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人被禁止聽美國之聲

2020-12-16 鳳凰網讀書

在對外價值觀傳播方面,美國新聞署最得力的「幹將」是「美國之音」。

美國之音創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1942年),隸屬於戰時新聞局,主要負責對法西斯控制的國家與地區宣傳盟軍的政策和戰績。1945年改由美國國務院管轄,宣傳推介美國的民主政治理念、價值觀及生活方式。進入冷戰時期,其廣播對象變成了蘇聯、古巴和中國,1953年後劃歸美國新聞署,並根據艾森豪的指示,將主要任務鎖定「利用廣大的無線廣播網與共產主義作鬥爭」上,對象則是「鐵幕和竹幕背後的國家」。為了更有效地針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意識形態戰,美國對盟國的廣播大規模減少,到1955年除了全球英語廣播外,完全取消了對西歐各種語言的廣播,其意識形態傾向和價值觀傳播色彩也變得越發濃烈起來。

美國之音的專題節目最能說明問題。這些精心製作的專題節目,主要發揮了三大作用:一是宣傳美國的先進性,它的物質文明和科學進步,使宣傳對象對美國式的生活充滿了好感和渴望。二是體現美國文化的多樣性,宣揚了民主、自由、個人發展等核心價值觀,進行長期而深入的文化滲透。三是標榜美國的強大,美化美國的對外政策,起到政策公關作用。

耐人尋味的是,由於美國之音的這種價值觀傳播定位,以及嚴重的宣傳色彩,使其遭到了美國立法者的反對,禁止其在美國境內播出。把美國之音等隔離在美國本土之外的「防火牆」,是《史密斯蒙特法案》(也即《美國信息與教育交流法案》),其第501款明確禁止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臺等國有媒體對美國國內廣播,禁令至今有效。根據這條法律,美國之音這樣的對外宣傳節目不得在美國境內播出,否則就是違法行為。這也使得絕大多數美國人沒有機會收聽到美國之音。

這部通過於1948年1月的法案,可謂冷戰的產物。當時的情況是,美蘇之間的宣傳戰帶給了美國之音「第二個春天」,使之避免了被解散的命運。在一些政客的推動下,該法案正式授權政府經營屬於官方的廣播電臺,進行對外廣播宣傳,以支持美國的對外政策。但由於該法案宣傳色彩濃重,使得美國之音招致了國內民眾的抵制,有數百萬人為此示威遊行。迫於壓力,法案在通過時進行了「消毒」處理,規定美國之音等宣傳機器不得對本土廣播。這一處理的潛臺詞是,不讓不能保證信息準確性的、過於政治工具式的傳播進入美國。

當然了,像後來的所有權法之戰一樣,這些核心條款通過的背後,也是美國媒體為捍衛自己的利益進行博弈的結果。為了防止美國之音們利用政府的資源做大,美國幾大私營廣播網聯手推動《史密斯蒙特法案》第501款以禁止國營廣播公司在本土廣播。

有意思的是,此後支持美國之音的政客還曾想幫助它們越過「防火牆」,但得到的結果是,該法案1985年第二次修訂後,對美國之音及其他美國政府製作的針對海外受眾的宣傳品在本土傳播的限制被進一步收緊,因為國會擔心這種特殊的公眾外交載體會傷及民眾的知情權並受到假消息的侵擾。

相關焦點

  • 美國禁售中興,中國為什麼不禁止美國的蘋果手機?
    美國禁售中興,中國為什麼不禁止美國的蘋果手機?縱然中興已經佔據全球通信設備主流市場,由於沒有掌握最核心上遊,仍然擺脫不了被一劍封喉的局面。賽迪研究院的報告指出,中興將遭到毀滅性打擊!而如果咱們僅僅因為美國人制裁了中興,就禁止美國的蘋果手機,首先從道義上就站不住腳。無緣無故就禁止一家全球知名企業的產品在國內上市,勢必會讓其它企業感到寒心,很有可能會導致海外企業撤離中國,這對於我國的經濟形勢和外匯儲備都是非常不利的。而我們如果禁止蘋果呢?
  • 為什麼中國學校禁止初中生早戀,而美國人卻沒有?看完心情複雜!
    為什麼中國學校禁止初中生早戀,而美國人卻沒有?看完心情複雜!在我們中國,雖然早戀沒有被寫進法律規定裡被明令禁止,但是對於老師和家長來說,早戀就是毒蛇猛獸,可怕得很,能夠瞬間摧毀兩個人。不過在美國,壓根就沒有「早戀」這個說法,也不會阻止青少年自由談戀愛,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是因為中西方文化差異很大,美國人思想開放,追求個性與獨立,而中國人相比之下就比較保守了。
  • 美國把菲律賓當棋子,菲律賓帶頭禁止美國人入境
    根據美國官方統計的數據顯示,喬·拜登在美國總統選舉中獲勝,贏得各州的306張選舉人票,川普只贏得232張。但川普拒不承認敗選。而在民間,支持川普的人成千上萬,其中包含大量民兵成員,若川普拒絕移交白宮權力,美國內戰之火或將被點燃。
  • 號角喇叭的最高境界——美國古典之聲Classic Audio
    低音柱每聲道兩隻18吋勵磁超低音單元,總重逾1噸,全平衡電子分頻器,我們拭目以待   美國發燒天書《Stereophile》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古典之聲Classic Audio loudspeaker的T-3.4與T-1.5,是他們所曾聽過聲音最好的號角音箱系統,沒有之一!
  • 為什麼說美國禁止TikTok與谷歌退出中國完全不同?
    」為什麼說美國禁止TikTok與谷歌退出中國完全不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此次強硬打壓TikTok,被一些外媒將其與10年前谷歌退出中國做比較,企圖將兩者混為一談。「美國政府說了要禁止TikTok,但中國政府從來沒說過要禁止谷歌。」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向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分析二者的不同,當年是谷歌主動撤離中國大陸,因為谷歌不願意再遵守中國的法律。而TikTok願意遵守美國的一切法律,但美國不讓他做生意。「事實完全不同,這是兩件事。」沈逸強調。
  • 為啥在美國收聽"美國之音"是非法的?
    直至看到「美國信息與教育交流法案」明確禁止「美國之音」對國內廣播,他才意識到「自己在做一件違法的事情」。「嚴格來說我算是個收聽非法廣播的顛覆分子了,每天受到口味最重的美式宣傳毒害。」他對筆者說。「美國信息與教育交流法案」於1948年1月通過。這項俗稱「史密斯-蒙特法案」的第501款,明確禁止美國之音等國營媒體對美國國內廣播,禁令至今有效。
  • 女兒去美國讀高中,父親為什麼要對美國老師說聲「謝謝」?
    在網上,讀到來源於中國青年報,作者端木老師的文章《送女兒到美國後,這位曾「痛恨」中國教育的父親傻眼了》。文章講述了作者送正在國內讀高三的女兒,去美國波士頓一所公立中學讀書的前後變化。作者講到,美國老師布置作業:有寫出「公民權利」研究論文,要求:在3到5頁紙之間,列印出來,要雙空行,至少用3種資料來源(如網上,書籍等),至少有5句引文。有「製作你的家譜」,寫出從高祖父母至你的全部男女親屬的姓名和生卒年份。這些作業,讓學生查閱資料,創造性的去閱讀學習,研究思考。
  • 「中國安徽之聲」英語節目在美國開播(圖)
    中新社紐約七月五日電 由安徽人民廣播電臺製作的英語節目「中國安徽之聲」本月起在美國多元文化傳播集團旗下的兩個電臺同時播出,向美國聽眾傳播安徽省的新聞與信息。
  • 一半美國人都在聽,播客為什麼火
    可想而知,會聽的人不多,會長期聽的人更是少見。 2010年開始,具有移動網際網路功能的智慧型手機開始廣泛普及。 美國是個「車輪上的國家」。根據2016年美國交通安全協會的調查數據,「美國人每年平均有300個小時是在私家車上度過的。」
  • 美國"罪惡之城"率先立法禁止3D列印槍枝
    英國記者帶著3D列印槍枝順利通過車站安檢,搭乘「歐洲之星」從倫敦到達巴黎。信息時報綜合報導 自從今年5月首支3D列印手槍面世以來,美國國會議員就不斷發出警告,稱這可能是槍枝管理失去控制的前奏。現在,美國地方政府終於有所行動:費城成為首個立法禁止3D列印槍枝的城市,相關的法案在上周四正式通過並予以實施。
  • 美國百老匯經典音樂劇《音樂之聲》
    售票網址:http://www.superticket.com.cn   24小時諮詢售票熱線:010-64068888,64069999   免費訂票客服熱線:8008108919  音樂劇《音樂之聲
  • 美國人說 | 控槍之爭空前激烈,「完全禁止是天方夜譚」
    在美國大選日臨近的最後關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及其搭檔仍在就加大控槍力度,對選民們做出承諾。這在過去的大選季是不可想像的,與今年各種大小規模槍擊事件和一樁樁血淋淋的慘劇不斷充斥美國新聞媒體不無關係。與之對應的另一不同尋常的趨勢是,美國兩大主要槍枝製造商最新發布報告稱,售槍紀錄在過去3個月內創下10年來新高。
  • 美國百老匯原版音樂劇《音樂之聲》首登中國西北
    美國百老匯原版音樂劇《音樂之聲》首登中國西北 2015-08-01 18:55:40《音樂之聲》於8月1日下午在蘭州首演。  22首風靡50年的經典歌曲廣為傳唱,68位臺前幕後原班演職人員,152分鐘跌宕劇情,1443場百老匯駐場演出……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劇,《音樂之聲》在1959年於美國紐約首演,已有近60年的歷史。1965年,《音樂之聲》電影被搬上銀幕,片中故事和音樂為世人所熟知。  「當熟悉動人的旋律縈繞耳際,那是一種幸福的回憶。」
  • 美國著名歌星萊昂納爾助陣《夢之聲》總決選
    猜測已久的《中國夢之聲》總決選助陣嘉賓名單近日終於確定,臺灣當紅藝人羅志祥、美國著名歌星萊昂納爾 裡奇(Lionel Richie)確認出席。唱跳俱佳的「小豬」羅志祥是《中國夢之聲》的招募大使,而提起萊昂納爾 裡奇則是美國專輯銷量僅次於麥克 傑克遜的情歌王子。此次,這兩位大牌確定加盟總決選,相信會給節目增色不少。
  • 這次輪到美國了!歐盟解封在即,美國人被禁止入境:疫情未減!
    【南方+6月24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歐盟計劃在7月1日重新開放邊境,這是自3月份因新冠肺炎疫情惡化而關閉邊境以來,歐洲國家首次允許一些遊客入境。然而,美國人卻不被歡迎。據美國媒體23日援引允許入境的旅客名單草案報導,歐盟正在考慮禁止美國人進入歐盟,因為美國沒有充分控制新冠病毒的傳播。
  • 歡迎美國遊客的國家又少一個:哥斯大黎加禁止美國人入境
    來自美國的遊客通常是前往哥斯大黎加的最大國際遊客群體,但美國遊客目前被認為是高風險遊客,因此將被禁止入境。 總統卡洛斯·阿爾瓦拉多說:「復甦將以最謹慎的方式進行,並遵守嚴格的衛生規程,始終以確保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為最高信念。」
  • 第二大經濟體打響反擊「第一槍」:禁止美國人入境!
    第二大經濟體打響反擊「第一槍」:禁止美國人入境!近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名為《為什麼美國出口新冠病毒?》的文章,看完之後讓人毛骨悚然!這是一個國家該做的事嗎?報導稱,美國從三月份開始,強制遣返非法移民,即使在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該行為也沒有停止過。
  • 俄羅斯之聲:美國和聯合國,誰是老大?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圖片來自於網絡參考消息網8月8日報導 俄羅斯之聲電臺網站8月7日報導稱,一開始作為平等國家聯盟的聯合國越來越像是一個演員的劇院。美國的會費為聯合國財政預算的四分之一。它利用財政影響和經濟可能性致力於通過對它有利的決議,不考慮任何情況和任何人的意見。政治學家米哈伊連科說:「美國尋找通過自己議案的不同方法:部分顯然無法在聯合國通過的問題,它乾脆繞過它。那些需要在安理會或者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問題,美國試圖獨自解決。
  • Sound of Silence,《沉默之聲》——一代美國青年的迷茫與反抗
    原詞採用了美國人寫歌常用的押韻方式,即兩句一換韻,不過每段的最後一句是不押韻的。我譯配的時候因為偷懶,就改成隨意換韻、末句不押韻了。Sound of Silence沉默之聲詞曲:保羅西蒙、加芬克爾譯配:溫柔的豪豬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 臺媒揭原蘇聯領導人翻譯:克宮的美國之聲
    臺媒揭原蘇聯領導人翻譯:克宮的美國之聲 2014-08-15 14:01:0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資料圖)   中新網8月15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15日刊文稱,東西陣營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的重大談判和交涉都是透過一名蓋世無雙的蘇聯英文譯員蘇柯德瑞夫(Viktor Sukhodrev),此君英文之好有「克裡姆林宮美國之聲」的稱號。蘇君今年5月病逝於莫斯科,享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