光方法,梅毒結果為0.015S/CO(陰性),    當時我心裡就忐忑起來,查看了當天儀器運行情況和質控情況,無異常報警、質控在控。那為什麼短短二十天左右,兩個單位的檢測結果怎麼差異這麼大?
  • 男子查出嚴重梅毒,但卻多年沒有性生活!被感染的途徑,讓人意外!
    只要感染過梅毒終生都會留下痕跡  醫師提醒,只要感染過梅毒,不管多久,這個印記永遠會在。在醫院檢查時,梅毒螺旋體特異抗體(TPPA試驗)這項指標永遠呈現是陽性,而不是正常人顯示的陰性。部分患者通過治療,不加熱血清反應試驗(TRUST試驗)可以從陽性轉成陰性。
  • PPD試驗陽性就一定患了結核病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對於篩查結核的PPD試驗很多人基本都有所耳聞,PPD試驗又叫結核菌素試驗,是指通過皮內注射結核菌素,並根據注射部位的皮膚狀況診斷結核桿菌感染所致Ⅳ型超敏反應的皮內試驗。結核菌素是結核桿菌的菌體成分,包括純蛋白衍生物(PPD)和舊結核菌素(OT)。
  • 【科普】新生入學體檢PPD陽性(結核菌素試驗)——就是得了結核病嗎?
    下面就為你講一講PPD試驗到底是怎麼回事.1、PPD試驗是什麼?目前我國PPD試驗陰性和陽性反應不同等級的判斷標準為:陰性(-): 硬結平均直徑<5mm或無反應者為陰性。非強陽性:一般而言,卡介苗接種和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較少出現PPD強陽性。所以如果PPD硬結直徑在15mm以下且沒有臨床症狀和不適,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隨訪觀察即可。
  • 二期梅毒誤診為蕁麻疹性血管炎1 例
    上次說過一個二期梅毒誤診為痤瘡、毛囊炎的病例,這次分享的是一個二期梅毒誤診為蕁麻疹性血管炎的病例。所以「最大的模仿者」的稱號非二期梅毒莫屬啊。另外,性生活史一定不要對醫生隱瞞,不然一旦誤診誤治傷害的還是自己。
  • 及早篩查助力梅毒臨床診療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慢性系統性性傳播疾病,傳染性極強。主要通過直接性接觸傳播,也可以通過手術、輸血等間接途徑感染。同時,梅毒也可以通過胎盤由母親傳播給胎兒,引發先天性梅毒。全球每年約150萬孕婦感染梅毒。此外,梅毒感染還會大大提高愛滋病病毒(HIV)傳播的機率,出現梅毒瘡的人感染HIV的可能性比普通人要高出2-5倍。
  • 多年無性生活男子被查出嚴重梅毒 或因此途徑感染
    在早期梅毒病人帶有梅毒螺旋體的皮疹時,接觸病人的對象也恰好有皮膚破損等現象,破損皮膚接觸新鮮的帶梅毒螺旋體的體液後接觸者才有可能感染梅毒。「梅毒的病原體是一種很脆弱的病菌,離開人體後,在乾燥的環境下,一兩個小時就會死亡。」所以,一般來說,通過日常接觸感染梅毒,概率很低,但不完全排除可能性。
  • PPD試驗結果到底該看硬結還是紅暈?
    前些日子,一同事問我:PPD試驗結果到底該看什麼?硬結還是紅暈?"硬結啊"我回答的理所當然。"可是系統裡有硬結和紅暈。"我還就不信了,工作這麼多年我還能錯?首先來看看我們賴以書寫的電子版護理記錄,確實是這樣的(圖1)。
  • 什麼是核酸檢測「假陰性」?
    03 特異性是指按照「金標準」確定的非病人中,試驗陰性或正常人數所佔的比率(%)。特異性又稱為真陰性率(true negative rate,TNR),表示試驗能夠將實際無病的人正確判定為「非患者」的能力。
  • 梅毒症狀有哪些 梅毒的預防和治療
    近年來很多的國家都會報導一些關於梅毒的新聞。梅毒作為人類獨有的慢性、系統性性傳播疾病,很多男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都會詫異自己怎麼就染上了梅毒。那麼。梅毒症狀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初發時梅毒的表現為,少數微小淡紅色丘疹,漸漸增大及增多,梅毒患者的表面凹凸不平,溼潤而柔軟,呈大小不等的乳頭樣,摹樣或融合成大團塊呈菜花樣,紅色或汙灰色。4、梅毒的損害主要可出現在患者的口腔或咽喉部,同時伴有進食困難、吞咽困難、聲音嘶啞等狀。其症狀更為嚴重者還可能會因梅毒的損害堵塞氣管進而導致人窒息死亡,特別是在嬰幼兒梅毒患者中非常容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