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鑄造、至尊神器「神州九鼎」,最終去向何處?

2020-12-15 太府少卿

大禹治水後,收集天下的青銅鑄造了九個鼎,以此象徵九州,從此,九鼎成為至尊禮器,得九鼎者得天下。那象徵天下的九鼎到底是什麼?它最終又歸於何地?

1、九鼎由來、神鼎的盛行

《史記·封禪書》中記載了關於鑄鼎傳說:從前泰帝(伏羲氏)鑄了一隻神鼎,"一"的意思是統一天下,是天地萬物的象徵。黃帝鑄了三隻神鼎,象徵天、地、人。大禹收集九州的銅,鑄成了九鼎,這九鼎都曾烹煮過食物來祭祀天地和鬼神。

也就是說,遠古帝王鑄造神鼎,並一直將其象徵天下,而且神鼎的數量也從一、到三、再到九,最後完全演變為"至尊神器"。這神鼎除了作為象徵權力的神器,還有什麼作用?

有!據說,黃帝在荊山鑄鼎成後,鼎能自動蓄水,又能自動把水燒開,又能生成五味,山裡的魑魅魍魎見到神鼎就害怕,從此見到人進入山林就逃避躲開。還有,《拾遺記·夏禹》記載:當夏桀的時代,神鼎裡的水忽然就沸騰了!當周朝末年,九鼎都微微震動,這都是天下滅亡徵兆。

也就說這神鼎具備了取水、煮水、驅鬼、先知的作用,像極了遠古巫師的法器!

2、至尊神器、問鼎中原

大禹鑄造九鼎後,九鼎就成為夏朝的至尊神器,放在祖廟中供奉。但是昏君夏桀葬送了夏朝,殷商接替而擁有了夏禹九鼎。五百年後,九鼎仍然屹立不倒,武王伐紂,周朝得到了九鼎,而這次史書詳細記載了搬運九鼎的過程及九鼎的真面貌。

《戰國策》記載:"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萬人挽之,九九八十一萬人,士卒師徒,器械被具。" 即大意是:周徵討殷,得到九鼎,一鼎要九萬人拖拉,九鼎需要八十一萬人,士卒用器具運送。

擁有神鼎後的周,歷經五百年已再無能力掌控天下,此時天下諸侯做大,經歷大小吞併,先後出現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周天子已經成為名義上的天子,而此時無實力的周天子已再難守護九鼎神器,這就是"問鼎中原"時代。

《羋月傳》劇中:武王舉鼎

《戰國策》記載了許多「問鼎中原」相關故事:周定王時,楚莊王首次於洛邑"問鼎之輕重";秦惠王興師動眾要來"求九鼎",周赧王求齊國發兵五萬大軍相救,秦國退去,齊國卻又來索要九鼎;秦武王攻下周王室,武王一怒舉鼎,但力竭而死!天下九鼎爭奪、紛爭不休……

但離奇的是,秦朝吞併天下後,九鼎卻不知所蹤!

2、神鼎去向何處?

漢高祖劉邦攻下鹹陽後,史書完全沒有九鼎的記載。倒是漢武帝期間,有一隻神鼎現世的記載。

《史記·封禪書》:汾陰名錦的巫師再魏脽后土祠旁替人祭神,看到地面隆起像鉤一樣,挖開一看,是一個大鼎,這鼎和一般的鼎很不相同,上面有花紋而無刻字。天子派使者查明詳情,把鼎迎到甘泉宮。

同樣封禪書中,還有一段離奇記載:黃帝開採首山的銅,在荊山鑄鼎,鼎成後,天上有垂著須髯的龍下來迎接黃帝。黃帝騎上龍,群臣和姬妾跟著騎上有七十多人,龍於是飛上天。

也就是說,神鼎出現、黃帝御龍成仙了!不過漢武帝時期,他求仙志向天下皆知,是否有人偽造附會也未可知。

從當前考古中看,最早的青銅鼎可追溯到商,也就是說"夏禹九鼎"已成歷史之謎。不過可從商朝的司母戊鼎可窺見九鼎面貌。

商王武丁時期,高133釐米、口長112釐米

PS:另外再提一句:至尊九鼎雖然消失,另外一個象徵天下的秦始皇「開國玉璽」再次進入歷史的舞臺中央,這個我們下回再講。

相關焦點

  • 傳國玉璽和大禹九鼎是國寶,比不上黃帝時代這件上古神器
    大禹九鼎是江山社稷的象徵,也是先秦時期神聖的祭祀禮器。這兩件下落不明的國寶,曾在華夏大地留下了許多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但是,中國畢竟有5000年的文明史,在傳國玉璽和大禹九鼎之前,是否存在與之類似的上古神器呢?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件上古神器,即使傳國玉璽和大禹九鼎是國寶,也比不上黃帝時代這件上古神器。首先說傳國玉璽。
  • 國之重器,大禹鑄造的九鼎上有什麼圖案?
    前幾年,有好事者評選國家文物重器,九鼎肯定是國之重器了。鼎是青銅器時代重要器具,原本是古代中國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拾遺記》記載:「禹鑄九鼎,五者以應陽法,四者以象陰數。使工師以雌金為陰鼎,以雄金為陽鼎。鼎中常滿,以佔氣象之休否。當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將末,九鼎鹹震。皆應滅亡之兆。後世聖人,因禹之跡,代代鑄鼎焉。」雄金、雌金的含義大概是指合金的硬度而言。
  • 3大華夏至尊神器,真實存在卻無法找回,用羅浮宮都不換
    3大華夏至尊神器,真實存在卻無法找回,用羅浮宮都不換文/水果說歷史大家都知道,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且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從來沒有間斷過的國家,根據我國不同社會的歷史探索和科技的發展我國產生了很多的神器,相信大家平常在博物館中也有看到過類似的神器,做工雖然有一些簡單粗糙,但是卻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雖然在鴉片戰爭時期我國遺失了不少的國寶,但是迄今為止,我國還發現了三件真實存在卻無法找回的華夏至尊神器,據說它們的價值堪比羅浮宮。首先給大家說的第一件神器就是太阿劍。據說它在很多的神劍中是最厲害的。
  • 大禹根本沒鑄過九鼎,3個證據顯示大禹九鼎是虛構的,別再被騙了
    「大禹」一直是華夏兒女心中最崇拜的祖先,他的故事廣為流傳。流傳下來的有大禹治水和大禹鑄九鼎的傳說。尤其是「大禹九鼎」,後世多人帝王想到得到,以證明自己得天下的合法性,可是無論他們多麼的絞盡腦汁還是費盡心機,始終找不到。「大禹九鼎」至今成謎。
  • 大禹效仿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乃鑄造九鼎,從此天下歸一
    於是,之前疑心重重的部落首領們明白誤解了大禹,他們更加堅定地支持大禹了,向大禹朝貢也變得踴躍了許多。作為部落對大禹的一種致敬方式,天下九州的部落首領經常將「金」(即青銅)作為貢品帶到陽城獻給大禹,就這樣,天下進獻的銅越來越多。同時,為了表示對塗山大會的紀念,大禹決定效仿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的做法,用這些「金」來鑄造大鼎。
  • 上古時期大猜想:大禹製造九鼎是為了升仙嗎?
    大禹製造九鼎,並且在九鼎上刻畫了九州的情況,自此之後,九鼎就成為了一件至尊寶物,往後的朝代不斷有人在尋找九鼎的下落,我們再看影視劇的時候經常聽到有人講:「問鼎中原,得九鼎者得天下。」這也就讓人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得九鼎者得天下呢?九鼎有著玉璽的作用嗎?顯然沒有,那麼為什麼呢?
  • 在古代大禹為什麼要造九鼎?九鼎為什麼會象徵著國家政權?
    原標題:在古代大禹為什麼要造九鼎?九鼎為什麼會象徵著國家政權? 在古代中國,爭霸天下也被稱作問鼎中原。九鼎為什麼會與國家最高權力掛鈎?大禹最初又為什麼要造九鼎呢? 一 「問鼎中原」這個典故出自《左傳·宣公三年》。
  • 中華「大禹九鼎」之謎
    作為一個名族共同的祖先,大禹一直是華夏兒女們的驕傲,他的事跡在世間流傳了數千年,在諸多史料中,記載著這樣一個信息,說大禹生前鑄造了九個大鼎,這就是象徵著權利和榮耀的「大禹九鼎」。大鼎鑄好後大禹就把大鼎成列在宮門之外供民眾們觀賞,百姓通過觀賞大禹九鼎就可以了解九州的山川地貌可以獲得很多自然知識。從此大禹九鼎九成為了整個天下的象徵,所以歷代君主都特別想得到大禹九鼎,以證實自己權利的權威性以及合法性。比如成湯推翻夏桀之後就把大禹九鼎遷到了自己最初的首都亳城。
  • 「禹鑄九鼎」是司馬遷故意曲解《左傳》記載?九鼎究竟何人鑄造?
    引子九鼎,相傳為大禹所鑄,在中國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象徵著王權和國家的統一昌盛。然而圍繞著九鼎的一切卻猶如霧裡看花一般,叫人總看不真切,以至於後世子孫弄不清九鼎究竟是一隻還是九隻,其上刻的是什麼圖案,下落如何。甚至連九鼎是否真實存在在史學界都一度存疑,這不得不說是件非常遺憾的事。
  • 相傳「大禹九鼎」工藝複雜,當時還未掌握青銅術是怎麼鑄的九鼎
    九鼎鑄造工藝極為複雜,根據出土文物顯示,大禹生活時期,青銅製作技術極為粗糙,還不能製作精細的青銅器。歷史上真的存在大禹九鼎麼?那當時是怎麼鑄造的呢?那九鼎是怎麼來的呢,相傳大禹在治水成功之後,讓人鑄造了象徵王權的九鼎,當時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貢獻青銅,用於鑄造九鼎,鑄九鼎象徵九州,將全國的名山大川、奇珍異獸鑄於九鼎之上。由此可見九鼎外觀也十分精美,但是按照當時的製作工藝來看,好像並不能完成,在商朝中期青銅器刻繪圖案的工藝才逐步成熟,而當時還相差著幾百年。
  • 《大秦賦》九鼎是什麼意思解析 九鼎缺一缺少的是哪個
    《大秦賦》中秦王稷秦王稷命令嬴異人運送九鼎入秦,「九鼎」意味著權威,誰能獲得「九鼎」就能成為天下的共主,但是最後「九鼎」只取回了8鼎。那麼《大秦賦》九鼎是什麼意思?九鼎缺一缺少的是哪個?  《大秦賦》九鼎是什麼意思  九鼎分別是豫州鼎、冀州鼎、青州鼎、徐州鼎、兗州鼎、雍州鼎、荊州鼎、梁州鼎、并州鼎等九鼎,象徵著天下九州。
  • 夏朝真的鑄造了九鼎嗎?從技術、考古和文獻分析九鼎存在的可能性
    據說大禹治水成功後,鑄造了九個鼎。夏亡,鼎遷於商。商亡,鼎遷於周。從夏代(公元前21世紀)到東周滅亡(公元前256年),在前後長達1800年的時間裡,九鼎一直是上古神器,國家權力的象徵。鼎到底來自何方?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器物嗎?鼎為何會成為國家社稷的象徵呢?一起來看看吧。
  • 大禹鑄九鼎,九鼎之上真有詮釋奇書《山海經》的《山海圖》嗎?
    一般來說,大禹不算夏朝的第一位皇帝,畢竟在大禹治國時期,理論上還屬於禪讓制,傳賢不傳子的,為了方便管理天下,大禹一改前幾任王對天下的規劃,劃天下為九州,州設州牧。直到其子夏啟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
  • 三大華夏至尊神器,確實存在卻沒辦法找回,用整個羅浮宮都換不來
    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三個真實存在,但卻無法找回的"三大華夏至尊神器",可以說,就連羅浮宮也無法與這三件古物所比擬!第一件、太阿劍說到「太阿劍」,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它在「十大神劍」中排名第三,是歐治子與幹將兩大神匠聯手鑄造而成,曾經還是楚國的鎮國神器!
  • 史傳九鼎為大禹4000年前所造,但從考古學上來看已經幾無可能
    根據傳世史書的記載,夏朝初年,大禹治水之後,依照山川地貌,劃分天下為九州。並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九鼎相繼傳世,歷經夏朝471年,商朝500年,周朝800年,前後傳世將近2000年,一直到周朝末年不知所終。然而,九鼎真的為大禹所鑄嗎?
  • 「一言九鼎」指的是什麼?九鼎最後去了哪裡?
    電視劇《大秦帝國》中,秦武王嬴蕩巡遊東周國都洛陽,在周天子王畿看到了天子九鼎,欲將其遷徙到秦都鹹陽,因為遷徙九鼎意味著遷徙周天子,並親自舉起其中的龍紋赤鼎,最終全身骨骼盡碎,口吐鮮血,不久後絕臏而死。天子九鼎到底是何物?
  • 傳說中大禹製作的九鼎為何行蹤成謎
    在眾多物品中,就有秦國統治者的物品九鼎。傳說九鼎是為大禹打造的,大禹將天下劃分為九州,於是納九州青銅鑄鼎,被稱為九鼎。九鼎身上刻有國家的千山萬水,奇珍異獸,秦朝之前被奉為王權一般的國家之寶,和玉璽一樣,九鼎的所有者是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皇權。為何這樣一個笨重的青銅製品能夠得到大家的追捧,還視為國寶。
  • 大禹所鑄的九鼎去哪兒了呢
    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鬥爭,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獲得了勝利。之後大禹鑄九鼎,象徵天下九州,也象徵國家統一,王權的高度集中。此後在九鼎世代相傳,但是在兩千多年前,九鼎突然消失,此後九鼎就成了一個謎。
  • 揭秘大禹九鼎是否真的存在?又代表了那幾州?
    「九鼎」是我國夏、商、周三個朝代的王權象徵和傳國之寶,就其工藝水平和價值而言,無疑要大大超過今天已經出土的任何青銅器。關於九鼎的內容,《山海經補註·序》中有相關描述:「收九牧之金,以鑄鼎。《山海經新校正·序》中則記載了九鼎上面的文字:「按其文,有國名,有山川,有神靈奇怪之所際,是鼎所圖也。」由此可見,九鼎之上不僅有山川河嶽、草木鳥獸的圖,還有關於各種物象的文字介紹。相傳大禹為了維護夏朝和諸侯國的統屬關係,決定舉辦一次諸侯大會,也就是塗山大會。
  • 大禹是如何通過塗山鑄九鼎建立第一個夏王朝的?
    而後在塗山召開諸侯大會,檢討自己的過失,大禹深入肺腑的自我檢討,讓各諸侯尤為敬佩,故而史書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故而塗山大會之後,各地獻金頗多,而此時的金乃青銅,因而鑄造了九鼎,即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九鼎象徵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