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谷學濤 通訊員高曉克)「幹勁更足了,我的績效工資比原來高多了。」10月22日,川慶鑽探長慶固井公司第三固井工程項目部監修員袁華明告訴記者。
46歲的袁華明,原為長慶固井公司特車修理廠汽車修理工。因機構改革,長慶固井公司撤銷了特車修理廠,袁華明也因此被分流至第三固井工程項目部擔任監修員。截至10月中旬,袁華明在新崗位開具車輛派工單126臺次,監修車輛98臺次。
袁華明的經歷是今年長慶固井公司三項制度改革的一個縮影。「我們就是要把三項制度改革真正推動起來,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長慶固井公司總經理張漢信說,在上半年低油價和疫情雙重影響下,公司困難重重,生存發展壓力巨大。正是三項制度改革為公司帶來內生動力,持續強勁推動公司走出困境,重新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正常軌道。
截至10月22日,這個公司完成固完井2002口,二固井1622口,市場佔有率從去年的58%提高至64%,油氣井達標率同比提高22.7%和18.6%。
三項制度應該怎麼改,才能產生如此大的動力,讓企業脫困重回正軌?長慶固井給出的答案是:一定要「量體裁衣」,適應業務轉型發展需要,才能為企業「雪中送炭」。
長慶固井把三項制度改革的重點放在理順管理界面,做好機構調整,提高管理效能。他們落實「五定」方案,將低端低效修理業務外包,分流調整操作人員到一線操作崗位,有效緩解基層主要操作崗位人員缺少的困難。進一步理順機關業務職能,規範工程造價業務管理,建立健全固井造價編制及關聯交易結算管理機制。
提高「人」的活力是三項制度改革的難點,長慶固井公司優化薪酬分配製度,完善績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激勵約束機制,在去年的基礎上提高月度績效工資兌現額度,加大差異化、可量化獎勵,極大限度地促進了生產組織模式的優化,調動了基層員工的積極性和項目部的市場開發活力。
公司持續加大內部存量盤活力度,重點開展特車駕駛員等關鍵崗位人員再返崗安全能力評估,努力優化存量。目前已有5名特車駕駛員重新返崗或轉崗至固井工主操崗位,3名因年齡、身體原因轉崗至輔助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