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南門文化街區實現五位一體 解決城市綜合問題

2020-12-22 贏商網

  西安城牆·南門歷史文化街區9月6日全面建成開放

  南門、月城、甕城三大文化廣場精彩亮相

  伴隨著西安城牆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的全面推進,南門歷史文化街區正逐步揭開「面紗」。記者日前獲悉,提升改造工程以「五一」、「七一」為時間軸,各大項目已分批次陸續建成開放。目前,備受關注的三大文化廣場已進入開放倒計時階段,項目主體工程已於8月20日基本結束。

  9月6日,南門文化廣場、月城文化廣場、甕城文化廣場將成為「壓軸戲」,精彩亮相,一同「登場」的還有全新的文化旅遊演出《醉長安》。這不僅標誌著「一軸三樓三廣場」的格局將完整成型,也標誌著南門歷史文化街區的全面建成開放,西安城牆南門將以「迎賓之門、文化之門」的新面貌跨步邁入國際化人文景區。

  西安城牆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融合了文保、文化、旅遊、生態、交通等城市發展要素為一體,是近年來西安市規模最大、綜合性最強、社會關注度最高的城建改造工程。實施過程中,工程以「保護文物、傳承文明、弘揚文化、提升城市、惠及百姓」為原則,通過展示性修復南門箭樓,建設護城河水上遊覽區,提升改造環城公園,構建立體式交通體系,打造文化旅遊演出平臺,創新性破解了文物保護、風貌展示和文化建設、生態建設、城市交通、建設運營等系列難題,使西安城牆古韻更添新風,煥發出新的活力,成為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融合發展的典範案例,被譽為使歷史文化遺存煥發新生的經典之作。

  實施過程中,南門歷史文化街區的建設得到了全國眾多城市規劃專家的關注與指導。5月25日,由中國城市規劃協會、西安市規劃委員會主辦,西安市規劃局、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承辦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融合發展研討會在西安召開,來自國家住建部、中國城市規劃協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30多位城市規劃專家在實地觀摩後,會聚一堂,圍繞「城市發展與傳統風貌的協調」、「文物保護與文化展示的創新」、「歷史文化與現代風採的共生」三個課題,聚焦西安城牆。

  研討會上,30多位城市規劃專家以西安城牆·南門歷史文化街區為範例,以多元視角解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城市融合發展的西安成果,對通過城市設計使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融合於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程之中,讓優秀的歷史與文化以鮮活的方式融入到現實的生活之中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進一步推進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城市融合發展這一重大課題的研究,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發展提供借鑑和參考。

  實現了城、牆、河、路、景的完美融合

  趙寶江 國家住建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會長

  西安城牆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正確的處理好了保護和利用的關係、保護和創新的關係,實現了城、牆、河、路、景的融合發展,展示了古城風貌,延續了歷史文脈,提升了城市品位。規劃和設計理念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不僅疏解了交通、保護了遺產,更在完整展現歷史風貌的同時,使城牆本體和休閒公園相融合,給市民提供了很好的休閒場所。

  文化遺產的保護、展示和利用,對於促進西安經濟,增強文化活力,探索地域特色文化資源,塑造西安新形象將起到積極作用。一個從歷史中穿行而來,留下豐富的文化遺址和清晰的歷史印記的城市是一個幸運的城市,能生活在文化遺產的環境中,安享歷史文化的滋潤和營養,是何等的幸福。

  西安城牆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是西安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融合發展方面取得的最新實踐成果,能有如此成就,正是因為組織者、決策者有著敬畏意識和保護文化、保護傳統的理念,我們才擁有不可替代的歷史,無法複製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

  解決城市綜合問題的典範

  唐凱 國家住建部總規劃師

  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一座正在快速發展的城市,這是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提升和轉型的要求。

  在這一要求下,西安該如何提升?此次的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實際上就是針對中心城市的提升,圍繞交通問題、周邊環境、城市體系等一系列因素來開展的。在提升的過程中,該工程以問題為導向,從文化、發展、環境提升等角度共同考量,結合實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西安城牆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是解決城市綜合問題的典範。交通方面,除了城牆上的道路以外,還有地鐵與之結合,將來會有更多的人流,怎麼組織,地上如何分流,地下怎麼處理,這些問題都在前期做了很細緻的規劃;文保方面,城牆作為國家重點文保單位,一系列的工作都是在國家文物局等文保單位的指導下,形成了在保護歷史文物古蹟的基礎上,充分展示歷史文化內涵的格局;技術方面,護城河的改造,克服了很多困難才有今日的創舉,其突破也是不言而喻;城市形象方面,西安南門已經成為了我國外交的重要場所,很多國外政要從南門進入西安,從西安進入中國,我們用了這樣一種城市化的方式來展現我們的中國面貌,這是中國人的智慧。

  歷史遺產保護和現代城市建設的創新結合

  張錦秋 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築大師

  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是西安市委、市政府加快推進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重大舉措,譜寫了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現代城市發展相融的新篇章。

  作為在西安生活近50年的居民,我認為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具有很多新意。首先是指導思想先進,讓歷史遺產保護和現代城市建設創新結合,實現保護與發展和諧共生,賦予古城新的生命力。這一指導思想既符合世界歷史名城發展的潮流,又符合我國當代新型城鎮化的要求。其次是總體思路和格局的把控,開創式的提出了文化集成和機制集成的思路。文物保護、文化彰顯、旅遊發展、生態體系、立體交通等要素構成了文化集成,保護、利用、建設、管理、運營等要素構成了機制集成。再次是城市設計的運用,將多種因素有機組合,形成了既彰顯城市文化又煥發時代氣息的景區,讓人們在這裡走進歷史,感受人文,享受生活。

  西安的鮮活經驗 全國的先進典型

  孫安軍 國家住建部規劃司司長

  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一個鮮活經驗,是保護與發展相得益彰的典範。近年來,西安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可以說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是一個最新的成果。破解了保護和現實生活中存在的諸多難題,樹立了一個典型的案例,提供了一個先進的經驗。

  西安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如何從城市的整體風貌特色上面進一步總結我們以往的經驗,對整個城市的風貌特色保護,或者發揚延續再做工作,可能是我們未來面臨的新問題。一是要體現城市的特色風貌,加強城市整體設計的管控,凸顯文脈特色。二是要加強重點空間的把握。需要更加嚴謹,更多推敲,使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相得益彰。

  文化傳承的西安模式在全國具有普遍價值

  吳建平 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副會長

  西安城牆的保護和西安城市的發展休戚與共,它是這座城市建設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縮影。西安是非常重要的中心城市,發展速度非常快,但在這裡仍然能夠感受到非常濃鬱的歷史文化氛圍,這種感覺在南門尤其強烈。西安在歷史文化傳承與現代生活融合中取得的成就,首先在於歷屆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深刻認識,和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其次,西安非常尊重專家,高度重視各界專家的真知灼見。再次,西安有著非常好的發展模式,在擁有現代化功能的同時,凸顯著悠久的歷史底蘊,既望得見山,又看得見水,還能記得住鄉愁,相信西安市民一定會因這座城市而產生自豪感和歸屬感。

  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西安將承載起時代賦予的重任,進入高速發展的新階段。在這種情況下,歷史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會面臨新的課題和挑戰。相信,未來西安的發展一定會更好,在每個階段都會出現創新性的作品,如同城牆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一樣,成為具有創新示範意義的項目。

  古今文明交相呼應 保護利用和諧共生

  嶽華峰 西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西安市高度重視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始終秉承遺址保護、文化挖掘、都市建設與民生改善相統一的原則,堅持規劃引領、政策跟進和項目帶動理念,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城市融合發展方面做出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先後實施了唐大明宮、漢長安遺址保護和北院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等重點項目,形成了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交相呼應,老城區與新城區、人文資源與生態資源相互襯託的城市格局,探索出了一條具有西安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西安城牆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是西安推動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融合發展的一次重要探索,希望藉助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融合發展研討會的召開,進一步完善西安城市發展規劃,把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城市融合發展提升到新的高度。

  保護歷史原真 凸顯城市個性

  李曉江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西安一直在追求特色,追求自己的風格,這是文化底蘊的表現。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最直接的經驗,就是儘可能的保護歷史的原真性,它不僅恢復的是歷史,而且承載著城市功能,承載著城市居民對它的期望。

  交通、水系及商業設施和其他的功能訴求在這裡匯集,這裡已經成為了西安市最重要的一個文化、商務活動節點。在這個節點當中做文章,除了尊重和保護歷史以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怎樣有機融入到城市的鮮活生命之中,滿足居民的休閒需求。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所帶來的價值,已經超出了歷史保護的範圍,將有更多的內涵和收穫,賦予它新的城市功能,滿足居民和城市運行的新要求。

  創建了最具古都風貌的文保、交通、景觀體系

  惠西魯 西安市規劃局局長

  通過城市設計使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融合於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程之中,讓優秀的歷史與文化以鮮活的方式融入到現實的生活之中,是最好的保護與傳承。城牆南門歷史文化街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鮮活的實例典範。

  古老的城牆,讓西安在大多數高樓林立的城市中,成為辨識度很高的古城,也成為西安城市特徵最具代表性的體現,更成為一種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並以一種鮮活的交流方式,形成了今天西安都市環境和諧共存的獨特文化景觀,融入每一位市民的生活之中,承載了市民最多鄉愁。城牆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把這些磚牆裡鮮活的歷史和悠長的歲月保留,並展示出來,讓每一個來到西安的人都能感受到這個國家的根脈,以及這座城市的驕傲,為每一個西安人留住鄉愁。

  西安城牆作為活著的載體,通過適度利用和有效保護,創建了最具古都風貌的文物保護展示體系,最具現代功能的城市立體交通體系,最具特色的城市景觀體系,從而使西安成為現代都市和古蹟保護和諧共生的典範。

  突出文化集成和機制集成 做好城牆保護傳承文章

  李元 西安曲江新區黨工委書記

  2012年以來,在國家住建部、國家文物局等有關部委的關心指導下,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下,曲江新區通過市場化、社會化的運作,首先選擇南門區域作為西安城牆保護提升的示範區,全面實施文物保護展示和綜合配套提升改造工程。

  兩年來,在「保護文物、傳承文明、弘揚文化、提升城市、惠及百姓」的指導思想下,西安城牆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全面踐行了兩個集成:一是文化集成。即以文保、文化為主線,將重大文保項目與一系列文化項目進行集成式組合,形成西安城牆大文化體系,突出文化主題,實現大文化體系的聚集效應和疊加效應。二是機制集成。即以歷史文化景區建設為龍頭,整合資源,進行社會化、市場化運作,吸納多種社會力量,實現保護、建設、投資、管理、經營多種體制機制的集成,從而形成政府主導與市場化運營的高效能組合。

  通過兩大集成,整合了城市發展的歷史要素和現代要素,調整理順和激發了城市發展的生產關係,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能的雙豐收,實現了文保、文化、旅遊、生態、交通建設等城市發展要素的 「五位一體」,實現了保護、利用、建設、管理、運營體制架構的「五位一體」,推動西安城牆的保護傳承拓展出新的境界。

  「六合」的設計概念符合時代要求

  趙元超 中建西北設計院總建築師

  一個建築師只有把他的靈感融於城市,才能創作出符合時代的作品。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的設計表達了「六合」的概念,符合時代的要求。

  縫合:新建的四組地下人行通道,建立了人車分流系統,使南門廣場的內外和東西公園形成了一個全步行化的網絡系統;圍合:通過視覺分析,在60度的範圍內突出南門箭樓,在120度的東西段部各設計一個L型號的圍合;融合:南門廣場的所有新建小品,都以底的方式襯託圖的存在,將創新與堅守兩者完美融合;疊合:南門廣場在空間立體上的疊加,體現出城河林路一體的記憶,也完整保護了上世紀80年代的建築,不同文化的疊加和城市變遷的年輪;複合:城市是為人服務的聚集地,對文物古蹟最大的保護是適當的利用,南門文化廣場為老百姓提供了可駐足的空間環境,使文化遺產成為了文化資源;整合:設計和建設過程中,技術難點高,協調難度大,時間緊迫,整個工程整合和匯集了文物保護、市政交通、水利環保等不同部門的心血和智慧。

本文轉載來自:西安日報,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9月6日,南門文化廣場將揭開神秘面紗。目前,西安城牆·南門歷史...
    核心提示: 9月6日,南門文化廣場將揭開神秘面紗。目前,西安城牆·南門歷史文化街區各項工作正在做最後階段的衝刺。 9月6日,南門文化廣場將揭開神秘面紗。
  • 延安南門廣場綜合改造 計劃今年七月底完工
    延安南門廣場綜合改造項目是貫徹市委市政府「中疏外擴」城市發展戰略,加快延安舊城改造步伐,凸顯聖地氛圍,彰顯古城風貌的重點項目之一,項目自2014年10月份動工修建以來,先後完成了柳園公園、安瀾門、轉角樓商業歷史街區等基礎建設
  • 千架無人機即將亮相西安城牆南門 嗨翻五一
    一場震撼人心的夢幻大秀,一場展示高科技魅力的光影饗宴,一場將創造吉尼斯新紀錄的飛行表演盛典……5月1日晚,規模空前的千架無人機光影盛典活動,將在西安城牆南門文化禮儀廣場激情開啟。活動當天,1374架無人機將從南門城上及東西延伸區域起飛,匯聚至南門上空編隊飛行表演,內容將體現西安最中國、奔跑吧西安、新時代、四十周年等文字及城樓、大雁塔、絲路駱駝、5.1、1374、I XI'AN等圖案和數字。
  • 西安創業咖啡街區打造創業者的「造夢谷」
    2017年9月29日,西安創業咖啡街區開街,一個屬於西安創客自己,以咖啡元素為載體,聚焦全球一線資源,營造濃鬱的創新創業文化範圍的街區,宣告了西安乃至西部地區雙創新地標的崛起。作為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西安高新區自1991年成立以來,憑藉西安科教資源優勢,堅持自主創新、打通產學研壁壘、支持孵化模式升級,從最初的模仿引進,到現在的創新引領,「三次創業」助力西安高新區從立區到興區,探索出一條內陸高新區依託自主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模式。
  • 西安南門區域建築變投影幕布 牆上"開花"光影交融
    西安南門區域建築變投影幕布。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都市快報》記者 王晶)這幾天晚上,路過西安市南門區域的人都會發現,這裡變成了一個光影交融的新世界。牆面上發出綠芽、綻放花朵、萬馬奔騰、蛟龍盤旋、高樓拔地而起,這是西安南門裡上演的光影秀。《都市快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從9月19號晚上開始,光影新碑林•文化藝術節在南門區域正式點亮,牆壁上的投影,就是其中一部分。
  • 王府井百貨西安首店9月30日開業 南門或迎來商圈蝶變
    南門作為西安市重要旅遊景點,歷來就是西安的文化代表和城市名片之一,歷時兩年多的南門綜合改造完美收官,於今年9月6日呈現給市民及全球遊客,同時老牌百貨王府井也進駐大南門,並將於9月30日盛大開業。  南門商圈歷經蝶變,商業前景可期:  第一,外部環境大為改善,商業可視性劇增   為期兩年多的南門文化廣場綜合改造於今年9月結束,並於9月6日全面對外開放,南門綜合改造的完成
  • 芝罘仙境:五位一體照亮「城心」
    今年1月5日,市政府與靈山集團芝罘仙境項目「五位一體」合作協議的籤訂,標誌著芝罘仙境項目規劃建設掀開新的一頁、進入新的階段。按照規劃,芝罘仙境項目總投資180億元,其中文旅開發部分100億元,民生保障及綜合配套部分80億元,項目以發掘煙臺當地歷史文脈,體現「城市之魂、文化之根」為主線,以「一體化規劃、一體化建設、一體化運營」的總體思路,「五位一體」統籌推進。
  • 王府井百貨進駐西安南門商圈 「死地求生」或喜或憂?
    9月30日,老牌百貨王府井正式進駐西安南門商圈。南門作為西安市重要旅遊景點,歷來就是西安的文化代表和城市名片之一。前日不久,歷時兩年多的南門綜合改造完美收官,以皇家威武風範傲世南門。目前,南門商圈有已經開業運營的世紀金花時代廣場,南門文化廣場的松園、榴園商業和王府井百貨(需求面積:40000-80000平方米),再加上預計年底開業的中貿廣場,南門商圈的商業體量將超30萬平方米,隨著這些商業的陸續開業,無疑會將會促使新興的的南門商圈成為城市商業格局的重要一極。
  • 西安書院門更新中將遵循歷史街區的文化延續性,保留原有街區格局
    西安書院門不拆除,只提升周邊環境。最近有西安市民到老街區書院門時,看到此地在施工,擔心在拆遷改造,破壞了原有的歷史文化風貌。於是通過網絡反映,表達自己的擔心。11月19日曲江新區回覆說,施工只對街區和周邊環境改造提升,不會拆除書院門。
  • 對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張杰: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歷史文化街區和...
    就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專業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張杰表示,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工作本身很複雜,它既是一項經濟活動,又是一項社會活動,需要解決的難點痛點問題很多,要有系統性思維和整體全局意識。
  • 西安南門箭樓恢復古貌 「五一」將對外開放(圖)
    原標題:西安南門箭樓恢復古貌 「五一」將對外開放(圖)   經過一年多的奮戰,西安城牆南門區域綜合提升改造工程目前已進入到最後的衝刺階段——西安城牆﹒南門歷史文化景區的南門箭樓修復性展示工程、護城河水上遊覽區、環城公園景觀提升改造工程、南門裡地下人行通道等四大項目將於5月1日全部完工並對外開放
  • 西安最潮街區上演魔幻燈光秀 | 創業咖啡街區
    「創新創業國際時尚引領區」的創業咖啡街區(2017年9月29日開街)時隔一年全新拓展巔峰升級西安創業咖啡街區2.0——嘉會坊(2018年9月29日開街)嘉會坊——西安創業咖啡街區全新拓展升級2.0版本,總面積拓展至2平方公裡,街區實現氛圍、消費、活動和雙創四大升級。
  • 外地遊客愛遊夜西安 明年西安特色夜遊街區達30個
    生活在網紅城市西安的年輕人真幸福,不僅有燈光秀可以欣賞,還有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啊!」他告訴記者,他和妻子帶著女兒來到了西安遊玩,到達西安後徹底改變了他對北方、對西北城市的印象。其中,消費遊客佔比近三成,夜間旅遊已成為旅遊目的地城市夜間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表明,越來越多的休閒客人追求異地生活方式深度體驗,18:00至22:00是異地旅遊消費的尖峰時段,被稱為新的「黃金四小時」。華燈初上、月掛中天成了遊客與當地文化交融相會、體驗當地民俗民風的最佳時段。  2019年春節期間,西安可以說相當的「火」。有網友說,「愛上西安,是從這迷人的夜色開始。」
  • 古都西安南門箭樓重現雄姿
    甕城南側城牆之上,復建的南門箭樓呈現在遊客面前。    西安城牆歷史悠久,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城垣建築。復建毀於戰火的箭樓,形成城樓、箭樓、閘樓完整的城防文物保護展示體系,是西安南門區域綜合改造重點工程之一。新華社發(侯智 攝)
  • 聽南門說 西安城牆下的混響民謠
    抖音了西安了聽南門說…其實西安一直很火聽南門說也一直唱了三年聽南門說動聽的歌 也許你孤身一人來西安尋遙不可及的夢你一定要來西安南門 聽南門說一首首民謠感動了無數路人風裡雨裡從2015年開始成立,剛開始在環城公園裡唱,後來在南門西邊的城洞裡唱歌,風雨無阻,用他們的話說,每周三五六定點出攤,就連這附近的城管都被感動了,這讓他們有了一幫忠實的聽眾。「聽南門說」真正火起來的原因,離不開今年西安的關鍵詞,「抖音」「網紅」。在抖音上走紅後,很多人跑來打卡,甚至有從外地過來的。
  • 專家:保護利用西安古城需要解決行政體制問題
    日前,陝西省政府對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作了批覆,要求正確處理歷史文化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依法合理適度利用歷史文化遺存,努力實現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要有與其相適應的行政體制,要有實施規劃的行政主體。
  • 天津大悅城打造「南門巷」美食街區 津城再添卡聖地
    「南門巷」取意於天津大悅城所處的南門外大街,其貫穿南開鼓樓一帶並與繁華的南京路交匯,見證過南市美食的繁華,也承接了年輕潮流的發展。因此南門巷也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特色與時尚潮流元素,碰撞出最帶感的美食煙火氣。南門巷以傳統舞獅的獅頭作為街區形象,紅藍撞色潮範十足,動漫畫風令早已深入人心的獅子模樣煥發出全新萌態,周遭以中國風祥雲映襯這隻憨態可掬的大眼萌獅。
  • 歷史文化街區的活化迭代:上海黃浦區拉開新一輪城市更新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李貝貝 上海報導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及文化的承載實體,對於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近年成為我國許多城市更新和發展的重要工作。但不容忽視的是,在實踐中也遇到了各種阻力和問題。
  • 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詳細規劃出臺,效果圖亮了!
    好消息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詳細規劃出臺啦日前,福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委託福州市規劃院編制的《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已編制完成,並召開規劃評審會,目前正在公示。未來的利橋街區長成啥樣???小編來告訴你規劃範圍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規劃範圍東至竹溪路,南抵龍江路,西靠南門大橋,北臨後山路,南側居住組團。總用地面積約20.58公頃。
  • 開放式街區模式或更利於夜間經濟延伸
    而在街區,可以輕鬆享受到屋內溫暖如春,屋外漫天飛雪的風光。這也是多個商業街區在招商之初招攬商戶的心動話術。專家表示,與其說誰能抓住年輕人的心,不如說誰能構建好夜間社交服務場景。「開放式街區的夜間經濟中,離不開兩個核心要素,地段與客群。」中貿城市生活廣場董事總經理姚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中貿廣場來說,身處鐘樓、南門、小雁塔等熱門景區雲集的熱門商圈,遊客和周邊居民是核心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