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族,該用心陪陪孩子了!陪伴孩子要「人在心也在」

2020-08-07 環球網

來源:今晚報

低頭族,該用心陪陪孩子了!陪伴孩子要「人在心也在」

楊麗莉 繪

暑假中,有一個普遍現象是,許多家長一邊擔憂孩子玩電子產品影響學習,一邊自己抱著手機不撒手;一邊吐槽老人不會帶孩子,一邊自己陪伴孩子「身在心不在」。記者採訪發現,父母放下手機,多陪孩子多關注孩子,這個看似簡單的舉動,卻會產生奇妙的效果。在這個表面原因背後,其實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家長的用心陪伴。

孩子讓奶奶「打飛的」來陪

東東現在每天跟著爺爺奶奶在遊泳池裡撲騰、在籃球館內奔跑。課外輔導班教語文的郝老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東東媽媽發的照片發現,東東的皮膚似乎比以前黝黑了許多,一副「皮猴兒」的樣子。孩子會不會比以前更加調皮了?郝老師擔心之餘,看著孩子滿臉的笑容很有感觸:暑假「野」一下,確實能給孩子帶來更多快樂。在郝老師印象中,東東是個特別聰明、調皮的孩子,他上課積極回答問題,但有時上課坐不住,總想跟同學說話。

東東的這個暑假完全「放空」——停掉所有課外輔導班,這是奶奶給他爭取到的「福利」。這樣做究竟有何原因?聽到記者執意要採訪東東奶奶,東東媽爽快地答應下來。「孩子爸媽說暑假沒人看孩子,除了周日,每天上下午都讓孩子上各種輔導班。」電話裡,東東奶奶上來就替孩子「訴苦」說,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到現在五年級,一到周末和放假,東東就跟著媽媽輾轉於各個輔導班,從沒有好好玩過。而孩子爸媽天天在緊盯孩子學習、做作業時,在旁邊就是忙著看手機發微信,這讓東東越來越不能忍受。

東東從小由姥姥帶大,但去年姥姥得了一場大病,一直在自己家靜養。東東奶奶的家在南京,在疫情期間東東「宅家學」的日子裡,為了讓孩子爸媽安心工作,她和老伴兒來津專門照看東東。「那段時間,我們和孩子相處得很愉快,老伴兒陪他拆裝玩具、下棋、放風箏,我陪他畫畫、閱讀、做運動,孩子也逐漸不再像以前那樣心浮氣躁了。」東東奶奶說,看到孩子表現越來越好,東東爸媽也安心了,之前他們還害怕兩代人因教育理念不同而產生矛盾。「我們這些剛退休的老人,要知識有知識,要生活經驗有生活經驗,思想並不比年輕人落後,父母們可別小看了。」東東奶奶說她眼看著孫子返校複課了,才算鬆了口氣,老兩口終於可以回家「緩緩神」。

東東奶奶在南京享受清閒生活的同時,時常打電話過問東東的學習和生活,詢問東東爸媽是否暑假需要她繼續照看孩子。東東爸讓老兩口好好在家休息,說暑假東東能去輔導班上課了。

沒想到,暑假才開始幾天,東東就給奶奶打來電話,讓爺爺奶奶「打飛的」快點來陪他。「大周日的,孩子做完作業感到無聊,看到爸媽都在低頭玩手機,既沒人陪玩也沒人陪說話,孩子積攢的許多不快一下子就爆發了出來。」於是,東東奶奶和老伴兒一刻也沒耽擱,馬上「空降」來陪孫子。

寫作文「控訴」爸媽玩手機

郝老師告訴記者,今年放寒假前夕,她在班裡發出倡議,讓孩子以「爸媽今天不開機」為主題寫一篇作文,當孩子們被問到「爸媽愛玩手機嗎」這一問題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大聲喊「愛」。「這作文能寫成嗎?」「爸媽幹什麼都要先保護好手機!」「他們的注意力都在手機上,根本就不在我身上!」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著,在他們的心裡,手機已經成了一個奪走父母對自己關心與愛護的小怪物。

「想讓爸媽一天不玩手機的舉手!」當郝老師說出這句話後,全班所有的孩子都舉起了手。她清楚地記得,當時東東從座位上站起來舉雙手贊同,臉上充滿興奮和期待。

後來,東東寫的作文成為全班的範文,郝老師找出這篇作文說,東東在字裡行間沒少「控訴」爸媽。記者看到,那天回到家,東東就提醒爸媽:「老師說了,周末不能開機呀!要陪我。」他一直提醒到周日,終於周日那天,在爸媽的陪伴下,東東一天做了這麼幾件事:上午看完一場電影之後,中午全家一起吃飯聊起了電影情節,爸媽回答了他很多問題;下午,爸媽帶他去了科技館;晚上,東東自覺收拾書桌,主動給爸媽端茶倒水。

東東在作文中提及,吃飯時他讓爸爸別玩手機,爸爸說,不行不行,在搶紅包。在參觀科技館時,媽媽總是惦記著手機,時不時從包裡拿出來看看,並沒有按照約定關掉手機。當他看到鋼鐵俠時,開心地和爸爸分享鋼鐵俠的英雄故事,瞥見媽媽正在接電話,並沒有聽到他說的故事。

「這次見到孩子,沒了精氣神。放假了,天天只知道讓孩子學習,還不陪著玩,擱誰也受不了。」東東奶奶憋了一肚子話要說,夏天傍晚,小區的孩子們都在樓下撒歡,東東卻從沒有在樓下瘋跑的機會。不僅沒有玩伴,東東的身高、體重都落後於同齡孩子,這也讓她很焦慮。「我有時想,父母就是把孩子教出個學習十項全能,結果風一吹就倒,那也不叫會養孩子。」為何「大刀闊斧」地停掉孩子所有的輔導課,東東爸媽會同意嗎?事情的起因,還得從東東奶奶來的第二天說起。

那天,東東媽下班回來,看見爺爺奶奶正在廚房忙碌做晚飯,而東東卻在用電視玩滑雪遊戲,她二話沒說關掉電視,對著孩子一通訓斥。「說得我們也喪眉耷眼的,讓孩子多玩一會兒,孩子爸媽不高興,管著孩子不讓玩,孩子又會跟我們耍脾氣。」更讓東東奶奶不能接受的是,晚飯後,東東爸媽因為忙著看手機,又怕孩子不滿,於是就把他們的平板電腦給了東東,讓東東自己玩小遊戲。「那個屏幕還沒有電視大呢!」於是,東東奶奶把心一橫,立馬給東東爸媽定下了規矩:這個假期怎麼帶孩子,要由她說了算。

老人「改造」高壓教育方式

東東奶奶做出這樣的決定,有很強的針對性。東東上幼兒園時就戴上了眼鏡,東東媽每個周末都會開車很遠送他去做按摩來治療近視。東東奶奶雖然不反對給孩子做按摩,但她認為防止東東近視加重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參加戶外活動。「孩子每天上學盯了一天黑板,晚上在家又得寫作業,根本沒有戶外活動時間。」東東奶奶說,把孩子交給她帶,她就要帶著孩子多在外面活動和鍛鍊。

在奶奶的溝通下,東東爸媽也有了一些改變,認為暑假把孩子完全交給老人做主也是一種嘗試。東東媽說,老人的想法也有道理,何況學遊泳、打籃球也是興趣班的一種,讓孩子白天跟著爺爺奶奶多玩一會兒,晚上她再輔導孩子學習,這樣假期會讓孩子體驗到全身心陪伴的感覺。「以前坐不住吼叫著才寫作業,現在到家就自覺寫作業。」東東最近兩天的變化,讓東東媽感到很驚喜。

東東奶奶給孩子報了暑期遊泳、籃球班。每天下午,爺爺帶著東東去學遊泳;一周兩次,奶奶帶著東東到籃球館鍛鍊,每次兩小時。東東爺爺非常支持這個決定,看到東東從不敢下水到快樂嬉戲,他對東東媽說,小男孩沒上山爬過樹、下河摸過魚,童年過得多無趣。

其間,親朋好友們紛紛給出老兩口善意的提醒:「千萬悠著點兒,自己受累不說,可別把孩子折騰病了。」「還是得關注孩子的學習,別讓孩子爸媽說光帶著瘋玩。」……其實這些顧慮,東東奶奶也都想過,但為了「改造」孩子爸媽的教育方式,她最終還是堅持己見。同時,她從手機裡搜羅了很多教育新觀念的文章,發給東東爸媽看。

陪伴孩子要「人在心也在」

「今天兒子問我怎麼不玩手機了,我說要像爺爺那樣陪他拆裝玩具,他頓時樂壞了。」上周六晚上,東東媽私信記者說,當天上午她關上手機後,特意觀察了東東情緒的變化。

「媽媽快看,怎麼反倒多出來這麼多零件呢?」東東看著自己手裡的電動玩具車,又看看地上多出來的一堆零件,笑著問媽媽。「真是厲害,一輛車拆開後,可以組裝出兩輛來。」聽到媽媽這樣打趣,東東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

東東媽幾乎一天沒看手機,一直陪孩子玩兒,感覺東東可高興了。中午玩得興致正高時,奶奶一聲「開飯了」,東東馬上放下手中的玩具去洗手,還幫爺爺端飯端菜,並問爸爸什麼時候回家。東東媽在看到孩子喜悅神情的同時,也真心感到孩子變乖了。

「陪伴孩子要『人在心也在』。」東東奶奶說,雖然東東爸媽離不開手機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工作,但在孩子眼裡,感覺就是父母一直在玩手機,沒有用心陪他寫作業或陪他玩,孩子自然就會學大人要手機玩,要不然就是玩電腦。

郝老師表示,當父母只顧玩手機時,對孩子直接造成的傷害就是孩子感覺自己被冷落了。而父母反過來又為孩子愛玩兒手機、電腦而苦惱不已,卻不知這一切正是自己不經意間釀下的「苦果」。

相關焦點

  • 低頭族家長讓孩子很受傷 專家建議多陪陪孩子
    近日,重慶三年級小學生寫的一篇題為《爸爸看手機》的作文擊中不少人的「淚點」。「低頭族」盛行,繼「忙」之後,手機成了親子交流的又一障礙。對此,專家表示,「低頭族」父母給孩子造成的傷害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建議大家珍愛親情,不妨採取「家庭協議」的形式約束玩手機的時間。
  • 陪伴孩子別當「低頭族」
    在生活中,「手不離機」的人隨處可見,他們過馬路玩手機、騎電動車打電話、開車等紅燈刷微博、聊微信……這些人被戲稱為馬路「低頭族」。由於智慧型手機技術發展得相當成熟、功能齊全,不少人每天都「手不離機、機不離手」,更有不少家長一手牽著孩子,一手玩著手機。
  • 元旦將至我想陪陪孩子
    忙的人總覺得時間過得快,不管真忙還是假忙,忙有用的還是忙無用功。閒的人覺得無聊空虛,總抱怨時間過得好慢。轉眼間三十多了,感覺人生的每一年就像人活著每一天,不知不覺緊趕著做事就到傍晚了,白日已過黑夜將近,就不能做什麼了,所以,當趁著有光做事。忙碌著每一天,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如果忙一些不造就人無關緊要的事,那過後該多麼令人嘆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陪伴,是孩子養成良好性格的需要,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
    教育專家曾經發出這樣的呼籲:「做家長的要多陪陪孩子,無論多麼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平等地談心,不要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老師的事情了。陪孩子做一些事是很有必要的,家長要記住,陪孩子做事,主要是陪孩子做一些他們喜歡的事,而不是家長自己喜歡的事。這一點很重要。同時,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家長還要多聽孩子的心聲,多給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勵,這樣親子間的相處才會變得和諧、珍貴,孩子也會更懂事,會更用心體諒父母的立場和辛勞。
  • 陪伴不是「陪著」,男人同樣要用心帶娃,父愛缺失會影響孩子成長
    有些人覺得父親只有在關鍵時候教育一下孩子就行了,不用每天陪伴孩子,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父親這個角色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重要作用。和母親相比,父親身上會有很多不同的特質,這些特質是母親不具備的,也是孩子成長所需要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父親的陪伴,父親經常陪孩子玩遊戲,孩子會變得更加獨立,不會過於依賴母親,想像力也能夠得到鍛鍊。
  • 六一心願單| 愛我你就陪陪我 不是歌詞是孩子的心聲
    然而,就像歌裡唱的那樣: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誇誇我,愛我你就抱抱我……孩子需要的禮物或許不是拉風的遙控汽車、漂亮的洋娃娃。  近日,記者走訪了海口市民,收集孩子們的心願單,發現孩子們的最大心願就是爸爸媽媽能夠多點時間陪陪他們。
  • 「愛我你就陪陪我」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寫給年輕的父母
    蔡姐剛準備轉身,女兒拉住她的衣角,小聲地說:「 媽媽,你陪陪我好嗎?」看著女兒可憐的模樣,蔡姐心軟了,笑著說:「 媽媽可以陪你玩一會了,但是半小時之後你就必須睡覺哦。」 女兒燦爛地笑了,痛快地點了點頭。
  • 父母的默默陪伴,藏著孩子的未來
    《陪伴式成長: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的作者蘇珊說:「父母之所以難以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原因在於,只存在於想像中的完美孩子,與眼前這個有血有肉的孩子區別很大。」孩子本身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不會在家長設計的完美模型中長大。
  • 孩子放進遊樂場,自己只顧玩手機!@廈門「低頭族」父母,教訓太多長...
    上周末記者走訪一些大型商場的兒童遊樂區域發現這類「低頭族」家長帶娃的情況不!少!見! 部分看手機的家長還會時不時抬頭看看孩子,而刷視頻、打遊戲的家長則比較入神。其中一位寶媽正在玩「吃雞」手遊,兩隻耳朵都塞上耳機,可謂專心致志。寶媽表示:「樂園內有工作人員看著不會出事。」也有家長表示,好不容易放飛「小神獸」了,當然要讓自己休息下。
  • 成長中,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不要等到孩子都長大了,才想到,「哦,我應該多花點時間好好陪陪孩子。」有用嗎?不好意思,晚了,孩子已經不需要你的陪伴了。原因很簡單,已經過了有效期。父母與孩子之間也存在「有效期」的!當你不知道珍惜的時候,上帝自會將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你能做的,要麼乖乖退場,要麼等著被孩子扔下舞臺。
  • 為什麼孩子需要用心陪伴的家庭教育——不相信的可以來看看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教育不僅僅停留在學校,還有家庭教育裡。因為除了在學校學習書本知識以外,孩子要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在運用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這都是需要家長來協助的。孩子在生活中,以及將來要面對的生活,工作適應社會,很多方面是需要家長來帶領和教導協助的。因為實際經驗和操作只看書本是難達到一定效果的。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礎。
  • 沒有一個孩子想成為壞孩子,孩子的幸福快樂,源自父母的用心陪伴
    那麼,當孩子和父母處在平行世界的兩端,又該如何相互理解呢?最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的用心陪伴陪伴孩子,不是孩子在一邊玩,父母在一邊看手機,而是要和孩子充分地溝通交流。高質量的陪伴,不是父母在場就可以,更不只是敷衍應付孩子,而是要有捨得放棄一部分工作生活的勇氣,要有為了陪孩子心甘情願花費時間、精力和耐心的決心。
  • 為了孩子,請拒做「低頭族」,孩子安全遠勝一切!
    「低頭族」媽媽太專心,孩子出意外電視上曾看到這樣一則報導:說一位媽媽帶著一兒一女在兒童戲水池邊玩耍,期間卻一直忙著玩手機。過了一會兒,她一個晃神兒,發現4歲的兒子早已不在原地。有目擊者稱:孩子出事前母親正在玩手機,一瞬間的功夫,孩子跑到了車右前輪位置……;2017年4月16日,黃女士帶孩子旅遊,下火車出站時卻一直忙著玩手機,猛然抬起頭時,才發現孩子早就不見了蹤影,後在民警幫助下找到了孩子。
  • 怎麼看出爸爸是否在用心陪伴孩子?
    導語:你們家寶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多嗎?是否在用心地在陪伴呢?我來說說最近我家孩子被他爸爸帶的一些搞笑又暖心的事情吧。有段時間,我自己有些事情沒有時間帶我家孩子,就讓他爸爸全職帶幾天。順便測試一下爸爸是不是在用心地帶孩子。孩子那會剛會說話,很多時候都是說的疊字。自然而然,爸爸媽媽跟他說也會有一些疊語了。也顯得親近些。
  • 父母要懂得陪伴孩子,使用「Peere法則」,給孩子幸福的童年
    陪伴是當今孩子最為需要,卻也是當今父母最難以做到的事情。很多的父母為了給孩子們創造良好的條件,犧牲了陪伴孩子的時間去工作,企圖用金錢來彌補孩子在被愛方面的欠缺,但是這實際上就是本末倒置。孩子成長的每個過程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導,這方面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發展和親子之間的關係,是用金錢彌補不了的。
  • 再不陪伴,孩子就長大了!
    再不陪伴,孩子就長大了!但是,作為父親,從內心情感上,肯定是希望他能多陪陪自己的。 我們很多的父母都說自己很忙,但真的忙到抽不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嗎?我以為大多數人不至於如此。「常回家看看」最大的困難不是現實條件,而是有沒有一顆「山長水闊,我都要回家看看」的堅定的心啊。 我一直認為,愛,需要學習。已故詩人汪國真先生曾說: 不是不想愛 不是不去愛 怕只怕 愛,也是一種傷害 而愛之所以會成為傷害,是因為不懂得如何去愛。我相信,父母都會愛自己的孩子,但這不等於「會愛孩子」。
  • 三歲孩子成長需要陪伴,家長陪伴需「用心」,陪伴不僅是陪在身旁
    這樣的做法與其說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不如說是在逃避為人父母所該承擔的責任。很多時候,家長們覺得努力工作給孩子們帶來更加優渥的物質條件,一個價格昂貴的玩具會比父母的陪伴更加讓孩子開心。其實不然,在一項問卷調查中顯示,許多孩子在昂貴玩具和父母的陪伴間選擇了父母,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會對孩子們成長帶來許多影響。
  • 意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多陪孩子聊聊天,陪伴孩子成長
    創新工場的創辦者李開復曾經這樣呼籲:「中國的家長,多陪陪孩子,無論多麼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平等地談心。不要以為孩子送到學校了,一切都是老師的事情,然後回家了就督促做作業。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這些。」儘管父母的工作很忙,但是,我們還是建議父母多抽點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 專家說「父母應該多陪陪孩子」,你做到了嗎?
    廣播的大體內容是這樣的「經過調查發現,現在的很多家長在家裡安裝了監控,以此來監管孩子的學習和寫作業。對於這種現象,孩子們表示不愛接受,覺得自己失去了自由。針對這種現象,有專家說,與其讓孩子對著冷冰冰的機器學習寫作業,還不如家長多陪陪孩子」。這句話說出來也就是嘴一張一閉,聽起來也非常的簡單易懂,無非就是讓家長多陪陪孩子而已。
  • 孩子不是你的唯一,卻是你的希望,別讓你的冷漠,阻擋孩子的熱情
    給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現在是網際網路的時代,人人都有手機,人人也好像離不了手機,就好像沒有手機就沒有了精神支柱一樣,就不知道該怎麼過日子呢。不管是在農村或是城市,不管是什麼層次的人?大家都變成了低頭族。2.自從天天拿著手機寫文字,眼睛近視了好幾十度,雖沒去體檢,但自己都能夠感覺的到。好像低頭看手機就是我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