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餵養造成孩子積食,奶奶後悔不已,孩子的胃腸也需要父母呵護

2020-09-05 五月依依育兒

養育一個孩子,其實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尤其孩子小時候,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長的強壯,身體棒棒的,於是在喝奶或者是吃輔食以至於吃飯上,都希望儘可能的讓孩子多吃,以為那樣孩子就會營養更豐富,體質更好!

然而事實證明,這樣做有的時候會害了孩子,甚至會造成孩子的積食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過度餵孩子導致積食,奶奶後悔不已

糖果今年2歲多了,性格活潑可愛,尤其是笑起來,一雙小笑眼簡直是家裡人的開心果。爸爸媽媽平時工作很忙,於是更多的時間是由孩子的奶奶來照顧。

糖果奶奶也是非常的喜歡這個小孫女,每天都是寶貝寶貝的稱呼著,而且特別喜歡給孩子做好吃的,就是希望糖果能身體健康。

小糖果平時最愛吃奶奶做的雞翅了,每次看到奶奶做雞翅,都是蹦著跳著的拍手,奶奶見了,心裡簡直樂開了花。

一次小糖果又想吃雞翅了,奶奶給做了一盤子,看著小丫頭吃著笑著,奶奶就是不吃飯,心裡都開心,可是吃完之後,小糖果居然告訴奶奶,自己沒吃夠,還想吃。

奶奶一聽,小孫女就這麼點要求,當奶奶的豈能不滿足,於是第二天又給孩子做了一大盤子,這下可謂是徹底的滿足了小糖果的味蕾了,吃的小肚子鼓鼓的,而且吃完還在奶奶的臉頰來了個熱情的親親。

奶奶看著孫女開心的樣子,不由得笑了起來。



可是過了兩天,小糖果就總是說自己肚子不舒服,大便幾乎拉不出來了,而且舌苔也是非常的濃厚。

奶奶就讓孩子多喝水,以為水果蔬菜吃少了,可是小糖果說啥也不想吃。一改往昔愛吃飯的狀態,變得開始厭食了。

而且晚上睡覺也總是不踏實,翻來覆去的,於是奶奶覺得情況不妙,就趕緊把這個情況告訴了小糖果的媽媽。

媽媽一聽著急了,於是就帶孩子去了醫院,結果醫生檢查完,說孩子是積食了,如果再這麼吃,孩子的胃腸就徹底被損傷了,孩子的營養一定要均衡!

回到家,奶奶真的是後悔不已,沒想到自己的好意成了傷害小糖果的罪魁禍首!

其實很多家長也都會有類似的經歷,發現孩子手心腳心熱,突然變得沒有食慾,甚至有的孩子嘴裡會有味道等等,那麼細心的父母需要留意了,如果孩子有這些狀態,說明可能已經積食了!


積食的表現

1:手心腳心熱

小孩子正常情況下手心是不那麼的熱的,比如當發現孩子的手心或者是腳心有點變熱的時候,比如睡覺孩子愛踢被子,或者你拉孩子的小手,發現手心明顯的比平時熱,那麼這個時候就要警惕了,也許孩子有積食的情況了。

2:沒食慾 嘴裡有味

孩子的飲食一直很規律,當孩子突然變得沒食慾,甚至對於以往很愛吃的東西都沒有了興趣的時候,父母可以聞聞孩子的嘴裡是不是有味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孩子十有八九是積食了,胃腸的東西過多,不易於消化,導致殘渣腐化,口腔會有異味。



3:肚子鼓鼓 大便乾燥

孩子如果大便變得很乾,或者是拉大便很痛苦的時候,伴隨著小肚子看上去鼓鼓的,那麼這個時候,不排除孩子積食的情況發生。

4:睡覺不安分

由於積食也會導致胃腸的消化系統的不正常運轉,進而孩子的肚子會不太舒服,睡眠的過程中,會表現出來翻來覆去,睡得不好的情況。

那麼當發現孩子積食了,到底該怎麼幫助緩解呢?



緩解積食的辦法

發現孩子有積食的情況,父母可以幫孩子揉揉小肚子,幫助孩子胃腸的消化,同時也要給孩子的飲食上,一定要變得清淡一點,徹底的清理一下胃腸。再有就是可以買一些輔助的促消化的衝劑給孩子,幫助孩子緩解積食的情況。

如果孩子積食很嚴重的話,那麼就需要及時就醫來找到更適合的解決的辦法!

【五月媽媽寄語】

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孩子的成長,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身體健康強壯,但是在飲食上一定要合理搭配,不要暴飲暴食,每頓大魚大肉的餵養。那樣只會給孩子的胃腸造成負擔。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的快樂的長大!

【今日話題】

對於積食你還有哪些辦法可以緩解的嗎?



我是五月依依媽媽,一個6歲孩子的寶媽,在這裡持續分享原創育兒經驗和知識,一起見證孩子的成長!關注,歡迎評論轉發!

相關焦點

  • 3個月寶寶被奶奶過度餵養,導致積食發燒,還信「能吃是福」嗎?
    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都喜歡自家孩子吃得多,他們認為,只有吃得多,才能長得快。所以,只要孩子吃,不管多少,他們都會給。甚至有的家長在孩子吃飽了的情況下,還一個勁逼迫他們再多吃一點,想著用這種方法把胃「撐大」,以後才能吃得更多。雖然說「能吃是福」,但是孩子脾胃弱,消化能力有限,如果吃的東西過多的話,很容易造成積食。
  • 孩子積食,多是父母「作」出來的,孩子每天喝1物,祛積養脾
    我們家現在都成了兒科醫院的常客,看到女兒遭受身體上的痛苦,作為父母真的心裡難過,覺得愧對孩子。因為我和老公經常出差,從女兒出生到現在5歲,她一直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我們夫妻倆平時陪伴女兒的時間是比較少的。
  • 孩子積食、吃飯差?2個不吃藥的小妙招,家長必備
    吃頓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輪番上陣,有時候媽媽覺得孩子吃飽了,奶奶覺得還不行又再餵點。小孩子的脾胃本身就弱,消化水平還達不到成人那樣快速和穩定,很容易因為餵養過度,你的孩子積食了。,就是某種食物吃的過多,超過了孩子脾胃所能承受的範圍,損傷脾胃,導致脾胃功能的低下,而出現的胃腸疾病。
  • 寶寶積食愁壞媽媽,這幾個緩解小妙招,你都掌握了嗎?
    高營養卻讓奶奶後悔不已奶奶告訴了醫生,結果醫生氣憤的說,你這個奶奶,對孫子好,也不能這麼給孩子吃肉,對胃腸的傷害太大了,孩子的營養要均衡,不是光吃肉就長高的。聽了醫生的話,再看看孫子不舒服的樣子,心裡莫名的有些後悔了。其實小孩的胃腸非常的嬌嫩和脆弱,如果飲食不當,非常容易造成孩子的積食。那麼到底什麼積食呢?
  • 了解寶寶積食小信號,媽媽掌握這三個小妙招,輕鬆幫助寶寶緩解
    奶奶告訴了醫生,結果醫生氣憤的說,你這個奶奶,對孫子好,也不能這麼給孩子吃肉,對胃腸的傷害太大了,孩子的營養要均衡,不是光吃肉就長高的。聽了醫生的話,再看看孫子不舒服的樣子,心裡莫名的有些後悔了。其實小孩的胃腸非常的嬌嫩和脆弱,如果飲食不當,非常容易造成孩子的積食。
  • 孩子出現這4種情況,說明餵養過度,家長要改變飲食習慣
    沒想到前兩天孩子突然身體不適進了醫院。醫生檢查過後,發現是因為餵得太多,導致孩子無法吸收食物,從而引起的消化不良。並且嚴厲的指責了小方,同事這才後悔不已,承認錯誤認為自己不該那麼著急。,那麼過度餵養會孩子會有哪些表現呢?
  • 寶寶積食有哪些表現?5個方法緩解寶寶積食,家長學會孩子不遭罪
    通過醫生對孩子的一系列檢查之後,發現孩子出現了積食的症狀,而醫生給小蘭的建議是,多帶孩子做一些活動,能夠有效的緩解孩子的這種症狀。每一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的吃飯、不挑食,於是在生活當中,為了能讓孩子身體更加快速的發育,也給孩子補充了一些「過度的」營養,也造成了孩子的營養過剩。
  • 奶奶養了半年,孩子比同齡人小一圈,專家:餵養方式太不科學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身高和體重是判斷幼兒是否健康發育的指標之一,而這也是家長一直關心的問題,但是很多時候家長因為忽略了正確餵養的方式方法,進入了很多餵養誤區。 我們知道,每一個寶寶在成長發育的道路上都是非常嬌嫩的,需要悉心的呵護,家長的正確餵養非常重要。 我小區裡面有一個小男孩是最近才搬來的,在這之前一直都是由爺爺奶奶照顧。 小孩子瘦瘦弱弱的,而且經常生病。
  • 孩子出現積食影響身體發育,父母要控制孩子的食量,預防出現積食
    那麼什麼樣會導致出現積食的情況,父母時不時就會給他們加餐。孩子年齡比較小,正是發育的關鍵時期,需要足夠的營養。有的父母擔心孩子下午飢餓,營養不夠,便讓他們多吃。甚至有的孩子一天好幾頓飯,水果零食源源不斷,導致腸胃消化不夠,出現積食的情況。
  • 孩子身體若有這3個信號,可能是被「過度餵養」了,寶媽別不在意
    孩子身體若有這3個信號,可能是被"過度餵養"了,寶媽別不在意導語從寶寶出生以後,寶寶的身體健康程度就牽動著父母的心,尤其是一些新手父母,因為知道自己缺少育兒經驗,所以生怕寶寶受到傷害。而且這些父母總是擔心寶寶吃不飽,因此就會不停的給寶寶餵奶喝,其實,寶寶哭鬧並不一定就是飢餓所引起,也有可能是身體不舒服所導致。
  • "八分寒、三分飽",過度餵養寶寶的6個信號,家長需要知道
    寶寶吃飯是父母們最關心的事之一,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但是很多父母都做不到。同事小劉,兒子剛滿3個月,體重就有18斤。去社區醫院體檢的時候,兒科醫生建議家長控制寶寶的飲食量。孩子吃太飽,百害而無一利,不僅撐得腹瀉、積食便秘、傷害腸胃,還會影響身高。
  • 奶奶逗孩子,孩子童言無忌,奶奶聽後臉色變了,爸媽後悔不已
    有能力的父母都會給孩子鋪墊好未來的路。剛子的父母就是這樣的父母。剛子爸媽辛辛苦苦一輩子,給剛子攢錢娶了媳婦兒買了房,一家人也算其樂融融。有了孩子後,剛子的媽媽就替他們照顧孩子。有一次周末到了奶奶家,一吃完飯孩子就要趕快回家,去找同學玩。奶奶就開玩笑的說,「你不跟我好啦?不跟我好,以後你就別來我家了。」
  • 過度保護會將孩子養成脾虛:愛積食、不長個。因為脾也需要訓練的
    這個就是指臟器本身弱,屬於物質層面的不足,這個虛,是相對於成人的實來說的,而孩子的臟器本身的能量卻不虛,是足夠的。也有因為父母原因導致天生脾胃弱的,這種我也傾向於先歸為生理層面。因為先天脾胃弱,往往一開始的表現只是消化功能較平常小孩更差一些,如果能注意餵養,後天不再進一步傷害,脾胃弱,不代表就一定會虛。
  • 孩子積食,百病蜂起,這種「飲料」常給娃喝,脾胃強健,積食好轉
    孩子出現積食的問題,逐漸普遍起來。這主要是因為現在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父母對孩子的飲食更加注重,食物多樣化讓孩子的飲食也跟著豐富起來。很多家庭中孩子經常出現反覆性扁桃體發炎,感冒發燒,流鼻涕,咳痰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孩子的身體健康,父母覺得孩子免疫力低下,或者是營養不良,其實都是飲食不當導致的,孩子脾胃虛寒,若餵養不當導致積食,便會出現以上的問題。靜靜的孩子,現在已經11個月大了,但是體重卻僅僅13斤,相比於同齡的孩子,差了可不是一星半點。而鄰居家的孩子兩個月的時候就已經13斤了,這讓靜靜羨慕不已。
  • 寶寶睡覺有這3種不良習慣,是輔食餵養過度惹的禍,越吃脾胃越弱
    寶寶睡覺有這3種不良習慣,是輔食餵養過度惹的禍◆ 總愛趴著睡當你發現,寶寶平時都是平躺睡或者是側睡,再添加了輔食之後,孩子變得更喜歡趴著睡覺時,就該引起重視了,可能是孩子的脾胃出先了不適。◆ 寶寶睡覺流口水很多寶寶在睡醒之後,嘴邊總是有白色的印記,這就是他們睡覺時流口水的證明,也是孩子脾胃不適的一種反應,對辦事輔食餵養過度熱的禍。
  • 「我沒空帶孩子,讓孩子奶奶帶!」幾年後,讓她後悔不已
    而婆媳之間的矛盾,又由各方面的人和事組成,其中就有帶孩子這事兒。說起帶孩子,如今在中國有三種模式:自己帶孩子、奶奶帶孩子和姥姥帶孩子。而因為帶孩子,夫妻和老人之間也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有些年輕人要上班無法帶孩子,有些老人又不願意帶孩子。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好好解決,發生矛盾真的是再正常不過了。
  • 家長3個餵養誤區,等同於「投毒」,兒科主任:孩子不積食才怪
    經過醫生詢問奔奔情況後,責怪了奔奔媽媽,經常這樣餵養孩子,不積食才怪!孩子的脾胃是非常脆弱的,長期不正確的餵養方式,很容易損傷孩子的脾胃,造成脾虛、積食,難怪這孩子經常生病,不長個。2、油炸快餐有些家長會因為工作忙,經常沒時間給孩子做飯吃,會給孩子買愛吃的油炸食品打包回家給孩子吃,像漢堡、炸雞之類的食物,裡面有葷有素,不會對孩子的發育造成影響,其實這是錯誤的理念,這類食物經過高溫的油炸,裡面的營養已經完全流失掉了,並且屬於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孩子吃多了很容易上火,還會損傷脾胃,引發積食。
  • 這6物,堪稱孩子的「毒輔食」,粗糧也上榜,傷脾營養少,易積食
    現如今的孩子自打一出生,可謂是父母的掌中寶,從餵養到教育那可是相當的有研究,就從餵養來說,從最開始的母乳餵養到奶粉、母乳和奶粉結合這樣的一個過程,父母們都是為了孩子有個堅實的體質基礎,增強體質,補充大腦所需,減少體弱多病,希望孩子從小健健康康成長。
  • 孩子出現3個「跡象」,表明孩子脾虛積食了,勸你及時給娃調理
    書裡常說「小兒脾胃常不足」,尤其是年齡小點的孩子,五臟六腑都很嬌嫩,孩子一旦餵養不當就很容易受到傷害。而有些家長就老是怕孩子吃不飽,每次勸孩子多吃點,投食的次數又很多,脾胃無法全部消化吸收,就成了積食。
  • 寶寶易積食選什麼奶粉好?麥蔻樂享奶粉助力科學餵養
    相信大家都看到過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衝奶粉的區別,確實在寶寶出生以後,吃不吃得飽、吃不吃得好就成了全家人的心頭大事。有些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吃不飽,一股腦地給寶寶餵食,容易造成過度餵養,輕則導致寶寶易積食消化不良、體重非正常增加,重則會造成寶寶腦疲勞、肥胖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