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天眼妹加班的時候,每次晚上到便利店裡都會看到一些價格低至1折的麵包,因為臨近保質期,所以商家會把這些麵包低價出售。
其實這種現象在平日裡也非常普遍,而且不僅是麵包,像零食、飲料、生鮮...總之只要是臨期的食品,價格一般都會比平時便宜很多。
天眼妹甚至看到過原價十幾塊錢一瓶的依雲水,被商家以五毛錢的價格出售。
原本天眼妹以為這只是商家處理庫存,以減少損失的一種方式。可沒想到這個看似虧本的買賣,卻有人靠著賣臨期食品年賺百萬。
臨期食品到底有多賺錢?
在電商平臺搜索「臨期」我們可以發現,相關店鋪數量眾多,各種低價食品應有盡有。
甚至豆瓣上還有專門的「我愛臨期食品」小組,大家在裡面互相種草,分享買臨期食品的心得。
他們倡導「用打折的價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因而省錢、實惠自然成了他們選擇臨期食品的理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買過「臨期食品」?
所謂臨期食品,是指保質期臨近到期的食品,有些人可能會質疑這類食品的安全性,但其實臨期食品屬於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符合安全食品的範圍。
按照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食品保質期臨界」標準,臨期食品一共可以分為6種。
一般而言,不同食品的臨界期限也會不同,比如保質期一年或更長的糖果、餅乾等,保質期前45天左右為臨界期;而保質期在一年以下的方便麵、牛奶等,在保質期前20天為食品臨界期。
大家在買促銷或打折食品時也可以著重注意一下其臨界期哦。
其實不管是線下的超市、便利店,還是線上的食品店,都不可避免會在倉儲、運輸上耽擱時間,有些食品可能一不小心就拖成了「臨期」。
不過即便臨期食品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常見,但你可能也難以想像其市場到底能有多廣。
根據艾媒諮詢數據,2019年,中國休閒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0556億元,預計2020年將超過11000億元。
而《2020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進口食品金額已經高達908.1億美元。
粗略估算,如果按照5%的沉澱庫存計算,臨期食品市場也超過了八百億。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瞄準這個好機會,打起了賣臨期食品的主意。
雖然看似不太起眼,但是大額的銷售流水、高利潤率和高復購率,都讓這個曾經的小眾生意逐漸變得熱門。
目前,臨期食品的貨源主要包括大型商超便利店的供貨商、大型臨期食品囤貨商、進口食品滯銷積壓庫存等等,在58同城、百度貼吧等網站上,收售臨期食品的信息不在少數。甚至一些供貨商還會自營自己的臨期食品店。
據知乎網友爆料,某專注臨期零食的平臺「有臨期」,之前拿了一批三隻松鼠的貨,一個星期就走了一千多萬流水。
一位臨期食品批發商在接受@豹變 採訪時也稱,以一批價值五十萬的臨期巧克力為例,批發商只要三四萬的價格就能拿下,最後能賣出十五萬。這樣一買一賣,中間的利潤可是翻了好幾倍呢。
另外天眼妹還從@新零售商業評論 了解到,一位合肥折扣店的店主在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小店,就能塞下超過三百種臨期商品,單日營業額也經常可以達到一萬以上。
店主算了一下,臨期食品的毛利率在70%左右,如果去掉人工、運輸、租金等,綜合利潤率可以達到40%。這樣一來,每天的淨利潤就有4000元,年入百萬完全沒有問題。
要知道一般的食品店綜合利潤率也只有20%。
除此之外,近年來興起的社區團購APP首頁也時常會出現打折促銷的食品,很多時候它們為了促銷活動引流還會特地選擇臨期食品。
甚至很多品牌類的臨期食品如今也在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出貨。
不少資本也盯上了「臨期食品」市場,紛紛入局,天眼查信息顯示,以「日期越近越便宜」為賣點的電商平臺「好食期」,2015、2018年接連獲得阿里巴巴兩輪融資,其中最近一輪融資超億元。
另一個平臺「甩甩賣」也在去年拿到了豪鑰科技3500萬的投資。
還有將校園作為首要落地場景的微信小程序「善食者聯盟」等也在開拓臨期食品市場。
可見,關於臨期食品的未來,還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間。
「臨期食品」的灰色地帶
雖然臨期食品行業日趨火爆,但不得不說目前該行業也同樣存在著諸多問題。
首先就是關於臨期食品的安全問題,之前就有消費者投訴稱自己買的餅乾出現長毛變質的情況,還有消費者在點評中寫到,收到的臨期巧克力和蔓越莓都已發黴,卻被商家拒絕退貨。因為許多網售臨期食品的商家都標註了「不支持7天退貨」字樣。
而且在「期限」的壓力下,臨期食品中是否存在修改生產日期的情況,也讓人存疑。即便很多臨期食品供貨商都對此否認,但隨著行業的擴張,難免商家也變得魚龍混雜。
據人民日報報導,2019年7月,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就查處了一家修改食品保質期再銷售的進口商,涉案金額達百萬。
其次,一般臨期食品的種類限制較大,貨源也不夠穩定。很多熱銷產品都不能保證隨時供應,有時候消費者還得加錢才能買到,這就不如去買正價食品了。
另外我國有些品牌對供貨商有區域保護政策,即每個區域都有各自的供貨商供貨,不允許跨區域賣貨,而這也是導致臨期食品貨源不穩定的很大原因。
天眼妹還從@豹變 了解到,一些臨期食品囤貨商甚至會自己去國外註冊一些品牌生產零食,再冒充進口食品來賣。
所以大家也不要被「便宜」衝昏了頭,省錢固然是好,但身體健康也同樣重要哈。
最後,對於「臨期食品」你怎麼看呢?會購買嗎?留言跟天眼妹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