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漢全席知多少?傳說中的滿漢全席您是否只聽過沒見過?宮廷味兒到底是啥味兒?如何走進宮廷成為慈禧太后的心頭好?本期博琪帶您看菜,品菜。
「宮廷玉液酒180一杯誒,這個酒怎麼樣聽我給你吹。」 一提起宮廷菜,大家是否會想起那個膾炙人口的經典小品。1996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鞏漢林、趙麗蓉主演小品《打工奇遇》,是小品中「太后大酒樓」的招牌酒水。仍然是上的宮廷菜,並非小品中的逗人兒戲。具體怎麼樣還聽博琪給你往下嘮。
到底什麼是宮廷菜
宮廷菜,就是專供宮廷皇室的菜餚,是中華菜餚的傑出代表。元明以來,宮廷菜主要是指北京宮廷菜,其特點是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形色美觀,口味以清、鮮、酥、嫩見長。菜。說白了,宮廷菜就是只有那些個有身份地位的人才能吃到,像咱這種平頭老百姓放在當年那肯定是看不到也摸不著的。但今時不同往日,這些宮廷菜有些早已變成了家常菜餚,出現在我們的飯桌上。這不,好起來了!
孔府菜
中國延續時間最長的典型官府菜,也是傳統魯菜的重要流派之一。絕對正點!作為宮廷菜。它吸收了宮廷菜、官府菜、民間菜的烹飪技藝,加之千百年來孔府名廚巧師們的潛心切磋、不斷創新逐漸形成了烹飪技法全面、製作精緻的風格。
魯系宮廷菜中典型菜品有一品豆腐、壽字鴨羹等。孔府菜做工精細、善於調味、講究盛器,烹調技法全面。經過歷史的沉澱,官府菜真正能夠完整流傳下來的,實在是鳳毛麟角。而孔府菜則由於孔府在歷代封建王朝中所處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來,成為宴中極品。2011年孔府菜烹飪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
北京宮廷菜
古往今來,最傳統的莫過於北京的宮廷菜。紫禁城內繁華萬象。那些美好的味道大概都留在北京。那每一道菜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那每一道菜都多少人的心血凝聚著多少人的汗水。北京的宮廷菜,用料講究,渾身上下透露著兩個字,精緻。賣相十分精巧。小點十分出挑。
餎餷
慈禧太后都貪吃的溜餎餷(gēzha)因脫口而出的一道命令,得名至今。河北保定淶水縣,有一道只有在淶水才能吃到特色菜,叫溜餎餷,菜的名字來源還和慈禧太后有關。據楊曦介紹,當年慈禧太后吃到這道菜的時候,因為感覺這道菜好吃,多吃了幾口,說了句擱著吧,然後就有了諧音餎餷。
正如《魚翅與花椒》言,御膳中,所謂宮廷菜,集全國地方美食之大成。但對於宮中之人,飲食的調配如他們水深火熱的生活一般,沒有任何自由可言。當然飲食文化中充斥著封建迷信的調調,更讓食物無營養無樂。今天的宮廷菜估計就先介紹到這裡,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心動不如喜歡看去嘗嘗宮廷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