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蟻族:期盼給夢想安個「家」
所謂公寓,其實是一間老式磚瓦民房改造而來,60多平米的房子擺放了16張床,地上雜亂放著掃帚、紙箱和洗漱用品,牆面已經斑駁脫落。 從人社部門的統計看,每年有50萬左右的大中專畢業生在江蘇就業。他們中不乏重點大學的畢業生,因為低收入不得不聚居在求職公寓這樣的「城市驛站」,過著集體宿舍生活的他們因此也被稱為城市「蟻族」。每至年關,「蟻族」們面對的不僅是寒冬,還有種種撓頭事。
-
青年毛澤東的蟻族生活:8人住一屋
「我們雖然沒有什麼,可是我們依然有堅強,我們雖然沒有什麼,可是我們依然還在幻想,我們雖然沒有什麼,可是我們依然有力量……」2010年「兩會」期間,兩個蟻族青年在北京郊區唐家嶺的蝸居中演唱的《蟻族之歌》,唱哭了來訪的全國政協委員。 蟻族現象成為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
《蟻族的奮鬥》張鐸詮釋真愛至上蟻族青年(圖)
張鐸寫真 新浪娛樂訊 由張鐸等主演的現代勵志劇《蟻族的奮鬥》即將於2月18日在安徽衛情人節檔黃金時段播出,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草根愛情故事。張鐸在劇中飾演一位崇尚家庭,真愛至上的蟻族青年,勇敢果斷,善良自信,為愛情可以不顧一切。
-
「蟻族」研究學者:蟻族比我們堅強得多
廉思:儘管社會上對「蟻族」留在大城市有這樣那樣的非議,但對於現實中的「蟻族」來說,他們可能更情願留在大城市。這是因為:首先,「蟻族」對土地沒有父輩那樣的感情,對農村和家鄉沒有父輩那樣的依戀。「蟻族」中很多人是在大城市讀的大學,畢業後也就順勢留在了大城市。「蟻族」很大程度上不是基於生存需求,而是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夢想自己能有和大城市裡的孩子一樣的身份和地位。
-
關注蟻族等人群 提供機會讓青年燃起奮鬥激情
文章的第五部分以「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題,其中特別提到,注意關注蟻族、北漂、海歸、海待、散戶等社會上新出現的人群,分析哪些是共性需求、哪些是個性需求,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 作為新生概念,蟻族、北漂、海歸、海待、散戶等在「命名」之初,可能只是為了準確地形容某個正在不斷擴張的群體。
-
教授發布中國蟻族生存報告 蟻族研究生增加3倍多
近日,蟻族問題的提出者、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廉思關於蟻族問題第二階段的研究成果——《蟻族Ⅱ——誰的時代》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並發布了最新研究成果「2010年中國蟻族生存報告」。 報告顯示,蟻族中研究生比例上升3倍多,從2009年的1.6%上升到2010年的7.2%。
-
廉思:「蟻族」奮鬥前行不忘使命
照片左邊是這個女孩寫的買電腦、學開車、買車等願望,右邊是貼在床頭的一份她自己的買房計劃,上面寫著是:第一個五年計劃之「購房計劃」,2013年1月1號到2018年1月1號,建築面積為53平米,使用面積45平米,單價2萬一平米,總造價106萬,首付30%,31.8萬,每年存6.36萬,每月存0.53萬,即5300元一個月,需月收入8000元到1萬,一定行!一定行!努力努力再努力!
-
"蟻族"全國規模達百萬 生活之下生存為上
北大博士後、青年學者廉思認為,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加深,以及我國勞動力市場結構、就業結構等一系列的調整,「蟻族」現象將長期存在,可能還有擴大的趨勢。 生活之下生存為上 「蟻族」多從事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和餐飲服務等低層次、臨時性的工作,絕大多數沒有「三險」和勞動合同,有的甚至處於失業半失業狀態,收入低且不穩定。
-
《蟻族的奮鬥》開播 劉天佐演北漂蟻族現狀
劉天佐(1 /2張) 日前,現代勵志電視劇《蟻族的奮鬥》在安徽衛視獨播劇場開播,該劇對「蟻族」人群工作和生活狀態的刻畫引起了不少觀眾的共鳴。曾飾演過《士兵突擊》中的老魏、並因《裸婚時代》中「冬瓜」一角而人氣大漲的演員劉天佐,在該劇中飾演「北漂蟻族」馮大寶,他在大城市中打雜、送快遞又當過保鏢的經歷,將時下蟻族的現狀演繹得恰如其分。作為80後低收入聚居群體,蟻族已成為時下極為普遍的族群。《蟻族的奮鬥》從深處挖掘此類族群在大城市中奮鬥的喜怒哀樂,著力刻畫為夢想打拼的艱苦歷程。
-
廉思:其實每個人都是蟻族
蟻族的年齡和學歷層次在延伸 記者:《蟻族――― 大學畢業生聚居村實錄》和《蟻族Ⅱ――― 誰的時代》都有一個副標題,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廉思:應當是有意為之。《蟻族――― 大學畢業生聚居村實錄》側重於描述這個群體的現狀,但我認為當時積累未夠,所以書中並未放入我和我團隊對此現象的思考。
-
河南信陽市長:鼓勵蟻族青年到二三線城市就業
河南信陽市長:鼓勵蟻族青年到二三線城市就業時間: 2010-03-11責任編輯: 子不語2010全國兩會_中國網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單純剛)「我作為信陽市長,很歡迎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高校畢業的『蟻族』青年前來創業
-
蟻族青年置業夢 痛並快樂著
蟻族青年置業夢 痛並快樂著 房天下房天下
-
《蟻族》作者廉思:書熱了 「蟻族」卻對我恨之入骨
浙江在線04月02日訊去年9月,總結了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與螞蟻的三個共同點後,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廉思新造了「蟻族」這個嶄新的漢語單詞。很快,《蟻族》一書出版,這個沉重、形象而飽含感情色彩的詞彙,一躍成為2009年度十大熱詞,一個龐大的、難以統計的城市沉默群體,由此浮出水面。
-
蟻族反映80後集體焦慮
核心提示 自2007年以來,青年學者廉思組織的課題組對蟻族進行了持續跟蹤調查。廉思和他的團隊撰寫的有關蟻族問題的報告多次得到中央領導的批示和高度重視。 部分研究生成為蟻族 「有時候我真懷疑這一紙學歷有什麼用,現實離夢想太遠了。」生活在廣州的艱辛,張春華(化名)深有體會。2009年夏天,他獲得了暨南大學某專業碩士學位。畢業一年多來,他做過銷售,賣過保險,還當過家教。「賺得少,只能搬來棠下村住。這兒多便宜,每月的房租還不到500元,水電費全包。」張春華無奈地說。
-
北京16萬「蟻族」的青春何處安放?
社科文獻出版社近日出版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2013》指出,經粗略估計,北京約有16萬「蟻族」,生活在高校周邊或人口流動聚集區。這些人月平均工資為4133元,近七成人居住面積在10平方米以下,平均住房面積為6.4平方米,月均租金518元。
-
政協委員北京唐家嶺落淚訪「蟻族」(組圖)
政協委員們進屋後幾無立足之地,兩位青年坐到了床上,即興演奏了自己創作的《蟻族》和《一路同行》。 唐家嶺聚集了大約6萬租戶,其中70%為大學生。「公租房就應該首先滿足這些最需要的人!」嚴琦和何永智委員打算在提案裡重點強調低收入群體的安居問題。
-
聯合早報:困在城鄉之間的中國「蟻族」
儘管現實生活不盡如意,這些出身低微的青年咬緊牙關堅持著大城市的夢。去年,國內研究人員發表了關於他們的調查報告,並給他們取了一個名字:「蟻族」。2009年末,「蟻族」進入大眾的視野,成了社會熱門詞彙之一。這個概念來自於北大博士後學者廉思及他帶領的課題組,在針對北京市唐家嶺、小月河、馬連窪等城鄉結合地區進行了兩年調查後,他們整理出低收入聚居大學生的生活概況。
-
《蟻族的奮鬥》開拍 楊爍回歸「北漂生活」
搜狐娛樂訊 一部講述大學生就業辛酸奮鬥史的《蟻族的奮鬥》,於9月5日在京開機,當紅小生楊爍出演男主角趙榮生。在經歷了《生死線》中瀟灑、不羈、重情重義的「四道風」之後,楊爍給觀眾留下了硬漢的形象。此次接拍《蟻族的奮鬥》則更多的展示出了他青春活力、年輕帥真的一面。
-
記者深入北京蟻族村:螞蟻掙扎夢想走出唐家嶺
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何永智、張禮慧、嚴琦走訪了北京海澱唐家嶺的「蟻族」,在了解了他們的「蟻居」生活後,委員們掩面流淚,這將「蟻族」的話題引向全國「兩會」,而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的表述,讓人不禁想起這一特殊的人群。
-
《蟻族的奮鬥》熱播 劉天佐演「蟻族」版王寶強
明星馮大寶 由銀潤傳媒打造的勵志大劇《蟻族的奮鬥》正在浙江影視頻道熱播,這部聚焦都市蟻族的電視劇真實的表現了草根一族的辛酸生活和奮鬥歷程當紅演員劉天佐在劇中飾演農民工馮大寶,堪稱「蟻族」版王寶強。 在《蟻族的奮鬥》中,馮大寶是幾個主要人物中年紀最小、學歷最低的一個,也是劇中最樂觀最容易滿足的一個人,儘管他一直奮鬥在城市的最底層,只能在小飯館打雜、送快遞、當保安,但他依然過得開心快樂,覺得能夠自己養活自己就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