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阿姨好心勸說遊客別亂扔垃圾卻遭懟:不扔垃圾要你們幹啥?

2020-12-11 眼鑑視界

環衛工人被人們讚譽為「城市黃玫瑰」、「馬路天使」等稱號,主要負責街道衛生保潔工作。城市和景點之所以美麗,還要感謝為美麗的城市和風景默默付出汗水的環衛工人,但是有人卻認為他們本就應該打掃更多的垃圾,大家心裡都覺得不好受,因為環衛工人真的很辛苦,每天起早貪黑的幹活,工資也不是很高,可他們依然每天默默的工作,用最美麗的風景線來給出我們所有人他們的工作答卷。

5月2日,隨著五一小長假的如約而至,江西撫州仙蓋山景區贏來旅遊高峰,景區角落遭垃圾「包圍」。環衛阿姨表示垃圾太多了,掃都掃不完,早上七點鐘來掃,中午都沒有休息,晚上還要加晚班掃垃圾。感覺「辛苦的要死」。

記者問阿姨已經掃了多少袋了,阿姨表示數都數不清了。環衛阿姨表示,垃圾桶隨處可見,希望遊客們不要亂丟,多走幾步丟到垃圾桶裡就不會有這麼多的麻煩了。她們也提醒遊客這樣做,但遊客幾乎都不會聽,某些遊客還表示不扔垃圾要環衛工人做什麼。

其實聽到這種話語,心裡總是涼涼的。難道遊客們就高人一等嗎?1959年10月26日,國家主席劉少奇親切接見全國勞動模範、掏糞工人時傳祥時說:「我當國家主席,你當掏糞工人,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人民的公僕。」國家主席劉少奇這一番話很明確的表示了每一份職業都是值得尊敬的。說這種「不扔垃圾要環衛工人幹什麼」行為只能說明一個人的素質低下,並不能說明他們有高尚,也不能證明他們就高人一等,現在人人平等,環衛工人也有自己尊嚴,也只是一個職業,需要我們大家的尊重,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經採訪,某遊客表示,感覺很髒,一點都不像旅遊景點,需要我們共同愛護,這樣你愛護,他人不愛護,還是一樣的髒。還有遊客表示,五一到這邊來玩經常都是這個樣子,各種垃圾都會隨意丟在地上。

其實無論在哪個景區,人們走後,總是會留下很多垃圾,滿地狼藉。當你走在馬路上也經常會看到有人隨手丟垃圾,即使垃圾桶就在前方不遠處,也故意當成沒看見,讓環衛工人來打掃。這種不文明的行為真的是讓人難以理解

環衛工人做為一線工作人員,收入不高,而且很辛苦,每天早上4、5點就要出門上班,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烈日當空,他們都堅持清掃路面清潔,做好城市的化妝師,他們的辛勤勞動應該得到社會的尊重。而且亂扔垃圾不僅會造成名勝古蹟或者風景園林環境惡劣,失去了原本觀賞的價值;而且還會汙染空氣和水源,從而也會引發一些疾病,同時會造成對地球環境的破壞。收起你的不文明心裡,尊重勞動者的工作,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其實不亂扔垃圾,就是對環衛工人最大的支持和最重。

相關焦點

  • 年輕媽媽隨地亂扔垃圾,怒懟環衛工人,竟然還找幫手!
    年輕媽媽隨地亂扔垃圾,怒懟環衛工人,竟然還找幫手!環衛工人被人們讚譽為"城市黃玫瑰"、"馬路天使"和"城市美容師",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民的素質也在不斷提高,環衛工人們的地位也隨之提高。最近,發生了一件關於環衛工人的事情,有一位帶著孩子的年輕媽媽隨地亂扔垃圾,不聽勸阻也就罷了,竟然還找幫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李阿姨當環衛工人好多年了,這十幾年裡她風雨無阻,一直都兢兢業業,這天,李阿姨像平常一樣在自己掌管的地段檢查清掃,由於李阿姨所負責的這一塊有賣菜的攤販,所以她需要經常打掃這裡,這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她的工作量。
  • 長城環衛工:遊客亂扔垃圾仍然明顯 隨地吐痰是噩夢
    面對記者「不嫌髒」的問題,吳淑萍憨厚地笑了笑,說道:「塑料製品與食物垃圾要分類清理,很多遊客把沒有吃完的食物扔進垃圾桶,有人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混在一起,這給我們帶來很大麻煩。為了工作方便,我們直接徒手把遊客吃剩下的食物包裝撕開,把殘餘的食物放入裝食品回收袋,把包裝扔進另一個袋子。」
  • ...第一街東拓段不設垃圾箱引圍觀,我們跑去看了看遊客怎麼扔垃圾
    為什麼不能把垃圾箱挪到主路? 環衛工羅阿姨已經在南京路步行街工作了20多年,她表示,對遊客而言,沒有垃圾箱確實不方便,但她更認同無垃圾箱的舉措,極易滿溢的垃圾箱影響了市容美觀,「這裡人來人往太多,放了垃圾箱的話,十分鐘都不到垃圾箱就滿了。到了五一、國慶節假日,甚至五分鐘都不到垃圾就全都溢到垃圾箱外面,專門倒垃圾都倒不過來。」
  • 垃圾分類關係你我!幹垃圾、溼垃圾到底該咋分,你準備好了嗎?
    (央視財經《消費主張》)「紙巾是幹垃圾,不管多溼它都是幹垃圾;瓜子皮是溼垃圾,不管多幹它都是溼垃圾。」近些日子,垃圾分類成了網友熱議的話題。從7月1日零點開始,上海正式步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時代。 7月1日之後,如果垃圾分類不符合標準,居民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呢?
  • 垃圾分類新問題:馬路上垃圾桶撤了一半,大家會因此亂扔垃圾嗎?
    >生活垃圾不分類將變成違法行為小觀一直在努力幫大家解答垃圾分類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儂是啥垃圾?小區阿姨發出靈魂拷問…上海人努力垃圾分類的樣子,讓人有點小驕傲!為了分類,上海每家要備4個垃圾桶?NO!我們測評了8款網紅分類垃圾桶→7月起從嚴執法!扔垃圾好糾結?上海的垃圾分類沒你想得複雜→目前,上海的小區裡已經做好準備了那麼,馬路上做得怎麼樣呢?你知道嗎?
  • 包著狗屎的報紙到底怎麼扔上海垃圾分類,扔垃圾扔到...
    不會的不是你一個��)小龍蝦要扔的話花頭有這這這麼多↓而狗貓屎和貓砂狗屎和裝狗屎的袋子麼就也還要看具體情況↓按小編查到的信息和理解貓砂屬於幹垃圾,可以到點去扔貓屎就要帶回家衝馬桶裝狗屎的袋子紙巾屬於幹垃圾狗屎就也還是要帶回家衝馬桶複雜8?懵了8?
  • 「護士,家裡用過的針頭屬於啥垃圾,怎麼扔?」
    62歲的陳阿姨走進診室後,從包裡捧出一個小布包遞到付莎莉面前,小心翼翼打開好幾層后里面包著的竟是一個用過的胰島素針頭。「小付啊,我每次注射完胰島素就把針頭隨手丟在了家裡的垃圾桶裡,沒想到4歲的小外孫不小心把玩具掉到垃圾桶裡,他自己撿玩具的時候被這個針頭扎傷了。我覺得這個針頭很危險,是不能隨便亂丟的,但又不知道怎處理,就包過來給你,看你們有沒有什麼辦法。」
  • 知否,知否:溼巾紙是幹垃圾葡萄乾是溼垃圾
    當然,生活垃圾分類對環境的改善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間體現出來,所以,和植樹造林一樣,垃圾分類也是為了子孫後代。垃圾不分類,子孫兩行淚。  2.生活垃圾具體要怎麼分類?  答:上海的生活垃圾分四大類,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和幹垃圾。具體可看右邊製圖。  3.溼垃圾為什麼不乾脆就叫易腐垃圾或者廚餘垃圾?  答:慢慢來。
  • 記者蹲守地鐵站、步行街和便利店,觀察市民公共區域垃圾分類情況...
    每當巡視到垃圾桶旁邊時,吳阿姨都要探出身、低下頭,用夾鉗分別在兩個垃圾桶裡來回翻動,如果看到沒吃完的早點、零食、飲料,吳阿姨會挑出來,放進自己的小桶裡,稍後再將這些溼垃圾暫時存放在工作間,最後統一處理。「桶裡的垃圾存量不能過半。」
  • 如何區分幹垃圾和溼垃圾?垃圾分類指南、包括哪些
    這個接在廚房下水道上的小設備能把餐廚垃圾打碎,通過下水道直接處理,不用再進行分類投放。  網上有個段子:上海一些小區的居民在扔垃圾時要經受志願者阿姨的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7月1日,也就是下周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大家平常的聊天內容、電商平臺的搜索框裡,「垃圾分類」也都成了熱門詞。
  • 囂張女子隨地亂扔垃圾,與環衛工人起爭執,道德何在?
    近日一名女子一名囂張女子亂認垃圾,與環衛工人器爭執,在網上廣泛流傳。起初在一輛黑色轎車旁邊一名女子隨手亂扔垃圾,此時引起在一旁的環衛工人的不滿,於是倆人發生爭鬥,女子不僅不聽環衛工人的勸阻竟然當著工人面扔,這真是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更過分的是這名女子拿出一瓶水朝環衛工人臉上潑去,真是看著讓人心寒。
  • 城市垃圾量劇增致環衛工人不足 環衛工作難進行
    「一旦遇到颳風下雨,老天不打招呼的,一陣風過後,滿地是樹葉,夠你掃上一天了。」  劉振群說,這兩年城鎮人口多了,垃圾也多了。尤其是進入夏季以後,情況更為嚴重。西瓜皮、龍眼葉、大排檔夜市過後的垃圾等生活垃圾一天比一天多。「有時候,一條街要倒二三車的垃圾,工作量對比以前明顯增多。」  據了解,目前清遠市區共有環衛工人、850多人,分班工作。
  • 全國人民都在笑話上海垃圾分類,有誰注意到阿姨說的「廚餘垃圾」
    全國人民都在笑話上海垃圾分類,有誰注意到阿姨說的「廚餘垃圾」央視新聞聯播段子手朱廣權最近再出金句:是幹是溼,讓豬試吃,一吃便知,豬可以吃的是廚餘垃圾,豬吃了會死的是有害垃圾,連豬都不吃的是其他垃圾。而上海最先試行,因此上海人民見面後的問候語都是「你是什麼垃圾」。一時間,上海人民不談股票,不談房價,甚至不談朋友,只談「垃圾分類」。有上海的阿姨說,一邊吃的時候就要分好,雞的大骨頭要放到幹垃圾,雞的細骨頭要放到溼垃圾,不吃了的「豬尾巴」也拆分好再丟。有網友調侃,幸虧沒生在上海,否則媽媽都不知道該把你往哪個垃圾桶裡扔?。
  • 日本無垃圾公園,景區不設垃圾桶,遊客自覺把垃圾帶回家
    尾瀨國家公園的自然環境豐富多彩,如果你沒有親眼見到尾瀨初夏的馬蹄蓮,盛夏的萱草,秋天的紅葉,你會願意相信,60年前的尾瀨溼原曾經乾燥裸化、垃圾遍地、遊客擁擠嗎?【攝影:El-Branden Brazil,現居日本東京,英國著名攝影記者,環球旅行攝影師,多次作品獲得國際攝影大獎。
  • 南海已開始垃圾分類!離佛山阿姨放狠話「你系咩垃圾」還有多遠?
    所以有可能在6年後,你下樓扔個垃圾,也會有位阿姨向你扔出一句狠話:你系咩垃圾?(你是什麼垃圾?)跟上海的垃圾分類圖相比,南海目前試行的垃圾分類已經算比較簡單了。上海的垃圾分類主要是分為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
  • 小孩公園內亂扔垃圾,環衛工上前阻止被其奶奶打哭
    來源:成都商報孫兒亂丟垃圾,環衛工人上前阻止,53歲的的費某某不但不教育孫兒,還在與環衛工人發生爭執後,動手毆打環衛工人。2月2日,眉山市丹稜縣公安局通報,在冬攻專項行動中,發生在丹稜齊樂公園內的毆打環衛工人一案已破,費某某已被警方予以行政處罰。
  • 北京實行垃圾分類了,扔不對罰200!搞懂四類垃圾、守住你的錢包
    想想就非常心驚膽戰,每天最怕的就是丟垃圾的時候,一群阿姨盯著你有沒有分類!而且沒過久,就連辦公室的阿姨都提示我們,公司垃圾也得分類,否則一樣罰款!所以我們,只要嚴格把垃圾分類好,就不怕工資全部花在垃圾上啦!
  • 鄭端端:「不扔你就失業」是典型的「滑坡謬誤」
    原標題:鄭端端:「不扔你就失業」是典型的「滑坡謬誤」  48歲的康仲軍在泰山景區南天門管理區的75名環衛工中算是年輕人,其他多是五六十歲的「老人」。他說:「這麼危險的活,得年輕人幹。」康仲軍所指的「年輕人」就是他自己,用他的話說,環衛工的工資太低,一天就60元,太年輕的不願意幹,他這個年紀就算年輕人了。
  • 同樣是吃剩的骨,憑啥排骨貝殼是幹垃圾,龍蝦魚骨就是溼垃圾?-虎嗅網
    排骨和魚骨居然不能一起扔!花生殼和核桃殼居然不能一起扔!玻璃杯和瓷杯居然不能一起扔!香水瓶和藥瓶居然不能一起扔!毛巾和圍巾居然不能一起扔……從上個月開始,上海人民估計每天都要懷疑幾次人生。上海的垃圾只有4大類,日本的有10大類;上海的垃圾分類指南只有一頁,日本的有三十多頁;上海剩飯剩菜一天收一次,日本一周收兩次;在上海扔錯只要罰款200元,在日本可能要蹲監獄……除了日本以外,許多發達國家在垃圾分類工作上已經取得很好的成績。比如歐盟的許多國家已經實現有機垃圾零填埋[5]。
  • 錯過時間 家裡垃圾只有第二天扔|直擊上海垃圾分類
    封面新聞實習記者 邱文綺在垃圾強制分類時代下,上海居民是如何扔垃圾的?7月4日,封面新聞記者走進了上海的一所小區,對話居民,感受垃圾分類給他們生活帶來的變化。小區居民:錯過時間 家裡垃圾只有第二天扔7月4日上午8時,盧灣區瑞金街道建德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