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Springer(斯普林格)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出版社之一,其官網上的「投稿和審稿指南」欄目中列出了一些常見的語言問題,其中還專門列出了「respectively」一詞,可見該詞使用錯誤率較高。
Springer給出的釋義及例句似乎強調:存在「一一對應」關係的時候,才有必要使用respectively一詞。那麼,實際情況是這樣嗎?我們再來看看其他詞典給出的釋義:
以上兩本詞典給出的釋義,和Springer官網一致,都強調「respectively」表示「一一對應」的意思。
但美式英語詞典Merriam-Webster(《韋氏詞典》),卻給出了respectively的另一種釋義,且表示「一一對應順序」的釋義還只是該詞的第二條釋義:
我們於是又在COCA(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的學術英語庫中進行了查詢,發現《韋氏詞典》給出的兩種用法在庫中均有體現(紅色方框代表第一種用法,藍色方框代表第二種用法),且頻率相當。
此外,我們在查詢《有道詞典》給出的原聲例句時,發現《韋氏詞典》給出的respectively的第一種釋義,在FORBES和BBC中都不少見,如:
1. In 2011, their growth rates reached 7.6 percent, 5.5 percent, and 5.9 percent, respectively. (FORBES: The Triumph Of Good Economics: 'Austere' Baltic States Outgrow Their European Neighbors)
2. Of students who study in the US, the majority go toCalifornia, New York and Texas, respectively. (BBC: The statistics of studying abroad)綜上所述,有關respectively一詞的用法,《韋氏詞典》給出的釋義應該更全面一些,也就是說,Springer官網上列出的所謂Bad的例句,也應該是respectively一詞的正確用法,而且是常用用法。但顯然Springer要強調的是:當一句話裡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呈現一一對應的關係時,必須使用respectively, 這樣句子才不會有歧義;當前面出現一個詞,後面對應多種情況時,不會產生歧義,因此,可以不用。
小編因此匯總了有關該詞使用的幾個實際案例,供大家參考:
I and 0 refer to the identity and zero matrices of appropriate dimensions, respectively. (√)
(表示「一一對應」關係,是respectively的常見用法。)
The shapes of the projectiles are blunt, spherical and conical, respectively. (×/√)
(並非嚴格表示「一一對應關係」,有些編輯可能會認為不必使用respectively。)
3. 當軌道距跑道中心的距離分別為700m、120m和60m時,電分相拉弧點距下滑信標臺天線的距離應分別小於3291m、546m和249m才不會對飛機的導航產生幹擾。
譯文: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railway and runway center are 700 meters, 120 meters and 60 meter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rc point of the neutral section and the antenna of the glide beacon must be less than 3291 meters, 546 meters and 249 meters, respectively. (漢語例句中出現了兩個「分別」,但實際上強調兩組數據間「一一對應」的關係,因此譯文只需一個respectively即可;顯然,「分別」和「respectively」並不完全對應。)
本期關於respectively的用法就講解到這裡,你get到了麼?
學術寫作的路上,我們和你一起,積跬步致千裡
文案 | 竹白 xiali
排版 | 竹白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