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每個人可能都會遇到不同的壓力,有的人遇到的壓力大,有的人遇到的壓力小,這也不盡相同。對於有些人來說,壓力大了很有可能會摧毀一個人,但是對於有的人來說,有力大了反而會激發這個人的潛力,使之做出更好的成績來。一般來說,壓力的大小是不太好改變的,於是,有的人便想法來提升自己的抗壓能力,改變自己比改變其他的因素要容易點。
要有效的提升自己的抗壓能力,首先要明白我們要面對的壓力源有哪些,其實壓力源大的來分類的話,無非是兩類,即自己本身因素和自身之外的因素,而自身因素又可分為身體因素和心理因素,自身之外的因素可分為社會性因素的環境因素,這樣細分的話共為四類:
身體因素方面,來源於自己身體要生理性生存所遇到的飢餓、疾病及其他日常需要。一個人要生存,首先要面對的是吃穿住用行等正常需要的,這些對正常來說都可以是生存壓力。
心理因素方面,來源於對自己認知的偏差,有的人自視甚高,有的人自視很低,這種對於自己認知上的偏差,使得自己對於外來事物的認識上、處理上都會有偏差,和一定的心理壓力。
社會性因素方面,來自於自身周圍的人、事對於自己的期望、需要,而這些期望和需要和自身現階段的實際狀態來說,還是不太相稱的,通常期望和需要是高於自身所做、所想的,這就形成了一種高度上面的壓力。
環境因素方面,來源自自身所處的環境和自身所需要的環境不相稱所形成的差異化壓力,比如極端的天氣環境、噪音環境、戰爭環境等等,這些都可以為自身帶來生存上的壓力。
知道了壓力源之後,我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切身需要去提升自己的抗壓能力,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堅持鍛鍊身體,有了強壯的身體,在面對周圍的複雜環境,在面對各種生存壓力的時候,就會有一種身體上的自信去面對一切,強壯的身體也會減少各種疾病的產生。
二、努力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質,只有自身的軟實力變得強大了,才會面對外來的各種因素有一種準確的判斷,還會有一種強大的自信去面對,而不至於在外來的壓力面前畏畏縮縮,才不至於向壓力屈服。
三、要有時刻向壓力挑戰的心態,不懼挑戰,時刻想著怎麼去面對挑戰,徵服壓力,這時候的壓力才會是一種動力,而不會是阻力。
四、面對一些不和諧的環境,不要總是去忍耐,有時候要以一種主人的態度去改變,哪怕是改變不了的環境,也要有改變的方式方法,以便於其他人後續改善。當然,對於一些嚴重影響生存的極端環境,離開並不是逃避,是規避。
五、正視自身的社會責任,勇於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當有的社會期望、需要是一種責任的時候,我們必須正視,進而勇敢的挑起責任,而不只是將之視為壓力,每個人都有自己要面對的社會責任,勇於承擔將會激發自身的潛力,做出更大的成績。
從以上方式看來,當我們面對壓力時,要在心理上正視,勇於挑戰,這才是抗壓的正確方法,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從心理上,抗壓減負都是必須要面對的,既然要面對就要樂觀的去面對。當然,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還要積極的去放鬆自身的神經,舒緩自己的身體,也是有效提升抗壓能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