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3個「跡象」,表明孩子脾虛積食了,勸你及時給娃調理

2020-12-22 胡秋雅

書裡常說「小兒脾胃常不足」,尤其是年齡小點的孩子,五臟六腑都很嬌嫩,孩子一旦餵養不當就很容易受到傷害。

而有些家長就老是怕孩子吃不飽,每次勸孩子多吃點,投食的次數又很多,脾胃無法全部消化吸收,就成了積食。

一、日常生活中經常有各種「跡象」,提示家長,孩子已經積食了

吐奶/腹脹、打嗝: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經常吐奶,或者腹脹像熟西瓜,都是因為孩子消化不良,胃腸脹氣,胃氣上逆所致,基本上就是脾胃消化出現了問題。

大便臭:積食是食物無法消化的,就像是垃圾堆堆積在腸道,久了還會發酵變臭一樣。所以大便臭,就要警惕寶寶是不是積食了,要是出現大便突然量少且臭味強烈,那就能判斷是積食了。

但是大便次數多並不一定是腹瀉。有的寶寶就是習慣少量多次,但是平均每次大便的性狀、顏色都很好,總量是維持在正常水平的;有的寶寶2-3天才大便一次,但是大便顏色、性狀、總量也是正常的。這兩種都不是便秘或者腹瀉,只是排便習慣不同而已。家長要注意的是,寶寶排便一直很正常,哪天突然變了形狀、次數,那就得上點心了。

胃口差:孩子近幾周吃得少、沒胃口,孩子脾胃不好、消化食物能力差,當然不想繼續被投餵食物了。

二、積食不能掉以輕心,會引發其他疾病

孩子積食會影響到呼吸系統。中醫五行理論認為脾土生肺金,當孩子因為反覆積食,脾胃功能受到影響,氣血生化乏源,肺氣不足後,呼吸系統很容易被拖累。比如出現打噴嚏,流鼻水,根源都有可能是積食,脾胃。

三、孩子的問題在脾胃積食,調理重點就應從袪積食著手

1、發現孩子積食,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少吃

少吃,減少食物攝入量是很有效的,也是家長們最容易忽視的。孩子在還沒消化情況下,每次吃飯量要減少,做到少食多餐。如果孩子消化一直不太好的話,還可以「少吃不多餐」,給孩子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點點減少對脾胃的負擔。

2、最安全有效——猴菇鋅棘

在控制好食量的基礎上,孩子可以配合猴菇鋅棘,更有效。幫助孩子消食導滯,是非常溫和的,6個月以上小朋友都可以喝一點,一周喝上幾次,也能有效預防積食。

家長的可通過↓↓↓卡片獲得同材料猴菇鋅棘,配比更科學、更安全

猴菇鋅棘泡水喝,能夠幫助孩子消積食,最主要能在消積食的同時還幫助孩子養護腸胃,促進腸胃蠕動,緩解消化不良、積食等腸胃疾病,不傷孩子本源。

3、還有在添加母乳餵養的孩子,媽媽飲食也要注意

媽媽們吃的東西有時候會過奶給孩子,很多人餵養方式都沒問題,不知道怎麼的寶寶也還是反覆積食的話,這時候也要考慮是不是最近媽媽們的飲食了,是不是吃海鮮、上火了。還給孩子哺乳的媽媽們,也要注意飲食均衡、呵護脾胃,出現了不適,及時調整飲食作息以及治療,避免影響寶寶。

4、小兒推拿,助消化的好幫手

年齡越小的孩子對小兒推拿越發敏感,家長們可以選擇在每天早晨給孩子做腹部按摩,摩腹順時針、逆時針各兩分鐘;捏肩,向上9次,向下6次,幫助孩子助消化,健脾胃。

最後,對於孩子來說,家長的一行一動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影響。家長在規範自己行為的同時,也應注意孩子的飲食。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3個跡象,積食脾虛可能離你有點近,父母發現要及時改正
    經過大夫的提醒,家長才發現原來孩子積食早有症狀,就是家長沒當回事,沒有及時調節,才變得越來越嚴重。孩子有這3個跡象,積食脾虛可能離你有點近,父母發現要及時改正1、孩子睡不好如果孩子睡不好,很多家長大多是覺得孩子搗蛋,或者白天睡多了,訓斥孩子趕緊睡覺。
  • 寶寶脾虛多是「拖」出來的,娃有3個跡象,家長就要警惕是脾虛了
    俗話說「十孩九脾」,雖然孩子們吃得夠營養,但是脾胃功能跟不上,對食物的消化、營養的運化能力弱,就容易導致脾虛,很多家長意識不到,時間長了,「拖」出積食、消化紊亂,發育遲緩、不長個
  • 比鹽和糖「危險」的調料,若每天餵娃吃,積食脾虛,個頭矮不長個
    去到的當天已經晚上九點了,鼓鼓還在給自己的孫子餵飯,好奇問了下為何這麼晚了才給孩子吃飯?姑姑搖搖頭說,六六最近總是不想吃飯,餵幾就跑,姑姑擔心六六營養不良,所以即使到了晚上也會抽空餵孩子。我趕緊觀察下孩子的情況,發現六六鼻梁附近有明顯的青筋,舌苔又白又厚,還有口臭,種種跡象表明孩子這就是脾胃虛弱、積食了。
  • 這3種食物,或是積食的「幫兇」,不想娃脾虛不長個,勸早點忌口
    積食對孩子來說非常常見,對家長來說也不陌生。孩子不愛吃飯、脾胃虛弱不長個就是由於積食引起的,如果不能及時清除掉積食,孩子脾胃就會越來越虛弱,從而影響發育。積食的危害是比較大的,那麼關於孩子是如何會積食的呢?育兒專家告訴我們,跟平時孩子的飲食習慣脫不了關係,積食就是因為孩子吃了不該吃的食物,導致無法消化,從而食物堆積在體內。
  • 孩子經常積食、脾虛,日常做好3件事,調理脾胃不是難事
    婷婷爸媽看孩子這樣突然都有些緊張,就抽時間帶孩子去看了下中醫,醫生看了孩子的舌苔,摸了摸孩子的小肚子,又問婷婷爸媽近期孩子的大便情況,檢查了一圈,最後說孩子是脾胃受損,積食已久,得儘快調理了,一直不管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發育落後。
  • 孩子積食老不好?多半是脾虛,不想孩子積食,平時3種食物要少餵
    孩子積食後,經常做這4件事,有助於調理脾胃:1、少吃對於已經出現積食的孩子來說,最主要的就是少吃。其實,積食簡單來說就是吃多了,吃多了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每一頓都吃的比較多。長時間下去就會導致積食的出現。因此,若孩子出現積食,一定要及時的控制孩子的食量。2、輕運動剛吃過飯後,不要一直待在室內,可以到處走走。
  • 寶寶脾虛積食的12個預兆,中3個以上就該注意了,趕緊調理身體吧
    我們都知道0-3歲的孩子腸胃功能發育還不是很完全,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飲食一定要好好注意,一不小心就可能會造成孩子脾胃虛弱。同時一些家長還可能因為餵養不當,造成孩子出現積食的情況。
  • 孩子積食愛生病?多半是脾虛,調理孩子的脾胃,這3件事做少了!
    3、免疫力低孩子長期脾胃虛弱,就會影響到自身的免疫能力,出現反覆感冒、咳嗽的現象。孩子脾虛,日常做好這3件事1、吃容易消化的食物若孩子出現脾虛後,一定不要大魚大肉,骨頭湯來進行補。這類食物對脾胃來說是雪上加霜,平時可以給孩子做些麵條、小米粥、南瓜山藥粥等容易消化、補益脾胃的食物。
  • 積食脾虛的孩子,看這3處不會說謊,預防積食,每位家長都要做到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在帶孩子的時候,家長也越來越重視給孩子的身體補充營養,但是需要家長特別注意的是,再給孩子補充營養的同時還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脾胃,現在的孩子很少又缺乏營養的,缺少的是一個健康的脾胃。中醫理論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小兒脾虛積食生百病。足以說明脾胃對孩子身體的重要性。
  • 孩子有這幾個異常,說明積食脾虛了,難怪不長肉還總愛生病
    按理說,這時孩子感冒、咳嗽很正常,畢竟免疫力低。但鄰居家的孩子既沒有感冒發燒,也沒出現咳嗽的情形,但就是吃不下去飯,大便出現異常,還伴隨著難聞的口氣。這可急壞了鄰居一家,他們趕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孩子是積食脾虛了,應該是由於飲食不當造成的。
  • 孩子脾虛、積食有哪些表現?應該怎麼調理?
    由於生活水平提高了,再加上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都會為了孩子,想法設法的改善夥食,增加各種營養。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有效的消化吸收吃進去的食物,就會導致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積食內熱。
  • 毀掉孩子脾胃的「罪魁禍首」,是家長的3種習慣,娃積食又愛生病
    我問小姑是不是天天這麼給孩子喝湯,小姑告訴我說他奶奶覺著正在長個基本上天天給燉湯。看到這裡我感覺孩子是不是脾胃虛弱了,就讓小姑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檢查。醫生檢查之後,說是孩子積食了,天天喝營養湯,孩子發育尚未成熟的脾胃根本沒辦法去消化,導致食物堆積在腸胃裡,從而出現積食。
  • 孩子積食是「拖」出來的,早起出現4個表現,是脾胃在「求救」
    #帶娃可不是一項簡單輕鬆的工作,相信帶過孩子的家長一定深有體會。當孩子積食程度較輕對身體的影響非常有限,讓孩子少吃一些或者多運動運動,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但是如果孩子積食非常嚴重,已經影響到脾胃的運化功能,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需要採取措施給孩子調理脾胃,化解積食,不然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堆積在腸胃中,不單單會導致孩子反覆發燒、感冒,還會影響身體發育。
  • 孩子積食「根源」與這3物有關,若不忌口,脾胃扛不住,積食脾虛
    每次吃完飯,就開始吃零食,肚子總是鼓鼓的,父母擔心他吃太多傷脾胃易積食,就勸他少次零食,往往這個時候樺樺就會撒嬌,他一撒嬌,父母就投降了,任由他繼續吃。結果去醫院體檢時,醫生說樺樺的脾胃受損很嚴重了,而且體內長期有積食父母都沒有發現,已經嚴重影響孩子發育了,若再不及時清理積食、調理脾胃,讓脾胃恢復健康,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 中醫講堂:孩子脾虛積食內熱怎麼調理?
    ,經常感冒、發燒、咳嗽,其實這些孩子中大部分並不是因為體質弱,而是因為脾胃弱出現食積內熱導致的。,主張吃保和丸調理。給孩子清內熱通便,日常要注意飲食調理,冬天可用白蘿蔔,梨煮水吃;夏天用蘆根煎水當茶飲。
  • 孩子喝水時間有講究,兒科醫生:3個時間段大量飲水,易脾虛積食
    佳佳媽媽很疑惑,平時自己在孩子飲食方面已經很小心了,為什麼孩子還會好端端的積食了?經過醫生的詢問,發現佳佳有個非常不好的習慣,每次剛剛運動完,就會大量的飲水,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有脾虛積食的情況發生。1、 孩子喝水時間有講究,兒科醫生:3個時間段大量飲水,易脾虛積食1.運動後立即喝水在運動過程中,身體會大量的排汗,所以在運動後常常感覺到口感舌燥,很多小孩都會在這個時候大量的飲水,滋潤口腔。
  • 孩子脾虛不長個,用這3招來調理,簡單實用!
    但是大家對小兒脾虛的症狀了解的不是很全面,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小孩脾虛的症狀及調理。 孩子多面色發黃或面部色素沉著不均勻(出現花斑),頭髮稀疏、消瘦、指甲脆薄有白點,還有經常出現發作性臍周疼痛,時輕時重。 2、脾胃虛弱偏內寒的患兒除了有上述症狀外,食慾雖好,但是大便次數多、量大,食後即拉;脾胃虛弱偏內熱則食慾不佳,大便乾燥(兩三天一次),此類患兒多因過多食用零食或過量飲用牛奶所致。
  • 孩子脾虛積食,有3個症狀,不愛吃飯不是孩子的錯!
    說起積食,相信很多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都有遇到過,這也是家長最怕孩子出現的問題之一。孩子一旦發生積食,就會食欲不振、挑食、胃脹、胃痛,甚至噁心嘔吐。有的孩子還伴有口臭、大便有明顯的酸腐氣。
  • 積食不是悄無聲息,孩子常出現3個跡象,說明脾胃已「疲憊不堪」
    很多人是不是覺得,兒童積食聽得多,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才能算的上是積食。實際上,任何一種病症的出現都不會是悄無聲息的,兒童積食也是如此。當孩子出現這3個跡象的時候,說明孩子已經出現積食的狀況,必須要及時調理,以免出現更嚴重的情況。
  • 孩子積食怎麼辦?醫生提醒:孩子積食不消化,堅持做好3件事
    醫生詢問了孩子最近的飲食情況,孩子最近補充了大量的營養,家裡輪番做大補湯,餐餐大魚大肉不重樣,醫生嘆息:也難怪孩子會積食。我國中醫理論認為,足部穴位-陽明胃經絡處於下眼瞼的位置。孩子的脾胃是否健康,往往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下眼瞼得出結論,即下眼瞼的顏色,會反映出孩子脾胃的好壞。如果你家的孩子一個都不佔,說明娃脾胃不賴,孩子長個就不用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