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他們都不跟我玩」,寶寶說出這句話時你該怎麼辦?

2020-09-10 寶寶巴士

馬上又到一年一度幼兒園開學季!很多媽媽們開始變得焦慮,擔心各種入園問題:

萬一寶寶認生,不跟人小朋友玩怎麼辦?

寶寶脾氣不好,萬一被大家孤立怎麼辦?

寶寶膽子小,去幼兒園估計要被別的小朋友欺負……

還沒入園,老母親們已經開始腦補一出出幼兒園「宮鬥」大戲。其實可以理解這些新手爸媽的焦慮,畢竟這是孩子第一次過集體生活。如果處理不好社交問題,寶寶很容易變得抗拒去幼兒園。

不過媽媽們大可放心,面對陌生環境,就連大人都需要時間適應,何況寶寶呢?媽媽們可以正確引導寶寶學會交朋友,鍛鍊他們的社交能力,才能讓寶寶快速適應環境交到新朋友!

怎麼樣正確引導寶寶呢?可以這樣做:

1、平時多帶他參加幼兒園舉辦的活動,讓他慢慢適應並喜歡上這種環境。

2、主動邀請幼兒園的小朋友到家裡來玩,增進彼此交流的機會。

3、讓寶寶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零食等,互相分享的經歷會讓孩子更容易成為好朋友!

寶寶巴士也剛好推出了一款早教APP——【奇妙的怪物朋友】,可以幫助寶寶學會如何和朋友相處,一起來認識一下!

這款早教APP【奇妙的怪物朋友】,通過朋友之間互相幫助,實現彼此的願望,來讓寶寶學習如何與朋友相處。

這裡有小飛飛、小火龍、毛毛、花花、大嘴5個怪物朋友,寶寶將跟著它們一起完成製作美食、手工DIY等任務。

學會互相幫助

小火龍的好朋友飛飛肚子餓得咕嚕咕嚕叫,怎麼辦呢?善良的小火龍決定為它做一條香噴噴的烤魚!

河裡的魚兒有各種顏色的魚兒遊來遊去!藍的綠的紫的……小火龍快速拖動釣魚竿,瞄準,飛飛喜歡吃的魚兒們上鉤啦!

小火龍把一條條魚兒串好,放到烤架上,發揮神秘的「噴火」技能,香噴噴的烤魚就完成啦!飛飛填飽肚子,吃得可開心了!「烤魚製作」的環節,不僅讓寶寶學會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也鍛鍊寶寶的觀察能力!

懂得互相陪伴

花花要過生日啦!它的小夥伴大嘴,想為它做個可愛的杯子蛋糕!但是做蛋糕的經歷可驚險了!

大嘴要穿越森林迷宮,才能收集到做蛋糕的原材料——恐龍蛋和小麥!可是迷宮裡到處有炸彈,一個不小心就會被炸飛!寶寶要幫助大嘴小心規劃路線,躲過炸彈哦!

收集好食材後,把恐龍蛋打碎,和小麥一起攪拌成蛋液,塗上奶油,最後用裝飾品點綴,蛋糕就做好啦!有了大嘴的生日蛋糕和陪伴,花花的生日過得可開心了!「做蛋糕」的環節,有助於讓寶寶懂得互相陪伴!

學會彼此分享

毛毛好想有一雙翅膀,可以像飛飛一樣,在空中翱翔!飛飛決定送一雙漂亮的翅膀給毛毛!

它找來結實的木棍和藤條,綁在一起做好一個翅膀框架。可沒有羽毛怎麼辦呢?有了!森林和雲朵上有羽毛,於是飛飛踏上了尋找羽毛之旅。撥開樹葉和雲朵,避開惡魔的搗蛋,飛飛找到了彩色羽毛,做了雙漂亮的翅膀送給毛毛。

有了新翅膀的毛毛,和飛飛快樂地在天空中飛翔,它們一會和甜甜圈星球打招呼,一會和星星姐姐玩耍!這個環節,不僅讓寶寶學習到互相分享,還鍛鍊了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爸爸媽媽們,快來下載【奇妙的怪物朋友】吧!通過參與小怪物們的相處,寶寶將潛移默化地學習如何和朋友相處,有助於讓寶寶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相關焦點

  • 孩子一聽到"我不跟你玩了!"這句話就變得自卑,家長該怎麼辦?
    在看到女兒經歷這件事之前,我根本不敢想像,孩子的內心竟能被別的小朋友一句話深深傷害。而這種情況顯然不是我一個人經歷過,在和其她寶媽聊天時,大家都不約而同的表示,自己家的孩子都害怕聽到&34;這句話。一位寶媽說:我兒子喜歡跟大他幾歲的堂哥玩,而這句話成了他堂哥威脅我兒子的法寶,只要不滿意就會說,而且還煽動別的小朋友,每次兒子都要道歉,然後乖乖聽話,也不知道這句話有什麼魔力。
  • 「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當寶寶聽到這句話時,他們在想什麼?
    就比如現在很多家長經常會把「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掛在嘴邊,每次孩子玩玩玩具的時候,你就會說:「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玩具玩完之後要自己放進玩具筐裡」。當孩子洗手很快的時候,你會說:「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洗手要好好洗,你洗的那麼快能幹淨嗎?」。
  • 當兩歲半孩子說「媽媽,他們都不跟我玩」時,我哭了
    初涉社交的孩子無非就是一起玩,小孩子們自來熟,見面了不管認識不認識的總能一起玩起來。就像這位媽媽的留言一樣:不過,也有很多媽媽會遇到這樣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孩子不敢跟別的小朋友玩,或者別的小朋友不帶自己家孩子玩怎麼辦?
  • 「媽媽,他們都不跟我玩!」開學後受到了排擠,怎麼辦?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會越來越喜歡找同伴玩,但會有些孩子在加入集體的過程中不順利。在孩子剛學習交朋友時,這種現象是很常見的。當孩子被小集體冷落或拒絕時,作為家長該如何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呢?比如:錯誤示範:① 在看到孩子被冷落或拒絕後,有些家長就會氣憤不已:「誰稀罕跟他玩,他不跟你玩,你也不要跟他玩」「以後不理他就是,找其他小朋友玩」由此可見,這類家長會把問題歸咎在別人身上,看似在維護孩子,實則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我,並且會讓小孩覺得:「都是對方的錯」可以試想一下,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樹立的觀念
  • 「媽媽,我討厭你」,孩子說出這句話時,大多數父母的回應都錯了
    「媽媽,我討厭你」,當孩子說出這句話時,大多數父母的回應都錯了前一段時間,沒有緣由的,我家的親子關係突然變得糟糕起來。早上我去叫小寶起床,小寶不動,也不回答我,躺在床上,開始我以為他只是像平時一樣賴床,結果叫了他幾次,都沒有反應。
  • 「我不跟你玩了!」這句話的殺傷力讓孩子卑微受挫,家長該咋辦?
    原因很簡單,第一是「姐姐不跟他玩了」,第二是他「討厭姐姐,不想跟她玩了。」每當他哭的時候,媽媽都會第一時間抱著他,然後說出他的感受,等他安靜下來,再引導他如何跟姐姐相處。之前「娘娘」蔡少芬在跟孩子一起參加節目時,「娘娘」的小女兒包子也遇到了這樣的事,小女兒包子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被拒絕了,有個孩子還表示:比起你,我更喜歡和姐姐(蔡少芬的大女兒)一起玩。
  • 「媽媽,他們都不跟我玩!」容易受到排擠的孩子一般是這兩類
    在孩子剛學習交朋友時,這樣的問題很常見。當孩子被小集體冷落或拒絕時,家長又該如何幫助寶寶解決這個問題呢?誰稀罕跟他玩,不跟我們玩,我們還不喜歡跟他玩呢」;「以後別理他,咱也不跟他玩」……家長將問題歸咎到別人身上
  • 「我不跟你玩了!」孩子聽到這句話很失落,作為家長要這樣引導
    導語:今天下班回來看樓下的小朋友在那跑著玩。本來玩得好好的,突然一個小朋友撂狠話:「我不跟你玩了!」後面那個小朋友眼淚瞬間就溼了眼眶,梗咽著說:「你不要生氣啊,我給你,你跟我玩嘛」。這句話一出,很多小朋友會傷心落淚,做出一些妥協。而作為家長,一定要對他做出正確的引導,否則不利於其人格健康發育。為什麼寶寶這麼害怕「我不跟你玩了」之前和小區裡的媽媽們交流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兒童一聽到這句「我不跟你玩了」就這麼害怕。
  • 童年噩夢,小夥伴說「不給我,就不跟你玩了」,如何破解?
    「這個玩具給我玩」「不行,我現在還想玩」「不給我,就不跟你玩了」這樣的對話是不是很熟悉,相信大家都歷歷在目。在小朋友的交往中,這樣的對話看起來很正常,很頻繁。為什麼孩子喜歡說「我再也不跟你玩兒了」?「我再也不跟你玩兒了」這句話在小朋友的社交圈,有一種神奇的魔力,有些小朋友會用企圖用類似的語言去達到自己的目的。
  • 「我不跟你玩!」孩子在幼兒園被孤立,媽媽的做法很關鍵
    前幾天鄰居的一位媽媽跟我說,自己的孩子剛上幼兒園兩個月,每次問到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交到新朋友,孩子都可憐巴巴地說:他們不跟我玩。在小區裡時也是一樣,孩子每次看到別的小朋友玩想加入,卻總是被拒絕,有的孩子直接說「我不跟你玩!」別說孩子內心難過了,媽媽自己都感覺很受傷。
  •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如果孩子被歧視,做家長的該怎麼辦?
    小虎也很想玩遊樂場裡的滑滑梯,但是小朋友們不歡迎他,不和他一起玩。小虎媽媽聽到兒子的這番訴苦,覺得非常不理解,為什麼小孩子之間居然已經學會了「排擠」別人。小虎媽媽帶著小虎過去滑滑梯,想用大人的身份去「和解」,但是效果卻更差。
  • 當孩子說「他們都不跟我玩」,你會如何應對?
    忙了一天,接到孩子,正想好好跟孩子聊天享受親子時光時,孩子卻突然說:媽媽,在學校都沒有人要跟我玩……,聽到這,當媽媽的應該都玻璃心碎滿地了吧!你是不是又要人家都聽你的,同學才不跟你玩……,又或者媽媽幫你去跟老師說……。,千萬別這麼做,因為你的衝動行事,可能會讓孩子以後有事都不跟你說,爸媽應該要這樣應對。1.
  • 父母不該說的六句話
    一番鬥智後,媽媽生氣了,大聲批評道:你就不能自覺一點兒嗎!看來沒有我看著,你就什麼也幹不成!  寶寶對這句話的理解:在寶寶看來,媽媽這樣說就是在否定自己的能力。7歲之前,大多數寶寶只能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大人的話,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區分哪些話應該當真,哪些話只是父母氣頭上說說而已。
  • 「我不跟你玩」,孩子聽到這句話就卑微想哭?家長以下應對很關鍵
    文|秘籍君很多寶媽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帶著孩子開開心心出去玩,結果每一會兒孩子耷拉著臉,甚至還掉幾滴眼淚,委委屈屈地對你說:「媽媽,他說他不跟我玩……」說完這句話,孩子還會委屈又卑微地低下頭哭起來。「我不跟你玩」,孩子聽到這句話就卑微想哭?是的,很多孩子都有這種表現,作為寶媽我們要知道是怎麼回事。孩子為什麼害怕小朋友不跟自己玩呢?
  • 「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孩子被別的小朋友威脅,只需教他這句話
    導語:有個家長在媽媽群裡問道:如果別人家的孩子跟孩子說「我再也不跟你玩兒了」,應該怎麼處理?媽媽們紛紛說出自己的見解:有的說:我會告訴孩子,不跟你玩兒就算了,我們去找別的小朋友玩兒,先在氣勢上贏回去,然後回家再跟孩子詳細分析。
  • 你要是不給我,我就不跟你玩了
    同事女兒東東中班,常常去好朋友貝貝家玩,分開一段時間又非常想去玩,回來一肚子氣,問她為什麼生氣,同事女兒說,貝貝總是喜歡說:「哼!不和你玩了!」、 「你不*****,我就不和你玩了!」、 「你不聽我的,就不是我好朋友了!」
  • 寶寶愛咬人糾正難?家長說出這4句話,勝過萬句「不可以」
    莉莉(化名)的寶寶已經快2歲了,總是愛咬人,家裡每個人身上都有寶寶留下的青紅印記。無論莉莉怎麼說教引導都沒用,寶寶不知道是聽不懂還是真的就像性格「暴力」。有次帶寶寶出去差點咬到其他小朋友,嚇得莉莉冒了一把冷汗,自此之後莉莉也不敢經常帶寶寶出去玩了。
  • 「我不跟你玩兒了!」孩子一聽到這句話就變卑微,家長該咋辦?
    不一定是爸爸媽媽的批評和威脅,而是來源於小夥伴威脅:「我不跟你玩兒了。」有孩子之前,我從來沒想過別的小朋友一句話,就能對孩子產生那麼大的影響。昨天和幾個寶媽聊起這個話題,才發現「我不跟你玩兒了」這句話,可以榮登孩子們最害怕的一句話榜榜首了。
  • 寶寶跟鄰居家孩子打架 我再也不讓他們一起玩了
    若是有年齡相仿的小朋友,跟他媽媽一起帶娃,孩子一塊玩,媽媽一起聊天,會有趣很多!可小區裡要麼是10多歲的大孩子,要麼是五六歲上下的一群女孩,難得玩到一塊去。最近隔壁家新搬來一戶四口之家,家裡有兩個男孩,一個6歲一個快4歲,A挺開心啊,心想這下有伴了、寶寶可以跟哥哥們一起玩了。
  • 「臭媽媽,打si你!」寶寶突然變「惡毒」?你誤會了孩子多少次
    ,可以告訴寶寶這句話的意思。還不如在陪寶寶一起看動畫片的時候,告訴寶寶「你看他們罵老巫婆,是因為老巫婆偷了他們的東西,做了壞事,如果沒有做壞事的人,就不能這樣說他們哦」奔奔的建議:要告訴這個人物是因為生氣才這樣說,這句話不是一句好的話,不能隨意對別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