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脊髓病: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脊髓功能障礙。主要是損害平面以下運動、感覺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病因尚不確定。
急性脊髓病:急性發作的脊髓病,急性發病高峰一般不超過3~4周;亞急性發病高峰在6~8周以內。
急性脊髓病主要檢查
1.脊髓功能解剖進行縱橫定位:詳細神經系統檢查。
2.鑑別:
(1)脊髓休克:急性吉蘭巴雷症候群;低鉀血症。
(2)脊髓半切症候群;卒中。
(3)馬尾圓錐症候群;腰骶神經根病。
急性脊髓病輔助檢查
1. 腦脊液常規檢驗(CSF)
(1)CSF應在抽出後2 h內做細胞學分析以保證準確性。
(2)CSF常規、生化:寡克隆區帶、IgG指數、梅毒抗體VDRL;病毒PCR或病毒抗體IgM;副腫瘤抗體;GFAP抗體等;或微生物二代測序;CSF白細胞數等。
2.血清學檢查以及其他
(1)ENA多肽;血沉、CRP;感染篩查。
(2)抗磷脂抗體;甲狀腺抗體;中性粒細胞抗體。
(3)AQP4抗體、MOG和GFAP抗體。
(4)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5)其他:肺CT注意肺門淋巴結腫大以及肺部佔位等;腹腔盆腔CT等。
3.MRI檢查
T1強化異常:血腦屏障破壞部位和血管過度增生部位(腫瘤、感染、炎性和脫髓鞘)。
DWI:細胞內水腫部位高信號。
SWI:出血部位低信號,韌帶所有序列低信號。
病因、診斷及鑑別
(一)急性外傷
急性外傷性脊髓病
(二)急性非外傷
1.急性脊髓壓迫症
(1)病因:
腫瘤侵犯、硬膜外膿腫和硬膜外血腫
示例1:
既往椎管狹窄患者輕微外傷等因素導致
示例1:
頸椎病—紡錘形T2高信號 薄餅型強化
示例2:
頸椎病典型髓內病變強化特點——周圍周邊強化
2.急性非壓迫型脊髓病
(1)常見類型
Ⅰ-1類:炎性——常見
病因線索
ⅰ.發病緩急
ⅱ.脊髓病變長度
ⅲ.病程
Ⅰ-2類:脫髓鞘——常見
脫髓鞘性脊髓病診斷線索
Ⅱ類:感染性——較常見
感染性脊髓病診斷線索
ⅰ.發熱、意識模糊、腦膜炎體徵。
ⅱ.皮疹;腸道病毒;手足口皰疹;帶狀皰疹。
ⅲ.同時存在全身感染表現;淋巴結腫大。
ⅳ.流行季節和流行地區;布氏病,養羊史。
示例1:
感染性或感染後脊髓炎常見影像
Ⅲ類:其他炎性損害相關性脊髓病(如SLE等)
Ⅳ類:血管性——少見
示例1:脊髓梗死—波及血管有關
超急性發病1 h,最長72 h
示例2:脊髓梗死臨床症候群
脊髓梗死診斷標準
ⅰ.急性脊髓病,開始(非疼痛)到高峰12 h以內;
ⅱ.髓內T2高信號,可伴椎體梗死;急性期DWI高信號;ADC低信號;
ⅲ.腦脊液細胞數,IGG指數正常,OB陰性;
ⅳ.除外其他診斷。
鑑別診斷
-1.與NMOSD鑑別
ⅰ.NMOSD病灶躲在枕骨大口下或頸胸椎體交界上7 cm,病灶強化;軸位上波及軟腦膜;MOG可波及圓錐。
ⅱ.脊髓梗死多在側支循環不發達區域,如中胸段以及圓錐,上頸椎少見;病灶很少波及軟膜。急性期一般不強化。
-2.與髓內出血鑑別
-3.與脊髓結節病鑑別
脊髓結節病MRI特點:
20%急、亞急性發病77%長脊髓節段病變,軸位病灶位於中央或偏後索;T2高信號T1低信號。
強化MRI:片狀或結節狀強化,均勻一致的脊髓後側軟腦膜強化是其特點:並且強化時間超過6月甚至是1年。
肺門淋巴結增大75%。
Ⅴ類:腫瘤或副腫瘤性——罕見
腫瘤轉移的MRI特點:
80%單個病灶,邊界清楚,伴隨脊髓增粗,多偏心分布。
病灶多T2高信號,T1低信號;病灶長短不一,長脊髓節段多見,98%強化,但強化範圍較小;軟腦膜可強化。
90%同時發現惡性腫瘤。
副腫瘤性脊髓病MRI特點:
A1 T2長脊髓病灶;A2 強化;A3 T2對稱性側索病灶;A4強化。
頸髓和胸髓多見。
長脊髓病變,T2高信號,對稱性或不對稱性強化;T2序列病變對稱性波及傳導束,尤其是側索、後索或中央灰質;全身PET可發現腫瘤;脊髓病變無高代謝。
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