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福特的智力三維結構理論

2020-12-13 中公教師網

吉爾福特(Guilford)認為,智力可以區分為三個維度,即內容、操作和產物。

智力活動的內容(contents)包括聽覺、視覺(我們所聽到、看到的具體材料,比如大小、形狀、位置、顏色)、符號(比如文字、字母、數字等)、語義(語言的意義概念)、行為(自己或者他人的行為)。這些事智力活動的對象或者材料。

智力操作(operations)是指智力活動的過程,由智力活動的內容引起。包括認知(理解和再認)、記憶(保持)、發散思維(多種解決問題的答案)、聚合思維(找到唯一正確的答案)、評價(對一個人的思維品質作出決定)。

智力活動的產物(products)是指運用上述智力操作得到的結果。這些結果可以按單元計算,可以分類處理(分類),可以表現為關係、轉換、系統和應用。

上述三個維度可以以多種形式存在,而人的智力可以在理論上分為5×5×6=150種。具體如下圖所示:

而這些智力可以通過不同的測驗進行檢驗。如給被試一些字母組合,如PANL、CEIV、EMOC,要求被試對這些字母進行重新組合成為熟悉的單詞,如PLAN、VICE、COME。在這個測驗中,活動的內容是符號,操作的是認知,產品就是單元。由產品,即單元的數量就可以測出一個人對符號的認知能力。再如,給被試十種圖案,每次呈現五秒鐘,然後要求被試進行簡要的描述,在這個測驗中,活動的內容是視覺,操作的是記憶,產品是單元,這是對視覺記憶的測量。

吉爾福特的三維智力結構同時考慮到了智力活動的內容、過程和產品,而經吉爾福特的測驗,已經證明了三維智力模型中的近百種能力。

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心理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教師招聘備考之智力理論
    A.一般因素 B.特殊因素C.非智力因素 D.非特殊因素【答案】AB。解析:斯皮爾曼認為人類智力包括著兩種因素:一般因素(簡稱G因素)和特殊因素(簡稱S因素)。其中一般因素是智力結構的關鍵和基礎。2.吉爾福特的智力三維結構論(1)提出: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於1967年提出。
  • 黑龍江省教師招聘:智力理論
    2.吉爾福特的智力三維結構論(1)提出: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於1967年提出。(2)智力三維結構論:認為智力可以區分為三個維度,即內容、操作和產品。智力活動的內容:包括聽覺、視覺、符號、語義、行為。智力操作:指智力活動的過程,包括認知、記憶、發散思維、聚合思維、評價。智力活動的產品:指運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結果。
  • 中公講師教你如何記憶智力理論中的人物
    無論是哪種智力理論,我們主要從兩種角度考察: 一是正確理解這兩種理論的核心觀點,二是考察每種理論的代表人物。這裡我先們介紹一下,常考的智力理論的觀點和代表人物:1.斯皮爾曼的智力二因素論智力二因素論由英國心理學家C.Spearman斯皮爾曼(1863—1945)於1904年首先提出。
  • 【面試備考】智力和智力理論(5.20)
    (二)瑟斯頓的群因素論(三)吉爾福特的智力三維結構論美國心理學吉爾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維結構論。他認為,智力是一個由不同方式對不同信息進行加工的各種能力的綜合系統,是一個包括內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維結構。(四)卡特爾的智力形態論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將人的智力分為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兩種不同的形態。
  •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與新課改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人的智力結構中存在著七種相對獨立的智力:①語言智力;②邏輯-數學智力;③視覺-空間智力;④音樂智力;⑤身體-動覺智力;⑥人際智力;⑦自知智力。但也有表述為八個範疇的,多個⑧自然智力。
  • 教師招聘筆試教綜之智力和智力理論
    二因素論 斯皮爾曼 一般因素(即G因素);特殊因素(即S因素)一個人智力高低取決於G因素的數量 三維結構論 吉爾福特
  • 2018山東教師招聘備考: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與新課改
    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人的智力結構中存在著七種相對獨立的智力:①語言智力;②邏輯-數學智力;③視覺-空間智力;④音樂智力;⑤身體-動覺智力;⑥人際智力;⑦自知智力。但也有表述為八個範疇的,多個⑧自然智力。
  • 智力理論
    智力理論智力理論在以往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是一個重要的考點,常見的考試形式主要是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考法比較常規,難度不大,但是需要我們掌握知識才能保證此部分不失分。因此,特作出此部分的總結。一、二因素論此理論由斯皮爾曼提出。
  • 教師招聘備考之智力的相關理論
    二、卡特爾的智力理論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等人主張智力由兩種成分構成,一種是流體智力,另一種是晶體智力。他認為流體智力是人的一種潛在智力,主要和神經生理的結構和功能有關,很少受社會教育影響,它與個體通過遺傳獲得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聯繫。例如,瞬時記憶、思維敏捷性、反應速度、知覺的整合能力等。
  • 2019福建教師招聘備考:智力理論
    智力理論智力理論在以往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是一個重要的考點,常見的考試形式主要是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考法比較常規,難度不大,但是需要我們全面掌握知識才能保證此部分不失分。因此,特作出此部分的總結。一、二因素論此理論由斯皮爾曼提出。
  • 【教綜理論】考點11: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
    每個人都至少具備語言智力、邏輯數學智力、音樂智力、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關係智力和內省智力,後來,加德納又添加了自然智力。這一理論被稱為多元智力理論。加德納認為,智力的基本性質是多元的——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其基本結構也是多元的——各種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存在。
  • 【高頻考點】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
    年出版的《智力的結構》一書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種社會或文化環境或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有效產品所需要的能力」。每個人都至少具備語言智力、邏輯數學智力、音樂智力、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關係智力和內省智力,後來,加德納又添加了自然智力。這一理論被稱為多元智力理論。加德納認為,智力的基本性質是多元的——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其基本結構也是多元的——各種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存在。
  • 心理學2016考研專業課智力的考點複習
    說起天分,很多人就會聯想到能力,而提到能力,不得不重點解讀的一個領域就是智力。智力作為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人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關於智力的理論也是五花八門,2016考驗心理學的考生快來看一下吧。   智力理論   1.智力因素說   (1)獨立因素說:桑代克認為,人的能力是由許多獨立的成分或因素構成。
  •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的發展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的發展一、理論來源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在1983年提出。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
  • 北森:能力等於智力?創造力也是能力嗎?
    測量能力結構的能力傾向測驗智力測驗更多從整體上描述人的一般智力水平,可以對人群分類和預測個人未來的成功程度,卻很難對智力活動過程的進行精細分析、對個體內進行差異比較。所以社會對智力測驗已有了進一步的要求,即對個體進行診斷和採取相應且及時的補救措施,這就促生了另一種測驗以滿足更精細的需求——能力傾向測驗。
  • 2017寧夏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之科學心理學發展中的著名人物及其理論
    【導讀】華圖寧夏公安招警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17寧夏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之科學心理學發展中的著名人物及其理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公安招警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寧夏公安招警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教育心理學之科學心理學發展中的著名人物及其理論 1879年12
  • 自考心理學臨考背誦要點:第6章 智力
    9.智力發展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增長階段、穩定階段和衰退階段。10.人的智力是相對穩定的,但不是一成不變的。11.英國心理學家斯皮爾曼在20世紀初最早對智力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智力二因素說,即在各種心理任務上的普通相關是由一個非常一般性的心理能力因素或稱g因素所決定。在一切心理任務上,都包括這個一般因素(g因素)和某個特殊因素(s因素)兩種因素。
  • 2020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的發展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的發展一、理論來源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在1983年提出。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
  • 2019山東教師資格綜合素質: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的全面發展
    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他認為人的智力結構中存在著8種相對獨立的智力:①語言智力;②邏輯-數學智力;③視覺-空間智力;④音樂智力;⑤身體-動覺智力;⑥人際智力;⑦自知智力(內省智力);⑧自然智力。每種智力都有其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每個人身上的組合方式不同。
  • 心理學常考人物及其理論觀點
    (伍德沃斯)皮亞傑——發生認識論、建構主義者、圖式、同化、順應、平衡、認知發展階段論(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道德發展階段論—對偶故事法(前道德階段、他律道德階段、自律道德階段或合作道德階段、公正道德階段)維果斯基——建構主義者、文化歷史發展理論、心理發展觀、內化學說、最近發展區、支架式教學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發現學習