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家長「垃圾情緒」影響大,心理學家幫您支招

2020-12-20 莓果媽媽

莓果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犯錯以後,有時候難免會大吼大叫去責罵孩子。有時候也會無緣無故對著孩子各種責罵挑刺,但是仔細想想雖然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其實很多時候也是自我情緒的宣洩和轉移,畢竟人在社會上,誰都會有垃圾情緒,但是有時候控制不住出於好的出發點吼孩子,但是由於這些垃圾情緒反而成為了傷害親子關係和孩子的利器。

多多的媽媽脾氣很不好,每天看多多都不順眼,工作不順的時候更是對多多沒有好臉色,好好的一個小姑娘,被媽媽嚇唬的唯唯諾諾,其實小區裡的人都看出來了,有時候並不是多多做的不好,其實是多多媽媽工作太忙又累又受氣,轉嫁給多多的垃圾情緒。

其實仔細想想,有時候家長總是在不注意的時候,將自己的垃圾情緒轉嫁給孩子,看似是為了孩子好的嘮叨,責罵。但是有時候受不住的情緒,往往對於孩子的傷害很大。就比如平時的大吼大叫,除了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出來,其實對於孩子並沒有什麼作用。

一.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有用嗎?

1.低聲教育反而會更理智

一般來說低聲調的才是講道理和說教最有效的方法,雖然高聲調可以嚇唬住孩子,但是往往提高聲調的同時,你的情緒也會被提起來,很容易生氣,低聲可以使人更理智一些,處理孩子的問題的時候,反而效果更好。

2. 大吼大叫反而會引起叛逆

大吼大叫雖然在氣勢上是壓倒孩子的,但是並不能代表孩子把你的意思和說教聽了進去,大聲責罵孩子的同時,孩子的情緒也會很激動,即使最後屈服了,但是其實還是不服氣的,結果就是事情並沒有被妥善的處理,反而得大人一肚子氣,孩子也憋著叛逆。

3. 大吼大叫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當孩子一次又一次因為吼叫,對你的教育表示屈服,並不是問題真的已經解決,因此很容易潛移默化的讓孩子把大吼大叫變成解決事情的方法。只會開口大聲責罵的父母會讓孩子不能夠正確學習處理事情的辦法。

所以,不要通過大吼大叫去解決問題,這根本就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反而是你發洩垃圾情緒的藉口,也許作為自己來說,你的情緒得到了釋放,但是作為父母卻對孩子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二.父母的「垃圾情緒」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1. 影響孩子身體健康

父母常將垃圾情緒帶回家,會對孩子的免疫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孩子更容易發燒、感冒。抵抗力變弱,雖然大病不常有,但往往小病不斷。而且還會出現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的情況。還有研究表明,家長的壞情緒會讓孩子產生緊張焦慮感,從而影響到正常的身體健康,身體上多多少少也會出現疾病,而被家長負面情緒包圍的孩子,平時也可能會駝著背,弓著腰,這樣長期下去不但長不高,脊椎也會出問題。

2.易造成孩子性格缺陷

當家長拿孩子做出氣筒,發洩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滿時,孩子就容易缺乏安全感而產生各種性格缺陷。沒有辦法正常的管理情緒,只能學會遇見事情將負面情緒發洩在別人身上。或者在父母的壞情緒影響下變得看似非常乖巧,其實卻是壓抑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不敢大聲說話,不敢提反對意見,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容易缺乏主見和創新能力。而這些性格缺陷在以後的生活中,會對孩子造成很糟糕的影響。

2. 影響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

父母的垃圾情緒也很容易「遺傳」給孩子,讓孩子在遇見問題的時候,沒有辦法提出解決的方法不說,反而通過各種散播垃圾情緒,影響事情的解決,又或者讓孩子做錯事情都不敢承擔責任,怕被說被罵變得沒有擔當。

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意識到自己的垃圾情緒對於孩子的影響,從而進行調節,不要讓你的垃圾情緒成為破壞孩子一生的利器。

三.如何排解壞情緒,理性教育,心理學家幫您支招

1.不要誤導自己以為孩子在跟你作對

當孩子表現出糟糕的情緒和行為時,很多父母會下意識的認為是孩子叛逆、誤導自己認為孩子在故意和自己作對。其實可能只是孩子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父母自己內心不要去激化這個矛盾,有時候效果會更好。

2 .教育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不可否認,在帶娃的大部分時間內都是寶媽在起主要作用,特別是很多全職寶媽更是容易被生活的壓力所擊垮。拒絕喪偶式育兒和詐屍式育兒,爸爸的幫助顯得尤為重要。爸爸也要肩負起帶娃的重任,儘量幫媽媽分擔家務,參與到育兒中來。教育從來都是不一個人的事情,兩個人一起分擔會減少雙方的負面情緒,而且在父母的雙重教育下的家庭也會更和諧.

3.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有了孩子後家長更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完全可以通過各种放松娛樂的方式來緩解情緒,正視自己的負面情緒,想辦法去找親人或者心理醫生去排解,而不是壓抑,最終發洩在孩子身上。

除了學會了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爸爸媽媽們最主要的還是要幫孩子建構正向情緒,要給與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及時的鼓勵肯定,幫助孩子培養正向情緒。和孩子一起練習成長,都不要去做情緒的奴隸,而是努力去做情緒的主人.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家長可曾注意過自己發脾氣的原因,到底是因為孩子做錯了,還是剛好有邪火沒處發被孩子正好撞上了?面對這種情況各位家長是如何調節自己的垃圾情緒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與莓果媽媽一起探討!

我是莓果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兒知識,幫助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本文由莓果媽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父母總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你的垃圾情緒正在毀掉孩子的童年
    所以,我們做家長的有了不好的情緒之後,要自己找到合適的發洩方式,不要對著孩子發洩自己的垃圾情緒,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家長垃圾情緒對孩子的影響讓孩子產生焦慮家長長時間在家裡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會讓孩子產生焦慮的感覺,讓家庭氛圍變得緊張,降低孩子日常生活的幸福感,讓孩子沒有安全感,甚至變得唯唯諾諾,對生活失去信心。
  • 父母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事後又後悔,這是「情緒管理」出了問題
    雖然知道這麼做不好,但還是忍不住。在我們生活中常常會出現父母遇到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胡亂對自己的孩子發脾氣的現象,這種現象似乎很普遍。昨天在鄰居家玩的時候,鄰居家的孩子不小心把茶水倒在地上了,杯子也隨之破碎了。鄰居看到後向孩子大吼:"怎麼回事,拿個杯子都拿不穩,還倒了一地的水,平時讓你多動手幫忙做一下家務你不聽,現在就幫倒忙,你想氣死我嗎?"那孩子低著頭不敢說話。
  • 總忍不住衝孩子發火,家長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個動作幫你搞定
    總忍不住衝孩子發火,家長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個動作幫你搞定對於大部分孩子的童年來說,都是各種皮各種惹媽媽生氣的主,有些媽媽也的確忍不住每天在家河東獅吼,特別是常年在家帶娃的,已經達到了接近崩潰的狀態,完全無法控制,上演著各種吼功,但是平時還是控制好情緒比較好,不要動不動就罵孩子,有些小方式在每次開罵先想想再說。
  •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試試這麼處理情緒
    關注【不一樣家庭教育】輕鬆育兒有了孩子的生活覺得和自己理想中的差別還是挺大的。看了很多的書,都說不能總是對孩子發脾氣,也聽很多的教育專家說,長期以往的話,孩子也會情緒不穩定,易怒,暴躁,會形成孩子的認知,影響孩子的生活,孩子在遇到問題時,也會複製和遺傳父母的處事方式:發脾氣!
  •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但吼完就後悔?走好這三步,情緒上來也不怕
    在面對孩子犯錯誤時總是忍不住對他發火,但是每次「吼」完就後悔。每天心情就像是坐山車,一直在發火、後悔中無限循環。網上有個媽媽就實在拿她的孩子沒辦法了。小孩子已經三歲多了,但是做事情不僅磨嘰還特別叛逆,媽媽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經常氣得媽媽腦仁疼。現在孩子上幼兒園了,媽媽為了讓他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就讓他試著自己穿衣服。
  •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怎麼辦?有效溝通很重要
    「聽你聊你女兒的情緒,我仿佛覺得說的是我的孩子。」家長朋友圈流傳這麼一句話:不怕孩子調皮搗蛋,最怕孩子情緒崩潰。但是我們要知道,很多時候,當孩子生氣時,我們對孩子發火或者講道理都是沒有用的有心理學家認為,當孩子發脾氣時,他們是在和家長求助。之前有個媽媽說:「不聽話就要衝他發火啊,每次都要對他生氣才會讓他乖乖聽話。」
  • 為什麼總是對孩子發火,這是真相
    養育孩子過程中,常有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的時候:◆ 動不動就哭鬧◆ 吃飯磨磨蹭蹭,非要看電視才肯吃◆ 一讓練樂器就不情不願,東張西望◆ 寫作業不專心,教了好幾遍都學不會在孩子小時候,惹家長發火通常是孩子哭鬧
  •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事後又後悔怎麼破?記住這三點還你和諧親子關係
    家長越是因為制止孩子而對孩子發火,孩子就越喜歡跟家長對著幹。這樣不僅容易形成惡性循環,更可怕的是孩子會因為反抗家長做出過激舉動產生偏差行為。家長遇事總是通過發火來解決孩子就會認為這是正常的,那麼當孩子遇見問題時下意識地也會通過發火來解決。所以,情緒控制差的家長,孩子基本也缺乏情緒的控制力。當孩子缺乏控制力就會脾氣暴躁,遇事衝動,沒有耐心。
  • 我也知道對孩子發火不好,可就是忍不住怎麼辦?
    我相信很多家長像我一樣,看過太多的方法教你如何對孩子不發火,看過太多的道理告訴你對孩子發火的危害,可惜收效甚微。雖然內心無比認同溝通比發火有用,也認真的剖析過自己發火的原因,但是,一看到孩子拖沓磨蹭,一頓飯能吃一天,看到孩子一寫作業就發呆、口渴、尿頻尿急、頭疼腦熱,還是會讓你瞬間破功,暴跳如雷。
  •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不是情緒的錯,這個「綜合症」是罪魁禍首
    明知道對孩子發脾氣不好,但就是抑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明知道吼完孩子之後會後悔,但下一次還是會照舊?然後,得出結論「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情緒特別低落。其實,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一位專門研究「母親中的慢性疲勞綜合症」的心理學家 Violaine Gueritault 發現,這是因為,母親每天要做很多重複性的、缺乏價值感的瑣碎工作。缺乏價值感,他人自然就容易忽略母親的貢獻,而且這些事,通常又都是被認為「媽媽該做的」。
  • 哈佛研究發現: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其實是這三個你沒有發現的真相
    養育孩子過程中,常有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的時候:●  動不動就哭鬧;●  吃飯磨磨蹭蹭,非要看動畫才肯吃
  • 當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別內疚了,做好這一點更重要
    心理學家表示:父母衝孩子發脾氣吼叫,根本原因是因為父母的3個心理感受。父母經常衝孩子發火,對孩子有什麼影響?——亞里斯多德任何父母都不是聖人,就算是聖人也會犯錯,更何況普通家長們呢!雖然沒有人規定,做孩子的父母就不能發火,但為了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我們依然要極力避免。最主要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平時家長們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已經很大了,在外面可能會極力壓制不好的情緒,但一回家,孩子可能就成了宣洩的對象。
  •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馴服「情緒怪獸」,先了解這個「綜合症」
    明知道對孩子發脾氣不好,但就是抑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明知道吼完孩子之後會後悔,但下一次還是會照舊?然後,得出結論「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情緒特別低落。一位專門研究「母親中的慢性疲勞綜合症」的心理學家 Violaine Gueritault 發現,這是因為,母親每天要做很多重複性的、缺乏價值感的瑣碎工作。缺乏價值感,他人自然就容易忽略母親的貢獻,而且這些事,通常又都是被認為「媽媽該做的」。
  •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怎麼辦?
    ,小事情何必生這麼大的火呢?2.注意力轉移孩子闖了禍,家長在意識到自己可能要發火的時候,家長要首先思考孩子為什麼會惹這麼大的禍,想一下是孩子的哪些不良行為導致了闖禍?孩子犯了大錯,不應一味的責罵,引導和教育孩子的行為才是最重要的,家長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引導孩子才能使得孩子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思考可以讓人冷靜下來,消除怒火。
  • 為什麼總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教你輕鬆化解(三)
    很多家長都說,不知什麼時候就想對孩子發火,當負面情緒來臨的時候,根本控制不了它。這些難以控制的負面情緒是怎麼來的呢?有沒有辦法解決?現在,我們就來看負面情緒產生的第三種原因以及處理方法。負面情緒產生的第三種原因是我們被自己固有的模式控制了。什麼是模式?
  • 家長脾氣暴躁、總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怎麼辦?情緒管理了解一下
    很多人在設想自己做父親或母親的時候,總是非常溫柔細緻的,但當他真正成為父親或者母親時,由生活的壓力、工作的煩惱以及孩子的調皮等各種原因夾雜在一起,可能會變得脾氣非常暴躁,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 親愛的家長們,對孩子發火的真相裡,有你內在的匱乏。
    那麼,家長對孩子發火的原因到底什麼呢?哈佛心理學家張璐說,「心理學上,專業的情緒管理中,憤怒是一種「次級情緒」,也就是這種情緒是由其他的「根源情緒」引起的。」家長的根源情緒才是家長發火的原因。面對孩子的不如己願,只好對孩子發火,才導致以上父親,當孩子做的讓自己不滿意的時候,「往死裡打孩子」。
  •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時, 就蹲下來吧!再大的火也能消
    3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常常陷入「惹你生氣——衝他發火」的死循環。然而,孩子惹我們生氣的背後原因有很多種,也許是孩子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期待,也許是觸碰到了我們的底線和雷區,也許純屬個人情緒,只是我們想要找個發洩的突破口。
  • 輔導學習時,總對孩子發火,父母應該如何管住情緒?
    情緒是如何產生的?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情緒二因論」,該理論認為,情緒的產生取決於二個主要因素:理性認知、生理應激。因此,如果父母不能理性和客觀地評價孩子,對孩子存在錯誤或者偏頗的認知,那麼也同樣會頻繁地無理由的對孩子爆發負面情緒,且很難自我控制。
  •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媽媽怎樣不發火,這樣做才能標本兼治
    文/赫媽育兒相信90%的媽媽都會對孩子發火,但是等到情緒平靜之後,又會很後悔之前自己對孩子發火的行為。其實媽媽很多時候發火的原因,都是自身的原因與孩子無關。對孩子發脾氣只有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有效的解決我們面對孩子情緒失控的問題。一、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的根源1. 時代競爭壓力大,很容易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