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裡的語言歧義,Respectively用法解析

2021-02-08 解螺旋

經驗 | 文獻 | 實驗 | 工具 | SCI寫作 | 國自然

作者:葉子

轉載請註明:解螺旋·臨床醫生科研成長平臺


發表SCI論文是各國展示科研成果,進行國際科學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準確地表達作者的研究意圖對科研成果的闡述至關重要。但對於非英語母語的作者而言,經常會在sci論文寫作中產生一些會引起歧義的表達。一般有哪些原因會引起歧義,如何避免呢?



比如之前Plos one的「神創論」事件,就提醒作者需要對於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進行特別注意。這個差異最常見的詞是「Aristotelian elements」,中文可以意譯為經典元素。但這概念在各國文化中都是不同的,放在中醫論文裡,可以指五行。而到了西方,這個就是古希臘哲學中四大元素,風火水土。如果不了解相關背景,很容易混淆。



英語中同一個單詞可能會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詞性,而在其中,有部分單詞會因其單詞詞性不同導致所表達的中文意思也不相同。寫SCI的時候這些單詞往往會被錯誤的使用,比如「Evidence」的意思是證據,但Evidences就不是它的複數形式,因為Evidence 是個不可數名詞。而Evidences只能是動詞,當表明解。


還有些詞組,本不適合使用在科技論文中,卻經常被錯誤的使用。像大家耳熟能詳的 」On the one hand , on the other hand」,就很容易用錯。一種是會漏了」The」,更多的則是後一句子中沒有表達出與前一句子像矛盾的意思,作者也用了這個詞組。




關於詞語濫用,SCI論文裡」Respectively」這個詞可以進前三,經常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出現。」Respectively」是個副詞,意思是「分別地、反過來、按照所提到的順序」,都是經常在論文裡要寫的話。


Respectively的第一種用法是在有對應項目的句子後加」, respectively」,比如:


The values of x and y are 3.5 and 18.2, respectively.

The samples containing mouse serum, fly serum, and control solution were labeled M, D, and C, respectively.

RNA and protein were digested with RNase A and Proteinase K, respectively.


所有這些句子都包含了兩個以上一一對應的關係,用對了。下面是一些常見的錯誤用法:


The value of x is 3.5, and that of y is 18.2, respectively.

(這些值已經與x和y明確配對,respectively純屬畫蛇添足)




H&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were conducted in lung, kidney, and liver sections, respectively.

(一邊是兩個項目H&E染色和免疫組化染色,一邊是三個項目肺、腎、肝,肯定做不到一一對應啊)


Respectively是副詞,它的形容詞形式是respective,也會經常用錯,先看正確的例句:




A group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ers completed the first highly detailed map of a single chimpanzee chromosome and matched it with its human counterpart. Among the portions that lined up, only 1.4 percent of the chemical letters were different, consistent with expectations. However, the researchers found 68,000 small discrepancies where DNA had either been added or lost on the respective chromosomes.

(這裡的respective用來表示人類和黑猩猩中染色體之間的對應關係)


再舉兩個錯誤的例子:




總之,雖然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但是如果想寫高質量的文章就必須得克服語言關,畢竟sci多數是國際雜誌,是用英語的。產生歧義的話,輕則審稿人印象不好,每個審稿人的文化背景都不同,重則被逼撤稿,Plos one血的教訓。


相關焦點

  • 如何在SCI論文中正確地使用「respectively」
    例如:「The times until uptake ofthe modified, unmodified, and control antigens were 1, 2, and 5 h, 務必注意respectively之前相對應的列舉項目一一對應:1. Trimethoprim and sulfamethoxazole are selective inhibitors of CYP2C9, respectively.
  • 如何在SCI論文中正確地使用''respectively''
    最近國際科學編輯ISE為大家準備了幾期SCI論文中常用詞語用法的專題。非英語母語人士經常錯誤地使用副詞「respectively「 。今天,國際科學編輯ISE和大家來探討如何正確地在SCI論文中使用「respectively「。
  • Respectively你用對了嗎?
    德國的Springer(斯普林格)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出版社之一,其官網上的「投稿和審稿指南」欄目中列出了一些常見的語言問題,其中還專門列出了「respectively
  • sci論文潤色降重都收費嗎
      sci論文潤色降重都收費嗎?作者找專業人士潤色降重論文肯定是要收費的,只是潤色費用和降重費用並不是統一的,但基本都在大家承受範圍內,而且費用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比如sci論文學科不同,字數不同,潤色機構不同,所在地區不同等,費用有高有低。
  • 正確使用Respectively
    英文學者Henry Watson Fowler對於respective和respectively二字的使用有獨到的見解,他說:「大家都喜歡在句中加入這兩個單字,但使用的品味卻十分低劣。這兩個字就像軍人和警察一樣:他們都有工作在身,但沒工作時,出現的頻率越少越好。事實上,用了這些字的句子裡,十句有九句都是去掉這些字會更好。」
  • SCI論文撰寫中的小知識大學問—'respectively'的正確使用
    在這篇短文中,我們討論了「separately」的正確用法,重點是它在SCI論文中的使用。「rseparately」是指「分別,按前面提到的順序」。它用於描述前文中提到的2項,或多項事件。一般在如果沒有使用「separately」,句子意思就會不清楚的情況下使用。「respectively」經常用來縮減篇幅:1.
  • GR 每周一談|論文寫作之 Respectively 的用法
    Respectively 的用法
  • SCI寫作中的一些詞 | 論文裡respectively應該這樣用!
    那麼respectively和separately有什麼區別?➤ Respectively強調「依照前面的順序各自對應」,比如:The selectivities for A and B are 70% and 30%, respectively.
  • 「誰都贏不了」的歧義分析
    消除歧義的方法語法上消解歧義一般依靠變換句式,比如可以把話題放在賓語位置上「誰都贏不了中國桌球隊」,或者使用中動句「中國足球隊贏誰都贏不了」。  「誰都贏不了」其實是一個歧義句,有兩種理解:1)(他)贏不了任何人;2)任何人都贏不了(他)。網友正是利用了該句的歧義來獲得幽默、調侃的語用效果。類似的還有「這個人誰都不相信」,也是一個歧義句,有兩種理解:1)這個人不相信任何人;2)任何人都不相信這個人。這類句子的歧義從何而來呢?
  • 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
    sci期刊,屬於國際期刊,對文章語言有相應的要求,凡是語言不符合要求的,肯定不會被錄用。那麼,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以英語為主,其他語言也有,但少見。sci選用刊物來源40多個國家,涉及50多種文字,不同的sci期刊,有不同的語言要求,在意料之中。作者發表sci論文,投稿A期刊可能要求英語,投稿B期刊可能要求德語或其他。不管什麼語言,以所投稿期刊的要求為準。不過在語言使用上,還是以英語為主。首先,國際學術交流不斷的發展,發表sci論文的科研人員也越來越多。
  • sci論文英語語言更好發表嗎
    sci論文英語語言更好發表嗎?答案是肯定的,之所以說英語語言的文章更好發表sci,是因為sci期刊目錄中,英文期刊佔比很高,發表非英語語言的sci論文,會被英文期刊編輯拒稿。sci論文英語語言更好發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sci期刊對語種的要求和傳播。(1)sci期刊論文語種以英語為主sci期刊是國際核心期刊,來源於美國、英國、荷蘭、中國等40多個國家,是發表sci論文必選的期刊範圍。
  • 【醫學英語—範例精析】醫學SCI論文中respectively的使用
    The rates of serious adverse events were 4%, 10%, and 7% in the three groups, respectively.分別地• Their sons were three and six respectively. 他們的兒子們分別是3歲和6歲。
  • [基礎知識]淺議語言歧義現象
    第1頁:第一頁第2頁:第二頁   同一語言形式如果表示了多種意義多義現象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得不到制約,就勢必帶來理解上的分歧,謂之歧義。歧義是最常見的語病之一。幾年來,高考試題中都出現了有關歧義方面的題目,它可以有效地檢測學生對語言結構的辨識能力和語言表達的思維能力,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本文就其產生的原因略作分析。  一、詞義不固定、不明確。  (1)我買的那隻燈泡早就報銷了。
  • 奇異的歧義
    (一)指代不明造成歧義例句:欣賞一首好詩不容易,創作一首好詩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小李對詩歌情有獨鍾,因此,他平時在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解析:例句中「在這方面」對於「欣賞好詩」和「創作好詩」沒有明確指出,因指代不明而造成了歧義。
  • sci論文寫作中常犯的6個語言錯誤
    一篇sci論文可能只要解決了語言上的不足,就可以被錄用見刊,足見英語語言對我國作者發表sci論文帶來的不利影響。關於sci論文寫作中常犯的6個語言錯誤,闡述如下。sci論文寫作中常犯的6個語言錯誤1、存在簡單的漢英互譯現象我國科研工作者或畢業生發表sci論文,通常都是先寫中文,再翻譯成英文。
  • 2009年公務員考試行測:破解三大類歧義句
    A.反對你的遊行的人不少   B.我們計劃請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來我校作報告   C.A國對B國的進攻早有準備   D.學生的成績好壞並不能反映其素質的高低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因停頓的不同而造成的歧義。
  • 如何正確使用respectively?
    但是作者行文亂用respectively到了一個令我滿頭問號的程度。我用Bing搜了一下,發現網上提問的人不少。我決定把在審稿意見裡回復作者的,拓展寫成一篇系統介紹:如何正確使用respectively。
  • 2018國考行測病句辨析之:有趣的歧義
    行政能力測驗的言語理解與表達專項的病句辨析中有一種有趣的題型,就是歧義。  歧義句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種現象,歧義跟中文的語法、人們的日常表達方式有關。一方面,我們應當儘量避免使用歧義句,以防止他人難以理解我們的本意;另一方面,我們有時也會故意利用歧義句來強調一些想要表達的意思,成為一種有趣的現象。關注歧義句,可以培養我們對歧義句的敏感性,有助於在考試中遇到相關題目時快速解題。本篇文章中小編主要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歧義句,一方面讓大家體會歧義句的妙處,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家從中學到一些語法、語言表達方式上的知識。  例1.
  • 學點邏輯:也談「語言歧義」
    語言歧義很常見。語言歧義中的謬誤,其實很好理解,就是因詞語歧義而產生的謬誤,這種謬誤其實是一種特殊的「偷換概念」。這種謬誤在口頭表達中,最為常見。再來看一個例子:從前,有張三、李四兩人,為房地產糾分到縣衙門打官司。張三拿了三十兩銀子向縣官行賄,請求判個勝訴,縣官一口答應下來。
  • 英文寫作中如何避免歧義?
    最近在《牛津英語用法指南》裡面看到了關於英語歧義的一個案例,這裡展開講一講英語中的歧義現象由於英語中一詞多義現象普遍且語法靈活,英語中的歧義現象也非常常見。英語中的歧義很多時候是無意間造成的,這種情況應該儘量避免,以免造成誤解。同時,一些歧義可能是有意為之,以此來加強修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