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當學徒的日子

2021-02-06 漫行鄉野

那段當學徒的日子

 我的學徒日子是短暫的,頭頭尾尾全算起來也就差不多兩個來月,正是這不長卻滿是無奈和迫不得已的兩個月讓我的人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貪玩的我從此有了更強烈的發奮讀書走出農門的念頭。

在那個「割資本主義尾巴」吃「大鍋飯」的年代,農村經濟非常落後,農民生活極其困難,大部分家庭的年收入也就是在生產隊按人頭分到的口糧和早出晚歸掙的工分錢,折合人民幣估計也就那麼小几百元。我家是一個大家庭,全家老少有十餘口。可全年的生活和親戚朋友間的往來開支等用項基本上就靠這樣一點收入來維持,日子過得相當拮据,好在爺爺和年幼的哥哥在經濟上還能幫上點忙,否則我就得提前輟學回家幫忙維持生計了。窘迫的家境讓父親很為難,原本讓我繼續上高中讀書的想法變成了讓我去學泥匠,以減輕家裡負擔。於是,初中畢業後,我只好跟著哥哥去當了泥水匠學徒。

 

我家可算是泥水工世家,家裡祖輩基本上都是泥水工,專門從事農活的父親做泥水活也不含糊,遇到比較急、事情多的時候,有時還會舉家上陣;假期或周末,我和幾個弟弟偶爾也會去幫幫忙。爺爺有許多徒弟,有的在公社基建隊上班,有的自己單幹,有的一邊務農一邊兼做泥水工。他們經常來我家串門,一方面來看望爺爺,另一方面找爺爺要活幹。他們平時閒聊的基本都是泥水工幹的活,所以長期的耳濡目染,我對泥水活也就不陌生了。

沒有什麼儀式,中考結束的第二天就跟著哥哥下鄉了。15歲的我並沒有離開過家,上學期間就是兩點一線,至多也就在鄉鎮附近的村落轉轉;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不得已踏上了走街串巷外出謀生的道路。

那時的學徒,第一年大多做一些雜事,都是些肩挑手提類的體力活。因為我是隨家人作學徒,有「貴賓」待遇,況且學手藝是為了今後的謀生,所以跟泥水匠有關的東西都得學,什麼夯土牆、修磨、砌磚牆、壘石牆基、抹水泥面、壘石壩等等,這樣的體力活,對於瘦弱的我來說是相當不容易的。雖然只是了解皮毛,但對我後來的學習、生活卻有了很大的精神幫助,遇到困難時總會想起當年作學徒時的艱辛,總是會不遺餘力地把事情做好。我始終認為困難都是臨時的,可以克服的,一個人能夠健健康康的活著就是莫大的幸福。

山裡的交通條件很落後,沒有汽車、沒有摩託,來來去去十幾公裡山路完全靠走路來完成的。儘管年齡不大,但腳力還是不賴的。那時去哪兒都憑一雙腳,日積月累也就練出來一雙能走長途的腳板了。下鄉做事通常都是步行,路途遠的一走就是半天,肩上挑著工具箱,速度是快不起來的,體力弱小的我一到目的地就只有先休息了。記得有一次從鄉下回家,盛夏的太陽熱烘烘的,猶如走在火爐裡一樣,全身上下大汗淋漓。可事不湊巧,偏偏這時原本就有狀況的涼鞋卻壞的徹底不能穿了,不得已只能光著腳丫走回家。十來公裡的山路,滾燙地面、硌腳的碎石泥沙實在讓我舉步維艱,一路走得相當吃力。咬著牙踉踉蹌蹌地朝前挪,到家時已是雙腳紅腫,第二天都無法下地了。

那個年代的農村,每個人的口糧是定量的,有的家庭就經常因口糧短缺而只吃兩餐。即使在工地上,也經常出現沒吃飽的情況,半餓著肚子還得繼續做事。二三十個強勞力在一起吃飯,飯不夠是常有的事。緊張的勞動之後飯量都很大,沒及時趕上飯點的就經常因飯不夠而吃不飽;就算是同時開始吃飯,也容不得你慢條斯理,必須「吃像差」才行。如果你屬於吃飯慢的,搶飯吃就得有技巧了——第一碗少裝點,才能趕上裝滿滿的第二碗,否則你只能吃一碗飯了。當然,在農民家裡做事就不存在這種情況了,純樸的東家們總是盡各家最大努力「好吃好喝」招待「師傅」;餐桌上總有一份類似於「炒雞蛋」、「炒肉片」或是「山珍」的葷菜;飯肯定是管夠的,而且下午工間還有「點心」。所以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更樂意單獨在農民家做事。儘管每餐夥食「不錯」,有這樣可口的葷菜。可爺爺常對我說,要減輕東家負擔,多吃素菜,不要只盯著葷菜;然而我還是個孩子,哪裡會考慮那麼多,也常常因不注意這些細節而被始終疼我的爺爺訓斥。那時農村家家戶戶都不富裕,為了蓋房子,平常都是省吃儉用,那點錢也是一點一點慢慢積累的。日子過得都不容易,想想的確如此,也就注意「葷素搭配」了。

泥水匠的勞動時間每天大概都在九個小時左右,中午是沒有午休的,通常午飯後一支煙的功夫就開始幹活了。師傅們總是不知疲倦地埋頭苦幹,超額完成當天的工程量,而對於我來說就是一種難以承受的折磨了。在剛開始的那幾天,常常是肩膀紅腫,手腳無力,手掌上還磨起了水泡,第二天用布包紮後才能繼續幹活。就這樣拼死拼活地幹,師傅的工資也不高,按天計酬,一天2—3元;顯然,作為學徒的我是沒有工資的,一日三餐就是報酬。

見過夯打土牆嗎?當時農村普通百姓家的房子大多是簡易的泥木結構,建房子都是就地取材,並沒有現在這種磚混結構的小洋樓。房高大約六米,四側的主牆都是用泥巴經捶打壘起來的(家境稍好的,正牆也會用磚塊來砌)。誰家要蓋房子,就會事先準備大量粘性泥土,當然夾雜著碎石、碎瓦的黃泥是最好的。夯打土牆的工具相當簡陋,只是一副同門大小的專用夾板和幾隻夯土用的木錘,重約一百餘斤。工序很簡單,但很耗體力。在壘好的毛石地基上,面對面地每邊架上一扇厚厚的夾板,用6根鐵棍把夾板鉚緊固定成一個木槽,就可以開始操作了!分次往木槽裡倒泥巴,一層一層用木錘夯實夯緊。完成一夾板高度後,拆卸夾板繼續重複同一操作,高度慢慢上升,直至完成整堵牆。在這個過程中,是很考驗師傅們的定力的。隨著高度的上升,站立在不足一米寬的牆頭上,還得不停地夯打泥土、從地面上把泥土吊上牆頭,稍有不慎極有可能從牆頭上摔下。尤其是患有恐高症的人,站在兩側無依無靠的牆頭,腳都會發軟,更不用說在五、六米高的牆上運泥、夯土啦!如今想想,我的成長竟與夯打土牆如此神似!每一次的經歷都捶打著我,使鬆散如泥的我變得嚴謹、剛毅,變得吃苦耐勞。

 

(以上兩圖片來源於網絡)

學藝貴精,處事宜達,也是作為學徒的我一直深埋心裡的。記得爺爺常說「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教育我要做一個謙和、友善的人,做一個樂於助人的人;任何事情都來不得半點馬虎,哪怕是搬磚運土、挖泥填坑。那時有一個師叔,自認為手藝不錯,嫌在班組裡與大家一起幹活工資低,還未滿師,就不辭而別自找門路。個人應約單幹,還時不時地搶走爺爺已談好的項目。結果因某天他在一戶農民家裡砌的牆自然倒塌了,人人將其拒之門外,再也沒能夠順利地找到活幹。為了養家餬口,又回頭找爺爺幫忙,爺爺不計前嫌又讓他重新回到了班組。

我日復一日做著學徒該做的事,直到學校臨近開學的前一周,一枚生鏽的鐵釘結束了我的學徒生活。在剛拆完房子的工地上,我挑著磚塊不慎踩到磚垛邊的木板,板塊上嵌著的鐵釘透過鞋底扎進了我的腳板。腳板腫得老大,包紮後被迫在家休息。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看我不是幹這行的料,索性不再要求我去做學徒了。也就在那幾天,高中錄取通知書幾經輾轉猶如神助般由大隊秘書送到了家裡;我被高中錄取了,父親也就沒有堅持讓我繼續做工了!

儘管學徒生活不到兩個月,但對那時的我來說,收穫是巨大的。它不僅讓我學會了如何去面對現實、面對生活,更讓我增強了努力學習去實現自己夢想的信心。我要感謝那個時代給我的鞭策,給我的激勵。艱苦的生活磨礪了我的意志,使我學會了自強自立、艱苦奮鬥。我經常提醒自己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感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_______    END   _______

長按二維碼        關注「 漫行鄉野 」

相關焦點

  • 我在烘焙店裡當學徒的日子……
    在烘焙店當學徒到底有多苦?看看下面這些過來人就知道了!@mai自己也是從學徒過來的,深有體會,入行這幾年自己也從學徒到師傅,各種辛苦滋味也就只有同行才能懂吧,當學徒辛苦不算什麼,遇到個不好的師傅學不到東西的地方才慘,總要你洗東西切水果涉及到技術性問題就支開你。這樣做真的很浪費時間。
  • 寶寶日夜顛倒的那段日子
    應該不少媽媽都經歷過寶寶日夜顛倒的情況,雖然對寶寶來說沒什麼影響,可是我們大人卻太累了,白天不想睡,晚上不能睡,熬到頭疼π_π的日子過得不容易啊!那段時間銳寶睡得最晚的一次是在凌晨五點多,雞都叫了這傢伙終於睡了,而白天睡得好香怎麼叫都不醒。我晚上好睏好睏,然而小傢伙就是不睡覺。
  • 這把紫砂壺,紀念那段我行我素的日子!
    過慣了「受人待見、被人求著做壺」的日子,兩人一時間竟有些恍惚,怎麼也適應不過來。但「理想豐滿的羽翼」最終還是被「揭不開鍋的現實」壓折!「紫砂行情是好不了了,放下身段做批量低端壺又怕別人恥笑,要不趁年輕,改行算了,去工廠上班也挺好啊!」這樣的念頭不止一次被我們提起,但一想到家裡世代以紫砂為生,真要斷在我們手裡?又感到很愧疚、很不甘。
  • Selina宣布離婚 那段燒傷的日子是他在陪伴
    Selina宣布離婚 那段燒傷的日子是他在陪伴
  • 記那段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
    記那段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致
  • 寫事作文:那段溫暖的日子
    夕陽的餘暉還在我的眼前留戀,池塘的漣漪慢慢散開,兒時那段溫暖的日子依舊在我心中蕩漾……
  • 三寶|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小說《那段夢裡花開的日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小說《那段夢裡花開的日子》讀後感三寶一部近16萬言的小說《那段夢裡花開的日子》終於讀完了,而且是前後讀了三遍。《那段夢裡花開的日子》講述的故事,不僅暴露了人性之惡,同時也顯示出了人性之善,並且在突破鄉俗偏見、暗襯鄉村與城市發展的對比中,更以超越性的眼光拷問著人們——應當在「真、善、美」的大課題下於古怪與多變、正大與隱微的歲月裡怎樣好好地活著?可以說,《那段夢裡花開的日子》就是一部尋根、反思類的小說。
  • 那段痴迷「廣播稿」的日子
    前不久,認識了幾個曾在母校隆回二中「校園之聲」廣播站當過播音員的校友,看著她們眉飛色舞地描繪各自在廣播站工作的輝煌和驕傲,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那段為廣播稿瘋狂的日子。俗話說,合夥的日子搞不長。不記得具體什麼原因,反正我和譚洪斌之間很快就有了矛盾,雙方沒有繼續合作下去了。分裂的後果就是,譚洪斌把我那點雕蟲小技學走後,自立門戶開始投稿。由於字寫得好,加上在我那裡得到真傳,譚洪斌基本上也能做到一天中一篇,嚴重威脅我江湖老大哥的位置。
  • 在馬爾他遊學的那段日子
    「回想起在馬爾他遊學的那段時光,不僅讓我在學業上有所充實,而且還有機會讓我體驗到了多所學校的獨特魅力,正所謂是上一次大學,體驗多所學校的氛圍。」為什麼可以這麼賺呢?因為馬爾他有ERASMUS計劃。
  • 海寧一少年離家近半年 最後發現竟在美髮店做學徒
    然後轉過身,又緊緊拉著民警張穎煜的手:「真的太感謝了,我們這些日子都不知道是怎麼過來的!」原來,少年姓佟,貴州人,身邊的三名男子都是他的親戚,拉著警察的手的是小佟的姑父,姓班。「這孩子去年跟著我們來海寧的,我在海寧工地上班,他爸爸把他託付給我,叫我帶著他,賺錢是次要的,主要學點社會經驗。」小佟的姑父說。
  • 俞敏洪:骨折的那段日子
    隨後的日子,原來安排的很多工作還需要繼續進行,我第三天就回到了辦公室,白天被各種事情所吸引,疼痛感還不那麼強烈。但由於腳部一直低垂,處於充血狀態,晚上就會滯脹疼痛一起襲來。從12月15日-12月25日,在摔斷後的最初十天裡,我居然召開了十次新東方工作會議,約見了二十幾個內外部人士。
  • 致——那段不平凡的日子「邯鄲市育華中學南校區國旗下講話系列(48)」
    2020年初至今,這是一段不平凡的日子,每個人都堅守崗位、默默付出,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為銘記那段時光,激勵廣大師生不忘初心、奮力前行,本周我校舉行了以「致——那段不平凡的日子」為主題的升旗儀式。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我是初一11班的李展儀,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致——那段不平凡的日子
  • 新型學徒「新」在哪兒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宣布,明年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並提出,到2020年底,力爭培訓50萬人以上企業新型學徒。「新型學徒制就是在傳統的企業師傅帶徒弟這一模式基礎上,引入了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協同開展培訓,並由政府進行激勵推動,給予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是政府推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創新舉措。」人社部副部長湯濤這樣定義新型學徒制。
  • 煙臺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 學徒在學習期享受工資待遇
    企業新型學徒制——一種政府引導下將企業培訓與學校教育相結合,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新型教育模式應時而生。記者昨日從市人社局獲悉,煙臺市企業新型學徒制推進動員會召開,就全市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進行了部署,會上明確,到2020年底,我市力爭培養企業新型學徒1500名。
  • 【賓陽人物】李春暉:我在新橋中學教書的那段日子
    新橋中學現狀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新橋中學教書的那段日子轉眼間已成過往雲煙。豐富的校園活動歲月的流逝,永遠的帶走了我在新橋中學教書的那段短暫而快樂的日子,只是在心靈的最深處,偶爾還緩緩的泛起一圈波瀾不驚的漣漪。再過幾年,自己也要退休了。
  • 為什麼學西餐要去南京歐米奇,而不是店裡做學徒?
    如今很多年輕人選擇從事西餐行業,那麼學西餐究竟是去專業的西餐學校學習還是去餐廳當學徒好呢? No.1 看學習氛圍 學徒是好聽的說法,說白了就是小工,專門負責打下手,大部分時間都在幫忙做一些雜活,並不能學習到真正的技能。即使和師傅關係好,對方也會適當留一手,更不用說關係差的情況,根本無法真正得到鍛鍊。
  • 蛋糕店當學徒一般多久學會?
    蛋糕店當學徒一般多久學會?去蛋糕店當學徒能學會技術嗎?這是很多想要學習蛋糕技術但又捨不得花錢參加培訓班的小夥伴最為關心的問題。那麼學蛋糕到培訓學校學和去蛋糕店當學徒學存在什麼不一樣呢?今天愛米烘焙培訓學院和大家講解一下!
  • 復讀的那段日子,其實我很快樂
    此時的我,內心格外的平靜,回頭看我的復讀時光,其實我很快樂的,我有明確的目標,有共同努力的夥伴,有同學家人的鼓勵與支持,我一點都不孤單,每天過得那麼充實,在小房子獨處的日子,反倒讓我更加清醒。也是從那一年後,我不再害怕孤獨了,歌裡不是也唱著「我們生來就是孤獨」。妹妹,姐姐祝你成功,晚安。
  • 蛋糕店學徒工的故事
    每個行業都有學徒工,學徒工,顧名思義,就是跟著老師傅學習技術,老師傅手把手教一個毫無經驗的技術小白,變成一個優秀的技術員,這種師傅帶徒弟的模式,通過技術理論的實踐,是最容易出技術人才的。很多公司都有招聘學徒工的,因為學徒工的工資很低,基本顧得住生活,每個月除去衣食住行也沒多少費用了,而且學徒工出師後,還可以繼續在公司上班,這對一個公司長期的人才輸入是很有幫助的,可以提高公司的人才穩定性。
  • 如何做好理髮店學徒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因為有了愛美,從而產生了很多讓人變美的人,他們就是美髮師,當然必不可少的還是學徒,每個人不是天生就有一雙操作美的手,都是後期一步一步慢慢學的。學徒學徒都是從學習開始,但是我們要怎麼做好這個學徒成為一名優秀的髮型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