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合理用藥 臨床藥師卻選了不一樣的角度 | 健康界峰會

2020-12-25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仿製藥在我國醫藥市場所佔比例之高超乎想像。援引5月12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等三部門聯合發布的《中國仿製藥藍皮書(2016年版)》,截止目前,我國約有17萬個藥品批准文號,其中化學藥品約有10.7萬個,95%以上是仿製藥。

但是,作為仿製藥生產和使用大國,我國仿製藥生產領域長期以來缺少高水平的質量標準和質量控制體系,這就導致獲批上市的部分仿製藥與原研藥相比,質量普遍不高。

因此,出於為國民經濟和國民健康的考量,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加大了對仿製藥產業的重視,尤其是在仿製藥和原研藥一致性評價方面,從國家層面推進仿製藥一致性評價進程,並於2016年3月5日,由國家食藥監總局(CFDA)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中規定,凡是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並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2年版)」的化藥仿製藥須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評價,同時規定「凡未按照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原則審批的,均須開展一致性評價。」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要開展原研藥和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二者最本質的區別在哪裡?作為醫生/藥師,應該如何開展合理用藥?關注點又應該放在哪些方面?......

日前,在由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健康界傳媒、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聯合主辦,住友製藥特別支持的2017健康界峰會「藥物質量與臨床合理用藥」分論壇上,兩位藥學專家針對一系列問題,從多個角度給出了詳細解答。

劉向紅:大數據時代 藥品一致性評價更應該為患者安全保駕護航

根據美國FDA所述,藥品安全包括質量和數量安全,前者要求藥品的質量要安全、有效、可控,後者則要求本國醫藥企業提供足夠的藥品數量和品種,以保障藥品的可及性。

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的藥品安全狀況,通常有三個指標:藥品抽檢合格率、百萬人口藥品不良反應(ADR)報告數、查處藥品案件涉案金額與醫藥工業總產值之比。

但基於這三項考核指標,我國藥品安全現狀不容樂觀,「其中藥品抽檢合格率穩定在5%以下,ADR報告數達637份,監測報告率在數量上連續多年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藥學部主任、PIVAs合理用藥組組長劉向紅分析道。

「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我國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監管的疏鬆,導致仿製藥質量和原研藥品有很大差異。好在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引起了國家高層的重視,2016年密集頒布多項政策。同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藥品一致性評價工程與藥品醫保支付標準制度是『三醫聯動』改革政策順利實施的重中之重。」

那應該如何開展藥品一致性評價?劉向紅指出,應充分藉助醫療大數據互通共享的優勢,緊緊圍繞藥學、生物以及臨床等效性三方面展開一致性評價,其中生物等效性評價(BE)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對此,劉向紅列舉了新一代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美羅培南(美平)原研藥及其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例子。這項評價分別從重症感染臨床療效、最低抑菌濃度MIC值、晶體構成以及溶解度等方面展開,所得結果和分析如下:

在重症感染的臨床療效方面,原研藥治療效果達85%,仿製藥是67%,P≤0.05,有統計學意義,同時原研藥在治療重症感染上的成本/效益比要明顯優於仿製品,而成效比恰恰是我們在遴選藥品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在對100株銅綠假單胞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評價方面,根據2012年日本一項研究,在預先準備的8種仿製藥中,就連效果最好的一種仿製藥,其抗菌能力也僅僅是原研藥的78%。

在晶體結構方面,電子顯微鏡下顯示,仿製藥晶體直徑是原研藥的2倍或以上,且晶體大小較為接近,這將會對藥品溶解速度造成影響。

(G1-G8:美羅培南仿製藥)

果然,在接下來的藥品溶解時間比較中,原研藥美平完全溶解僅需20秒,而國產仿製藥則需要47-82秒。

因此,仿製藥和原研藥在質量上確有差別,某些指標甚至不達標。在這種情況下,醫院在遴選藥品品種和臨床用藥前應先進行科學考量,這是藥品安全合理應用的基礎和前提,發現、評估、預防和控制藥品風險,從而實現患者用藥收益(效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的動態管理。

張菁:活用藥品一致性評價數據 合理指導臨床用藥

對於原研藥和仿製藥的差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抗生素研究所、國家衛計委抗生素臨床藥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張菁和劉向紅持有同樣的觀點,但張菁更傾向於在挖掘現有的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數據基礎上,對目前的藥品說明書所標註的給藥方案合理性進行評價,以期提高臨床治療有效性,同時降低耐藥細菌的產生。

潛心抗感染臨床藥理研究數載,張菁對抗感染類藥品的一致性評價了如執掌,她曾經做過乙醯螺旋黴素等十幾個抗生素品種的BE試驗,然後「非常抱歉地告訴大家,十幾個品種裡面,90%都不達標」。

對此,張菁分別分析了包括青黴素類及其合劑、頭孢菌素類、大環內酯類、克林黴素、氟喹諾酮類、硝基咪唑類、利福平膠囊以及抗真菌藥物等眾多抗生素類藥物的臨床應用價值,以及BE試驗注意點。

有了一致性評價數據,接下來就是如何利用這些數據指導臨床合理用藥了。

張菁認為,在抗感染領域,給藥方案最大的特點是覆蓋病原菌,在此基礎上兼顧給藥方式、劑量和療程。而耐藥細菌之所以產生,多數跟不恰當的抗菌藥給藥方案有關,究其根本,未充分利用好藥物一致性評價數據,不知道某個/某類抗菌藥物對目標病原菌的作用靶點。

對此,張菁建議結合藥物一致性評價數據(PK,亦即BE試驗關鍵數據)和抗菌藥對主要目標病原菌敏感性數據(PD),同時聯合蒙特卡洛模擬法(MCS)一起優化抗菌藥給藥方案。

根據該方案,張菁列舉了利奈唑胺治療革蘭氏陽性菌的篩選給藥過程,分別從服用方式、目標菌種、藥時曲線、體外藥效學結果、感染部位等方面進行了評估,最終得到最優給藥方案,同時解決了臨床醫生對利奈唑胺療效的質疑,改變了一貫的給藥方式。

至於國內仿製藥的一致性評價究竟應該如何做,張菁一直堅持的觀點是,仿製藥進入BE研究前,必須經過臨床藥學評價,只有符合要求者,才能進入臨床研究,否則將對受試者極不公平。

相關焦點

  • 藥學服務轉型困局待解 都是藥師培養積弊太深惹的禍? | 健康界峰會
    「藥學部的人員在醫院的地位也有所下降,發展前景不明朗,而且臨床藥師在發展規模和培訓教育方面均與西方有不小差距。」藥品零差率新政推出,藥學服務必然面臨轉型。思考未來,藥學究竟如何發展?6月17日,由北京協和醫學院、健康界傳媒、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主辦,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支持的2017健康界峰會「藥學服務轉型」論壇上,7位業界大咖頭腦風暴,共議解決之道。北京試水藥學服務轉型「靠藥師的技術、價值,為患者提供藥學服務,發展藥學學科。」張玉給出自己對藥學服務的定義。
  • 聚焦慢病患者不合理用藥,藥師獨立坐診,避免重複用藥計量不準
    不看指標盲目加量減量、多重用藥不考慮相互作用、腸溶片自行掰開服用、預防生病隨意亂吃藥……長期以來,因患者不合理用藥引發肝腎損傷等藥源性疾病甚至死亡的案例時有發生。上周,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明確將「面向家庭和個人普及合理用藥的知識與技能」列為主要任務之一。
  • |大三甲|用藥|壓縮|北京朝陽醫院|藥師|績效|...
    隨著國務院辦公廳的文件通知,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的合理用藥工程都要進一步推進,如果落到實處,不合理用藥、亂用藥、多用藥、用貴藥現象或能部分改善。發揮藥師作用,監控輔助性藥物使用合理用藥之下,北京朝陽醫院的經驗是充分發揮藥師的作用。
  • 臨床藥師任重而道遠!
    每天和大夫一起查房,通過自己的努力查閱相關專業書籍,合理審查醫囑,保障患者用藥安全,保障患者用藥的最大權益。不僅如此,最最大的收益是通過努力我收穫到了患者的認可,認識到了自己的重要性。大夫查房後我們都要對患者進行今日用藥相關的用藥教育,包括藥物的服用時間、用藥療程、注意事項,以及生活方式的教育等等,所做的一切都是從患者角度出發,發自內心地想去做好這件事情,患者也對我們的工作給予肯定和認可。有一次一位CAP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多次痰培養正常菌群。沒有藥敏試驗,大夫不能很好地更換最有效合理的抗生素,患者症狀忽好忽壞。
  • 臨床藥師處境難:患者不了解 醫生也不認可
    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臨床藥學與藥事管理學系主任蔣學華分析,臨床藥師在我國是較新的職業,很多一、二級醫院還沒有配備臨床藥師,有些三級醫院也是近幾年才設置臨床藥師。相對醫生和護士,臨床藥師長時間不被社會了解。有些患者對臨床藥師的工作不了解。「藥師過來幹嗎?到底有什麼目的?醫生和護士已經給我講了用藥問題,不需要你再講了。」有些患者在臨床藥師進行藥學查房和初次用藥教育時會這麼說。
  • 【合理用藥宣傳月】順暢呼吸,藥師伴您行
    ,我院藥劑科以市衛健委開展的「合理用藥宣傳月」活動為契機,於2020年5月開展以「順暢呼吸,藥師伴您行」為主題的「合理用藥」系列宣傳活動。面向醫務人員通過CCMTV臨床頻道面向全院醫務人員開展以「支氣管哮喘入院患者診治及吸入性裝置正確使用」為主題的線上培訓。線上培訓面向公眾1.在「普人民」微信公眾號及「紡一藥師在線」上發布哮喘合理用藥系列推文。
  • 臨床藥師處境難:患者不了解、醫生不認可、醫院不重視
    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臨床藥學與藥事管理學系主任蔣學華分析,臨床藥師在我國是較新的職業,很多一、二級醫院還沒有配備臨床藥師,有些三級醫院也是近幾年才設置臨床藥師。相對醫生和護士,臨床藥師長時間不被社會了解。  有些患者對臨床藥師的工作不了解。「藥師過來幹嗎?到底有什麼目的?醫生和護士已經給我講了用藥問題,不需要你再講了。」有些患者在臨床藥師進行藥學查房和初次用藥教育時會這麼說。
  • 臨床藥師能為患者帶來哪些價值?
    那麼藥師更多的是站在患者的角度,確保方案在執行的過程更加安全,更加有效,依從性更高。同時也會從經濟角度來優化方案,幫助患者儘量節省醫療費用。雖然還不為大眾所熟知,但是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藥師在臨床合理用藥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例如現在患者的用藥處方、醫囑都需要經過藥師事先審核。
  • 【執業藥師】執業藥師、職稱藥師、臨床藥師、從業藥師的區別
    2、職稱藥師: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的,屬於衛生系統。 (1)分類:(中)藥士、(中)藥師、主管(中)藥師、副主任(中)藥師、主任(中)藥師。 (2)報名時間:每年的12月~1月。 (3)考試時間:每年的5月份。
  • ...醫院診療管理能力提升系列雲論壇|藥學|藥物|診療|-健康界
    大會主席:山東省立醫院藥學部主任沈承武主任藥師,碩士生導師;山東大學藥學院臨床藥學系副主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臨床合理用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院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委員山東省醫院協會藥物經濟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藥學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藥師協會合理用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藥學會藥師教育和藥學信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抗感染齊魯名家講師團」講師《中國藥物經濟學》、《中國藥房》雜誌編委。
  • 【合理用藥宣傳月】藥師帶你認識一種常見抗生素:阿奇黴素
    【合理用藥宣傳月】藥師帶你認識一種常見抗生素:阿奇黴素 2020-05-31 0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版高血壓合理用藥指南發布 國產創新藥或成新寵
    作為《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藥系列指南》叢書之一的《高血壓合理用藥指南(第1版)》(下稱《指南1》),自2015年8月11日率先發布至今,受到了基層醫生的廣泛好評。截至目前,通過在全國30多個城市進行宣講,累計受益醫生人數達2萬,將近4萬名醫生使用《指南1》。與此同時,《指南1》在臨床應用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問題。
  • 藥學服務明碼標價 臨床藥師可以挺直腰杆了
    一直以來,藥師在醫療機構中處於尷尬的地位,尤其是臨床藥師,沒有真正從事合理用藥相關的工作,更多是為了應付各種級別的檢查和數據上報而設置,直至《中國藥學服務標準與收費專家共識》正式發布,這種尷尬地位似乎可以結束了。
  • 轉化醫學新玩法:不談產學研協同就是「耍流氓」 | 博鰲·健康界峰會
    正如健康界傳媒總裁趙紅在2018博鰲·健康界峰會熵量私享會「轉化醫學」分論壇上所說。中國迅速和國際接軌,於2015年12月11月,「中國個體化用藥-精準醫學科學產業聯盟」在上海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曾表示,精準醫療的根本是將疾病通過分子分型和分期進一步細化,解決當前粗線條的分期做法,使得臨床治療更具針對性,以制定個性化的疾病預防和治療方案,並非粗淺地將「靶向治療」視為精準醫學的全部。腫瘤精準醫學治療應是手術、放療、化療及生物治療等各種治療方式的綜合運用。
  • 益序醫療:總吃不對藥?這份用藥版「高德地圖」值得擁有
    當談到精準醫療和基因的結合時,多數人會想到腫瘤相關的精準用藥服務。但很顯然,基因檢測在精準用藥方面的潛力遠大於此,比如益序醫療所聚焦的高血壓等心血管慢病用藥市場。作為一家專注慢病精準用藥的檢測企業,益序醫療在 「【AI 賦能 · 智能醫療】M-TECH 2019 硬科技產業創新峰會」 上的出場也獲得較高的話題度。
  • 藥學部前面加了「臨床」前綴 受益的除了患者還有誰
    不能只看title,更要看發力點藥學部、藥劑科、臨床藥學部……翻閱醫療機構官網不難發現,不同醫療機構中藥學部門的命名有些差異。「無論如何命名,一般同級醫療機構間藥學部門的職能沒有很大差異,不同級別的,定位才會有所不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臨床藥學中心主任藥師陳世財告訴健康界。差異何在?
  • 【聚焦】「ICU合理用藥」論壇在市六金山分院順利召開
    為積極響應上海市衛健委「合理用藥宣傳月」系列活動,提高醫療安全,推進合理用藥,5月25日下午,由上海市醫學會臨床藥學專科分會ICU學組、上海市醫學會臨床藥學專科分會青年委員會主辦,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承辦的「ICU合理用藥」分論壇在市六金山分院如期舉行。
  • 博鰲•健康界峰會大咖秀 來自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的盛情邀請
    國際、前瞻、權威、開放,是健康界峰會的一貫風格,作為2018博鰲·健康界峰會的國際合作機構之一,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醫學中心(下稱「UPMC」)將在4月28日上午特別開設UPMC專場,以下是來自UPMC執行副總裁Charles E. Bogosta先生的問候。
  • 對藥師立法的思考與建議
    同樣隸屬於衛生技術人員系列的藥師管理法規,為何只打雷不下雨,一直懸著?筆者認為,這跟長期以來藥師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存在重醫輕藥現象不無關係。臨床藥學服務本來是藥學人員的重要職責,但直至今天,臨床藥學服務還開展得很不充分,即使在三級醫院,藥學服務與臨床診療仍然銜接不暢。醫師與護士在給病人提供醫療護理過程過程中,藥學人員的參與度很低。
  • 喜訊|河南省中醫院獲批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臨床藥師培訓基地
    近日我院通過中華中醫藥學會考核,獲批「中藥臨床藥師培訓基地」。這不僅標誌著我院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已躋身業內前列,也意味著我院可為全國培養更多中藥臨床藥學人才。在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的「中藥臨床藥師培訓基地遴選」網上答辯會上,我院藥學部臨床藥師團隊以過硬的帶教師資隊伍、詳盡的人才培育計劃、完善的管理制度、優良的建設條件等多方面優勢,經過層層篩選、激烈角逐,成功獲批「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臨床藥師培訓基地」,首批獲得中醫腦病科、心病科、腫瘤病科和通科四個專業的中藥臨床藥師培訓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