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看過熱門網絡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3》的人,估計會對何猷君和奚夢瑤印象深刻。因為節目錄製至今,這對小夫妻每頓都在吃火鍋。「可能兩個年輕人都不會做飯。」微博上一些吃瓜網友猜測。
視頻截圖
俗話說,吃一頓火鍋是對降溫最起碼的尊重。而這個冬天,讓你「在家吃火鍋」這件事上,許多火鍋品牌甚至是超市都是認真的。
打開外賣App,能配送到家的火鍋,多到讓人選擇困難症暴發:有海底撈、川味觀等主打堂食的品牌,也有鍋sir、淘汰郎等外賣專門店,還有最近冒出來的各種火鍋食材超市;可單點,也可直接來份套餐,從食材、蘸料到鍋具、餐具一應俱全。
吃火鍋的方式變了?
在家開涮火鍋
上周末,數月未見的老同學要來家裡做客。思考了一秒鐘,我做了個決定:不用起個大早忙前忙後,瞬間就有一桌菜的最佳方式,那就是:吃火鍋。
在餓了麼App上,我找了離家最近的某火鍋外賣專門店,點了150元的雙人套餐。它包含澳洲雪花牛肉、羊肉、肥牛各一份,蔬菜拼盤、厚千張、粉條和手工拉麵,還有配套的蘸料、蔥蒜香菜小料,以及礦泉水、圍裙、去味劑、餐具、餐巾紙、桌墊等。鍋底可選牛肉麻辣、清湯麻辣或是骨湯,鍋具則可在電火鍋和普通鍋(配燃油罐)中選擇。
半個多小時後,外賣小哥提著一個海鮮大禮包式的盒子上門。
攝影 | 童蔚
當食材鋪滿桌子,鍋底翻滾、熱氣升騰而起的時候,竟有了幾分堂食火鍋的感覺。
事實上,在外賣平臺上搜索關鍵詞「火鍋外賣」,類似的商家多到讓人挑花眼:有海底撈、川味觀、小龍坎這樣主打堂食的品牌,也有鍋sir、淘汰郎、不二鍋等外賣專門店。川味觀雙人番茄鍋底套餐(含鍋)99元,海底撈2-3人大火鍋(不含鍋)353元,淘汰郎豬肚雞湯單人套餐(含一次性鍋)126元……當然,所有食材、爐具和餐具都可單點。
快遞業也嗅到了商機。10月底,順豐同城急送進行了一波「火鍋專送服務」推廣。據順豐同城杭州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在杭州,目前合作的主要是海底撈、湊湊火鍋、大渝火鍋等品牌連鎖商家;日均訂單超100單,周末更多些,集中在晚餐、夜宵時間段。「如果某火鍋商家未開通外送,用戶可通過順豐同城下單跑腿代購,商家也可註冊順豐同城帳號臨時發單。」
家門口冒出火鍋食材超市
除了發力外賣,海底撈10月中旬還在北京開出了旗下首家火鍋食材超市。40方的門店,既是外賣配送的前置倉,又做顧客自提生意。當時,這則新聞還上了微博熱搜。
最近,一些眼尖的杭州人突然發現,自家社區周圍也冒出了類似店鋪。
新華路上有一家名叫「鍋圈食匯」的火鍋食材超市,門頭的紅綠色搭配很是惹眼,不少路過的行人會好奇地往裡瞅兩眼。走進店鋪,貨架上、冰櫃裡分門別類、滿滿當當地放著各種跟火鍋相關的食材、調料和鍋具餐具。店員告訴我,這是家加盟店,已開數月,可外送也可自提,這兩天天氣一冷,外賣的生意一下子好了不少。
主打各種肉製品的品牌紐特漢克,11月也在杭州開起了火鍋食材超市。其中一家位於馬市街的居民區。店員妹子表示,氣溫一降,周末的生意就特別好,尤其是年輕人。不過,這家店沒有新鮮的綠葉蔬菜,需另行購買。
目前,在杭州開出火鍋食材超市的,還有川鼎匯、無限牛、九品鍋、信良記等品牌。它們中的很大一部分門店,在大眾點評上被平臺標註了「新店」字樣,收錄時間大多為10月、11月。
擴張速度最快的,當屬鍋圈食匯。大杭州範圍內,目前收錄進大眾點評的加盟店已達77家(含未開業)。
「火鍋的外賣佔比未來能夠超過一半」
想讓你在家裡吃火鍋的,還有超市。
11月初,盒馬火鍋正式在全國盒馬、餓了麼同步上線發售,價格相當於火鍋店的5折左右。
目前,在盒馬App上,「火鍋到家」已成為與水果蔬菜、海鮮水產等並列的一級品類。僅是鍋底,盒馬就聯合30家合作夥伴,一口氣開發了40種。你可以挑選海南椰子雞、潮汕牛肉清湯、內蒙古泉水羊肉等特色地域風味鍋底,也可以購買黃喉、牛吊龍、小郡肝等冰鮮食材,下單後最快30分鐘配送到家。
據盒馬統計,在涮品方面,牛肉卷是杭州人的最愛。TOP5單品分別為:紐瀾地鮮切牛肉、M5和牛火鍋肉卷、鹽池灘羊羔羊肉卷、和牛牛肉丸,以及千島湖蔬菜拼盤。
杭州盒馬蔬菜採購負責人表示,杭州門店供應來自寧夏吳忠、雲南紅河、江蘇南通等產地的霜打蔬菜。自11月初,最早的一批高山霜打菜上市以來,每周的銷量增長在30%以上。上周開始,產自千島湖區域的本地霜打菜已全面上市,像是矮腳青菜、生菜、菠菜、萵筍等。
「我們相信火鍋的外賣佔比未來能夠超過一半。」盒馬3R事業部總經理寧強此前稱,「高性價比、豐富品類、快速到家,再加上在家吃火鍋的獨特氛圍,這些優勢有望讓外賣也成為火鍋的主流消費形態。」
或成新的業務增長助推器
近年來,外賣在餐飲消費中越來越主流,火鍋作為最大的餐飲品類,外賣化進程卻始終沒有太大進展。年初幾個月受疫情影響,堂食受限,家庭成為火鍋消費新場景,火鍋品牌開始加速擁抱數位化,掘金「懶人經濟」。
以海底撈為例,2020年中期業績報顯示,上半年實現收入97.6億元,較去年的116.95億元下降16.5%,但外送業務增長強勁,收入超4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由1.6%增至4.2%。外賣或成為海底撈業務新的增長助推器。
而特殊時期養成的「在家吃火鍋」習慣,也讓圍繞火鍋食材做文章的品牌,享受了一波資本紅利。鍋圈食匯先後完成4輪融資(其中2輪在今年完成),累計融資金額10億元;同類型的懶熊火鍋,也在5月完成數千萬元的融資。
10月下旬在2020中國火鍋產業大會期間發布的《2020火鍋產業消費市場大數據分析報告》指出,火鍋零售化擴展了火鍋的就餐場景,家庭、辦公室等隨時隨地可以享受火鍋。
多一種選擇的樂趣
對不少人來說,尤其是年輕人,與做一桌複雜的飯菜相比,「買一堆食材,一股腦兒往鍋裡一扔,蘸醬吃」要簡單得多。不過,配齊各種食材、調料甚至鍋碗瓢盆還是費點功夫。
顯然,一站式配齊+專人配送的「火鍋到家」,很好地迎合了這部分的購買需求。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吃火鍋還是會去店裡,「無法接受自己家裡到處飄著火鍋味」。還有網友認為,火鍋本就是強社交屬性的產品,堂食更容易讓人感受熱鬧的氛圍,「有儀式感」。而在一些外賣的點評裡,有網友留言表示,從口感上講,牛肉、牛肚等食材,可能還是店裡的更新鮮。
不管怎麼說,越來越龐大的火鍋外賣隊伍,讓吃火鍋這件事又多了一種樂趣——選擇的樂趣。
天氣預報說周四開始又要降溫了,你要不要考慮來個火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