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女兒,務必要教會她這4點,越早越好!

2020-12-12 愛數學懂教育

家有女兒,要怎麼培養?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Carol S.Dweck)在一次演講中說:

「教育的關鍵是要讓孩子相信,她擁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力量。」

教育孩子,一定要賦予其自我生存、變得更好的力量;

而要擁有這種力量,必須要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

家有女兒,更需要教會她這4點,越早越好!父母一定要知道...

1

自我保護意識

5月,一則新聞,在網絡上累計閱讀量1.2億。

之後,它就像大多數新聞熱點一樣,被鋪天蓋地的信息所淹沒。

事情發生在江西上饒,一名女生遭三人圍毆。

其中,兩名施暴者未滿十四周歲,還有一名剛滿十四周歲!

「她把我拉到前面,打完之後,又拉到後面打。」受害人楊某回憶道。

她的媽媽,拿著一件衣服,心碎地描述當時的情形:

「把這個衣服按在草坪上,用腳踢。」

受害女孩的臉上,還被塗上了口紅。

甚至,楊某住院期間,她們還上門威脅:「你還有膽子報警啊!」

家有女孩,多少父母像這位江西媽媽一樣:

女兒遭到欺凌,家長心疼到掉淚,卻又無計可施?

近日,一位爸爸因女兒被欺負而落淚,登上了熱搜,閱讀量高達7.4億!

事情的緣起是,一個男孩玩耍的時候,撞到了女孩。

女孩報告老師後,老師讓男孩向女孩道歉。

這,原本是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

只不過,從此以後,男孩總是有意無意地撞女孩。

媽媽這樣描述一次衝突的場景:

男孩把她擠到後面,她也不推人家,靠著牆壁還在那裡揮手。

爸爸聽聞心疼不已!他連忙說道:

你別說了,說得我心那兒疼,說得我難受。

爸爸一隻手捂著雙眼,聲音明顯哽咽了!

在這些社會新聞中,人們不難發現:

由於性別的差異,女孩在體力上通常不佔優勢,容易成為校園欺凌的對象。

從長遠來看,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長大後的女孩往往也要克服更多的阻力和障礙。

這樣的背景下,假如父母建造溫室,強行隔離世界的風雨和真相。

那麼,傷害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因此,家長務必要幫助女孩,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父母教會孩子,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選擇什麼樣的策略。

必要時,家長應當出面,與學校以及施暴學生家長建立溝通。

總之,在欺凌面前,女孩不應報之以沉默,更不能隱忍縱容。

2

知識改變命運

現代社會,知識仍在改變命運!

在肯亞南部村莊,一群孩子去學校上課,需要穿越十幾公裡的大草原。

路上,他們可能會遇見獅子、大象、犀牛、獵豹...

十二歲女孩科坦卡,村莊距離學校二十公裡!

每天早上,科坦卡都是第一個從家裡出發,卻是最後一個到達學校。

然而,她一直堅定地去學校念書。

因為,這是一條看似艱苦,卻能改變命運的道路。

他們的老師姆布吉·基萊雅,亦充分肯定了知識的力量:

他們必須認識到上學的重要性,他們應該努力讓孩子們上學。

否則,孩子們只能一輩子放牛,失去過上另一種生活的機會。

對於女孩來說,除了父母,知識是她們身邊最堅強的護佑!

它教給女孩獨立的思想,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辨別是非,不盲目順從;

它賦予女孩生存的資本,在變幻莫測的時代中,自食其力,不依附寄生。

現實生活中,有的女孩,憑藉知識的力量,成功實現人生逆襲,開掘出別樣的精彩!

比如,香港第五任特首林鄭月娥。

在母親的影響下,她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從小刻苦學習。

在家裡,她沒有自己的書桌,只能把床當作桌子,在上面寫作業、溫習功課。

條件雖然艱苦,她的成績卻非常優秀。

幾乎每年,林鄭月娥都是第一名,有一次她因考了第四,在家裡痛哭了一個晚上。

經過不懈的學習,她考入香港大學!

就這樣,一個貧寒女孩,用知識撬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3

樹立自我價值

綜藝《非誠勿擾》的嘉賓主持黃菡,在給女兒的信裡寫道:

身為女嬰,你出生時要割斷依賴於我的生物臍帶;

身為成人,你十八歲時要割斷依賴於父母的心理臍帶;

身為女人,你始終別忘了割斷依賴於男人的文化臍帶。

生而為人,獨立自強是清醒的智慧,對女孩而言,這個法則依然成立。

家有女孩,父母需要告訴她們:

你要努力追求知識,並且,不要因獲取了學位而停下求索的腳步。

它,是你確立自身價值的資本。

也許,網絡上有很多嘈雜的聲音,一陣接一陣,爭辯著女孩的價值歸屬。

也許,學校裡,調皮的小朋友,會發表一些很奇怪的言論。

事實上,那些人站在不同的立場上,試圖定義女孩的人生。

因此,家有女孩,父母更要堅定地向孩子傳遞她們的價值歸屬:

你的自我價值,就是獨立自強,用知識或技能創造自我價值。

4

勇敢的品格

在現實生活中,家長習慣於培養男孩勇敢的品格;

而在養育女孩時,通常不會刻意提及。

於是,網絡上流傳甚廣的一句話是:

「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太差。」

實際上,比起愛笑的女孩,勇敢的女孩,運氣似乎更好一些。

她們靠著勇敢的品格,掌握著生活的主動權,衝鋒陷陣,所向披靡。

「超級演說家」冠軍劉媛媛,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她,從寒門差生,逆襲為北大天之驕子,從參加選秀節目一夜爆紅,到成為90後創業代表。

一路走來,劉媛媛隱形的翅膀,就是勇敢的品格!

她曾說:

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勇敢的劉媛媛,書寫了三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15歲那年,劉媛媛考進市一中。

在全年級二百多個文科生裡,她排一百八十名,是個妥妥的差生。

劉媛媛刻苦學習,想要衝出重圍,還成為全校起得最早的女生。

早晨,她會在學校涼亭裡背英語,一小時之後再去教室開始晨讀。

中午,同學們下課後便去食堂就餐,她則會堅持背書四十分鐘。

功夫不負有心人,高二時,劉媛媛考到了年級第一名!

高考那年,劉媛媛考入對外經貿大學,畢業後又進入北京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面對機遇,劉媛媛堅定勇敢的信念!

她沒有任何演講比賽的經歷,毅然抓住了《我是演說家》的機會。

在比賽中,她不驕不躁,不斷調整自己,最終取得第二季冠軍。

步入職場,劉媛媛依然是那個勇敢的女孩!

她沒有像大部分女孩一樣,從事一份白領工作,她選擇了創業。

劉媛媛做自己的CEO,一年後,得到了超過50萬付費用戶!

家有女兒,父母身邊,仿佛環繞著一個善良可愛的小天使。

爸爸媽媽是幸福的!

家有女兒,父母想到,她未來可能面臨的困難和挑戰,無疑又是牽掛憂心的!

家長儘早教會女兒這四點,就是用智慧為女孩打造生存的盔甲。

有了這層盔甲,女孩的人生,才能無懼風雨,無懼被定義,活出自己的精彩!

相關焦點

  • 家有女兒,務必要教會她這4點,越早越好!父母一定要知道...
    家有女兒,要怎麼培養?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Carol S.Dweck)在一次演講中說:「教育的關鍵是要讓孩子相信,她擁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力量。」教育孩子,一定要賦予其自我生存、變得更好的力量;而要擁有這種力量,必須要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
  • 家有女兒,這幾件事父母越早告訴孩子越好,關乎女兒一生幸福
    確實,家有女兒,對父母而言,身上的責任一點也不輕。而為了女兒好,有幾件事父母也是要儘早告訴孩子的,女兒越早學會越受益,這些甚至還關乎女兒一生的幸福。其實不是的,家有女兒,父母一定要告訴女兒,她可以不用「太懂事」,遇到不想做的事情就勇敢拒絕。沒必要為了討好別人就委屈自己。告訴女兒,她是女孩子,可照樣是父母的手中寶,一點也不比那些男孩子差。有些時候,女孩子撒嬌任性一些也都是可以的,完全沒必要因為自己是女孩就自輕自賤。相反,勇敢表達自己,勇敢說不,活出自我才更加有意義。
  • 如果你有個女兒,一定要告訴她4點,越早越好
    為人父母,從孩子一出生就對孩子有無限的擔心,尤其是女兒,而自古以來,我們對於女兒的教養都是捧在手心裡的,這也就造成了很多女孩比較脆弱,容易受傷害。那麼,如何保護女兒?那就要讓她學會自我保護。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女兒學會自我保護?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 家有女兒,這3句話一定要告訴她,越早越好
    有位作家說過:父母與子女是場漸行漸遠的旅行。你總會逐漸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而在你揚帆起航之前,媽媽有這幾句話想對你說。美妙的音符、高雅的氣質讓小小的你無比陶醉,回家之後便嚷嚷著要學琴,要成為姐姐那樣的人。初學的你斷斷續續學會了《小蜜蜂》,你受到了爸爸的鼓勵,小臉上寫滿了開心。但理想和現實之間是有差距的。接下來的學習開始變得難了。你每天勤懇練習,卻還是被老師批評了。你的眼神變得暗淡,每天的練習時間也變得應付和敷衍。
  • 學英語越早越好?外教效果更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家住海口椰海大道的王女士認為,英語學習越早越好。  線上英語培訓也吸引一大批學生,很多英語在線培訓機構都推出了「學前」班。其中,一個在線培訓機構,針對3-6歲的幼兒,每周兩節課,一節課40分鐘,一學期共1000元。記者發現,與中小學階段的培訓相比,學前組費用相對更高。
  • 如果孩子越早有這幾種症狀,說明大腦發育的越好,可能會更聰明!
    聰明的孩子還是有一些共性的。如果孩子越早有這幾種症狀,說明大腦發育的越好,可能會更加的聰明。1、跟同齡孩子相比,吐字清晰珊珊家女兒比小雪家兒子大月份,就相差四十多天,但是兩個孩子有明顯的區別。珊珊家女兒1歲以後就能說很多疊詞,而且吐字也非常清晰,很容易聽懂她要表達的意思。而小雪家的兒子一歲以後不僅沒有珊珊家女兒會說,而且吐字含糊不清,連蒙帶猜的才能弄懂說的意思。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還是跟大腦的發育有關,大腦的左腦控制著語言神經中樞,孩子能吐字清晰說明大腦對語言中樞控制的好,側面也說明是孩子大腦發育的好,比起同齡的孩子大腦發育的好,將來可能更聰明。
  • 為什麼兒童身份證越早辦理越好?過來人:這4個好處,家長要知道
    眾所周知,現如今的身份證不再是成年人的專屬,只要有戶口,兒童也能辦理身份證。不過很多家長並沒有給孩子辦理,覺得孩子辦理沒啥用。倘若你也這樣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孩子不僅該辦理身份證,且越早越好,否則等用的時候就來不及了,畢竟兒童身份證從辦理到拿到手,整整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所以說還是早辦理早好,那麼為什麼兒童身份證越早辦理越好呢?
  • 海口英語培訓市場火爆 學英語越早越好?專家這麼說
    培訓班可不嫌你家娃太小  學英語越早越好?要從娃娃抓起?外教效果更好?  聽聽專家怎麼說家住海口椰海大道的王女士認為,英語學習越早越好。  線上英語培訓也吸引一大批學生,很多英語在線培訓機構都推出了「學前」班。其中,一個在線培訓機構,針對3-6歲的幼兒,每周兩節課,一節課40分鐘,一學期共1000元。記者發現,與中小學階段的培訓相比,學前組費用相對更高。  有些外教老師資質不清  「學英語,肯定是外教來教更好」。很多家長持有這樣的觀點。
  • 養女兒有這三點「忌諱」,家長越早知道越好
    男孩和女孩與生俱來的不同,決定了我們養育時需要不同的方法,也要規避不同的誤區。相信不少父母都聽過「窮養兒、富養女」這句話,那我們有女兒的家長難道只要把女兒培養成嬌滴滴的小公主就可以了嗎?其實,教導、培養女兒的過程中有這三點忌諱,家長一定要知道。
  • 孩子英語啟蒙是越早越好嗎?
    她帶著八歲的女兒一起來的。小傢伙長得眉清目秀,非常可愛,尤其一雙大眼睛,撲閃撲閃的,惹得我這喜歡女兒卻缺女兒的油膩叔叔芳心亂跳。我自然想多逗她玩,還秀了一下我那十幾年不用的英語。當我結結巴巴,帶著方言口音的ChineseEnglish艱難說出口時,她瞪大雙眼,竭力想要聽懂的表情深深刺痛了我。MG!我學了十幾年的英語,面對一個孩子,卻如同一個剛剛牙牙學語的嬰兒,竟然不知道怎麼表達。
  • 有女方知養女難,保護女兒最好的方式,就是教會她這4點
    當我們有了女兒後,我們總是在擔心,擔心孩童時的她懵懂無知,被拐被欺;擔心青春期的她弱懦膽小,校園霸凌;擔心成年後的她遇人不淑,遭逢不幸。即便作為父母的我們拼盡全力也很難保護女兒的一路周全。社會對女孩的容忍性極低,一旦犯錯,很可能就會萬劫不復。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南京女大學生遇害的事件,相信大多數人都聽說了。
  • 家有女兒,請一定告訴她這4個道理
    親愛的女兒:最近,媽媽看了一本書,叫做《致女兒書》,作者是瑪雅·安吉洛,一位20世紀美國最為傳奇的黑人女性。作者|十點餅子來源|十點讀書 (ID:duhaoshu)她憑著自身的努力,從一個身心備受摧殘的黑人女童變成了美國著名作家、詩人、舞蹈家、導演、教授和社會活動家。2011年,她被歐巴馬授予「總統自由勳章」。
  • 女兒12歲了,洗完澡還裸著出來……這方面的教育,越早越好!
    相信任何一個人都非常希望自己有一個乖巧聽話懂事的寶貝小棉襖,小青她就有這樣一個特別聽話、特別懂事的女兒,無論什麼事情都聽爸爸媽媽的。但是隨著女兒年紀增長,小青卻因為女兒特別聽話這個事情增加了一些煩惱,還不是因為孩子洗澡這事。
  • 女兒的生理健康教育,一定要越早越好
    最初面對女兒好奇的提問,我往往會告訴她:「這是媽媽在排除毒素的一種表現,而且每個女孩兒漸漸長大,都會和媽媽一樣,每個月都有一個周左右的排毒時間。只有把身體裡的毒素排解乾淨了,我們的身體才會更加健康!」剛開始,女兒發現了衛生巾的存在,她會哈哈大笑:「哎呀,媽媽笑死我了。你這麼大的人了,怎麼還在用尿不溼呀!」我告訴她:「這不是尿不溼,但功能跟尿不溼差不多。
  •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越早開始越好
    朋友婷婷的女兒茜茜上幼兒園中班,但是剛開學不久老師就提醒她:「茜茜上課時經常動來動去,學手工的時候還總是打擾周圍的小朋友,希望家長多注意一下!」當時婷婷特別詫異,因為上小班的時候茜茜從來沒有這些問題,只不過一個暑假過去,孩子怎麼就多了那麼多毛病呢?
  • 寶寶越早戒紙尿褲越好?NO,有這7個信號才是最佳時機,父母要關注
    因為不同寶寶學習接受能力有所不同,以及家長訓練方式也有不同,寶寶完全戒掉紙尿褲的需要的時間也有長有短。研究表明,18個月以內的寶寶開始進行上廁所訓練,大概會在4歲時才能完全脫離紙尿褲,而在寶寶18個月後~24個月的時候進行上廁所訓練,卻會在3歲左右完全脫離紙尿褲。
  • 孩子並非越早獨立越好,「揠苗助長式」成長,只會讓孩子加速失敗
    寶媽小玉就發現了女兒的不對勁,在她心中,女兒一直是讓親朋好友羨慕的好孩子。女兒在學校會努力學習,回到家會主動給父母幫忙,從來都不會抱怨一句,而是非常懂事聽話。而這樣一個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卻突然有一天變了。
  • 從這三點就能看出,越早發現越好
    從這三點就能看出,越早發現越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是發育晚還是長不高?從這三點就能看出,越早發現越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專科生要注意,這4件事要提前準備,越早越好,別等畢業才懊惱
    所以要想自己不被這個社會落下,就要知道自己差在哪裡,有4件事情需要提前準備,越早越好,別等畢業之後才懊惱。 專科生這4年事情需要提前準備 1、提前規劃未來 要知道當今這個時代
  • 育兒專家:4-12歲是孩子學習英語最好時期,孩子越早接觸英語越好
    但女兒無法適應這套不知所云的東西,覺得不好玩。李博士像絕大多數家長一樣,軟磨硬泡,要女兒朗讀,記憶,完成作業,並且循循善誘告訴女兒:&34;直到孩子測驗得了54分,李博士才發現孩子把整件事當成任務敷衍,迫於壓力讀讀寫寫,都是有口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