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牛年銷售額憑什麼重回200億

2020-12-23 聯商網linkshop

11月17日,華彬快消品集團總裁盧戰透露,2018年,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牛維他命」,業內稱為「中國紅牛」)11月將提前完成年度目標,全國銷售額將重回20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前兩年,由於受到紅牛品牌糾紛以及行業競爭的影響,紅牛維他命的銷售額跌至200億元以下。2018年銷售額重回200億元以上,主要是因為紅牛市場體系穩定和行業增長迅速,也說明紅牛品牌糾紛對紅牛維他命的銷售影響不大。

據了解,華彬快消品集團是華彬集團旗下重要業務板塊,主要從事紅牛、戰馬、芙絲等快消品的銷售和渠道業務,紅牛維他命主要從事中國紅牛的生產。目前,雙方實際控制人均為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

盧戰認為,紅牛維他命市場體系的穩定是銷售額重回200億元以上的重要原因。「近幾年,在市場和輿論層面,紅牛維他命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但紅牛維他命團隊保證了數萬人的就業和市場體系穩定」。

不過,在營銷專家路勝貞看來,紅牛維他命銷售額重回200億元以上,首先得益於功能飲料市場需求穩定增長。數據顯示,2011年-2017年,我國功能飲料零售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7.1%,功能飲料零售量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2.35%。2017年底,我國功能飲料零售額已經達到415.2億元,同比增長10.57%;預計2018年,將達到450億元。

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功能飲料是飲料行業增速最快的領域之一,增速約為8%。

在此之前,紅牛維他命已經連續兩年業績下滑。數據顯示,2015年,紅牛維他命的年銷售額曾一度達230.7億元,但2016年下降到210億元。2017年,僅剩196億,同比下降7%。紅牛維他命在功能飲料領域的市場份額也由2016年的63%下降到2017年的58%。

業內人士,紅牛維他命業績下滑主要受到品牌授權和經營期限到期的影響。據了解,2016年,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國天絲」)認為紅牛維他命的紅牛商標許可協議到期,紅牛維他命經營期限也已到期。目前,泰國天絲已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強制清算紅牛維他命的法律程序。紅牛維他命也稱,目前,公司正在申請經營期限延期,並將公布嚴彬與泰國天絲創始人許書標等人籤署的「五十年協議」等相關證據。

紅牛維他命官司纏身,諸多品牌認為這是難得機會,紛紛加碼或進入該領域,紅牛維他命面臨的挑戰將更大。2018年上半年,達能推出添加咖啡和牛磺酸的脈動熾能量罐裝產品;伊利推出煥醒源能量飲料,並以上市;臺灣泰威在大陸推出熊霸激能飲料;廣東椰泰生物推出捷虎、湯臣倍健推出了F6等。

「其他品牌進行差異化競爭,吸引了大批年輕消費者,導致紅牛維他命在一段時間出現消費分流,業績波動」。路勝貞表示,「不過,消費者對於企業股東間的糾紛並不感興趣,他們只是關心產品能否滿足自己的需求。另外,紅牛品牌糾紛成為強化紅牛品質和功能的背書,消費者認知得到強化」。

(來源:北京商報 李振興)


相關焦點

  • 堅持25年不漲價,紅牛憑什麼打敗可樂!
    當時,許書標承諾給嚴彬50年的紅牛經營期限。即泰國紅牛通過商標許可的形式,授權中國紅牛作為唯一有權在中國生產、銷售紅牛產品的公司。問題是當時工商登記中外合資企業的政策規定最高年限是20年。2003年,來到中國的第9個年頭,紅牛銷售額破10億;2005年至2015年,紅牛從每年銷售不足2億罐漲到55億罐。到2011年,紅牛在國內市場份額達到「恐怖」的87%,在全國擁有400多萬個銷售網點。
  • 在中國賣了1453億的紅牛,內部打得不可開交……
    2003年,紅牛在中國的年銷售額第一次衝破10億大關,之後更是連續上臺階:2012年突破了100億元、2014年突破200億,2015年達到最高銷售額230.7億元,品牌價值已經超過500億元。2018年4月,華彬集團首次披露了20年來紅牛的銷售數據。
  • 中國最有名的運動飲料:年賺100億,影響力甚至超過紅牛、尖叫!
    在運動飲料、功能性飲料圈子裡,首屈一指的無疑是「紅牛」。紅牛1995年進入中國,開了中國功能性飲料的先河。作為先驅者,它的市場份額甚至一度超過60%。而從2016年開始,紅牛陷入商標權之爭,一邊是泰國許氏家族,另一邊是紅牛的中國代理商華彬集團,至今也沒有結果。所以,它的銷售額持續下滑,市場份額也從63%跌到58%。雖然紅牛一家獨大,但市場競爭還是很激烈的。
  • 背靠千億巨頭,這款功能飲料在中國一年賣出近百億,影響力超紅牛
    過去五年,中國功能飲料市場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另一方面,國內人均年消費量僅為0.5公斤,不足發達國家的1/14,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市場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商場貨架上,琳琅滿目的飲料品牌讓人眼花繚亂,除了有東鵬特飲、樂虎、尖叫、啟力等國內品牌,紅牛、佳得樂、魔爪、寶礦力水特等外國品牌,伊利、王老吉、盼盼等巨頭也均有布局。
  • 東鵬特飲IPO:前有堵截後有追兵 銷售額僅為紅牛四分之一
    前有巨頭紅牛,後有勁敵樂虎,這家年銷售額50億元的企業無疑面臨著較為激烈的市場競爭。進一步對比來看,年銷售額僅為紅牛25%的東鵬特飲,如何彎道競賽?雖然取代了紅牛的中超聯賽贊助商,但東鵬特飲與紅牛的差距,相差數倍。2018年,紅牛銷售額超過200億,是東鵬特飲的4倍。
  • 中國紅牛和泰國紅牛是什麼關係?不是一家企業,但淵源更深!
    我們經常看到的黃色罐裝紅牛,就是出自於中國大陸的紅牛公司。雖然紅牛在功能飲料的市場中佔比較大,平均一年算下來可以達到43億罐的巔峰,銷售額超越230億,品牌價值超過500億。儘管實力如此雄厚,但麻煩來了誰也頂不住,最近的中國紅牛公司,正在遭受一場不可小覷的風波。要說到這場風波如何,還是要從紅牛的開端開始。
  • 紅牛商標權歸屬爭議 價值500億的品牌將何去何從?
    如果失去紅牛商標的使用權,那麼嚴彬(華彬集團掌舵人)會不會如王老吉加多寶之爭一樣,將紅牛進行徹底的改名?目前看來,這個概率是相當的大。其實,提起紅牛,就不得不提起「中國紅牛之父」——嚴彬。正是因為他,紅牛才在中國這麼出名,也是他將這罐6塊錢的飲料堅持25年不漲價,累計銷售300億罐,年銷售200億之後,紅牛才有了今天的江湖地位。
  • 中國紅牛何去何從|商標|華彬集團|紅牛安奈吉|嚴彬
    「這瓶紅牛」在中國暢銷的20多年裡,累計產量超過800萬噸,銷售額近1500億元,佔據了中國大陸功能性飲料市場份額近8成。按理說,這本應是嚴彬與許氏家族彼此成全、雙方共贏的結果,雙方的默契也持續了十幾年,直到2012年泰國天絲董事長許書標去世、其子許馨雄接任後,雙方便對「紅牛品牌」籤訂的授權期限無法達成一致。
  • 紅牛或從中國消失 泰國紅牛品牌持有方欲換合作夥伴
    功能飲料開啟混戰模式  泰籍華人嚴彬一手將紅牛引入中國,並締造了年銷售額超230億元的最高銷售紀錄。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嚴彬隨時可能會丟掉紅牛在中國的經營權。  嚴彬的中國紅牛正在面臨史上最大危機,一場關乎中國紅牛商標歸屬的拉鋸戰正在進行,紅牛北京工廠也陷入停產傳聞。
  • 獨家|紅牛安奈吉半年銷量超10億,泰國天絲再放大招
    近期,進口紅牛現身北京超市引發關注,這是繼紅牛安奈吉外,泰國天絲集團的又一款紅牛產品殺入華彬集團腹地。同時,大家最為關心的銷售數據也得以公布:據天絲集團透露,2019年半年時間,紅牛安奈吉銷售額超10億元!半年超10億是個什麼概念呢?
  • 800億財富帝國交班女兒?「中國紅牛養父」拿得起,卻放不下
    緊接著2020年剛開年不久,中國紅牛似乎就扳回一城。針對2018年10月15日泰國天絲提起強制清算中國紅牛的法律程序,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將其駁回。此前因股東資格尚處於爭議狀態,一審法院未受理該清算申請。
  • 紅牛商標戰終審出結果!判決書顯示中國紅牛想追37億廣告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下稱最高院)近日的判決書顯示,其於2020年12月21日就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紅牛)與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下稱天絲集團)「紅牛系列商標」權權屬糾紛一案,做出終審判決。判決書顯示,中國紅牛上訴請求被駁回,維持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做出的一審判決。
  • 由親密夥伴到反目成仇 中國紅牛陷入豪門爭奪
    200多億元年銷售額的背後,是許氏家族和嚴彬之間盤根錯節的利益糾葛。在22年的合作中,他們經歷了信任、懷疑、對峙和反目,商界應從中吸取什麼教訓?「把紅牛拿走,嚴彬的財富基本就是負的了,所以要玩命。」在環球律師事務所北京辦公室,全球紅牛品牌創始者泰國許氏家族的代理律師對《財經》記者說。泰國許氏家族在《2017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中以93億美元排名第145位,是紅牛商標的持有者和中國紅牛的第一大股東。
  • 紅牛創始人許書標去世 身家50億美元為泰國第二富豪
    記者昨天從紅牛中國公司證實,紅牛集團聯合創始人、泰國第二富豪許書標於3月17日逝世,享年89歲。  據媒體報導,許書標生於海南,2歲進入泰國,1966年在曼谷創設了這一功能性飲料品牌,該產品當時成為工人和長途司機提神飲品,後與奧地利商人迪特裡希·馬特施茨共同建立紅牛集團,1987年開始向奧地利出售紅牛飲料。現在,紅牛飲料已經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根據紅牛中國官方網的數字,紅牛2007年全球銷售額超過40億美元,成為全球領先的功能飲料品牌。
  • 紅牛大敗局
    當然,這塊蛋糕也足夠誘人——實際上,在20多年來中國紅牛產品累計產量已超800萬噸,累計銷售額1453億元。嚴彬也藉此大賺特賺,身家暴漲:在2018年富豪排行榜上,其身價達到了780億。但是,商業核心是利潤,可達成利潤的前提,則是誠信。
  • 東鵬特飲VS紅牛 600億功能飲料市場收割的不止中年人
    一年後,紅牛從泰國進入中國,我國功能性飲料市場實現了從0到1 的跨越,並由此引發大眾對功能飲料的追捧。1997年,東鵬特飲誕生,1998年樂虎誕生,隨後娃哈哈也推出了啟力,中國的功能性飲料市場由此開始了長達十餘年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紅牛自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後,開創了國內飲料一個新品類——功能飲料。
  • 繼紅牛之後,又一泰國飲料品牌搶佔中國市場,銷售額2年暴漲43倍
    近年來,隨著國內功能飲料市場的爆發,紅牛、東鵬特飲和樂虎分別位居前三。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功能性飲料品牌,紅牛已經佔據了中國一半的市場份額。後來,由於與泰國紅牛的糾紛,華彬集團推出了主打產品戰馬,為了避免日後更大的衝擊,從而擺脫對紅牛的依賴。然而,國內功能飲料市場動蕩不安,現在一種新的功能飲料——卡拉寶出現在大家面前。
  • 靠山寨起家,一年賣50億,東鵬特飲上市就能打得過紅牛嗎?
    業界認為,這是東鵬特飲向紅牛發起衝鋒的前奏。誠然,趕超紅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東鵬特飲的銷售額僅有紅牛的四分之一。但這並沒有打擊到東鵬特飲的積極性。根據紅牛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紅牛實現銷售額200億元,在功能飲料這一細分品類中,市場份額佔到58%。
  • 700億身家富豪再敗訴泰國,失去200億「搖錢樹」成必然?
    工商信息顯示,目前嚴彬目前為紅牛中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國紅牛」)持股88%,為實際控制人,英特生物製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特生物製藥」)持股7%。在嚴彬的管理下,紅牛開創了中國功能性飲料的先河,目前在中國銷售額可觀。華彬集團7月發布的2019上半年業績顯示,紅牛銷售額已經達到138.9億元。
  • 紅牛生死劫
    當然,這塊蛋糕也足夠誘人——實際上,在20多年來中國紅牛產品累計產量已超800萬噸,累計銷售額1453億元。嚴彬也藉此大賺特賺,身家暴漲:在2018年富豪排行榜上,其身價達到了780億。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中國市場上新推出的功能性飲料就多達20多種。更加微妙的是,在華彬集團和泰國天絲激情互撕的同時,東鵬特飲、樂虎等品牌則開始暗度陳倉——東鵬特飲選擇以瓶裝顯示差異化,又將零售價定位3.5元,遠低於紅牛6元的單價,以上打法也為在近年斬獲超50億元的年銷售額,並在2019年6月提交IPO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