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吃魚,活殺現吃是個大誤區

2020-12-20 搜狐網

  在多種魚類接連被查出問題之後,魚到底該怎麼吃,還真成了問題。上海東方早報記者昨天採訪多名營養學家、食品專家,他們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向市民提出了自己的「吃魚意見」。挑選:別買三種「問題魚」魚皮肚破損、綠色痕跡、顏色鮮豔

  市民在買魚時,可以根據專家給出的意見進行選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名食品安全專家昨天向上海東方早報記者介紹,如果魚皮膚有破損、有明顯綠色痕跡,或者是顏色太過鮮豔,市民最好不要選購。為安全起見,富含脂肪的內臟、魚皮甚至是魚眼等部位最好不要接觸。

  另外,如何用肉眼辨別水產品是否浸入了孔雀石綠,水產專家也給出了他們的意見:挑選魚時,一是看魚鱗創傷是否著色,受創傷的魚經過濃度大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後,表面發綠,嚴重的呈現青草綠色。二是看魚的鰭條,正常情況下,魚的鰭條為白色,而「孔雀石綠」浸泡後的易著色;三是不要買通體色澤發亮的魚。中國水產研究所東海水產研究所所長莊平將買冰鮮魚的步驟濃縮成「一聞二摸三看」。莊平說,如果購買的是冰鮮魚,市民應先「聞」,分辨其是否有腐臭味;再「摸」,確定魚的皮膚是否有彈性;再「看」魚鰓,鮮活魚和冰鮮不久的魚的魚鰓都呈鮮紅色。烹飪:魚並非越鮮越好將魚剖腹洗淨———放置4-5小時

  很多市民認為,魚越鮮越好,並且喜歡現殺現吃,認為這樣才能保證魚新鮮又營養。但是,上海食品營養方面專家說,這是目前市民都存在的吃魚誤區。專家介紹,現殺魚最好用保鮮膜覆蓋後擱置在冷藏環境中4到5個小時。

  魚不能現殺現吃的原因是現殺的魚蛋白沒有完全分解,味道不夠鮮美,營養成分也不充分。其次,將剖腹洗淨的魚放置幾小時,毒素揮發得差不多,這可降低有毒物質對身體的危害。

  據介紹,動物宰殺後肌肉一般發生四個階段的變化:僵直、後熟、自溶和腐敗。僵直是在動物宰殺後最先發生的變化,在夏季一般一個半小時,冬季一般3到4小時。由於肌肉酸度增加,肌凝蛋白凝固,肌纖維出現變硬僵直現象,此時的肉品不適宜作烹飪之用,口感也不好。

  隨著肌肉中的糖原繼續分解為乳酸,結締組織逐漸軟化,肉品也變得柔軟多汁,味美鮮香,這個過程稱為肉的後熟。此時的魚、肉最適合作烹飪原料,味道最好。

  另外,剛宰殺的魚有很多的寄生蟲和細菌,那麼在常溫下或者在冰箱中儲存4到5個小時,會殺死一部分寄生蟲和細菌,食用起來會更加衛生。4類人不宜吃海魚孕婦、計劃懷孕者、哺乳者、嬰幼兒

  中國水產研究所東海水產研究所所長莊平說,一般來說,魚的禁忌不算太多。細究起來,因為魚的生長周期不同,可能會對一些特殊人群產生影響。比如鯉魚,在春天繁殖時,體內荷爾蒙急劇增多,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吃後容易發,對一些體質虛寒的人來說不宜食用。

  所以,處在不同時期的人要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魚類產品,比如孕婦、計劃懷孕女士、正在哺乳的女士以及嬰幼兒,需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魚類產品,最好不要食用金槍魚、牡蠣、海鱸、比目白鱈魚、梭子魚等水銀含量過高的海洋魚類,可以選擇一些營養豐富的淡水魚。

  另外,莊平指出,一般而言,江河湖泊的魚比池塘、工廠車間的魚更加安全,不容易被藥物汙染。同理,深海魚要比近海魚味美安全。

相關焦點

  • 這些吃魚的誤區你知道嗎?
    魚因其美味和營養,歷來是受廣大群眾喜愛的食物,越來越多的花樣翻新各式吃法,更是讓魚類備受追捧。魚肉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但如果吃魚的方法有誤,也會對健康造成傷害,甚至惹上嚴重的疾病。這些常見的錯誤吃魚方法你知道嗎?
  • 吃魚的禁忌 知道的人從來不會買這6種魚吃
    魚是我們生活當中十分普通的食材,但是病從口入,我們要注意並不是所有的魚都是健康無害的,有些與就會危害我們的健康,那麼吃魚禁忌有哪些呢?哪種魚不能吃呢?挑魚要注意哪些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吧!1、自助餐廳的鱈魚自助餐裡面無限量供應的鱈魚就別吃了,你想啊幾十塊錢的自助餐給你吃上百元的鱈魚可能嗎?所以要有所注意哦!
  • 減肥中吃魚要有注意事項哦!
    魚是我們重要的食物,吃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得,俗話說的好,喜歡吃魚的人都很聰明的!魚又是很好的營養食品,減肥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但食不得法,也會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惹上致命重疾。趕緊來看看幾個常見的錯誤吃法,防患於未然。
  • 吃魚不當易惹致命重疾(圖)
    當初老祖宗造字,就把「鮮」字歸於「魚」部,將魚當做「鮮」的極品,而花樣翻新的各式吃法,更是讓魚備受追捧。吃魚的好處顯而易見,但食不得法,也會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惹上致命重疾。趕緊來看看幾個常見的錯誤吃法,防患於未然。
  • 什麼情況下,不可以吃魚以及魚的什麼部位不能吃
    1、空腹吃魚——導致「痛風」在減肥(減肥食品)風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歡只吃菜不吃飯,空腹吃魚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這卻很可能導致痛風發作。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導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組織損傷的疾病。而絕大多數魚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攝入含嘌呤的魚肉,卻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分解,人體酸鹼平衡就會失調,容易誘發痛風或加重痛風病患者的病情。
  • 活魚現殺現吃怎麼就不對了呢?姐夫說:因為你不懂
    活魚現殺現吃怎麼就不對了呢?姐夫說:因為你不懂活魚現殺現在怎麼就不對了?魚就應該越新鮮越好嗎?魚越新鮮,這樣才能保證魚的鮮美和營養。但是這實際上是一個誤區。活魚用清水養一兩天再殺了吃,那才是最佳的。無論是人工飼養的魚類又或者是野生的魚類,體內都含有有毒物質,活殺現吃,往往魚體內的有毒物質還沒來得派出來。魚身上這些寄生蟲和細菌也還沒來得及完全死亡,而這些殘留下來的毒素,寄生蟲和細菌很有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
  • 吃魚也有禁忌,快告訴身邊人!!
    最近小編常加班,想吃點魚來補補腦,先科普了一下魚的禁忌什麼的,免得瞎補,補出毛病可不好啦,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趕緊跟大家分享來鳥~~吃魚的飲食禁忌空腹吃魚——導致「痛風」在減肥(減肥食品)風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歡只吃菜不吃飯,空腹吃魚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這卻很可能導致痛風發作。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導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組織損傷的疾病。
  • 寶寶吃魚會更聰明?淡水魚營養不如海魚?吃魚小知識
    吃魚營養這事大家都知道。但前幾天刷到一則新聞:7歲女孩小琴卻因為吃魚進了ICU。魚雖營養,但也要看怎麼吃。今天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吃魚的小知識。氰化鈉大幾十倍,能麻痺人的神經,嚴重可危及生命。野生魚雖然肉質緊實鮮美,但環境汙染使得野生魚很容易聚集一些汙染物,加之它們通常生長周期長,體內更容易聚集重金屬。人工養殖的魚經過科學地管理和操作,安全性較高,口感也不賴,去正規市場購買是能放心給寶寶食用的。
  • 最會吃魚的順德人是怎麼吃魚生的?
    活魚從打撈到桌上不超過18分鐘上桌的一刻前還鮮活得能跳動不少老饕就是為了嘗這一口鮮現點、現殺、現切、現吃>海鯇、羅非、鯛魚、黑瓜子、海底雞....各種魚生都可以在這裡吃到!為食客捧上「即殺即食」的美味。放血、去鱗、剔骨、起肉都不是一般師傅能做的,下刀必選快狠準,否則魚肉就會帶骨或者僵硬,沒有應有的鮮味。
  • 銀川的垂釣者最大的樂趣就是釣上的魚現殺現吃,一張餅一鍋魚美味
    對於大部分的垂釣者樂趣就是能釣上很多的魚,而其實垂釣還有一種樂趣,因為條件有限大部分垂釣者都沒辦法做到,那就是釣上的魚現殺現吃,相信很多人也能吃到自己釣到的魚,只不過要回到家中,而環境不一樣吃魚的味道也不一樣!
  • 魚販子自己都不吃的6種魚,可能重金屬和甲醛超標,勸你也別吃了
    魚販子自己都不吃的6種魚,你還在吃嗎?二、剛殺的魚無論是野生的魚,還是人工飼養的魚,其體內可能多多少少都會含有一定的重金屬等不利於人體健的物質。如果是活殺現吃的魚,其體內的毒性物質往往還沒有完全排出因此不建議魚殺宰殺完,就立刻烹飪食用。並且,魚死亡後會發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學變化。大致可以分為僵硬、自溶、腐敗三個階段過程。
  • 懷孕吃魚有門道,什麼魚能吃,什麼魚不能吃,怎麼吃對孕婦最好
    有位準媽媽在後臺諮詢,懷孕可以吃鱸魚嗎?藉此話題,孕知媽想給各位準媽媽講一講,孕期吃什麼魚最好,哪些魚不能吃,還有,魚要怎麼做才是營養價值最高的方式。所以,我們這一期文章,就是關於孕期媽媽吃魚知識的大全。不看不知道,細看有門道。準媽咪,你的吃魚姿勢正確嗎?首先,來回答一下這位準媽媽的問題。孕婦可以吃鱸魚嗎?
  • 今天殺的活魚,明天來吃。錯誤的思維,白花錢了!
    活魚的宰殺後保鮮期只有兩個小時,但是眾多的消費者,是今天殺明天吃。活魚在宰殺後,肉質和蛋白質就會物理降解,俗話說的變質!會有人說:放冰箱裡面,不可能變質。這個變質不是腐爛的質變,而是營養的全面流失,成為一堆死肉。如果你是去餐館吃魚,發現吃的是死魚,可能要鬧翻天了!
  • 8個月娃吃鹽致死?4大誤區,90%家長不知道!
    吃鹽4大誤區必須知道 ▎誤區3:吃鹽補碘有些人因為沒攝入足夠的碘得了「大脖子病」,就想當然地把補碘和吃鹽聯繫在一起。其實呀,寶寶能從食物裡獲得足夠的碘,過早吃鹽才會危害寶寶的健康呢!▎誤區4:不吃鹽沒力氣老人們常說:「不吃鹽,沒力氣!」其實,補充體力是鹽裡「鈉」的功勞。而過早吃鹽對寶寶沒有好處,只有害處。
  • 多吃魚對身體好,我家常給孩子做這兩種魚,每次上桌就吃光光
    從小就被長輩叮囑,說要多吃魚。而一直到現在,魚也是我的最愛食物之一。並且家裡人也都很愛吃這道菜,味道好又營養。我家隔三差五就會做一頓,多吃魚對身體好, 我家常給孩子做這兩種魚,每次上桌就吃光光。接下來讓小編分享一下這兩道菜和它們的做法吧!
  • 吃魚吃進ICU!3種魚+1個部位,不能給娃吃,一口都不行
    然而,魚再好,各位也不能全盤接受!有些魚生來就不適合做「盤中餐」,一旦誤吃反而會坑娃。所以關於娃吃魚的這些講究,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來好好盤一盤!1曝光魚類黑名單,3種吃不得曝光之前,科大大先來回答一個最近很多爸媽關心的問題:近期疫情反覆,已有兩地的病毒來源和「海鮮」有關,那還能放心給寶寶吃魚嗎?其實大家不必太擔憂,只要去正規超市購買合格的魚類等海鮮產品,不會有問題,這些都是經過了層層檢測的。一刀切地不吃了屬實沒必要!
  • 都說吃魚聰明,但魚身上這個部位會越吃越笨!這7種魚千萬不能給寶寶吃
    大家都知道吃魚好,尤其是,對於寶寶來說,好處簡直太多啦。 從小就聽說,吃魚可以變聰明,這個「聽說」也確實沒毛病,的確是有科學道理的: 魚肉中富含DHA,俗稱腦黃金。
  • 寶寶吃魚好處多,這幾種魚再有營養也不要給孩子吃,父母要知道
    科學育兒的時代,每個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尤其在吃上,父母們更是毫不含糊,總是想讓寶寶吃的健康又營養。在大家的印象中,孩子多吃魚就會越來越聰明,魚類有助於大腦的發育。魚肉已經成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餚,孩子也都越來越喜歡。
  • 清道夫魚能吃嗎?為什麼要殺清道夫魚,主要有這幾大原因!
    清道夫魚天敵是誰,清道夫能吃嗎?其實在眾多魚類中,清道夫除了樣子比較醜陋外,也是可以食用的,只不過肉質腥味較重,加上刺多肉少,所以就算是吃貨對它也是不感興趣。成年的清道夫可以長到30公分長,個別體型更大,它是一種原產於南美洲河域中的魚,對環境的需求度不高,氧氣較少的河床底部也不會影響它的生存,正是因為極易飼養,各方面要求較低,所以受到了消費者和養殖者的歡迎,一方面可以幫助人們淨化水質,一方面養殖成本不高,不過隨著時間的變化,人們發現清道夫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養,一旦將它和其它魚類放在一起,會導致其它魚類沒有食物可吃
  • 「吃雞」不如吃魚,京郊這兩地吃魚愛好者必去
    日後他果然有一番建樹,錐處囊中,其末立現了。孟子也曾面對熊掌和鮮魚痛苦地無法抉擇,引發了關於生死觀和人生觀的千古浩嘆。可見,自古以來,魚就是一道美味。梁實秋和汪曾琪先生都曾經以魚我所欲也為題,寫過飲食文章,為了向先賢致敬,我的短文也叫做魚我所欲也吧。我有機會去過一些地方,領略山水之餘,也曾經有幸品嘗各地菜品,其間,尤喜食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