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他們都不跟我玩!」開學後受到了排擠,怎麼辦?

2020-09-09 萌寶貼士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會越來越喜歡找同伴玩,但會有些孩子在加入集體的過程中不順利。在孩子剛學習交朋友時,這種現象是很常見的。當孩子被小集體冷落或拒絕時,作為家長該如何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呢?


孩子被排擠,家長千萬不要這麼做!

知道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排擠,作為家長會心疼不已。一方面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不被喜歡;另一方面害怕孩子受打擊後變得自卑、怯懦。

這時候家長的引導就非常重要,正確的引導帶孩子走出困境,樹立自信;而錯誤的引導,則會加深孩子受到的傷害。比如:

錯誤示範:

① 在看到孩子被冷落或拒絕後,有些家長就會氣憤不已:

「誰稀罕跟他玩,他不跟你玩,你也不要跟他玩」

「以後不理他就是,找其他小朋友玩」

由此可見,這類家長會把問題歸咎在別人身上,看似在維護孩子,實則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我,並且會讓小孩覺得:「都是對方的錯」

可以試想一下,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樹立的觀念,長此以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因為在這種思維模式下,孩子是很容易形成偏執型人格,長大後一旦被人拒絕,極端的有可能劍走偏鋒。比如,這些年看到的新聞,某某被女朋友分手,隨即報復,發生的殺人案列!

家長要慢慢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拒絕和被拒絕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② 指責孩子「無能」



這類剛好與上面的相反,有的家長則傾向於指責自家的孩子:

「沒點出息,你上去就跟他們玩呀」

「人家都能玩,你怎麼不去玩?」

「你都不說話,誰喜歡跟你玩」.....

諸如此類.....

表面是在給孩子想辦法,實則孩子依舊不知道怎麼做,還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用,家長失望和急躁的語氣,將嚴重打擊孩子的信心。

在同齡人中交友受挫的小朋友,主要也是分為兩大類:

① 容易被忽視的孩子(內向、慢熱)



此類孩子不是不想交朋友,而是不擅長在社交場合表達自我,人比較含蓄,也不想表現自己,又或溝通技巧較弱!

② 被排擠的孩子(霸道強勢)



此類孩子強勢霸道,不懂分享,也不遵從孩子間的遊戲規則,比如:自己的東西不能讓其他小朋友玩;別的小朋友的東西喜歡直接搶過來玩。還會說貶低人的話......

慢慢的小朋友會開始集體排斥,這種不是商量的,而是小朋友們的自發行為。

那要如何幫助被冷落和受排擠的孩子呢?

① 樹立孩子的交友信心,注重與孩子的溝通

在一檔親子節目中,蔡少芬帶著兩個女兒參加,姐姐叫湯圓,妹妹叫包子,姐妹兩的社交能力不同,妹妹包子遭到了其他夥伴的排斥,哭著找蔡少芬訴說委屈。


作為媽媽,蔡少芬無疑是心疼的,於是鼓勵包子:「我覺得你的感受是真實的,我也接納你的感受,我教你一樣東西,就是你笑容多一點,你主動一點,你做回你自己,他們肯定會被你吸引的。如果你還計較,你永遠都是一個不快樂的人。」


蔡少芬沒有指責其他孩子,也沒有指責包子,而是先肯定孩子的情緒,並幫包子樹立信心,在媽媽的開導下,包子雖然被拒絕多次,但是最後還是結交到了自己的朋友!

②學會遵守秩序跟規則

如果寶寶屬於霸道強勢的類型,家長要教給孩子化解衝突的方法;強勢的孩子往往有無限活力,所以家長可以鼓勵孩子邀請朋友來家裡玩,讓孩子學習待客,安排遊戲活動等。


其實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社交問題,即便孩子是「社交小達人」,也會有社交困擾,這是很普遍的現象。

我們家長要以長遠的目光看待問題,不要把一件小事想像成災難,除了適當引導孩子學習社交,也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成長能力。

如果大家喜歡,希望大家關注或者點個讚,感謝啦!

相關焦點

  • 「媽媽,他們都不跟我玩!」容易受到排擠的孩子一般是這兩類
    一方面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不被人喜歡,另一方面害怕孩子受打擊後變得自卑、怯懦。誰稀罕跟他玩,不跟我們玩,我們還不喜歡跟他玩呢」;「以後別理他,咱也不跟他玩」……家長將問題歸咎到別人身上「人家都能玩,你怎麼不去玩?」
  • 「媽媽,他們不跟我玩」:當孩子被排擠,家長應該怎麼做?
    就連有著「韓國第一美女「之稱的金喜善,早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曾表示因為自己的女兒在幼兒園被其他小朋友排擠而很心疼和苦惱。可見,孩子被排擠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當孩子跟我們說「媽媽,他們不跟我玩「時,身為父母,我們又應該怎麼做呢?
  • 「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如果孩子被歧視,做家長的該怎麼辦?
    「媽媽媽媽!」小虎委屈地跑過來跟媽媽說,小夥伴不願意和他玩。一、「媽媽,他們都不和我玩」孩子和同齡人玩耍的時候受到排擠有幾種不同的情況。第一,種族歧視,因為孩子和其他孩子是不同的膚色或者種族而受到歧視,這種情況很經常見到。因為「不一樣」而成為孩子們當中的「受關注的一個」。第二,因為身體的不一樣而受到歧視。
  • 當兩歲半孩子說「媽媽,他們都不跟我玩」時,我哭了
    初涉社交的孩子無非就是一起玩,小孩子們自來熟,見面了不管認識不認識的總能一起玩起來。就像這位媽媽的留言一樣:不過,也有很多媽媽會遇到這樣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孩子不敢跟別的小朋友玩,或者別的小朋友不帶自己家孩子玩怎麼辦?
  • 「我不跟你玩!」孩子在幼兒園被孤立,媽媽的做法很關鍵
    前幾天鄰居的一位媽媽跟我說,自己的孩子剛上幼兒園兩個月,每次問到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交到新朋友,孩子都可憐巴巴地說:他們不跟我玩。在小區裡時也是一樣,孩子每次看到別的小朋友玩想加入,卻總是被拒絕,有的孩子直接說「我不跟你玩!」別說孩子內心難過了,媽媽自己都感覺很受傷。
  • 「媽媽,他們都不跟我玩」,寶寶說出這句話時你該怎麼辦?
    馬上又到一年一度幼兒園開學季!很多媽媽們開始變得焦慮,擔心各種入園問題:萬一寶寶認生,不跟人小朋友玩怎麼辦?寶寶脾氣不好,萬一被大家孤立怎麼辦?不過媽媽們大可放心,面對陌生環境,就連大人都需要時間適應,何況寶寶呢?媽媽們可以正確引導寶寶學會交朋友,鍛鍊他們的社交能力,才能讓寶寶快速適應環境交到新朋友!怎麼樣正確引導寶寶呢?
  • 在幼兒園容易被排擠的,多半是這2種孩子
    開學快一個月,最近我收到太多這樣的擔心:「孩子太內向,被欺負怎們辦?」「班裡有個孩子總打人,怎麼辦?」「沒人跟我們孩子玩,怎麼辦?」繼分離焦慮之後,老母親們又開始了新一波社交焦慮!每天盯著監控,套孩子話,檢查身體有沒有傷痕,草木皆兵...特別能理解!
  • 在幼兒園容易被排擠的,多半是這2種孩子
    開學快一個月,最近我收到太多這樣的擔心:「班裡有個孩子總打人,怎麼辦?」「沒人跟我們孩子玩,怎麼辦?」說實話這種經歷和焦慮我都有過,但我的焦慮被這部紀錄片《小孩的神秘生活》徹底治癒了。許家潤之所以不會溝通,是因為他一直跟爺爺奶奶生活,平時總是自己玩,父母陪伴的不多,跟同齡小朋友交流的機會也不多。
  • 不送她禮物她就不跟我玩了!孩子的這些社交難題怎麼辦?
    媽媽,她不跟我玩了怎麼辦?問:6歲半的女兒昨天從學校回家後,跟我說讓我給她班裡的一個女孩小A買條艾莎公主的裙子。我問為什麼呀,孩子說:「小A是班裡的女王,大家都得聽她的。她說如果不給她買的話,她就不跟我玩了。」我有點生氣,拒絕了這個要求,並且告訴我女兒:真正的好朋友是不會這樣對待你的。但說完之後,我總覺得還缺點什麼。想請教老師,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回應孩子?
  • 當孩子受到排擠,該如何幫助他們?
    孩子有自己的交友圈,尤其是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家長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受人歡迎,但是當孩子受到排擠,或是不受歡迎時,有的家長會生氣質問其他家長,有的會衝動把孩子拉回家,不過有的家長做法卻讓常人意想不到。當孩子被排擠我們該如何?
  • 內向的孩子慘遭排擠?
    開學了,孩子們回歸正常的校園生活,但是對於幼兒園的父母來說,免不了擔心:「 我的孩子在學校是如何「社交」的?TA能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和平相處?萬一,遭到「排擠」、「欺負」怎麼辦?」今天我們從一部幼兒園生活主題紀錄片中,看看高清攝像頭下的孩子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一面。
  • 幼兒園裝了高清攝像頭,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受排擠,真戳心
    幼兒園入學季來臨,年度大戲「寶寶開學了」正在上演,讓媽媽和爸爸最擔心的還是孩子第一次進入集體生活的狀況。孩子在幼兒園是否會受到排擠?老師是否會忽略孩子?孩子能不能交到朋友?孩子打人怎麼辦?爸爸媽媽們用大人思維慣性在自己的鬧鐘寫下了不下於100個問號。
  • 當幼兒園裝上攝像頭,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受排擠,戳中淚點!
    幼兒園入學季來臨,年度大戲「寶寶開學了」正在上演,讓媽媽和爸爸最擔心的還是孩子第一次進入集體生活的狀況。孩子在幼兒園是否會受到排擠?老師是否會忽略孩子?孩子能不能交到朋友?孩子打人怎麼辦?爸爸媽媽們用大人思維慣性在自己的鬧鐘寫下了不下於100個問號。
  • 神獸歸校後,父母該如何避免孩子被「排擠」?這2種原因要了解
    又或者孩子在幼兒園交不到朋友、被「排擠」了怎麼辦?這些都是很多家長不放心裡的常見擔憂。那麼,不好交朋友、或者經常受到別人排擠的孩子,都有哪些明顯的被排擠特徵呢?聽到萌萌的哭鬧旁邊的老師上前調節,了解情況後才得知,原來萌萌坐的位置是和那些孩子玩得好的一位小朋友,大家這是在幫人家看管座位呢?對於幼兒園小班的3、4歲小朋友來說,這個年紀的孩子的確不能對陌生新成員的孤獨產生同情心。在萌萌未融入集體活動的頭一個星期,被冷落的萌萌因為孤獨經常嚷嚷著要找「媽媽」,可是媽媽不能陪著萌萌上學,唯一能夠尋求安慰的就是老師蹲下來的安慰話。
  • 「媽媽,他們不願意和我玩」媽媽的理智回答幫助孩子快速融入集體
    蔡少芬在帶著兩個女兒參加親子節目的時候,二女兒小包子就有這樣的問題,大女兒就很受大家歡迎,但是妹妹卻沒有交到朋友,沒有小夥伴想和他一起玩。 當她委屈的找媽媽傾訴時:「他們只想跟姐姐玩,都沒有人跟我一起,整天都是這樣」。
  • 「他們都不跟我玩」,你的回答將決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他們為了獲得力量感的行為,更容易破壞關係。 男孩通常會通過體能優勢來獲得力量感,跟同伴打架,比力氣。女孩則喜歡通過蔑視、或者擺出高人一等的派頭來獲得。 前面的一位姐妹說的,最近給孩子換了學前班,在班裡受到了排擠就是屬於這種情況。
  • 被同事排擠怎麼辦?
    在單位得罪了同事,被大家排擠,該怎麼辦?
  • 當孩子說「他們都不跟我玩」,你會如何應對?
    忙了一天,接到孩子,正想好好跟孩子聊天享受親子時光時,孩子卻突然說:媽媽,在學校都沒有人要跟我玩……,聽到這,當媽媽的應該都玻璃心碎滿地了吧!你是不是又要人家都聽你的,同學才不跟你玩……,又或者媽媽幫你去跟老師說……。,千萬別這麼做,因為你的衝動行事,可能會讓孩子以後有事都不跟你說,爸媽應該要這樣應對。1.
  • 「媽媽,別人都不跟我玩」,聰明的寶媽這樣回答,孩子一生受用!
    「媽媽,別人都不跟我玩」,聰明的寶媽這樣回答,孩子一生受用!有過寶寶的家庭都知道,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養育方面的問題。如今養育一個小孩,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吃飽穿暖。現在的家長更關注的是孩子才能的培養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
  • 孩子被排擠怎麼辦?家長這5點做的好,孩子不愁沒朋友
    何女士的兒子樂樂今年剛上一年級,剛開學一周老師就打來電話,說孩子在學校不聽管教,哭著鬧著要回家。何女士趕到學校後才了解到,兒子與自己幼兒園時的好友糖糖鬧了彆扭,被同學們孤立,沒人願意跟他玩,因此不願意在學校待。何女士覺得很奇怪,樂樂對人一直真誠善良,怎麼會造成這個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