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這個稱呼竟源自這個朝代,漲知識了

2020-12-19 顏言遊戲

「父親」、「母親」的稱謂至今還有人這樣稱呼雙親,多數出現於我們的前輩口中,特別是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人。那麼究竟是誰最先開始使用「爸爸」「媽媽」來稱呼雙親的?根據史料《廣雅·釋親》記載,「爸,父也」,「媽,母也」。這部著作是最有說服力的,這部著作源自三國中期,依此來看三國時期就有稱呼「爸」「媽」的詞,應該是最早了。

「父」這個字是如何由來的?又怎麼將「父」字定義為「父親」的呢?這個字來源於甲骨文,雖然甲骨文和後期的象形文字有一定的區別,無論怎樣演變都離不開形,所以甲骨文和金文都算是象形文字。在甲骨文時期是沒有「父」這個字的,但是有「斧」字,一人手持斧頭象徵著力量、象徵著權利和威嚴。「父」字就是由「斧」字演化而來的,因為自幼「父親」便是自己的守護神,父親才是我們心中最偉大的,最值得尊敬的人。與父親相同輩分的人也稱為「父」,例如「姑父」「姨父」等。

「父」字

劉邦建立漢朝之後派高粱候酈食其遊說各國歸順,出使西域的當然也是他,酈食其天生一副三寸不爛之舌對於劉邦建立漢朝之後的歸順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西域歸順以後由於沒有國界的歧視,西域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開始了大規模的內遷,例如大宛族、大月氏族、小月氏族等。西域民族所指的就是蒙古,當時蒙古發生了數年以來的大旱災千裡的赤地寸草不生,這些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無法生存才導致了大規模內遷。酈食其勸其歸順的時候就稱讚內地物阜民豐風調雨順,這也是導致大規模內遷的一個重要因素。

那麼西域遷入和「爸」「媽」雙親的稱謂有什麼聯繫呢?實際上關係非常的大,因為少數民族在稱呼父母的時候發音是不同的,比如稱呼「父親」為「啊布」,稱呼「母親」為「阿瑪」這種諧音被漢朝內地人效仿衍生出「爸爸」和「媽媽」這兩組詞彙的。

中華民族詞彙博大精深相當難以理解,其中還有一個稱呼叫「爺」,許多人以為「爺」就是祖父的稱謂,實際上並不是我們現在口中的「爺爺」。我們現代父子之間被別人稱謂「爺倆」這個詞指的就是爸爸和自己,特別是在中國北方這個詞彙的應用還是非常的廣泛。還有大伯這個稱謂,在北方被稱作「大爺」南方則稱為「大爹」。意思就是和自己爸爸輩分相同但比自己爸爸年長的稱為「大爺」,主要用作於爸爸的親哥哥。

到了宋朝才將「爺」這個字的意義徹底轉變,在宋朝「爺」指的就是祖父。到現在字意還在繼續演變,乃至很多的網絡詞彙,其結果也是在逐步簡化更利於人們學習和記憶。例如幾個月的嬰兒,最早教他們學習的就是「爸爸」和「媽媽」,吐納之間很容易就學會如何稱呼自己的父母了,其結果也是利於學習而被人們廣泛使用。

曾經看過一部金庸的武俠小說,金庸先生就用到了「爸爸」這兩個字,瞬間就覺得頭皮發麻。不斷疑問「爸爸」這個詞彙究竟來源於哪個時期呢?十分不解,所以才費盡心機的各處找資料查閱。

綜合以上所述,「爸爸」這組詞是源自漢朝全國人民的綜合體才演變出漢字「爸爸」,和這個稱呼的。個地方都有本地的方言,你所在的方言是怎樣稱呼「爸爸」的呢?歡迎留言,希望各位同僚共同探討交流!

相關焦點

  • 「禽獸王朝」指的是哪個朝代?為什麼人們會用「禽獸」這個詞稱呼
    「禽獸王朝」指的是哪個朝代?為什麼人們會用「禽獸」這個詞稱呼人們很喜歡依據某些的特點給歷史中的朝代起外號,比如唐朝,除了強盛和開放之外,人們還把目光聚焦在了唐朝混亂的皇室感情史中,因為唐朝皇室感情的倫理崩壞,所以人們把唐朝稱之為了髒唐,除此之外還有著臭漢、元迷糊、明邋遢、清鼻涕等人們所起的外號。
  • 從古到今,每個朝代的「貼身衣物」長什麼樣?看完漲知識了
    從古到今,每個朝代的「貼身衣物」長什麼樣?看完漲知識了中國古代女性內衣是以一種含羞內斂來抒發對美企望。每個朝代的叫法也不相同。1. 秦漢漢朝的時候人民安居樂業,女子們就開始思考走光的問題,他們在外衣的裡面加了一層布,這就是最早的一款內衣,名字叫——帕腹、抱腹、心衣,從漢朝開始,內衣就成為女子的必備品。2.
  • 古代人對女性的稱呼竟有60多種,各種稱呼褒貶不一,看完漲知識
    古代人怎麼稱呼女性?光稱呼就有60多種,各種稱呼褒貶不一文/觀心通史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中華文明更是博大精深,僅對人的稱呼就可細分為自稱、他稱、美稱、鄙稱、謙稱等等,這些文化是其他國家所不能比的。中國女性的地位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發生變化,僅從古人對女性的稱呼上就可以看出來。
  • 「叫爸爸!」英文竟然跟「Dad」無關,居然用這個稱呼?!!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頂級優質的英語學習公眾號 【撩英語】,你們也可以稱呼他為大白。
  • 漲知識丨 「老頭子」竟是這個意思
    3. 老頭子。 大街上,常能聽到年老的奶奶稱呼老伴「老頭子」,你可別認為它是形容人年老,實際「老頭子」的意思可比這深厚多了。 據記載,盛夏的一天,紀曉嵐正袒胸露背地校閱書稿時,乾隆皇帝踱步走來,紀曉嵐欲穿衣已經來不及了,便鑽入案下。
  • 難怪楊穎從不在國外喊英文名,原來翻譯過來是這個意思,漲知識了
    難怪楊穎從不在國外喊英文名,原來翻譯過來是這個意思,漲知識了 說起娛樂圈中當之無愧的不老女神,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楊穎、楊冪等一線流量小花了,而大家應該都很清楚,楊穎一開始進入到娛樂圈也是平面模特出身。
  • 你知道嗎,中國歷史上什麼時候開始有「爸爸」這個稱呼的?
    三國時期中國就開始有「爸」「媽」的稱呼了,當時有一部作品是《廣雅》,《廣雅·釋親》原文記載:「媽,母也。」「爸,父也。」依此來說,「爸」「媽」應該是人類最早稱呼雙親的詞了。那麼,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稱呼雙親為「爸爸」和「媽媽」的呢?
  • 為什麼人們總是稱呼江西人為「老表」?今天終於明白了,漲知識
    為什麼人們總是稱呼江西人為「老表」?今天終於明白了,漲知識網上經常可以看到有人稱呼江西人為「老表」,說江西老表怎麼怎麼滴,估計很多朋友會有點疑惑,為什麼要這樣稱呼呢?這樣的稱呼是褒義還是貶義?其實「老表」這個稱呼是有歷史來源的。元末明初的時候,因為連年戰亂,社會動蕩,人口隨著大量農民的外逃和死亡而急劇減少!朱元璋統一全國後,命令一部分江西人遷移到湖南湖北,這是強制性的,不管願意不願意都必須去,一時間長江上的移民船一艘接著一艘,到處都是拖家帶口的移民。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廣」。
  • 漲知識!古今中外對母親的稱呼大全
    「媽媽」這個叫法最早出現於宋朝,學界一般認為「媽媽」由來於南宋洪邁《夷志堅》,書中記載了:「見去歲亡過所生媽媽指我泣曰:『此是陰府,汝何為亦來』」。根據字典辭書記載,「媽」這個字最早出現於三國時期,但無法判斷和今天「媽」這個字的含義一樣。
  • 怎麼來看待閨蜜這個稱呼呢?
    如何看待這個稱呼呢?在此之前我們應該了解一下「閨蜜」一詞的定義、來源和用法。閨蜜是指女性要好、親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詞名源自「閨中密友」,通常是用來形容女性的。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女生把這個代名詞也用在了男性好友身上,衍生出了「男閨蜜」一詞。
  • 原來竟是這種意思,漲知識了!
    原來竟是這種意思,漲知識了!丈夫一詞最早的由來據說是源自原始社會的搶婚,在當時男人只有長到一丈也就是七尺才能達到保護妻子的基本要求,這也是七尺男兒的由來。在《詩經》中有未見君子,憂心忡忡的用法,君子就是對丈夫的敬稱。
  • 「小姐」這麼優雅端莊的稱呼,從哪個朝代開始變味的?
    歷史第396淘——小姐和明朝「小姐」這個稱呼的變味,很多人以為是從最近幾十年才慢慢變味,其實不然,早在明朝後期,這個稱呼就開始失去了端雅的味道。歷史淘趣——圖片明朝後期是妓館發展最為迅猛的朝代。教坊司是什麼地方,明朝的所有官妓,都是統歸教坊司約束,也就是專門管理「妓女」的衙門,這個衙門內,有主事,有衙屬,甚至連刑具大堂,都應有盡有。但在這樣的衙門裡當官,一般人是不願意做的。因為教坊司的官員,見客的時候,連拱手作揖的資格都沒有。
  • 夏朝之前還有朝代?這個朝代存在了一千多年
    【導讀】在中國歷史還有這麼一個朝代,被當做是真正的神話傳說王朝,不要說國外,就連中國人自己,99%都不相信它的存在!
  • 五一回家串親戚 這個小程序讓你理清稱呼
    每天學習一點新知識,也算沒白活!哈哈哈 開場白:不少朋友在五一都會回家,既然回家,就難免遇到各種親戚,可以我們卻搞不懂親戚的稱呼,讓交流過程十分尷尬。別著急,這裡有款小程序,能讓你輕鬆理清親戚關係。第二步:點開親戚關係小程序,輸入親戚與你的關係,比如爸爸的姐姐的老公的弟弟。
  • 看完漲知識了!
    謝謝大家點開這篇文章,話說最近的天氣開始冷了,為了避免換季感冒,小編只能裹著大毛毯上班了,大家也要注意保暖呦,這個季節感冒太不好受了,愛你們喲,比心比心。   歷史揭秘:遼國人和金國人是中國人嗎?看完漲知識了!
  • 為何不一直沿用「米利堅」這個稱呼?
    「美」這個音來自【America——美利堅】,完整音譯叫做「亞美利加」,因為America既是美利堅合眾國的一部分,也是美洲的洲名。而亞美利加這一稱呼,則是源自於一位義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韋斯普奇(Americus Vespucius),美洲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對於美國,大多數中國人對其的認知是複雜的,「天堂」和「地獄」,「流氓」和「紳士」,你總能找到依據且堅定不移。
  • 「老師」這個稱呼(原創)
    幾年前看到一個綜藝節目裡參賽者稱呼評委叫「老師」,覺得有些彆扭。在我印象中,「老師」這個稱呼就是叫學校的老師的,不過想到韓愈說的道之所存就是師之所存,也就勉強看下去了。但接著發現那個評委只是認知度高,在節目裡並沒有展現出來什麼高水平,稱呼他為老師有點言過其實,可他自己倒是一副當仁不讓的樣子。不禁有些感慨,想不到「老師」這個稱呼淪落到這個地步。之後,我又留意其它綜藝節目,發現很多節目裡沒啥名氣的新人或者選手對那些稍有點名氣的演員、主持人、歌星都稱老師,顯然這已經是個行規了。
  • 託塔天王李靖,是哪個朝代的人,歷史上真的有李靖這個人嗎
    李靖這個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他是《封神榜》裡面陳塘關總兵,哪吒的父親,而《西遊記》裡的託塔李天王也是他。那麼在歷史上真有李靖這個人嗎?答案是-有。但是歷史上的李靖是什麼朝代的估計了解的人就不是很多了?
  • 古人怎麼稱呼不同朝代?除了靠位置五行,文人還愛用「江湖黑話」
    所以後人談及前代政權,就不能只提國號,而要通過各種方式加以區分,這就產生了不同的朝代稱謂。那麼,古人是怎麼稱呼不同朝代的?有什麼特別的依據?作者:景行止明代朱國楨認為「大元」、「大明」的「大」字是國號本身的一部分,但如果是這樣,怎麼會有「我元」「皇明」的稱呼呢?實際上自漢朝開始,「大」、「皇」、「聖」就都是常用的加在國號前面的尊詞。還有人把「有漢」「有明」中的助詞「有」解釋為「有天下」,實際上「有」本身並無特殊含義。除了「冠名」之外,還有一些文人學者喜歡用「江湖黑話」來作為朝代的別稱。
  • 《知否》這三點歷史知識,電視劇肯定沒告訴你,小娘是侮辱性稱呼?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熱播,說實話它是一部不錯的良心劇,劇中的演員既有顏值,又有演技,場景服裝什麼的都很用心,這部劇是以北宋為歷史背景拍攝的,這裡邊有很多小知識大家可能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